《生命科学导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科学导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陈阿琴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42期
陈阿琴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
摘要: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生命科学导论》
的教学是适应社会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之一。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可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但使用不合理,也会产生明显的弊端。

本文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和使用不当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探讨如何扬长避短,提高多媒
体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命科学导论;多媒体教学;优势;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185-02
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Y1101),上海海洋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陈阿琴(1977-),女,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生命科学导论与动物生理学主讲与科研工作。

《生命科学导论》是一门基础知识和科技前沿进展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21世纪,生命科
学领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其科技成果的应用也推动着整个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迅猛变革。

为了帮助本科生了解基本的生物科学知识,提高其对现代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内涵及进展的认识。

在强调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的背景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哈佛、麻省
理工、斯坦福、剑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许多高校已将《生命科学导论》课程设为本科生全校公选课,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上海海洋大学作为一所
上海的特色本科院校,推进以水产和海洋为特色的生命科学素质教育已有10多年,在2000年《生命科学导论》作为全校公共选修课在学校开设。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生命科学导论》涉及的课程内容庞杂、知识综合性较强、课时少且无实验课时,再加上近年来该学科日新月异
的发展,沿用传统的板书为主的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不仅教学进度缓慢,且难以激发学生学习
该课程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一定程度可以改善上述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但是,多媒体教学也
存在规范性、联系性以及交流和互动功能较差等弊端。

我们《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团队在正确
认识多媒体教学的利弊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和积累经验,充分发挥教师的
主观能动作用,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既发挥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点,又避免各自的不足,把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融会贯通,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

多媒体教学形式有别于
传统教学,可将图、文、声、像等多种教学内容资料整合在一起,以全新的表现形式将教学内
容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单调的课本中脱离出来,加深了对深奥理论的多层次感知和理解,对抽象概念的形象化教学,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

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使学生在有
限的授课时间内获得相对较多的知识容量。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板书为主,不仅教学信息量有限,表现方式和教学效果也较差。

多媒体避免了教师低效的板书和搬运挂图的时间,使教师在有限
的教学时间传授更加丰富的教学信息,学生可以因此赢得更多的消化、吸收、练习、巩固知识
的时间,实现高容量和高效益的教学过程。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和灵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多媒体教学,通过设计现实或虚拟的教学环境,能同时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将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融为一体,突破了抽象逻辑
思维的难点和局限,达到了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的良好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生命科学导论》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不
能有效、生动地进行讲解,必须借助多媒体,将大量图像、视频等教学素材用各种软件制作成
集“文、图、声”于一体的幻灯片,在课堂讲授中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本进行教学。


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让老师从大量的板书中解脱出来,将教学内容用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种“程序化”的课件,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教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速度。

特别是如
果每节课都使用大量的幻灯片或者一次播放过多的教学内容和信息,不考虑学生的接受速度和
理解能力,会造成学生对教学重点的和难点领会不透,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任何课件都是一种
教学手段,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多媒体课件也不例外。

但是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有些教师
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时过分追求全程效果,整节课从头到尾都使用多媒体课件,实质上
是“以教师为中心”演变成了“以多媒体”为中心。

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从始至终都只站在
播放多媒体的电脑之前,很少走到同学中间和大家讨论和提问,容易使课堂气氛单调和呆板,
教师成了播音员或解说员,学生成了观众或听众,师生之间应有正常交流和沟通也被多媒体所
取代,使学生无法感受不同教师各自的教学风格和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抽
象的理论和深奥的教学难点用直观性、形象性图形和视频等同学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传
授给大家。

但是如果授课内容中所有相对抽象和深奥内容都借用多媒体方式形象地展现出来,
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逻辑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习惯依赖图像的直观性、形象性也容易养成
思维惰性,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开拓和提高。

不合理的多媒体课件大致
分为三种,一是制作不精,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较传统教学信息量更大、方式更灵活的优势。

只是把备课笔记转换成了电子教案,用鼠标代替了粉笔。

二是照抄照搬,从网络平台下载
过多资料而不注重修正和开发,结果是缘木求鱼,华而不实,使学生淹没在无序的资源海洋里。

三是多媒体幻灯设计过于花哨以致喧宾夺主。

过分追求课件华丽的外观、漂亮的动画和声音效果,这些和教学内容无关的画面和声音反而会分散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干扰学生对正常教学内
容的理解。

三、科学使用多媒体,提高《生命科学导论》教学质量
1.合理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

优化教学内容应首先应根据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该课程的教材,并以这些教材为基础,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

《生命科学导论》的课程内容涉及生物和生命科学、生物的化学组成、细胞、能量和代谢、遗传及其分子基础、发育、进化、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动物的结构和
功能、生物和环境、人体健康与重大疫病预防、生物技术和人类未来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教学内容跨度大、知识面广且不易深入。

我们在授课前反复备课,以选用教材吴庆余主编的
《基础生命科学》为参考,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详细地分析研究,广泛收集教学素材。

对教
材所包括的内容进行提炼和浓缩,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同时,特别注意吸收与教学内容
相关的本学科前沿知识和最新科研成果及生产实践。

在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上,由浅入深,由
窄到宽。

水产、食品和海洋三大学科是上海海洋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

我们在课程内容选择方
面特别注重体现上海海洋大学鲜明的自身特色,以与现代生活特别是海洋、食品安全、转基因、生物制药等问题密切相关、影响重大的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展开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强调
理论联系实际。

例如,在讲述生物技术这章时,既介绍了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和
细胞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内容,又着重探讨了这些技术在农业、医药和造福人类方面的一些应用。

特别是对转基因作物、生物制药和克隆人等热点专题的讨论更激发了学生对所授内容的兴趣。

灵活、恰当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

此外,在课堂上适当播放一些相关的优秀科教片以激发学生的上课热情,开拓学生的视野。

2.准确把握课程信息量和课堂节奏。

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既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速度快、知识信息量大的优势,又切实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速度,做到内容适量且应按教学进度逐条显示教学内容,遵循由浅到深的学习规律。

在学生听讲、做笔记、思考等环节适当停顿,使学生有消化、理解、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的时间。

每次上课之前,通过提问和学生交流,判断上次课件的讲授速度是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需求。

如果较多同学对所提问题不是很理解,本次多媒体授课时就会增加讲解及注释。

合理控制好语速,对重难点内容提高声音着重强调,详细讲解,并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参加到教学的讨论和交流中,加深对重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充分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

缺乏教学互动和课堂讨论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非常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和出勤率低,教学效果较差。

为了引导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灌注知识的注射器,而时刻意识到学生的主体性,不片面追求课程容量,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综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生命科学导论》课堂的吸引力,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作为提升《生命科学导论》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在上海海洋大学校园网的EOL网格教学平台中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及学习指导等资源,使学生在课后可以自主学习。

我们还给学生介绍国内外著名高校生命科学导论或生物学相关的课程及生命科学研究所或实验室的网站,指导学生学会在网上查找资料及阅读生物学相关文献。

这不仅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上网学习的需要,也起到了教育学生、激励学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志刚,成永旭,华雪铭,等.浅谈多媒体教学及其在《动物营养学》授课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导刊,2011,(7 ):33-35.
[2]翰林,王兆丹,汪开拓.《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三峡高教研究,2011,(1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