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技术试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技术试验研究
摘要:针对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接种率低,接种后出土年限长的实际, 试验采用多种接种方法,通过试验与观测,初步筛选出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与方法,并确定出民勤地区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的最佳技术方案。
关键词:梭梭;肉苁蓉;接种试验研究
民勤县土地沙化,干旱少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是有效地利用沙区资源,促进沙区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
肉苁蓉具有独特的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及繁殖迅速的特点,适合于我县的沙漠化条件,能够改善、治理我县的荒漠化环境。
目前的肉苁蓉接种方法多种多样,不利于在生产中推广,为此在借鉴有关研究成果和近年来接种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肉苁蓉人工接种配套技术试验研究。
从肉苁蓉种子不同处理方法(打破肉苁蓉种子的休眠)、肉苁蓉种子不同的接种深度比较、不同接种方法等方面入手制定了试验方案。
为深入研究肉苁蓉人工接种技术,探索出操作省工,技术简便,群众易于接受的肉苁蓉接种方法,为大面积推广接种肉苁蓉打下坚定的基础。
1试验完成情况
从2008年4月开始在民勤县勤锋林业实验站2个实验点同时集中开展肉苁蓉接种技术试验研究,3a共接种肉苁蓉13.33hm2,18 200余穴,进行了多种接种对比试验及结果调查,较好地完成了项目预定的接种试验任务。
历经3a的试验研究,使肉苁蓉的接种成功率达到63%,应用2种新材料,3种肉苁蓉种子处理方法,3种接种方式,已达到研究目标。
2试验方法
2.1对肉苁蓉种子采用不同药剂处理。
对用于接种的肉苁蓉种子采取了3种处理方法:①接种前将肉苁蓉种子在4℃的湿沙中藏15d左右接种。
②用0.50μg/mL的赤霉浸泡10~15d后在4℃条件下冷藏10d后接种。
③用60~70℃的热水浸泡。
这3种处理方法的目的都在于打破种子休眠,激发种子活性。
2.2选择不同立地类型。
民勤县勤锋林业实验站梭梭接种肉苁蓉基地南面为沙地,北面为黏土地,西面为石质戈壁。
2.3不同的接种深度。
分别采用了40cm、60cm、80cm 3种深度的接种穴进行了试验。
2.4不同的接种方法。
在已有技术基础上,通过借鉴、总结新疆、内蒙、宁夏及各地农牧民接种肉苁蓉经验,采用3种接种方法,分别是:①深沟撒播,种子成立
体分布法;②营养诱导法;③种子纸法。
综合3种接种方法比较分析,确定民勤县推广接种方法为深沟撒播,种子成立体分布的接种方法。
2.5接种时应用抗旱保湿材料对比试验。
在部分接种穴放置了不同剂量的BGA土壤激活剂和生物复合肥料,调查对肉苁蓉接种成功率和生长量的影响。
3试验结果
3.1由于时间较短,接种时间为2008年4月20日左右,经当年11月7日开穴检查,以沟代穴、深沟撒播、成立体分布法接种成功率最高,接近37%,肉苁蓉生长量不等,有的仅为米粒大小,有的长3~8cm,每个胎盘上生长2~5个头,鲜重达3~20g。
第2年5月,对上年接种的肉苁蓉生长量进行少量的随机开穴检查,个体较大的长25~30cm,直径达到8~14cm,鲜重为262~348g,且苁蓉根部分布许多生长点,接种率达到63%。
3.2采用沙地、药剂处理肉苁蓉种子接种,成功率提高。
经开穴检查,采用沙地、药剂处理肉苁蓉种子接种成功率接近60%,比以前提高了22%。
肉苁蓉接种2a内的生长量平均鲜重460g,个体较大的长15~35cm,直径3~10cm,每个胎盘上生长3~9个头。
最重的一株苁蓉鲜重达890.80g。
4试验结果分析
4.1肉苁蓉种子不同的处理方法直接影响接种成功率。
通过采用种子处理技术,用0.50μg/mL的赤霉素将肉苁蓉种子浸泡10~15d后在4℃条件下冷藏10d后接种,可提高接种成功率。
4.2接种深度对接种成功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以播深40~60cm 为好。
4.3在采用的3种接种方法中,首次创新了以沟代穴、深沟撒播、成立体分布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挖沟:在梭梭植株的一侧,按梭梭定植的行向,距梭梭植株50cm,挖深50cm、宽30cm、长1.50m的坑,假如人工梭梭林生长整齐成行,可在植株两侧,挖通直沟。
②拌种:将10g种子分4等份,每份与10kg湿润细沙混合搅拌均匀。
③撒种:将拌好的种子,均匀地撒在挖出的沙面上,前坡面均匀地撒满,过分水岭后,后坡面撒10cm,每份拌好的种子撒单沟20m左右。
④填坑:分层式回填沙土,使种子在各个层面成立体分布状。
方法是双手并齐,往沟内刨沙土,一个坡面分4次往接种沟内刨沙土,使沟内的种子在各层面上都有分布,沙土回填后以离地表10~20cm为宜。
⑤浇水:填埋后的接种沟要进行灌水,水要浇透、浇实,过1个月后再灌1次透水。
这种接种方法明显地提高了肉苁蓉的接种机率,从调查结果看出,接种成功率明显优于其它2种方法,而且接种起来省时、省力,极易操作,容易被基层人员接受。
大面积接种肉苁蓉时采用这种方法,不但可提高接种成功率,而且可极大地降低劳动强度。
4.4在接种过程中使用一些抗旱保湿材料,也可提高接种成功率,一方面可促
进梭梭根系生长,另一方面由于持续的水分供应也可提高肉苁蓉的生长量。
4.5接种地土壤对苁蓉接种成功率和生长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从调查结果看沙地好于其它质地。
参考文献
[1]周云龙.植物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