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隧道监理实施细则汇编(6项)_secre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隧道钻爆作业监理实施细则 (1)
一、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1)
二、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5)
三、监理工作流程 (5)
四、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 (5)
五、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 (6)
六旁站具体部位及工序 (10)
第二章隧道支护作业监理实施细则 (10)
一、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10)
二、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13)
三、监理工作流程 (15)
四、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 (16)
五、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 (25)
六、旁站具体部位及工序 (28)
第三章隧道防排水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29)
一、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29)
二、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33)
三、监理工作流程 (33)
四、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 (35)
五、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 (44)
六、旁站具体部位及工序 (47)
第四章隧道衬砌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51)
一、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51)
二、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55)
三、监理工作流程 (55)
四、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 (56)
五、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 (64)
六、旁站具体部位及工序 (67)
第五章隧道地质预报监理实施细则 (67)
一、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67)
二、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71)
三、监理工作流程 (72)
四、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 (73)
五、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 (74)
六、旁站具体部位及工序 (79)
第六章隧道瓦斯监理实施细则 (80)
一、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80)
二、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84)
三、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 (84)
四、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 (92)
五、监理工作流程 (95)
六、旁站具体部位及工序 (96)
第一章隧道钻爆作业监理实施细则
一、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一)工程概况
xx铁路监理2标(CGJL-2):监理范围为DK56+935~DK131+887.05(半边山二号隧道出口~xx大桥(不含))(短链978.141m,长链579.305m)范围内全部站前及站后工程(不含铺轨),线路长度74.6km。
隧道工程特点:隧道主要工程量:隧道29座,合计长度14537m,占线路长度19.49%。
设计为双线隧道,隧道开挖断面较大。
全线隧道均采用曲墙式带仰拱衬砌,明挖隧道采用明洞式结构。
Ⅲ~Ⅴ级围岩段衬砌结构采用曲墙带仰拱型式,边墙与底部结构圆顺连接。
本标段隧道工程一览表
本标段主要重点工程一览表
(二)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复杂
1、地形、地貌
沿线地形为川南红层丘陵地貌,地形有一定起伏,丘包与槽谷相间分布,残丘低矮浑圆;地面高程260~800m,相对高差50~300m。
地表多为林地、旱地、水田,基岩多零星出露。
沿线地区公路交通网已形成,公路交通较发达,乐山地区和宜宾地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公路和乡村公路以及机耕道便道从横交错,构成了较为便捷的道路交通体系。
2、工程地质
地质构造特征:线路通过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处于川黔南北向构造带及北东向构造带交接复合部位。
主要构造体系有:
北东向构造体系:分布于宜宾~贵阳一带,处于古蔺山字形、黔西山字形构造带及北东向构造带交接复合部位,断裂、褶曲发育。
南北向构造体系:分布于乐山~宜宾、兴文一带,以褶曲发育为主,呈线状弧形特征,断裂不甚发育。
线路主要穿观音峡背斜、太公山向斜、东溪背斜等区域构造。
全段不良地质主要有:滑坡、溜坍、危岩落石、瓦斯、天然气及有害气体、软质岩风化剥落等。
3、水文地质
沿线主要河流有大渡河、岷江、金沙江等,均属长江水系。
地表水以河流为主,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土层中,受大气降水补给,向低洼处排泄。
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基岩及风化裂隙中,受孔隙水及大气降水补给,向低洼处排泄。
地下水较发育,且水位随季节变化。
大部分地表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部分地段地表水及含煤层、石膏、岩盐及铁矿等底层中的地下水一般具有侵蚀性。
对砼具弱~强硫酸型酸性侵蚀及弱~中等溶出性侵蚀,其侵蚀等级为H1~H3。
(三)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2、正线数目:双线
3、最大坡度:一般20‰,困难地段25‰,个别地段30‰
4、速度目标值:250km/h
5、最小曲线半径:一般4000m,个别3500m
6、牵引种类:电力
7、机车类型:动车组
8、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9、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10、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四)编制依据
1、《新建成都至贵阳铁路CGJL-2标段监理规划》;
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4、《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5、《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6、《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7、《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8、《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31-2009);
9、《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34-2009);
10、《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
11、本标段隧道施工设计图;
12、成都至贵阳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13、其它有关规范、标准等。
14、《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7)
二、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监理实施细则范围为本标段(DK56+935~DK131+887.05)内隧道的爆破作业,炸药管理,安全监督。
三、监理工作流程
四、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
(一)监理工作目标
开挖爆破作业不得危及衬砌、初期支护及施工设备的安全。
保证开挖断面满足设计要求。
(二)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1、隧道开挖施工前,审核施工单位制定的隧道爆破方案和监控量测方案。
钻爆设计图应包括炮眼布置图、周边眼装药结构图、钻爆参数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必要的说明。
钻爆作业必须按照批准的各级围岩钻爆设计施工进行钻眼、
装药、接线和引爆。
2、钻眼爆破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⑴开挖轮廓成型规则,岩面平整,超欠挖符合规定。
⑵爆破对围岩的拢动破坏小,围岩稳定。
⑶爆破后的石渣抛掷范围相对集中,石渣块大小适中,易于出渣。
⑷钻眼工作量少,耗药量低。
⑸防止对周围设备的破坏,对环境无危害。
3、钻眼前应在开挖面定出开挖面中线,水平线轮廓,标出炮眼位置,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钻眼。
4、炮眼的深度、角度、间距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并符合:
⑴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与眼底间距误差不大于5cm。
⑵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小于5cm。
⑶周边眼沿隧道设计轮廓线上的间距误差不大于5cm;斜率不大于5cm/m;眼底不超出开挖面轮廓线10cm,最大不超过15cm。
(三)监理工作监控手段
1、钻眼完成后,应按设计的布置图检查并做好记录,合格后方可装药爆破。
2、爆破后,开挖断面应进行检查,超挖和欠挖符合要求,周边眼痕迹保存率依岩性不同,应满足:硬岩≥80%,中硬岩≥70%,软岩≥50%。
周边炮眼痕迹应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两荐炮衔接时出现的台阶误差不大于15cm。
3、检查施工单位施工爆破产生的对围岩的扰动进行监测的数据,防止爆破震动对周围结构物的影响。
五、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
(一)组织措施
建立健全项目监理机构,完善职责分工,制定隧道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等监督制度,落实各项控制责任。
建立隧道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协调制
度。
建立工地会议制度、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隧道分项工程监理程序。
建立由总监直接领导和指导下,隧道专业工程师、监理员及相关专业(测量、试验和计量等)专业工程师、监理员参与的质量控制体系。
并监督、检查承包人质量保证体系积极的、正常的运转。
(二)技术措施
认真审核有关文件、报告、报表、图纸等;
质量预控:在实施监理工作过程中,我们坚持事前控制,主动控制为主;在施工准备阶段,对关键工序及常见通病进行剖析,提出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施工阶段对于重要工序编制详细的监理细则,以指导现场监理工作;
制定质量监控工作程序;
现场质量监督与检查(包括旁站、测量、试验、巡视和抽查等)。
(三)经济措施
对原设计或施工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用的,由此产生的投资节约按合同规定予以奖励。
对工期提前实行奖励,对应急工程实行较高的计件单价,确保资金的及时供应。
严格质检和验收,不符合合同规定质量要求的拒付工程款,达到业主特定质量目标要求的,按合同支付质量补偿金或奖金。
(四)合同措施
按合同条款支付工程款,防止过早、过量的支付,减少施工单位的索赔,及时处理索赔事宜。
按合同要求及时协调隧道工程的进度。
对不符合合同规定质量要求的工程,应要求承包人进行返工处理或采取补救措施。
(五)监理工作方法
1、督促施工单位钻爆作业必须按照钻爆设计进行钻眼、装药、接线和引爆。
钻眼前应定出开挖断面中线、水平线和断面轮廓,标出炮眼位置,经检
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钻眼。
2、炮眼的深度、角度、间距应按设计,并应符合下列精度要求:
⑴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均不得大于5cm。
⑵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得大于5cm。
⑶周边眼:沿隧道设计断面轮廓线上的间距误差均不得大于5cm,周边眼外斜率不得大于5cm/m,眼底不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0cm,最大不得超过15cm。
⑷内圈炮眼至周边眼的排距误差不得大于5cm,炮眼深度超过2.5m时,内圈炮眼与周边眼宜采用相同的斜率。
⑸当开挖面凹凸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并相应调整装药量,力求除掏槽眼外的所有炮眼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
3、钻眼完成后,应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有不符合要求的炮眼应重钻,经检查合格后才能安装爆破。
4、装药前应将炮眼内泥浆、石屑吹洗干净。
已装药的炮眼应及时用炮泥堵塞密封。
周边眼的堵塞长度不宜小于20cm,采用预裂爆破时,应从药卷顶端进行堵塞,不得只堵塞在眼口。
5、周边眼以一次同时起爆为宜。
但如果围岩稳定性较差,全部周边眼一次同时起爆,振动较大,为安全起见,也可分组起爆。
6、爆破后,开挖断面应进行检查并符合要求。
(六)监理工作注意事项
1、装药与钻孔不宜平行作业。
2、爆破器材加工房应设在洞口50m以外的安全地点。
严禁在加工房以外的地点改制和加工爆破器材。
3、爆破作业和爆破器材加工人员严禁穿着化纤衣物。
4、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应撤离现场,其安全距离为:
⑴独头巷道不少于200m;
⑵相邻的上下坑道内不少于100m;
⑶相邻的平行坑道,横通道及横洞间不少于50m;
⑷全断面开挖进行深孔爆破(孔深3—5m)时,不少于500m。
5、洞内每天放炮次数应有明确的规定,装药离放炮时间不得过久。
6、装药前应检查爆破工作面附近的支护是否牢固;炮眼内的泥浆,石粉应吹洗干净;刚打好的炮眼热度过高,不得立即装药。
如果遇有照明不足,发现流砂、泥流未经妥善处理,或可能有大量溶洞涌水时,严禁装药爆破。
7、洞内爆破不得使用黑色火药。
8、火花起爆时严禁明火点炮,其导火索的长度应保证点完导火索后,人员能撤至安全地点,但不得短于1.2m。
一个爆破工一次点燃的根数不宜超过5根。
如一个点炮超过5根或多人点炮时,应先点燃计时导火索,计时导火索的长度不得超过该次被点导火索中最短导火索长度的1/3。
当计时导火索燃烧完毕,无论导火索点完与否,所有爆破工必须撤离工作面。
9、为防止点炮时发生照明中断,爆破工应随身携带手电筒,严禁用明火照明。
10、采用电雷管爆破时,必须按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进行,并应加强洞内电源的管理,防止漏电引爆。
装药时可用投光灯、矿灯照明。
起爆主导线宜悬空架设,距各种导电体的间距必须大于1m。
11、爆破后必须经过15min通风排烟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有无“盲炮”及可疑现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板两帮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
在妥善处理并确认无误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可进入工作面。
12、当发现“盲炮”时,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处理。
13、装炮时应使用木质炮棍装药,严禁火种。
无关人员与机具等均应撤至安全地点。
14、隧道贯通前,两开挖工作面相距小于40m时,应加强联系,统一指挥;距离15m时,应从一端开挖贯通。
六旁站具体部位及工序
旁站督促施工单位在爆破施工时做好必要的监测与防护。
第二章隧道支护作业监理实施细则
一、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一)工程概况
xx铁路监理2标(CGJL-2):监理范围为DK56+935~DK131+887.05(半边山二号隧道出口~xx大桥(不含))(短链978.141m,长链579.305m)范围内全部站前及站后工程(不含铺轨),线路长度74.6km。
隧道工程特点:隧道主要工程量:隧道29座,合计长度14537m,占线路长度19.49%。
设计为双线隧道,隧道开挖断面较大。
全线隧道均采用曲墙式带仰拱衬砌,明挖隧道采用明洞式结构。
Ⅲ~Ⅴ级围岩段衬砌结构采用曲墙带仰拱型式,边墙与底部结构圆顺连接。
本标段隧道工程一览表
(二)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复杂
1、地形、地貌
沿线地形为川南红层丘陵地貌,地形有一定起伏,丘包与槽谷相间分布,残丘低矮浑圆;地面高程260~800m,相对高差50~300m。
地表多为林地、旱地、水田,基岩多零星出露。
沿线地区公路交通网已形成,公路交通较发
达,乐山地区和宜宾地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公路和乡村公路以及机耕道便道从横交错,构成了较为便捷的道路交通体系。
2、工程地质
地质构造特征:线路通过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处于川黔南北向构造带及北东向构造带交接复合部位。
主要构造体系有:
北东向构造体系:分布于宜宾~贵阳一带,处于古蔺山字形、黔西山字形构造带及北东向构造带交接复合部位,断裂、褶曲发育。
南北向构造体系:分布于乐山~宜宾、兴文一带,以褶曲发育为主,呈线状弧形特征,断裂不甚发育。
线路主要穿观音峡背斜、太公山向斜、东溪背斜等区域构造。
全段不良地质主要有:滑坡、溜坍、危岩落石、瓦斯、天然气及有害气体、软质岩风化剥落等。
3、水文地质
沿线主要河流有大渡河、岷江、金沙江等,均属长江水系。
地表水以河流为主,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土层中,受大气降水补给,向低洼处排泄。
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基岩及风化裂隙中,受孔隙水及大气降水补给,向低洼处排泄。
地下水较发育,且水位随季节变化。
大部分地表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部分地段地表水及含煤层、石膏、岩盐及铁矿等底层中的地下水一般具有侵蚀性。
对砼具弱~强硫酸型酸性侵蚀及弱~中等溶出性侵蚀,其侵蚀等级为H1~H3。
(三)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2、正线数目:双线
3、最大坡度:一般20‰,困难地段25‰,个别地段30‰
4、速度目标值:250km/h
5、最小曲线半径:一般4000m,个别3500m
6、牵引种类:电力
7、机车类型:动车组
8、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9、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10、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四)编制依据
1、《新建成都至贵阳铁路CGJL-2标段监理规划》;
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4、《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5、《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6、《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7、《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8、《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31-2009);
9、《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34-2009);
10、《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
11、本标段隧道施工图;
12、成都至贵阳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13、其它有关规范、标准等。
14、《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7)
二、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一)监理工作范围
xx铁路监理2标主要工作范围xx客运专线施工3标(中水电七局)和xx
客专施工4标(中交二航局),起止里程为DK56+935~DK131+887.05。
(二)标段内监理工作的重点
本标段主要重点工程一览表
三、监理工作流程
四、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
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优化设计、实现信息化施工,监理应督促施工单位加强施工地质工作,并实施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将其纳入正常施工工序进行管理。
并加强排水、防渗等工程措施;同时由于洞轴平行构造线方向,垂直构造主应力,对洞体稳定不利,施工中可能出现围岩失稳、塌方、突然涌水、瓦斯等地质灾害,影响工程进度,加大工程投入,也加大监理工作的难度。
为确保隧道优质按期贯通,对本监理标段的隧道工程及关键工序,拟采取以下控制方法:
(一)、采取现场检查、见证取样、旁站、量测、试验等各种控制手段,严格施工工艺过程质量控制。
对重点部位、隐蔽工程、关键工序,如隧道复合衬砌、防排水设施施工、混凝土灌注、质量事故处理等进行旁站监理,监督承包单位按照施工规范、试验规程规定,对用于工程的原材料、混疑土浇注、钢筋焊接,适时、足量、规范的制取检查试件,不得漏取,监理见证取样不得少于施工单位按规范要求检测试验数量的10%,必要时独立取样、进行平行试验,核验施工单位的真实性和可靠程度,确保施工质量万无一失。
(二)、正确使用质量监督权,监理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首先口头通知承包单位限时纠正,没有效果时发出《监理工程师通知单》,接到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仍拒不执行或执行效果不明显时,征得业主的同意,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部分工程暂停施工令,令其找出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三)、对重点工程和关键工序建立控制点,制定技术措施和采取行之有效的监控手段,实行目标管理,保证总目标的实现,具体请见《隧道工程及关键工序质量管理目标、技术措施及监控手段一览表》。
隧道工程及其关键工序监理工作目标、技术措施及监控手段一览表
17
18
19
(四)、隧道支护监理控制要点、目标及手段:
一)喷射混凝土
1、喷射混凝土要在开挖后及时进行,做到工序紧跟。
2、喷射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粗细骨料、速凝剂、水等必须有监理见证取样,由资质符合要求的试验室进行试验,符合要求并确定施工配合比后方可使用。
3、喷射混凝土施工的作业过程,监理人员要对下列各项进行检查监控:
⑴检查开挖断面的净空尺寸,清除已松动的岩块和拱脚,墙角处的岩屑、杂物,并用高压水或风清洁岩面。
⑵检查喷射机具和风水电管线并进行试运转,保证设备和作业区内的照明、通风条件处于良好状态。
⑶认真检查现场计量设备,确认施工配合比。
⑷若受喷面有滴水淋水集中出水点时应按《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中第5.4.7条的规定进行处理。
⑸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分层,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受喷面有较大凹坑处,应先喷平。
⑹喷射嘴应与受喷面垂直,距离保持在1.5~2.0m为宜。
但在喷射混凝土与钢架结合进行初期支护时,应按设计要求,先行初喷,再立钢架,然后从不同角度对钢架背后进行满喷,最后再喷到设计厚度。
⑺混合料应随拌随喷。
不掺速凝剂的干混合料,存放时间不应大于2h,掺有速凝剂的干混合料,存放时间不应大于20min。
⑻严禁落地喷射料重新用于喷射混凝土。
⑼喷射混凝土的厚度是否达到设计厚度,由监理人员检查控制喷层厚度的标志或凿孔测量厚度。
⑽喷混凝土后应进行养护和保护,在喷射结束4小时内不得进行下一次爆破作业。
二)锚杆
1、制作锚杆的钢材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经过试验检测合格。
2、锚杆制作安装作业时要按如下步骤进行检查:
⑴锚杆的长度、规格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⑵锚杆孔在钻孔前应按设计要求的间距定出孔位,孔距允许误差为±150mm。
⑶钻孔方向应与隧道轮廓面垂直;孔径、孔深应与锚杆的直径、长度相匹配。
⑷锚杆的安装作业应在隧道开挖后及时进行,锚杆的插入长度不小于设计长度的95%,并必须加垫板,垫板应与喷混面或岩石紧贴。
⑸安装砂浆锚杆的砂浆配合比、注浆方法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三)钢架
1、制作钢架的型钢、钢筋、钢板等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试验检测合格。
2、钢架的制作应对如下内容进行检查:
⑴钢架应按设计要求,分单元制作。
⑵各单元构件的规格、长度、弯制工艺要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⑶钢架接头、格栅钢架钢筋的焊接要做到焊接长度符合要求,焊缝饱满,焊接质量经取样抽检合格。
3、钢架的安装要对如下内容进行检查:
⑴钢架安装应在开挖或初喷混凝土后及时进行。
⑵钢架安装前应检查拱脚、墙脚的高程,并清除虚碴、杂物,必要时可加垫槽钢或砼垫块以保持稳定。
⑶钢架各单元用螺栓连接牢固,调整横向位置、高程和垂直度,使其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⑷在钢架外沿每隔2m用混凝土垫块楔紧。
⑸钢架定位筋、锁脚锚管、以及相邻钢架间的连接钢筋应及时安装,其位置、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⑹钢架必须与喷混凝土形成一体,用喷混凝土完全封闭,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0mm。
四)钢筋网的制作安装
1、用于制作钢筋网的钢筋、钢筋网的网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网的安装应检查如下内容:
⑴钢筋网应焊接牢固。
⑵钢筋网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设计的一个网格。
⑶钢筋网应在先初喷一层混凝土后安装铺挂,使其与混凝土形成一体。
⑷钢筋网应与锚杆、钢架连接筋等固定物连接牢固。
3、喷锚支护平行抽检及见证试验频率见表1
支护工程平行抽检及见证试验频率表1
4、初期支护控制要点表见表2
初期支护控制要点表表2
(六)、初支监控量测监理控制要点、目标及手段
1、监控量测必须紧接开挖、支护作业,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点和监测。
2、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在喷锚构筑法施工时必须进行。
其必测项目如下表:
3、净空变化,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浅埋地段)等必测项目应设置在同一断面。
量测断面间距和测量数据按下表进行:
4、洞内、外观测的量测方法、浅埋地段地表下沉量、各项测量作业的持续时间等要求和测量数据的处理,应按《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的要求进行。
5、监理人员要督促、检查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认真、及时做好监控量测的各项工作;并抽查、参与施工单位监控量测作业,以保证监控量测数据的可靠性。
五、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
(一)监理工作方法
1、旁站
在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现场进行的监督活动。
2、见证
由监理人员现场监督某工序全过程完成情况的活动。
3、平行检验
监理站利用一定的检查或检验手段,在承包单位自检的基础上,对重要的分项工程或对质量有怀疑的材料、预应力钢绞线和混凝土施工质量按照一定的比例独立进行检查或检验的活动。
4、巡视
监理人员对正在施工的部位或工序在现场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活动。
5、指令文件
专业监理工程师适用监理合同赋于指令控制权对施工提出书面的指示和要求。
6、支付控制手段
质量监理以计量支付控制权为保障手段。
7、专业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专业监理工程师利用口头或书面通知,对任何事项发出指示,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