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及监督工作要点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及监督工作要点探讨
摘要:近些年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逐渐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当前各
大食品生产企业也逐渐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检测和监督管理工作,国家和政府对
食品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本文主要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以及监督工
作的要点进行了有效的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要点
1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及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及监督的意义
食品质量安全是指要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在给人体补充营养需求的同时,不
会对人体造成任何损害,食用后不会引发人体疾病。
现阶段,食品安全问题主要
有以下3点:①在食品中非法加入食品添加剂造成食品出现安全问题。
②因原材
料受到污染导致食品出现安全问题。
③在生产食品、运输中因操作不当或采用不
正规的方法所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
因此,必须制定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规范,强化监管。
食品安全标准作为食品安全性的衡量指标,主要是通过标准化的要求
定量管理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同时,还要对食品中添加剂的种类、用量、用途、
标签的应用、应用范围和适用人群等进行明确。
通过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快速分析和评价,可以帮助人们对食品的安全
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从而为人们提供更有安全保障的食品。
实施科学、高效的食
品安全检验制度,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只有加大食品安全质量检测监督力度,才能确保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从社会角度看,一方面,食品质量的安
全与国家的稳定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的繁荣发展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由于食品制造厂商过分追逐生产利润的最大化,易造成市场上出现恶性竞争,使
我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持续上升,这会对我国的稳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2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及监督工作开展存在的不足
2.1检测技术发展缓慢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需要相应的检测技术作为必要支持,但目前食品检测技术
发展较为缓慢。
食品市场的不断发展与繁荣使更多种类的食品流入市场,相关检
测技术的发展速度无法有效跟上,导致针对部分食品的安全监测工作难以有效落实。
同时,食品检测技术的应用需要良好的设备、人才支持,部分地区面临着设
备欠缺、人才匮乏的窘境,导致食品质量检测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2.2出厂检验制度不完善
由于我国的食品出厂检验体系尚不健全,很多厂家把未经严格检测的产品投
入市场,产品的出厂检测体系存在缺陷,使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有问题的食品,给
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部分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的安全质
量管理缺乏重视,缺乏专业的质检人员,没有对食品的安全质量进行准确把控,
造成大批量存在安全质量问题的食品流入市场,进而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
一定的影响。
2.3相关法律规范有待健全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督工作的开展需要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的支撑与规范,否则难以有序、高效落实。
但目前相关法律规范还有待健全,导致相关工作
的开展可能会陷入缺乏标准条款、职能部门岗位交叉冲突、法律条款与实际执法
情况的贴合度过低等困境,影响相应的工作开展实效。
2.4食品生产企业行业素养亟须提高
节约成本是食品生产企业比较重视的一个问题。
有的生产企业为了节省开支,常会要求工作人员在店内出售不新鲜或购买不新鲜的食材,然后用调味料进行腌制,以掩盖食物变质的现象。
已公布的行政惩罚案例表明,多数企业的不法行为
都是购买不合格的食品生产原料,原料的不合格势必对食品的安全生产造成影响,这不仅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对食品的安全生产构成极大威胁。
3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及监督工作的实践要点
3.1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食品质量安全直接影响人们生命安全和社会安定。
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能够有效确保食品安全检验工作顺利进行。
首先,要依据检测的现实状况,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对每一项检测过程进行持续的规范化管理,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其次,对检验工作的监督也是对检测人员的监督,可以对检测人员的工作进行规范和引导,从而降低检测过程中的不良行为。
同时,食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还应引入信息化技术,利用信息交流平台,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与管理。
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可以促进食品检验的数据共享和用户对检验单位的监管。
最后,对于具有较高声誉的大中型食品检验机构,要加大对检验单位的审核与监督力度,提高检测工作的效能。
3.2加大食品检测技术发展力度
将食品检测技术作为支持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开展的核心,能够从技术层面切实保障食品质量及安全。
地方政府需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加大食品检测技术发展力度,既要尽可能根据地方食品生产与销售情况针对性地应用合适的检测技术,又要尽可能加大资金投入并推动设备、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支持检测工作开展。
加大食品检测投入,推动食品快检室的规范化建设与运行,配备好相应的快速检测设备,实现对食品的快速、精准检测,进而为食品安全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综合运用多样化的食品检测技术,包括毒素检测技术、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药物残留检测技术、重金属与添加剂检测技术、有机物污染检测技术和生物污染检测技术等,配合食品产品检测需要对食品质量及安全情况进行客观反映。
规范食品检测技术应用,以加强检测人员队伍建设为前提,对检测过程进行全面规范,严格按照标准与要求进行操作,以免出现各种因素导致的食品检测结果偏差或出错等问题。
3.3完善出厂检验制度
除检验机构检验外,各食品制造厂商也要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建立完善的产品出厂前品质与安全检验体系,防止食品安全与品质问题发生。
如此,食品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在产品质量检验方面,必须认识到检验规范标准中的不足,提
高食品安全水平,并持续改进现有的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制度,确保所有的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工作正常进行。
3.4规范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督法律制度
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督相关的法律、政策、制度等加以规范和健全,能够为对应工作的有序化、规范化、高效化开展提供必要支持及保障。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核心,积极推动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既要健全法律条款并统一标准,又要根据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及监督工作的执法实践需要进行合理优化,为食品安全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3.5健全食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
食品安全监督面临着事项繁杂、职能混乱、人员队伍水平低等问题,需要完善的体系作为必要支撑及保障。
明确食品质量安全监督主体责任,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从事食品贮存和运输及装卸的人员、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与食品摊贩、食用农产品生产者、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者、餐饮服务提供者、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堂、集中消毒服务单位、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以及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的主体责任进行规范化确认,引导各主体在从事食品生产、销售、运输和贮存相关活动的过程中认真履行自身职责。
结语
新时期背景下,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风险与问题对人们身体健康、社会和谐、市场经济发展等造成的负面影响,采取全方位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尽可能将各种风险与威胁降至最低,以强有力的技术监测与程序监督保障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高鹏.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初级农产品质量监督中的实践[J].广东蚕业,2019,53(12):46-47.
[2]苏小育,尚琪,朱蕊贞.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存在的常见问题及策略[J].饮食科学,2018,(22):4.
[3]叶蔚歆.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24):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