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阶段-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分析导致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衰退的原因。
2处于衰退阶段的区域,原先的发展优势还存在 吗?其人地关系会怎样变化?
阅读P12材料,归纳总结出综合发展时期的特点
项目
内容
区域 产业 结构 空间 结构 发展 状态
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 面升级。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相 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 明显超过第二产业,高科技成为推动区域发展 的主导力量。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 务网络逐步形成。
说重难点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2区域发展演化的规律(难点)
教学目标
1、知道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 三个常用指标以及人文发展指 数这个综合性指标。
2、知道区域空间的发展演化规律。
3、通过对区域发展规律的认识,让学生 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和协调的人地观。
说教法
1 由于本节知识的知识点抽象,理论 性强,对于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应采 用案例分析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
地 区
国内生产总 值
(亿元)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
(元)
A 5 408.8
1.6
47.4
51.0 40 627
B 11 674.4 8.8
50.2
41.0 14 908
C 4 340.9 19.5
40.0
40.5 6 565
D 1 180.0 23.8
思考、讨论P9页“活动”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域发展
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凭借某一优势因素,推动区域的初步发展。
阅读P9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出传统农业时期的特点
经济 区域社会经济水平相当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发展 也很少
水平
区域 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产业 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结构 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活动
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区域开 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区域处于较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小结 :区域发展的总趋势
平衡----不平衡----平衡
课后探究
1 探究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 问题和振兴的措施?
2 结合课本第10页图1-11,探究我 国区域发展格局。
课堂小结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指标
1 常用指标
选用教材版本: 湖南教育出版社
教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必修)地理3
课题: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制作人: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段桂清
说 课 内容
说 教材 说 教学目标 说 重难点 说 教法 说 学法 说 教学设计 说 教学反思
说教材
本节是学生学习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的基础。教材以美国东北部的工业发展历程为例, 详细说明了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 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不同影响。教材主要阐述 两个问题。一是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二是 区域发展演化的规律,对于后者,教材阐述了三 个阶段,并在每一个阶段后安排了活动探究,来 帮助学生巩固区域发展理论。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发达国家/地区
人均国民收入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发展中国家/地区
综合性指标——人文发展指数(HDI):通过预期寿 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 发展水平
巩固练习:下表的4个地区中,哪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 哪两个地区工业相对发达?哪两个地区农业经济比重大?
2 为了区分区域三个发展阶段的特征, 应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
3 此外还运用了启发、自主学习等方法。
说学法
1 通过美国东北部工业的发展历史这个案 例来分析区域阶段的特征,能培养学生运用 案例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比较区域不同阶段的特征,培养学生 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40.2
36.0 3 140
区域开发方式—(自主学习的大范围破坏为代价 谋求短时间内经济的高速增长
高水平型
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利用 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区域发展阶段——(合作探究讨论相结合)
请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主要依据,说出不同阶段 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发展状况等人 类活动的差异
4有人说,如果一个区域的环境条件较差, 即使这个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还是难以实 现良性发展。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5联系上述材料,说一说,在我国西部大开 发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阅读P11材料,回答问题并归纳总结出工业化时期的特点
区域 产业 结构
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 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劳动力开始 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
2 综合指标
二、区域发展阶段
1 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 2 工业化阶段 3 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教学反 思
在本节的教学中,我综合运用 了案例分析、比较、活动探究、自 主学习等教学方法。学生能很好地 掌握本节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地 理分析能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
3通过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 物和归纳总结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能调 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教学设计
导入
以下哪些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哪些属 于发展中国家?
中国 美✓国 日✓本 印度 古巴 丹✓麦 尼泊尔 英✓国 瑞✓士 埃塞俄比亚
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人均GDP 人均GNP 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
1在美国地图上找出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 分析它们的地理位置特点
2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初期阶段相比,在产业结 构方面和空间结构方面发生了怎么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 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讨论P11页“活动”
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出现了哪些问 题?这些问题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产生怎 样的影响?
区域 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缺少拥有雄厚实力 空间 的大型中心城市,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少,分布 结构 稀疏。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最低,对外贸易规模小,
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
区域
发展 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的平衡标志
状态
2、工业化阶段 ——成长阶段
思考、讨论P11页“活动”
在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随着匹兹堡等早期中心城 市的逐步扩展,涌现出了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 工业中心,工业化区域不断扩大。同时,产业结构也趋于复杂化, 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 生产需求,当局不仅在当地大规模开采铁矿和煤炭,而且还从外 地输入大量资源。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严重污 染了本地环境,五大湖的生态也遭受到一定破坏,人地关系变得 空前紧张。
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一
区域 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中心
空间 结构
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 速度,对于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加强,
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
逐步提高。
发展 状态 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思考、讨论P12页“活动”
近半来世纪来,美国东北部受到资源衰减、设备 老化、污染严重等因素的影响,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 的钢铁产量明显减少,工业化地位显著下降。目前, 匹兹堡的钢铁产量只相当于以往高峰时期的70%—80 %。而美国西部的硅谷、南部的休斯敦等新兴工业中 心迅速繁荣起来,对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基地构成严峻 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