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讲练史论阐释:专题四4.11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析·史论阐释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1.经济方面: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已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

2.阶级力量方面: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特别是中下层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

3.民族危机方面:《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侵华进入新阶段,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4.思想方面:20世纪初,资产阶级启蒙思想、革命思想在中国广为传播。

二、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从政治上看: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2.从经济上看: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兴办实业的热潮,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3.从思想上看:辛亥革命不仅是一次革命运动,还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

4.从社会生活上看:南京临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措施,例如剪除发辫、改变服饰等,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解析】选D。

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1903年不会出现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这一情况,时间不符合,排除A;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只是表象,并不是根本目的,B不符合题意;张之洞属于洋务派,主张在不改变中国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技术,并不反对学习西方,排除C;张之洞是地主阶级代表,禁止使用外来新词,其根本目的是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故D正确。

2.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

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

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事、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

此次改革( )
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解析】选C。

由“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等信息,可以看出皇帝仍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故C正确。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故没有确立英国式君主立宪制及三权分立,A、D不正确;由材料中“部分由选举产生。

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事、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可以看出此次改革已经向近代化迈进,故B 不正确。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