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单位资质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监测单位资质要求
第一篇:基坑监测单位资质要求
基坑监测单位资质要求:
1.获得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的法人经济实体;
2.具备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勘察综合甲级资质或同时具备岩土工程专业甲级和工程测量专业甲级资质的企业;
3.拟派检测项目负责人必须具有岩土工程或工程测量相关专业中级或以上职称;
4.业绩要求:近2年已成功独立完成三项以上(含三项)深基坑(10m或以上)监测工程业绩,需提供合同或其他业绩证明材料;
5.监测单位不得与被监测项目的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任何隶属关系和经济利害关系。
第二篇:分包单位资质要求
关于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相关知识和要求
一、关于分包有哪些法规规定
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24号)
2、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9号)
3、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建市【2005】131号)
4、关于印发《江苏省二级建造师注册实施办法》的通知(苏建管企【2007】22号)
5、南京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宁政发【2004】238号)注:以上文件可登陆南京市建筑安装管理处网站(http://)查询。
二、分包管理知识
1、问:什么是建筑工程分包?
答:建筑工程分包是指发生在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工程施工承、发包关
系。
依法实施的分包活动受法律保护。
2、问:建筑工程分包有哪几类?
答:建筑工程分包分为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
专业分包:是指工程总承
包人或施工总承包人依据专业分包合同的约定,将承包的工程中的专业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人完成,由工程总承包人支付工程分包价款,并由总承包人与分包人对分包工程项目负连带责任的的工程承包方式。
劳务分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人、施工总承包人或工程专业分包人依据劳务分包合同约定,将所承包的工程中的施工劳务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劳务分包人完成,并由发包人支付劳务报酬的承包方式。
3、问:对建筑施工企业分包有哪些要求?
答:施工总承包企业可以将专业工程或劳务作业依法分包给具有相应资
质的专业承包企业或劳务分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可将承接的专业工程中的劳务作业分包依法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
劳务分包作业不得再分包。
4、问:签订工程分包合同应采用何种合同文本?
答:原则上采用《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分包合同(示范文本)》或建设部的《建设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示范文本)》《建设工程施工劳务
分包合同(示范文本)》,如分包合同不能详细阐明的,可在分包合同后附加补充协议。
5、问:现有外省市建设管理部门为地方管理的需要,自行印制核发的上岗证书在南京地区是否有效?
6、问:转包、违法分包是如何界定的?
答:根据建设部124号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
理办法》:
1、第十三条规定,“禁止将承包的工程进行转包。
不履行合同约
定,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发包给他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发包给他人的,属于转包行为。
”
2、第十四条规定,“禁止将承包的工程进行违法分包。
下列行为,属
于违法分包:(一)分包工程发包人将专业工程或者劳务作业分包
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工程承包人的;(二)施工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分包工程发包人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专业工程分包给他人的。
”另外,施工总承包、专业承
包企业商接雇用农民工,不签订劳动合同,或只签订劳动合同不
办理社会保险,或只与“包工头”签订劳务合同等行为,视同违
法分包。
3、第十五条规定,“禁止转让、出借企业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
允许他人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
分包工程发包人没有将其承包的工程进行分包,在施工现场所设项目管理机构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核算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不是工程承包人本单位人员的,视同允许他人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
”
7、问:对建筑市场上的违法违规行为有哪些处罚和处理措施?
答:依据《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24号令)第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转包、违法分包或者允许他人
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对于接受
转包、违法分包或用他人名义承揽工程的。
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
对于施工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工程的,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十一条,“违反本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违
法所得,对施工单位处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
对于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或违反分包的,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对施
工单位处工程合同价款05%以上1%以下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
同时,有关主管部门将作为企业和施工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的不良记录载入信用手册。
三、劳务分包管理知识
1、问:设立建筑劳务经理岗位的目的是什么?
答:主要是为了加强对我市建筑工地劳务作业活动的管理,促进建筑施
工企业深化现场班组的基础性管理工作,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促进
建筑劳务企业健康发展,有效遏制包工头承揽工程等违法违规行为,引导和促进包工头发挥其劳动力组织管理优势,建立预防拖欠农民
工工资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民工的合法权。
2、问:什么是建筑劳务经理?
答:建筑劳务经理是指受聘于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施工现场专职承担
劳动力组织调配和劳务作业全过程管理工作的自然人。
其与建筑施
工企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书。
3、问:建筑劳务经理与包工头有什么区别?
答:两者与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同。
包工头与建筑施工企业之间
是经济承包关系,属于违法行为;企业与建筑劳务经理则是聘用与
被聘用的劳务合同关系。
3、问:建筑劳务经理的岗位职责主要是什么?、答:根据《南京市建筑劳务经理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建筑劳务经理主
要履行以下岗位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和工程所在地政府和有关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
2、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组织的优势,合法、有序地开展建筑劳务人
员的组织调配工作;
3、受聘期间,应做到诚实守信、忠于职守,严格遵守劳动合同的具体约定,承担被委托的劳务作业管理的工作责任和义务。
4、做好所辖劳务人员的基础性管理工作:
(1)、编制劳务人员名册,协助劳务人员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书、办理合法的劳动用工手续,督促建筑施工企业落实相应的生产生活条件,认真履行维护劳务人员合法权益的责任。
(2)、做好劳务人员进出施工现场的日常调配、登记和考勤,负
责劳务人员每日出工工资核算确认记录、编制每人月工资报表、协助企业按时足额发放工资。
(3)、配合企业对劳务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持证上岗、执业技能培训教育及日常检查等工作。
5、问:建筑工地的建筑劳务经理应如何配置?其管理班组的范围有何限
制?
答: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建筑劳务经理有关规定,兼顾施工生产的实际
工作需要,来确定建筑劳务经理的数量。
建筑劳务经理管理班组的工种范围为《南京市建筑劳务经理证书》第一页“职业技能资格”栏目表明的工种。
6、问:建筑劳务经理可以同时在几个建筑工地行使管理职责?
答:原则上一名建筑劳务经理只能在一个建筑工地行使管理职责。
若建
筑工地实行多层配置建筑劳务经理的。
除本工地主要负责的建筑劳务
经理外,其他建筑劳务经理也可以在其他建筑工地中行使仅限于班组范围内的管理职责,但涉及工地的数量不宜超过两个。
6、问:施工企业可以将民工工资直接交给建筑劳务经理发放吗?
答:不可以。
建筑劳务经理应积极协助施工企业及时做好民工工资的核
对和发放工作。
7、问:在施工现场监理建筑劳务经理管理制度的主要责任单位有哪些?
答:建筑施工企业应在建筑施工现场全面建立建筑劳务经理管理制度。
总包企业对建筑施工现场建立建筑劳务经理管理制度负总责,对施工现场全部建筑劳务经理实施统一协调管理与监督工作。
建筑施工现场各分包企业,必须将本企业在该现场聘用的建筑劳务经理名单全部送交总包企业项目经理部汇总备查。
8、问:因工程施工需要,新增加的建筑劳务经理需要办理建筑劳务经理聘
用与业绩备案手续吗?
答:需要。
应在聘用上岗后7日内办理聘用与业绩备案手续。
9、问: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劳务经理发生变更的需要办理建筑劳务经理聘
用与业绩变更备案手续吗?
答:需要。
应当在发生变更后7日内办理变更备案手续。
分包企业劳务经理变更的,还应得到总包企业的书面认可。
四、监理如何进行分包管理
1、监理要认真审查分包单位的企业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
目前,建筑施工
企业的资质包括施工总承包序列资质(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专业承包序列资质(一级、二级、三级);劳务分包序列资质;
一些专项资质(如砼构件、商品砼、市政养护维修、凿井)等。
对无资质或资质等级不符合的施工企业,监理有否决权。
建筑分包施工企业的认可权归建设单位。
分包行为应得到建设单位认可。
2、总包单位与专业分包、劳务分包或专业分包与劳务分包之间,均应签订合同[专业分包合同(示范文本)或劳务分包合同(示范文本)]。
合同应到政府部门办理备案手续,同时提交一份给监理备查。
一般情况,总包、专
业分包、劳务分包之间还应签订安全文明管理协议,以利于现场安全文明管理。
3、专业分包的安保体系应当健全,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安全
员等。
专业分包项目经理应具有安全人员B类证、专职安全员应具有C类证(配备数量与工程规模相符)。
劳务分包的建筑劳务经理可以没有B类证,也可以没有质检员,但C类证人员应足量配备(50人以下的1人;50人—200人的2人;200人以上的3人;并不少于总人数的5 ‰)。
4、专业分包的资质、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施组、方案、计划等,应通过总包
单位上报监理审核。
专业分包上报资料(包括材料报验、工序报验),需加盖总、分包单位的项目部章并由两个项目经理签字。
施工组织设计、临电方案等要有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法人章;需要专家论证的专项施工方案,要认真按程序进行论证,并有总、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总、分包单位法人章。
劳务分包单位除企业资质、人员资格、合同等需上报监理外,无需在方案、材料报验、工序报验等资料上签字。
5、监理应参与并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包括对劳务分包企业的管理。
如总、分包单位正式声明没有劳务分包单位,监理要在会议纪要、监理月报中予以记录、保留痕迹。
日后在施工过程中不得再出现劳务分包的提法。
特别是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监理不得证明死者为劳务分包人员,安全事故的责任(包含死人指标)应由总、分包工程
的企业承担。
第三篇:基坑监测报告
XXX市 XXXX 基坑工程
监测报告
XXXXXX(单位)
2012年X月
XXX市XXXXX基坑工程
监测报告
工程名称:XXX
市XXXXX基坑工程
监测内容: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建(构)建筑物安全工程地点:XXXXX
监测日期:2010年X月X日~2012年X月X日
XXXXXXXXXXXXX 2012年X月
委托单位:
建设单位:
勘察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监测单位:
项目负责人:
试验人员:
报告编写:
审
核:
审
定:
报告总页数:x页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监测依据 (1)
三、监测内容 (1)
四、监测点布置和监测方法 (2)
五、监测工序和测点保护 (4)
六、报警值 (5)
七、监测时长和频率 (5)
八、监测成果及分析 (6)
九、附表、附图 (11)
一、工程概况
XX市XXXX工程位于XXX市旧城区核心商业区内,南西面邻XX 商场,东面邻XX市百货大楼,东南面为XX街,北西面为XX路。
广场长约162 m,宽约35 m,占地面积约4943.96㎡,建筑占地面积约3052.0㎡,总建筑面积约40260.0㎡,拟建建筑物主楼高9~10层,骑楼1~4层,底层架空,地面以下三层,地下室底板标高约63.4 m,靠近XXX路一侧深约10 m,靠近XX街一侧深约14.5 m(场地现状呈西北低南东高的缓坡状);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设计室内±0.00标高为78.00 m。
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端进入砂质泥岩层不少于2.0m。
基坑支护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深约20m,完成基坑支护作用后作为地下室外墙,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
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采取分三幅进行,第一幅于2011年X月X日完成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第二幅于2011年X月X日完成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第三幅于2012年X月X 日完成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
二、监测依据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6)《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 50152-92);(7)委托方提供的相关设计图纸。
三、监测内容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的要求及xxx工程的实际情况,具体监测内容如下:(1)地下连续墙墙顶沉降监测;
(2)地下连续墙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3)地下连续墙纵筋应力监测;
(4)水平支撑内力监测;
(5)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
(6)周边建(构)筑物变形监测。
四、监测点布置和监测方法 1.周边建筑物沉降
(1)测点布置按规范规定,从基坑边缘以外1~3倍开挖深度范围内需要保护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均应作为监控对象。
本工程需要保护的建筑有:xxx百货大楼、xx大厦、xxx行、xxxx商场、xxxx商厦。
现有有效测点34个,具体测点布置见附图1所示。
(2)监测方法在周边建筑物的测点部位将L型测钉打入或埋入待测结构内,测点头部磨成凸球型,测钉与待测结构结合要可靠,不允许松动,并用(红色)油漆标明点号和保护标记,随时检查,保证测点在施工期间绝对不遭到破坏。
用水准仪观测设在建筑物上的测点的高程变化情况。
2.地下连续墙墙顶沉降监测
(1)测点布置围护墙顶部沉降监测点埋设于连续墙圈梁上,连续墙墙顶中部、阳角处布置监测点。
本工程现有有效测点11个,具体埋设位置见附图2。
(2)监测方法在连续墙墙顶监测点部位将膨胀钉埋入圈梁内,测点头部磨成凸球型,测钉与待测结构结合要可靠,不允许松动,并用(红色)油漆标明点号和保护标记,随时检查,保证测点在施工期间绝对不遭到破坏。
用水准仪观测设在墙顶各监测测点的高程变化情况。
3.地下连续墙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1)测点布置
测点布置在沿基坑地下连续墙围护体上的重要位置,共布设10个测点,每个测点深度约为20m。
其中Q1-44槽段埋设的测斜管在连续墙施工过程中遭到损坏,Q3-49槽段埋设的测斜管在基坑土方开挖过
程中遭到损坏,不能用于监测。
具体测点布置见附图2。
(2)监测方法
本项监测是深入到围护体内部,用测斜仪自下而上测量预先埋设在围护体内的测斜管的变形情况,以了解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围护体因相应位置土体的挖除对其整体水平位移的影响程度,分析围护体在各深度上的稳定情况。
测斜管为外径70mm、内径66mm内壁有十字滑槽的PVC管,管长与相应桩等深,固定在钢筋笼上随之一起埋入地下。
安装测斜管时,其一对槽口必须与基坑边线垂直,上下管口用盖子密封,安装完成后立即灌注清水,防止泥浆渗入管内。
测斜管管口设可靠的保护装置。
4.地下连续墙纵筋应力监测
(1)测点布置按设计要求共监测10个断面,每个断面在不同深度的位置分别布设4个应力计,共埋设40个钢筋应力计。
现有有效测点共计19个测点。
具体测点布置见附图2。
(2)监测方法将钢筋应力计与连续墙的纵向主钢筋焊接(或对焊,螺栓连接)在一起,然后将应力计的导线逐段用软绳绑扎固定在主筋上,在墙顶用钢管保护,引出地面,接入接线盒内保护,采用频率计对连续墙纵筋的应力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5.地下连续墙外地下水位监测
(1)测点布置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相似工程的相关经验,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点沿基坑周边、监测点间距约为20~50 m,布置在地下连续墙的外侧约2 m处,水位监测管的埋置深度(管底标高)在控制地下水位之下3~5m。
由于6#水位孔在基坑施工过程中被埋,无法观测,现有效测点为5个。
具体测点布置见附图2。
(2)监测方法地下水位采用电测水位仪进行观测,基坑开挖降水之前,所有降水井、观测井应在同一时间联测静止水位。
在基坑降水前测得各水位孔孔口标高及各孔水位深度,孔口标高减水位深度即得水位标高,初始水位为连续二次测试的平均值,每次测得水位标高与初始水位标高的差即为水位累计变化量。
6.水平支撑内力监测(1)测点布置按规范规定,基坑开挖期间对
水平支撑进行内力监测,监测点宜设置在支撑内力较大或在整个支撑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杆件上;钢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支点间1/3部位或支撑的端头,混凝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支点间1/3部位,并避开节点位置,各层支撑的监测点位置在竖向上宜保持一致。
按规范要求,本工程每层选取18道钢支撑、2道钢筋混凝土支撑进行监测,共2层(其中一道受监测下层支撑未安装),每道钢支撑取3个测试截面,每道混凝土支撑取1个测试截面,共计xx个监测截面。
支撑内力监测点布置见附图3。
(2)监测方法对于钢筋混凝土支撑,宜采用钢筋应力计(钢筋计)进行量测,将钢筋应力计与钢筋混凝土支撑的受力主筋焊接(或对焊,螺栓连接)在一起,然后将应力计的导线引至方便测量的地方,接入接线盒内保护,采用频率计对应力计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对于钢结构支撑,采用应变计进行量测,将应变计焊接于钢支撑表面,然后将应变计的导线引至方便测量的地方,接入接线盒内保护,采用频率计对应变计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五、监测工序和测点保护1.监测工序各监测内容所需的监测仪器、监测点的安装、埋设以及测读的时间应随基坑工程施工工序而展开:(1)根据各道工序施工需要,先期布设建筑物沉降点。
(2)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施工时,同步安装围护墙体内测斜管。
(3)围护墙顶的圈梁浇筑时,同步埋设墙顶位移测点,做好测斜管口的保护工作。
(4)基坑开挖之前,应建立测量控制网,将所有已埋设测点测读三次初始值。
2.测点保护测点安装、埋设好后应作好醒目标记,设置保护设施,施工单位应平时加强测点保护工作,尽量避免人为沉降和偏移,确保测点成活率及其正常使用,以及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连续性。
为保证工程质量,测量工作中使用的基准点、监测点用醒目标志标识的
同时,需要用钢管对接出地面部分的线缆进行保护,若发现已遭破坏,应立即对可以复原的测点进行重新连接或埋设。
8 表9 连续墙纵筋应力最大变化值
槽段号深度(m)应力计编号变化最大值(Mpa)槽段号深度(m)应力计编号变化最大值(Mpa)Q1-1-7.50 402964 7.3 Q1-30-7.50
413061-12.9-12.00 418627 无读数-12.00 418625-5.3-15.00 418040 无读数-15.00 418026 无读数
-18.50 414592 无读数-18.50 418035 49.0 Q1-4-7.50 416143 15.9 Q1-39-7.50 418621-13.6-12.00 418064-11.8-12.00 418046 无读数-15.00 418028-38.0-15.00 418031 16.0-18.50 418042 21.5-18.50 418024 无读数 Q1-9-7.50 418061 10.4 Q1-44-7.50 418051 20.1-12.00 416616 6.0-12.00 418062-22.2-15.00 418025-10.4-15.00 418029 25.4-18.50 418034 无读数-18.50 413075 56.4 Q2-20-7.50 418629-12.4 Q3-49-7.50 416130-6.2-12.00 418622-14.3-12.00 418047 无读数-15.00 418037-17.2-15.00 414581-13.9-18.50 413073-42.3-18.50 413062 8.9 Q2-23-7.50 418623 无读数Q3-52-7.50 418045 无读数-12.00 418058-37.0-12.00 418056-5.9-15.00 418027 无读数-15.00 418039-6.5-18.50 418032-16.6-18.50 418053-15.6(5)地下连续墙外地下水位监测自2011年x月x日进行第一次观测,至2012年x月x日进行最后一次观测,在此期间共进行x次地下连续墙外地下水位监测,各监测点水位变化曲线见附图12。
地下连续墙外地下水位最大累计变化值最终变化量如下表10所示:表10 地下连续墙外地下水位累计变化值及最终变化量(单位:mm)水位孔号1# 2# 3# 4# 5# 累计变化最大值2323.33-364.33-574.67-533.33-512.67 最终变化值 1753.33 123.67 112.33 353.67 353.33(6)支撑内力监测自2011年x月x日进行第一次观测,至2011年x月x日进行最后一次观测,在此期间对上层钢筋混凝土支撑共进行x 次监测;自2011年x月x日进行第一次观测,至2011年x月x日进行最后一次观测,在此期间对下层钢筋混凝土支撑共进行x次监测;自2011年x月x日进行第一次观测,至2011年x月x日进行最后一次观测,在此期间对选定的钢支撑共进行x~x次不等监测。
支撑内力汇总见附表
8、附表9,支撑内力变化曲线见9 附图13。
支撑内力最大值如下表11、12所示:表11 钢筋混凝土支撑内力最大值
截面位置TZC1 TZC2 TZC3 TZC4 轴力最大值(kN)-623.36-
688.12-423.15-352.45 弯矩最大值(kN.m)-94.91-63.11 34.58 33.82 表12 钢支撑内力最大值
截面位置 GZC1 GZC2 GZC3 GZC4 GZC5 GZC6 GZC7 轴力最大值(kN)-379.90-995.09-1843.46-443.82-260.78-646.91-979.27 截面位置 GZC8 GZC9 GZC10 GZC11 GZC12 GZC13 GZC14 轴力最大值(kN)-1050.28-785.05-741.77-274.98-782.84-1133.10-1008.08 截面位置 GZC15 GZC16 GZC17 GZC18 GZC19 GZC20 GZC21 轴力最大值(kN)-664.67-629.84-855.43-725.42-945.02-811.53-465.27 截面位置GZC22 GZC23 GZC24 GZC25 GZC26 GZC27 GZC28 轴力最大值(kN)-1129.51 220.20-448.11-1056.29-441.55-1253.10-763.46 截面位置 GZC29 GZC30 GZC31 GZC32 GZC33 轴力最大值(kN)-511.26-868.94-581.74-845.86 2.监测结果分析(1)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显示,周围建筑物34个测点的累计沉降值和沉降变化速率均未达到报警值。
xxx百货大楼测点的沉降变化最为明显,累计沉降变化范围在2~-4mm内。
其中B3,B4测点的累计沉降值较大,B3出现的累计沉降最大值为-xxxmm,B4出现的累计沉降最大值为-xxxmm。
B3,B4为xxx百货大厦的附属结构上的测点,位于基坑外与百货大楼间的狭小通道上坡处,此处下方坡体土体较松散,仅有钢筋网喷射薄层混凝土加护,x月初由于连续降雨,雨水沿此处地面原有裂缝下渗到土体中,B3,B4测点出现较为明显的沉降变化。
所有测点的变化速率均在0.9~-0.9mm/d内,出现的变化速率最大值为0.85mm/d及-0.83mm/d,均为B4测点;其他建筑物测点的累计沉降变化范围在3~-3mm内,各测点的沉降变化速率较小,在0.6mm/d~-0.5mm/d内。
分别统计xx百货大楼、xx大厦、xxx行、xxxx商场、xxx商厦的沉降累计变化数据并作曲线图,见附表1~附表5,附图4~附图8。
(2)地下连续墙墙顶沉降监测数据显示,连续墙顶最终有效测点11个的累计沉降
值和沉降变化速率均未到达报警值。
墙顶测点累计沉降变化范围在±4mm内,出现的累计沉降最大值为-xxxxmm,为DP14测点;变化速率在±1.50mm/d内,出现的变化速率最大值为-xxxmm/d,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