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朴素逻辑做题思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朴素逻辑做题思路
在考场上人与人拉开差距的除了平常的知识点的积累,还有面对考试题型能够有一个更好的解答思路,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朴素逻辑做题思路”,将可以更多的!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朴素逻辑做题思路
行测逻辑推理中经常考朴素逻辑。

这种题目几乎每年必考,但是很多同学看到朴素逻辑总是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只要掌握解题方法,朴素逻辑会变得很简单。

下面就讲讲朴素逻辑解题的突破口。

朴素逻辑解题突破口:一个是关联性。

即往往指出现最多的元素或多维度信息,二是确定性,从题干中找一些确定的信息。

找突破口是做朴素逻辑这部分题目的宏观性解题思路,今天选取的这两道题,通过这两个题来学习怎么样运用突破口思维。

【例1】甲、乙、丙三人大学毕业后选择从事各不相同的职业:教师、律师、工程师。

其他同学做了如下猜测:
小李:“甲是工程师,乙是教师。


小王:“甲是教师,丙是工程师。


小方:“甲是律师,乙是工程师。


后来证实,小李、小王和小方都只猜对了一半。

那么,甲、乙、丙分别从事何种职业?
A.甲是教师,乙是律师,丙是工程师
B.甲是工程师,乙是律师,丙是教师
C.甲是律师,乙是工程师,丙是教师
D.甲是律师,乙是教师,丙是工程师
【答案】D。

解析:针对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找多维度的信息,小方说的乙是工程师,它涉及到乙和工程师的信息,同时小李说的甲是工程师,乙是教师,也涉及到乙和工程师的信息,分析发现小方的后半句不能为真,如果为真,则小李说的两句话都假。

因此小方的后半句一定为假。

根据三个人“都只猜对了一半”可知小方的前半句为真,即甲是律师;结合小王的话可知丙是工程师,则乙是教师。

故本题选 D。

【例2】赵、钱、孙、李,四个小伙伴去买糖果,各自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发现赵、钱两人的零花钱总和等于孙、李两人的零花钱总和;将钱、李对换一下,赵、李两人的零花钱显大于孙、钱两人的零花钱,并且赵、孙两人的零花钱还小于钱的零花钱。

根据题干信息,下面哪项是赵、钱、孙、李的零花钱的正确排序(由多至少)?
A.李、钱、赵、孙
B.李、钱、孙、赵
C.钱、孙、李、赵
D.钱、赵、李、孙
【答案】A。

解析:这道题目是我们在做朴素逻辑的题目中常见的一种题型,根据题干可以知道,赵+钱=孙+李,赵+李>孙+钱,可以看到赵和孙的位置并没有变化,只是钱和李,前后交换,由此可以推出李>钱,赵>孙;又因为赵+孙<钱,所以四个人的零花钱由多到少就是李>钱>赵>孙。

故答案选 A。

公务员行测技巧:类比推理之常见词项间关系的二级考点
类比推理属于行测考试当中比较简单的一种题目,但是现在这部分的考题越来越灵活,虽然考点变化不大,但是二级考点增多,考得更细,接下来我就带大家来看一下,类比推理的词项关系中常见的二级考点。

一、例题回顾
【示例1】男人:女人
A.老人:小孩
B.黑夜:白天
C.咖啡:茶
D.苹果:水果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在考查类比推理中的逻辑关系。

男人和女人是全异关系,这两个概念是没有交集的,并且男人和女人属于全异关系中的矛盾关系。

观察四个选项,A项老人和小孩,这两个概念是全异关系,但是属于全异关系中的反对关系,和题干关系不完全一致,排除。

B项中黑夜和白天是矛盾关系,与题干关
系一致,保留。

C项咖啡和茶这两个概念是全异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完全一致,排除。

D项,苹果和水果是包含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示例2】白醋:消毒
A.热水器:加热
B.汽油:去渍
C.白糖:调味
D.人参:滋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经验常识的功能关系。

消毒是白醋的一个功能。

A 项加热是热水器的功能,保留。

B项去渍是汽油的功能,保留。

C项调味是白糖的功能,保留。

D滋补是人参的功能,保留。

进一步寻找关系,消毒是白醋的次要功能,B项去渍是汽油的次要功能,其余选项均是主要功能。

故正确答案为B。

二、高频二级考点梳理
除了上面讲到的两道例题,我们类比推理的词项关系中还存在哪些二级考点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梳理。

1.全异关系中有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如上述例题,男人和女人、黑夜和半天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其余是反对关系。

2.组成关系中有主要组成部分和次要组成部分。

如空调:压缩机和汽车:雨刷器。

压缩机是空调的核心组成部分,但是雨刷器不是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关系不完全一致。

3.加工关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如树根:根雕和白菜:酸菜。

树根变成根雕的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而白菜变成酸菜的过程中还发生了化学变化。

4.功能关系中,我们上述例题中提到了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其实在考试当中不止有这两种,之前就考到过功能的多少的问题,比如伞:雨衣,伞的功能比雨衣多;暖气:空调,空调的功能比暖气多。

5.言语关系中的近义词,我们可以考虑一下两个词语语义轻重的不同和感情色彩。

通过我上面展示的例题、梳理的理论,我们发现类比推理考查的知识点更加细化,所以需要大家在平时能够多积累这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准确判断词项间的关系。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年均增长量题型解答技巧
在公务员资料分析考试当中,有时会涉及到年均增长的考点,其中对于一种年均增长量的特殊题型,我建议可以通过总结一些快速列式的技巧来提升解题速度。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年均增长量的概念及公式。

概念:年均增长量,用来说明某种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年增长的数量。

其中:n为增长次数
接下来我们再来通过一道题目巩固一下。

【例2】 -202X年,国家财政收入分别为140370亿元、152269亿元、159605亿元、172593亿元、183352亿元。

若按照-202X年的年均增长量增长的话,2022年,国家财政收入将达到多少亿元?
【答案】183352×2-140270。

解析:分析题目发现,题目中出现的三个时间、202X年、2022年,三个时间年份差一样,而所求也是按照相同的年均增长量增长求末期值,所以可以直接列式为202X年×2-,即183352×2-140270。

行测真题
行测答案
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题库
模拟试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