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
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协助学生收集信息,发展智力,培养品德,主动地理解和理解自我和社会生活,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我班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以促使学生能全面感受课文独特的意境。
所以,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注意淡化教的痕迹,创设学的情景,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独立阅读的水平。
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水平的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课堂的主角,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水平,大胆放手让他们亲自尝试,让他们在获得知识、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克服困难,挑战自我获得成功的喜悦,锻炼和提升独立水平。
如在阅读教学中的初读这个环节上,第一关是扫除文字的读音障碍,我根据学生好奇、自信的特点,总爱和他们商量“让老师带着读还是自己想办法读通”,学生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自己读。
读课文时遇到不会读的字,他们也是自由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如有的看上下文猜字,有的请教教师、同学,有的借助拼音。
再如,让学生汇报自学情况“你读懂了吗?你有什么弄不明白的问题”时,学生表现的欲望极为强烈,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人人争着在小组或班上交流自己的所得所疑,回答准确或精彩的,师生报以热烈的掌声;回答不准确的,学生当“小老师”给予协助,老师相机点拨。
这样,学生会读的,我不教;学生理解的,我不讲,决不包办代替。
在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合作交流的教学活动中巩固学生获得的知识,发挥独立阅读的主动性,培养独立阅读的良好习惯,真正表达“学生是主体”的原则。
二、指导读书方法,培养自主阅读的水平。
“致力打好基础,促动发展在知识和水平、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这是新课程提出的阅读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知道,课改新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这里自主学习是学习方式的基础,是教学的根本。
教师的指导得法,学生的使用得当,能让学生切实地打好阅读基本功,培养自主意识,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教师指导学生读书,必须有目的、有要求、有层次。
阅读文的教学,是以读为本的,以读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例如,第一个层次是初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扫除读音障碍,边读边想,圈画生字,标记疑问处,阅读的目的要求明确了,学生便在读的过程中仔细认字,积极思考。
第二个层次的读是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先由学生提出问题或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如诵读、轻声读、默读、赛读等实行充分的读书,自主地思考。
讨论问题时,教师要注意“请君入瓮”,循循善诱,关键处要点拨引导,让学生把教师想讲的话说出来,从而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自明”,也表达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第三个层次的读是要求学生寄情于读,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策略实行阅读,如《祖父的园子》、《草船借箭》、《刷子李》等,可用“一边阅读一边想象”的方法;《草原》、《再见了亲人》等,可用“结合插图,对照课文阅读”的方法。
所以,学生在愉悦的阅读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从而快快乐乐地学语
文。
第四层次的读,是指导个性化的阅读。
这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读读、说说、评评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这里,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没有差生的概念,学生的身心放松了,思维激活了,阅读自主了,个性也就发展了。
三、创设学习情景,培养创造性阅读的水平。
现代教育理念,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创造水平。
而阅读是每个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它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学生的经历、兴趣爱好、经验水平等都不同,老师必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创设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充分地读书、思考、讨论、表演等,让他们都有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和条件,都能实现自己的富有个性特征的发展。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是以学生为本的,阅读教学是以读为本的,教师要当好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在阅读教学中,谈化教的痕迹,增强对阅读的指导,注重阅读思考的学习过程,注意培养阅读的方法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