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原理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代码:0958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城市规划原理》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工程造价管理(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熟悉与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掌握城市规划对各种建筑物的要求,对学生将来从事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程造价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编写的,立足于培养高素质人才,适应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培养要求。

本大纲叙述的内容尽可能简明实用,便于自学考试。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使考生通过本课程的自学、辅导和考核,熟悉城市规划基本知识和要求,了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为学习技术经济评价和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基本要求如下:
1.熟悉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
2.熟悉城市规划对各种建筑物要求
3.熟悉城市规划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4.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
5.了解城市规划的设计方法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工程造价管理(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等课程的技术基础之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城市的定义,近代城市的发展,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历史进程的三个阶段以及特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城市的定义。

城市化。

识记:城市的定义。

城市化的含义。

(二)一般:城市的发展。

识记:城市的发展。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城市规划思想和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一般: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其他古代文明的城市规划思想。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识记: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其他古代文明市规划思想。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城市规划任务,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城市规划的任务。

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容和工作特点。

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

识记:城市规划的任务。

理解: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容和工作特点。

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

(二)次重点: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

识记: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

第四章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熟悉城市系统构成,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城市用地分类与用地构成。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城市系统构成。

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

城市用地分类与用地构成。

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

识记:城市系统构成。

理解:城市用地分类与用地构成。

应用: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

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

第五章城市发展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熟悉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城市发展战略的背景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纲要,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结构规划和远景规划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纲要。

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结构规划和远景规划。

识记: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

结构规划和远景规划。

理解: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应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纲要。

(二)次重点:城市发展战略的背景研究。

应用:城市发展战略的背景研究。

第六章城市总体布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熟悉城市功能、结构和形态,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优化,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几种不同类型的城市总体布局。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城市功能、结构和形态。

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

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优化。

几种不同类型的城市总体布局。

识记:城市功能、结构和形态。

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

几种不同类型的城市总体布局。

理解: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优化。

(二)次重点: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

理解: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

第七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熟悉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布局,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理解: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二)次重点: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布局。

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

理解: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布局。

应用: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

第八章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城市水源与给水规划,城市排水与防治污染规划,城市能源、电讯、防灾规划,城市管线工程综合,城市用地竖向规划。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城市排水与防治污染规划。

城市能源规划。

城市管线工程综合。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

城市防灾规划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识记:城市排水与防治污染规划。

城市能源规划。

城市管线工程综合。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

理解:城市防灾规划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二)次重点:城市水源与给水规划。

识记:城市水源与给水规划。

(三)一般:城市电讯规划。

识记:城市电讯规划。

第九章居住区规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熟悉居住区规划的任务和编制,熟悉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城市旧居住区的再开发等知识。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居住区规划的任务和编制。

居住区规划设计。

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

理解:居住区规划的任务和编制。

应用:居住区规划设计。

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

(二)次重点: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

理解: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

(三)一般:城市旧居住区的再开发。

识记:城市旧居住区的再开发。

第十章城市公共空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和规划设计。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商业区。

城市中心。

城市广场。

城市设计。

识记:城市设计的含义与作用
应用:商业区。

城市中心。

城市广场。

(二)次重点: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类型、构成要素及规划设计要点。

理解: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类型、构成要素及规划设计要点。

第十一章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建筑保护,历史地段的保护,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城市更新。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

建筑保护。

历史地段的保护。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

城市更新。

识记: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

城市更新。

理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

建筑保护。

历史地段
的保护。

(二)次重点: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

理解: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

第十二章城市规划的实施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城市建成环境的构成与演化,城市开发的基本特征,城市规划中的开发控制。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城市规划中的开发控制。

理解:城市规划中的开发控制。

(二)次重点:城市开发的基本特征。

理解:城市开发的基本特征。

(三)一般:城市建成环境的构成与演化。

识记:城市建成环境的构成与演化。

第十三章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熟悉城市规划的行政权力与法制建设,城市规划的行政行为,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中应遵循的行政原则,城市规划法体系。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城市规划的行政权力与法制建设。

理解:城市规划的行政权力与法制建设。

(二)次重点:城市规划的行政行为。

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中应遵循的行政法制原则。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理解: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中应遵循的行政法制原则。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应用:城市规划的行政行为。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达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等三个能力层次规定考生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

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技能,并把握上述内容的区别于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可以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两种形式。

二、教材
指定教材:《城市规划原理》李德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
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
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6学分,建议总课时108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次课程内容学时
一城市与城市的发展 4
二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4
三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8
四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12
五城市发展战略8
六城市总体布局12
七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12
八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8
九居住区规划16
十城市公共空间10
十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4
十二城市规划的实施 6
十三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 4
合计108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包括能力层次比例、难易度比例、内容程度比例、题型、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等)
1、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

试题覆盖到章,
适当突出重点,试题内容不超纲。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40%、“理解”为40%、“应用”为 2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填空题、判断改正题、名词解释、单项选择、简答题、应用题(案例分析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1.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与其他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是()。

A.垂直 B.交叉
C.平行 D.隶属
(二)填空题
1.人口净密度是与之比。

(三)判断改正题
1.城市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

()
(四)名词解释
1.城市建设用地绿地率
(五)简答题
1.城市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六)案例分析题
某规划居住小区平面布置示意图如图所示,黑色部分表示住宅楼。

请回答:
(1)说明该小区住宅群体平面组合采用的形式和特点。

(2)居住区规划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3)居住区建设管理规定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