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赛克片与洛赛克针对危重症病人预防应激性溃疡的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赛克片与洛赛克针对危重症病人预防应激性溃疡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洛赛克片与洛赛克针预防危重病人应激性溃疡效果。

方法选取危重病患者163例,随机分A、B两组进行治疗比较。

A组82例给予管饲洛赛克片;B组81例给予注射洛赛克针。

结果B组胃液pH值比A组高(P<0.01),但两组SU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洛赛克片与洛赛克针预防危重病人应激性溃疡效果相当。

标签:洛赛克片;洛赛克针;危重症病人;应激性溃疡预防
应激性溃疡(stressulcer,SU)是危重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它是一种在机体受到严重创伤、重症疾病及严重心理障碍等应激状态下出现的急性胃黏膜糜烂、溃疡和以出血性胃炎为表现的疾病[1]。

该研究于2011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通过对比研究不同剂型同一制酸剂预防SU的疗效,旨在探讨合理预防SU的方法。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选取该院危重症病人163例。

随机分成A、B两组,A组82例,男50例,女32例,年龄(45.7±26.6)岁;B组81例,男56例,女25例,年龄(44.3±27.3)岁。

A、B组重型颅脑外伤分别为6例和4例;脑出血9例和11例;多发性脑梗死15例和14例;心肺脑复苏各16例;急、慢性呼吸衰竭并ARDS 10例和9例;全身多处复合伤并休克5例和6例;感染性休克并多脏器功能不全11例和13例;急性中毒3例和4例;低位肠瘘3例和2例;尿毒症合并感染4例和2例。

1.2 方法
两组入科后都对原发病进行ICU规范化治疗。

放置胃管。

入院第1天即开始应用质子泵抑制剂(阿斯利康公司生产):A组给予管饲洛赛克片10 mg×2片(12.5元/片),1次/12 h;B组给予洛赛克针40 mg(137元/支)静脉注射,1次/12 h。

所有病人常规留置胃管,用药后每隔4 h抽吸胃液观察,观察胃液中有无出血出现。

若有出血或有咖啡色样液体出现且潜血试验阳性则为SU。

每12 h 作胃液pH值测定,连续观察测定7 d。

1.3 SU诊断标准
胃液潜血试验连续3次阳性(+—+++)即诊断为SU[2]。

若胃液潜血(+++)或胃管内抽出血性胃液或胃液呈棕色,则可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

1.4 观察指标
胃液pH值,SU发生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2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A、B组分别有7例和8例病人于入科7 d内因病情进展死亡或其它原因终止治疗,没有完成7 d的观察治疗,不纳入统计。

A组pH均值(5.22±0.53),B 组pH均值(5.69±0.68)。

两组胃内pH值>4的比率经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但两组pH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A 组发生SU7例,发生率为9.3%。

其中4例胃液潜血试验阳性,无需处理;2例消化道出血经综合处理出血停止;1例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

B组SU7例,发生率9.5%,其中6例胃液潜血试验阳性,无需处理;1例消化道出血经综合处理出血停止。

SU 诊断标准[2]参照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

两组间SU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胃内pH值比较

注:χ2=0.149,P=0.7(>0.05)。

表2 两组pH均值比较

注:t=-17.5162,P<0.05。

3 讨论
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又被称为应激性溃疡,是指在各种应激状态下,特别是遭受严重烧伤、创伤、大手术和危重病患者合并有出血、休克、感染或肝、肺、肾等脏器功能受损严重时,胃、十二指肠发生的急性、多发性黏膜浅表糜烂、溃疡。

为使SU发生率降低,避免致死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发生,是抢救危重患者中的一个重要任务,SU是临床危重疾病常见并发症[3]。

多种损伤因子常存在于危重症患者身上,通过神经内分泌作用,增加胃酸分泌,削弱胃黏膜屏障功能,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出血、穿孔的出现。

维护胃粘膜的完整有赖于损伤因素与保护因素的动态平衡,许多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SU 的发生发展与胃液pH 值密切相关[4-5],在SU发病中最重要损伤因子的胃酸起重要作用。

胃酸分泌情况在不同应激状态下会有所不同,胃酸在颅脑损伤后
呈高分泌状态,而烧伤、低血压和休克患者中可经常观察到低泌酸状态。

正常情况下pH呈中性,黏膜血流量与反流入黏膜内的H+总量主要决定应激状态下其下降的程度。

应激时减少了内脏血流量,胃肠黏膜缺血,上皮细胞能量不足以致黏液和碳酸氢盐产生量不足,从而破坏胃黏膜屏障,即使胃腔内pH值不下降或升高,实际仍增加了反流入黏膜内的H+总量,而由于减少了黏膜血流量,不能将其带走,明显降低了pH,从而形成溃疡。

抑制胃酸过度分泌维持胃内高pH 值是防治SU的关键。

此外还与危重病人高血糖、糖皮质激素水平、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低血压有密切关系。

临床上预防危重病人SU常用质子泵抑制药﹙PPIs),PPIs可选择性,非竞争性地抑制壁细胞膜中的质子泵H+-K+-ATP酶;刺激胃窦部β细胞释放大量促胃液素,从而增加胃粘膜血流量并对胃肠细胞起营养作用;提高胃粘膜电位,维持胃细胞膜的稳定性,保护胃粘膜屏障功能[6]并提高胃粘膜的跨膜电位。

PPIs 具有很好的抑酸和提高胃内pH值作用[7],持续用药无耐受性,作用持久,递增,3~5 d达稳态,胃内pH维持平稳。

洛赛克针在临床应用预防SU收到较好的效果,并已得到广泛的肯定,但由于价格昂贵,临床推广使用困难重重。

洛赛克MUPS(多单位微囊系统)新剂型,每片含1 000个肠溶微囊,可呑服,也可以溶于水中或微酸环境中服用,具使用方便,作用强、起效迅速,维持时间长,性价比高等优点,管饲给药简单易行。

该资料组间胃内pH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剂比片剂有更强的抑酸作用,但组间胃内pH值>4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胃内pH值>4就能发挥很好预防SU的作用[8],过高的pH值易致胃腔内革兰阴性菌大量生长,增加医源性肺炎的风险。

同时该研究证实洛赛克片与洛赛克针在预防危重症病人发生SU的比例极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前者的费用支出仅相当于后者的1/5。

总之,洛赛克片预防危重症病人SU 质优价廉,安全易行,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Perwaiz MK,Posner G,Hammoudeh F,et al.Inappropriate use of intravenous PPI for stress ulcer prophylaxis in an inner city community hospital [J].J Clin Med Res,2010,2(5):215-219.
[2] 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内科杂志,2008,44(1):73-76.
[3] 张军,李美兰,王新蕾. 应激性溃疡的治疗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2):23-24.
[4] 李玉梅,陆国明,邹晓平,等.应激状态下大鼠胃壁细胞H+-K+-ATP 酶活性测定及电镜酶细胞化学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23(4):753-756.
[5] 赵洁,张文,童笑梅.胃酸与幼年大鼠应激性溃疡形成的关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9):1490-1491.
[6] 郭萍,刘洪彬,孟庆娟.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20(15):130.
[7] 邓世满.奥美拉唑治疗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122-123.
[8] 范丹,蒋蓉,谢先丰,等. 围术期奥美拉唑预防高血压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应激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10):863-8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