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汇总)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标枪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
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C.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
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
2、小强把台灯的插头插在如图所示的插座上,插座上有一个开关S1和一个指示灯L1(相当于电阻很大的灯泡),台灯开关和灯泡用S2、L2表示,当只闭合S2时,台灯不发光,当闭合S1时,指示灯发光,再闭合S2时,台灯发光;如果指示灯损坏,S1和S2时都闭合,台灯也能发光,如图中设计的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A.B.
C.D.
3、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
4、一台内燃机的转速是1440转/分,那么在每秒钟内()
A.转轴转动24转,燃气对活塞做功24次,活塞完成24个冲程
B.转轴转动24转,燃气对活塞做功12次,活塞完成48个冲程
C.转轴转动1440转,燃气对活塞做功720次,活塞完成2880个冲程
D.转轴转动1440转,燃气对活塞做功1440次,活塞完成1440个冲程
5、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
A.电压表V
1示数变大,V
2
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B.电压表V
1示数不变,V
2
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C.电压表V
1示数不变,V
2
示数变小,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D.电压表V
1示数变小,V
2
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7、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华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液化成雨水
8、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
A.垂直起飞B.垂直降落C.定速巡航D.空中悬停
9、三个相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丙>ρ乙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乙>p甲>p丙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
D.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乙=F丙>F甲
10、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
A.匀速直线下落 B.匀速直线上升
C.匀速直线斜向上运动 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11、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A.振幅一定更大B.振幅一定更小
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
12、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
170cm,体重60kg,他的体积约为()
A.0.006m3B.0.06m3C.0.6m3D.6m3
13、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甲图中速度为v1,乙图中速度为v2,丙图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共同速度为v3,且v1<v2<v3,匀速拉动该木块所需的水平拉力分别为F甲、F乙和F 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
14、下列有关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少,温度一定降低
B.燃料的热值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15、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灯L1、L2都能正常工作,甲、乙两个电表的示数之比是2:5,此时灯L1、L2的电阻之比是_____,电流之比是_____.
2、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他所用的电源是四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当他将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 V,则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L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
3、小明按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闭合开关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压表
V1和V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如图乙所示,则L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V,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V.
4、游泳时小涛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到达终点时,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作用力改变了他的_____.
5、冰箱内壁的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凝华过程中要______热量,市面上销售的“无霜”冰箱是通过加热系统短时升温,将霜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后马上恢复制冷因此“无霜”.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请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的符号填入下图电路的虚线框内,并将电路补充完整.要求:开关S闭合后,电流方向如图所示,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泡L变亮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2、如图是一种活塞式抽水机的示意图.其中手柄AOB是一个杠杆,杠杆在动力F1的作用下绕O点匀速转动,请在图中画出杠杆在B点受到阻力的示意图和F1的力臂.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0.5N重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A所示,实验前,杠杆左侧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_____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支点在杠杆的中点是为了消除杠杆_____对平衡的影响.
(2)小明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象如图B所示,他们记录的
数据为动力F
1=1.5N,动力臂L
1
=0.1m,阻力F
2
=1N,则阻力臂L
2
=_____m.
(3)甲同学测出了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_____.
(4)丙同学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丙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C的实验,此实验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该结论是错误的,图C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5cm,每个钩码重0.5N,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动力臂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阻力臂”.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峻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接着小峻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右移动蜡烛时,应该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仍然不变,小峻继续向右移动蜡烛至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清晰的像.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某家庭用的燃气热水器,将20kg的水从10℃加热到60℃,完全燃烧了
0.21m3的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107J/m3.试求:
(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多少?
2、一个底面积为0.01m2的柱形容器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为0.15m,内盛有重9.8N,0.1m深的水,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200Pa。
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多少;
(3)容器的重力G;
(4)若将一体积为6×10-4m3,金属小球轻轻浸没在水中,求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增加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D
2、D
3、B
4、B
5、C
6、D
7、A
8、B
9、D
10、D
11、D
12、B
13、C
14、D
15、B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3:2 1:1
2、4V 2V
3、2 8
4、相互的运动状态
5、放出熔化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右水平力臂自重 0.15 一组实验数据太少,具有偶然性,不便找出普遍规律能等于
2、10.0 放大投影仪右不能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8.4×106J;(2)4.2×106J;(3)50%.
2、(1)980Pa;(2)12N;(3)2.2N;(4)490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