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第一课时教案1
画家乡第一课时定稿教案
![画家乡第一课时定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b3ad392f60ddccda38a0f8.png)
《画家乡》第一课时执教老师:吴桂平教学目标:1、学习“宽、虾、脚、捡、贝、壳”6个生字,会写“贝、虾”两个生字。
2、学习课文1~3自然段,感受涛涛和山山家乡的不同美景,学会欣赏。
3、激发学生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1、识字与书写。
2、感受美丽景色,欣赏优美语言,体会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画中感悟,品读文本。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家乡”)这个词语大家认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家乡是什么吗?(指名回答)家乡,就是指自己出生或一直生长的地方。
你的家乡在哪里?(指名回答)那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几位和你们一样可爱的小朋友,他们不仅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
我们一起去欣赏欣赏吧!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请大家翻开书本第102页,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画了哪些小朋友的家乡。
(3)他们的家乡在哪里?2.检查自读情况1、哪个小朋友最厉害,已经找到问题的答案了?有哪些小朋友在画家乡呢?(课件出示人名: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2、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没有,这些小朋友的名字的两个字都是相同的,我们把这种两个字相同的词叫做叠词,在朗读时,叠词的第二个字我们要读轻声,让我们再响亮又准确地喊一喊他们的名字吧!(齐读人名)3、小朋友们真厉害,一下子就读准了。
他们的家乡分别在什么地方呢?(指名回答。
)4.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文中五个小朋友家乡的美丽风景,你最想先去谁的家乡,就选择他的家乡多读几遍。
三、聚焦第二段,随文识字1.看来大多数同学想先到美丽的海边走一走,那我们就先到涛涛的家乡去吧!2.小朋友见过海吗?你见过的海是怎样的?(自由说)3.这是涛涛画的家乡(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大海是蓝蓝的,一望无边,海面上海鸥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一艘艘帆船在海上星星点点,海边是又松又软的沙滩,还有各种各样的贝壳,凉爽的海风吹着好舒服啊!4.涛涛是怎样向我们介绍他的家乡的,自己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你觉得涛涛的家乡美在哪儿?(有什么景物?小朋友在做什么?)出示: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画家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画家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4d15e84aa00b52acfc7ca67.png)
《画家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认识“宽、虾”12个字,会写“贝、虾”。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美丽的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4、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段教学难点:画中感悟,品读文字教学用具:字卡、课件教学过程:一、小讲堂导入师生评价师:老师从你声情并茂的介绍中深深地感受到了你对家乡天津的热爱。
板书家乡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几个小朋友,他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
补充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自由读课文:(1)标自然段(2)课文写了那几位小朋友的家乡2、生汇报,师板书3、认读生字(正音)三、小组合作学习认读生字识字方法口头组词造句小组展示四、细细品读,画中感悟研读课文第二段1、看图(出示海边图)这是谁的家乡2、说图涛涛画的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大海一艘艘船贝壳)师:我们一起看看书上是怎么介绍涛涛画的家乡?3、读文(出示第二段)自由读师:如果你来到涛涛美丽的家乡,你会干什么?4、看图说话海滩上的贝壳是那么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
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
5、指导朗读6、背诵积累五、指导写字“贝、虾”1、生观察2、生介绍(音节结构部首组词书写占格)3、师范写,生练习六、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涛涛美丽的家乡,下节课我们还要去其他小朋友的家乡看一看。
七、作业画画自己的家乡,下节课也请同学们学习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你们画的家乡。
板书:画家乡涛涛海边贝虾山山山里平平平原青青草原京京京京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小学语文《画家乡》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画家乡》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aa3498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f.png)
小学语文《画家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家乡》。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乡的美丽景色和风土人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课文《画家乡》的幻灯片或黑板。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对新课《画家乡》产生期待。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
3. 理解课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5. 小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和特色?我们可以怎样把家乡的美景画出来?五、课后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学生课后可以进行绘画实践,把心中的家乡美景画出来。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策略:1. 情景教学: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采用问答、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七、教学步骤:1. 课前热身: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特色和美景,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2. 朗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检查发音和理解情况。
3. 讲解生字词: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
4. 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分析作者的表达手法。
1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第1课时教案1完整篇.doc
![1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第1课时教案1完整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0e37f182b14e852459fb5739.png)
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第一课时教案1 -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小画家,他们都画下了自己美丽的家乡。
(板书:画家乡)想看看吗?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词1、课件依次出示画面,师配乐范读2~6小节。
2、引:他们的家乡美吗?课文写得更美,赶快去读一读吧!注意度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还可以请教你的同桌或老师。
开始吧!3、学生自读课文。
4、检查学习情况:⑴生字:(出示带拼音生字卡片)谁最能干,能当小老师来领读──个读──开小火车读⑵词语:课件出示词语)生字躲到词语中了,你还能读吗?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5、小结:小朋友真能干,生字、词语都能读了,我们学起课文来就容易多了。
三、精读第二段,指导观赏涛涛家乡的美1、出示画面:这是谁的家乡?仔细观察,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2、认真地读一读第二段,找一找涛涛到底画了些什么?3、涛涛的家乡美在哪里呢?现读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交流:⑴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显示句子──指名读──引导说句()那么(),那么()。
⑵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引导读好一艘艘、装满了。
⑶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引导感受涛涛在海边生活的乐趣。
5、师生合作读。
6、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些什么呢?7、假如你是涛涛,你怎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呢?自由准备──指名介绍(注意人称转换)8、小结学法,引导自学第三段。
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涛涛画的家乡。
我们先看图,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读课文,找涛涛画了些什么,接着美美地读了喜欢的句子,最后还当小导游介绍了涛涛的家乡。
老师想请小朋友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和你的同桌一起学学第三段。
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第一课时教案2 -1、(出示地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她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
(出示课件:桂林山水、九寨沟风景区、内蒙古大草原、上海大都市、青岛)这里有浩瀚的大海,茫茫的草原、连绵的群山、一座座现代化大城市,到处是美丽的风光。
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195b4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e.png)
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画家乡》,了解和感受家乡的美丽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画家乡》的内容介绍。
2. 家乡的美丽景色和特色。
3. 环保意识的培养。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画家乡》的内容,感受家乡的美丽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难点1. 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僻词汇的理解。
2. 学生对环保意识的培养。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和家乡的美丽景色。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家乡的特点和环保意识。
3.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达对家乡的感受。
二、教学手段1. 课件:使用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和家乡的美丽景色。
2. 图片:展示家乡的特色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一、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画家乡》的内容和家乡的美丽景色。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家乡的美丽和特点。
3. 讲解课文: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家乡的特点。
4. 讨论家乡特点:引导学生讨论家乡的特点和环保意识。
5. 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达对家乡的感受。
二、时间安排1. 导入新课:5分钟2. 朗读课文:10分钟3. 讲解课文:10分钟4. 讨论家乡特点:10分钟5. 实践活动:10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一、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评价。
2. 学生对家乡的美丽景色和特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评价。
3. 学生对环保意识的培养的评价。
二、教学反馈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反馈:通过问答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的美丽景色和特点的反馈:通过绘画和讨论了解学生对家乡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环保意识的反馈: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了解学生对环保意识的培养程度。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家乡(第一课时)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家乡(第一课时)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eabdbb6edb6f1afe001f84.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家乡(第一课时)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周莉一、学习目标:1、认识宽、虾、捡、贝、壳、脚”6个字,会写贝、虾”。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美丽的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4、学生感受祖国的美,热爱我们的家乡。
二、学习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感受美丽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三、学习难点:画中感悟,品读文字。
四、学习过程:(一)揭题导入: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可漂亮了,她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
你们看--------(出示课件:西藏群山、中国长城、内蒙古大草原、上海大都市、杭州西湖……)这里有连绵的群山、雄伟的长城、茫茫的草原、一座座现代化大城市,还有我们杭州西湖、到处是美丽的风光。
)2、导语过渡:我们住在祖国的各个角落,昨天老师认识了几位小朋友,他们用自己的手,描绘出他们自己的家乡,想看看吗?那我们一起打开课本。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
(自读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本课生字词,多读几遍)2、再次读文,画出喜欢的词句,读一读(初步感知语言)。
3、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学生自评、他评。
3、你最喜欢谁的家乡?(孩子们自由回答)小结:看来这几位小朋友的家乡都有人喜欢。
今天周老师就带着大家随着乐乐旅行团去看看他们的家乡到底有多美,好吗?(三)细细品读,画中感悟一、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看图(出示海边图)这是谁的家乡?2、说图涛涛画的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海蓝、海宽、一艘艘船、贝壳等)(相机理解:装满了鱼虾感受鱼虾的多、一艘艘、那么----那么-------体会热闹、丰收;大海的美丽蔚蓝以及对大海的喜爱)3、自由读课文(我们一起看看书上是怎么介绍涛涛画的家乡?)两人合作读齐读4、美吗?如果你来到涛涛美丽的家乡,你会干什么?课件出示贝壳,5、看图说话:海滩上的贝壳是那么——,那么——。
(一年级语文教案)画家乡教案(第一课时)
![(一年级语文教案)画家乡教案(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84a899719b89680203d825c2.png)
画家乡教案(第一课时)一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运用课文中章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目标的阐述最好能体现三个维度,特别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个维度的目标。
)教学重点:生字的识记,课文的朗读。
教学难点:通过几个词语体会家乡的美丽一、导入:1、释疑揭题(课件出示词语:家乡)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词儿吗?(家乡)那么,家乡是什么意思?你的家乡在哪儿呢?(指名说)[课题是全文的提纲挈领,读懂课题,才能进一步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而课题中的“家乡”一词,比较抽象,多数学生会心寸疑惑。
这里释疑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清除路障,直奔学习课文的主题。
所以这里的释疑是短、平、快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的家乡都很美丽,你们想用画笔把它画下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画家乡。
(课件出示课题,教师板书后手指,学生齐读)2、读好课题。
你爱自己的家乡吗?(爱)谁再来读课题?把你对家乡的喜爱、赞美之情都读出来。
(指名读——随机评价——齐读课题。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好课题,在读的过程中,酝酿感情,进入角色,为下文铺垫感情基础]二、学习第一自然段今天,这里来了五位小朋友,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孩子非常爱自己的家乡,于是要用手中的笔画下来。
(1)自由读(2)指名读、师生评价:重点读好关键词:爱、美丽、也(3)齐读。
[朗读中我们讲求学生的个性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所以教师引导时,注意适时点拨,而并非把关键词强加给学生,作统一的要求。
]●三、诵读全文、整体感知1、范读。
不仅我们爱画自己的家乡,其他孩子也爱画他们的家乡。
咱们就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画的吧。
提出要求:(1)课文共有几段(2)圈出生字2、自由读课文,对照课文插图在文本中找答案。
接下来你们一边读,一边找找,哪些小朋友在画家乡,他们的家乡在哪儿?3、同桌互说后指名答,教师板书。
画家乡(第一课时)教案
![画家乡(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69837dd0d233d4b04e69f7.png)
画家乡〔第一课时〕教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宽、虾、捡、贝、壳、脚6个字,会写贝、虾。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美丽的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4、学生感受祖国的美,热爱我们的家乡。
二、学习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感受美丽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三、学习难点:画中感悟,品读文字。
四、学习过程:〔一〕揭题导入: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可漂亮了,她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
你们看--------〔出示课件:西藏群山、中国长城、内蒙古大草原、上海大都市、杭州西湖〕这里有连绵的群山、雄伟的长城、茫茫的草原、一座座现代化大城市,还有我们杭州西湖、到处是美丽的风光。
〕2、导语过渡:我们住在祖国的各个角落,昨天老师认识了几位小朋友,他们用自己的手,描绘出他们自己的家乡,想看看吗?那我们一起翻开课本。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
〔自读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本课生字词,多读几遍〕2、再次读文,画出喜欢的词句,读一读〔初步感知语言〕。
3、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学生自评、他评。
3、你最喜欢谁的家乡?〔孩子们自由答复〕小结:看来这几位小朋友的家乡都有人喜欢。
今天周老师就带着大家随着乐乐旅行团去看看他们的家乡到底有多美,好吗?〔三〕细细品读,画中感悟一、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看图〔出示海边图〕这是谁的家乡?2、说图涛涛画的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海蓝、海宽、一艘艘船、贝壳等〕〔相机理解:装满了鱼虾感受鱼虾的多、一艘艘、那么----那么-------体会热闹、丰收;大海的美丽蔚蓝以及对大海的喜爱〕3、自由读课文〔我们一起看看书上是怎么介绍涛涛画的家乡?〕两人合作读齐读4、美吗?如果你来到涛涛美丽的家乡,你会干什么?课件出示贝壳,5、看图说话:海滩上的贝壳是那么,那么。
指导朗读。
用上了那么------那么------可以突出你说的事物。
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379fb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6.png)
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美丽”、“洁白”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图、读文、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乡的美丽。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洁白”等词语的含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
三、教学难点:理解“洁白”等词语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注意画出不会读的生字。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家乡的美丽。
(3)学生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3. 学习生字:(1)学生自学生字,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进行讲解和示范。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练习:(1)学生用“美丽”、“洁白”等词语造句。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句子。
5. 小结课堂: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用“美丽”、“洁白”等词语写一段话。
7. 板书设计:《画家乡》家乡美丽洁白热爱家乡保护环境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美丽。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5. 情感教育:通过课文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和环保意识。
七、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收集家乡的相关图片、故事、传统等资料。
《画家乡》第一课时教案
![《画家乡》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96104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a.png)
《画家乡》第一课时教案一、学习目标:1、相识“原、市、虾、捡、贝、壳、脚”等 8 个字。
2、感受漂亮的景色,观赏美丽的语言。
3、激发学生从小酷爱我们的祖国,酷爱家乡的感情。
二、学习重点:1、认字。
2、感受漂亮景色,观赏美丽的语言。
三、学习难点:画中感悟,品读文本。
四、课前打算: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小挚友,我们班许多同学都生在桐乡,长在桐乡,桐乡呀,就是我们的家乡。
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地方值得夸一夸吗?(预设:乌镇茅盾故居,石门丰子恺,乌镇华章生态园,新世纪公园,凤鸣公园,田野菊海……)师:是啊,说的真棒,你们瞧。
(观赏图片)师旁白:漂亮的水乡---乌镇,一代文豪茅盾的故居,千年古寺---福严寺,丰子恺漫画馆,你看前不久我们还一起去了……春游的华章生态园,到了秋天我们的家乡还有……这田野菊海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呢。
看来,家乡值得傲慢的地方还真不少呢。
(分析:用自己家乡的景色来导入,让学生有直观感知,而且也有话可说,提高他们的主动性。
)2、点击出示:家乡师:谁来读好“家乡”这两个字。
(指名读)师适时评价,如:你读得一字一顿的,很正确;你读得很深情,看得出你很爱自己的家乡。
师:是啊,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乡,有几位小挚友跟你们一样,爱家乡,也爱画自己漂亮的家乡。
点击出示课题:《画家乡》,谁情愿来读读课题,请你来读,他来读,一起读。
(分析:通过读题、悟题,让学生从题目中去领悟文本的内涵。
老师通过评价语,引导学生体会爱家乡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小挚友,你想了解他们的家乡吗?那就先听老师给你介绍介绍吧。
师配乐看图叙述课文,学生整体感受语言的美。
2、听完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话想说吗?(引导学生说:家乡美)3、他们的家乡可真美,正向你们说的一样。
抓紧自己念念吧。
留意读准字音,圈诞生字。
4、检查字词(带拼音的字----- 词语)(1)小挚友读得真起劲,生字宝宝也来凑喧闹了,他们从课文中跑出来,你还认得他们吗?(认读生字卡片)(2)全班检查词读得真棒,涛涛,山山他们呀知道小挚友要去他们的家乡玩,有意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他们说假如你能叫出这些词语的名字,就可以看到很美很美的风景。
《画家乡》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画家乡》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ccce8d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d.png)
《画家乡》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想象,描绘出自己家乡的风景和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达情感和想象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描绘家乡的风景和特点,运用线条、色彩表达情感。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与想象融入画作中,使画面更具个性化和创意。
三、教学准备1.课件:展示家乡风景图片、优秀学生作品等。
2.画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展示家乡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景物。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风景和特点。
(二)讲解与示范1.教师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的运用。
2.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描绘家乡的风景。
(三)学生实践1.学生根据自己的回忆和想象,选择家乡的景物进行绘画。
2.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绘画建议和技巧指导。
(四)课堂小结1.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绘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五)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继续完善自己的画作。
2.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作业,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第二课时(一)导入1.教师展示优秀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说出作品中的亮点。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二)讲解与示范1.教师讲解如何运用色彩搭配、构图等技巧使画作更具美感。
2.教师示范如何调整画面,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三)学生实践1.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和示范,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
2.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绘画建议和技巧指导。
(四)课堂小结1.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绘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五)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继续完善自己的画作。
2.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作业,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五、教学反思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绘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2.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对家乡的情感表达不够充分,需要引导学生更加关注家乡的风景和特点。
《画家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画家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f128afaf45b307e9719722.png)
《画家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画家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学习目标:认识“宽”、“虾”12个生字,会写“男、爱”2个字。
能初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家乡的美,从而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学会2个生字:“男、爱”三、教学准备:课件(风光图片、生字、重点句子、自学提示)教学流程:媒体欣赏祖国风光图片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祖国各地的图片,有什么想说的吗?(生自由发言)2、有这样几个孩子也说自己的家乡美,还把美丽的家乡画下来。
3、板书:画家乡4、全班齐读课题。
二、揭题:师: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①谁画家乡?②他们的家乡在哪里?③他们是怎样画家乡?④他们的家乡漂亮吗?⑤他们为什么画家乡?(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重点词句)三、检查预习情况。
过渡:同学们真会提问题,想知道答案吗,我们赶快打开书本102页认真读一读吧!1、挑战第一关:捡贝壳——媒体:(我会读:12个带音节生字贝壳)这些生字老师已经请同学们去预习了,现在请读给同桌听,看谁读得最认真。
a、同桌互读生字。
(谁有自信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生字。
或开火车)b、出示带音节的生字小老师领读。
音节躲起来了,你们还能读出它们的名字吗?c、全班抢读没带音节的生字图片。
(读对的生字落到篮子里)2、挑战第二关:采蘑菇——媒体:(生字词语)请学生自选读喜欢的蘑菇上面的词语。
过渡:恭喜同学们顺利过关,现在请打开课本102面自己读读课文吧!四、自学课文,初步感知文本。
(1)、读读课文思考:有几个小朋友画了自己的家乡,他们是谁?他们的家乡分别在哪里?(2)、了解课文掌握情况。
a、谁来说说有哪些小朋友画了家乡,他们的家乡在哪里?(贴画片)b、课件出示:句子(a的内容)学生齐读句子。
五、图文结合、朗读感悟(细读第2自然段)过渡:孩子们的家乡可美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件图片。
小学语文《画家乡》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画家乡》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924cd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c.png)
小学语文《画家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家乡》。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手法。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手法。
(2)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家乡图片或视频。
3. 学生字典或词典。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展示课文课件或黑板,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画家乡》。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课文主要描述了家乡的哪些美景?作者为什么喜欢画家乡?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自己心中的家乡美景。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家乡的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
3. 思考如何为家乡的保护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注意学生的发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回答问题、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来评估。
3.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环保意识的培养,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来评估。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画家乡》语文教案
![《画家乡》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b5dbd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1.png)
《画家乡》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家乡景色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想象力。
(2)培养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学会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3)学会珍惜和感恩家乡给予的一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描绘出家乡的美丽景色和特点。
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1. 课文《画家乡》的PPT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绘画材料(如彩笔、水粉等)。
4.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地区的家乡景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老师出示一幅家乡的画,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1.2 学生分享对家乡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2.1 学生跟随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2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词3.1 老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词语含义。
3.2 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运用生字词。
4. 品析课文4.1 老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描述,分析家乡的景色和特点。
4.2 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的感悟和体会。
5. 绘画实践5.1 老师出示不同地区的家乡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5.2 学生根据自己的家乡,运用绘画材料进行创作。
6. 分享作品6.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对家乡的感受。
6.2 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邀请家长参与,一起创作一幅家乡的画,下节课分享。
《画家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画家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6a5af04028915f804dc286.png)
《画家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宽、虾”12个字,会写“贝、虾”。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美丽的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4、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段教学难点:画中感悟,品读文字教学用具:字卡、课件教学过程:一、小讲堂导入师生评价师:老师从你声情并茂的介绍中深深地感受到了你对家乡天津的热爱。
板书家乡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几个小朋友,他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
补充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自由读课文:(1)标自然段(2)课文写了那几位小朋友的家乡2、生汇报,师板书3、认读生字(正音)三、小组合作学习认读生字识字方法口头组词造句小组展示四、细细品读,画中感悟研读课文第二段1、看图(出示海边图)这是谁的家乡2、说图涛涛画的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大海一艘艘船贝壳)师:我们一起看看书上是怎么介绍涛涛画的家乡?3、读文(出示第二段)自由读师:如果你来到涛涛美丽的家乡,你会干什么?4、看图说话海滩上的贝壳是那么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
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
5、指导朗读6、背诵积累五、指导写字“贝、虾”1、生观察2、生介绍(音节结构部首组词书写占格)3、师范写,生练习六、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涛涛美丽的家乡,下节课我们还要去其他小朋友的家乡看一看。
七、作业画画自己的家乡,下节课也请同学们学习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你们画的家乡。
板书:画家乡涛涛海边贝虾山山山里平平平原青青草原京京京京。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第一课时)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第一课时)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第一课时)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e68976c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a.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第一课时)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虾”2个生字。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重点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体会涛涛家乡的美。
4.初步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家乡的美,从而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感受家乡的美。
[课前谈话]师:今天,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让我们先来欣赏欣赏吧——(课件展示:各地风光图片)配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师:看了这么多图片,你想说些什么呢?(指名说说)[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是呀,我们的祖国多么美丽,高山、绿水、草原、城市,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美,有几个小朋友呀还把自己的家乡画了下来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1、出示课题——《画家乡》谁来读?(指名读——齐读)2、质疑:读着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生:谁在画家乡?他们的家乡在哪里?他们为什么要画自己的家乡呢?… …(板书:谁画?在哪里?为什么画?)3、师:你们都很好奇,沈老师也很想知道,那就让我们到书中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读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拼一拼。
(2)想一想,谁画家乡?他们的家乡在哪里?(学生自由读课文)2、检查生字师:小朋友们读得多认真啊,我们的生字宝宝要来考考大家了,你能认出它们吗?(1)自己先读一读。
(生字出示在大屏幕上)师:你读下来,在字音上有没有要提醒大家的呢?(2)开小火车检查生字的认读。
(利用生字卡片读)随机分析部分字的字形,如:虾、捡、原、贝等。
3、检查课文朗读师:小朋友们的生字读得真好,现在生字宝宝躲进了句子里,你还能准确地读好它吗?(1)出示句子:A、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B、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画家乡》教学设计_1
![《画家乡》教学设计_1](https://img.taocdn.com/s3/m/7515ff4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19.png)
《画家乡》教学设计《画家乡》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每一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教师的指导下,画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难点:正确书写生字,指导朗读.教学准备:课前学生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在脑海里留下印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生字,通过观察插图,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听录音----韩红的一首歌曲《家乡》.你们的家乡在哪里呀?指名说说你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今天老师领大家一起去看看你们的同龄伙伴的家乡.(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2学生看插图,教师范读课文.3再读课文,说说涛涛山山青青的家乡分别在什么地方?4分小组完成两个任务,①标出自然段;②画出生字所在的词语.5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随机板书词语.那么宽鱼和虾赤着脚捡贝壳草原奔跑又绿又密一匹城市楼房男孩子爱家乡6自由认读生字,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讨论.7组织多种形式读词语.8出示生字,分小组用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分析生字的字形. 9全班交流,共同矫正.(三)精读第二自然段,指导感悟1抓住美的景色,指导欣赏.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小朋友在做什么?你喜欢吗?2抓住美的语言,朗读感悟.(1)教师范读,学生看图欣赏,整体感知语言的美.(2)学生自由朗读,画出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3)指导朗读重点词句,“那么那么”的句式,表达了对大海的喜爱.“一艘艘”“装满”要重读,体现鱼虾很多.3看图介绍涛涛的家乡.(四)小组合作学习其他自然段(五)汇报学习(六)总结布置作业(七)教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指导书写,巩固生字;完成课后练习.教学过程:(一)复习(二)教写生字1认读生字.2小组合作学习:怎样记住这些生字?3汇报交流,指导书空.4指导书写.5针对写字中的不良现象进行指导(三)巩固练习1读生字,用生字口头组词.比一比,看谁组的词语多.2完成课后练习.(1)读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2)指名读.(3)思考讨论:你还能说出这样的句子吗?(4)说给大家听.(四)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五)结布置作业.(六)教后反思《画家乡》教学设计2教材简析:《乡土画家》是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主体课文,__从不同角度书写了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作为乡土画家的艺术成就和他取得巨大艺术成就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第一课时教案1
导读:《画家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男”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3段课文。
3、能运用语言,介绍涛涛和小青的家乡。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如果你有一支七彩的画笔,你最想画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
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小画家,他们都画下了自己美丽的家乡。
(板书:画家乡)想看看吗?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词
1、课件依次出示画面,师配乐范读2~6小节。
2、引:他们的家乡美吗?课文写得更美,赶快去读一读吧!注意度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还可以请教你的同桌或老师。
开始吧!
3、学生自读课文。
4、检查学习情况:
⑴生字:
(出示带拼音生字卡片)谁最能干,能当小老师来领读──个读
──开小火车读
⑵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生字躲到词语中了,你还能读吗?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5、小结:小朋友真能干,生字、词语都能读了,我们学起课文来就容易多了。
三、精读第二段,指导观赏涛涛家乡的美
1、出示画面:这是谁的家乡?仔细观察,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认真地读一读第二段,找一找涛涛到底画了些什么?
3、涛涛的家乡美在哪里呢?现读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交流:
⑴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显示句子──指名读──引导说句()那么(),那么()。
⑵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引导读好“一艘艘”、“装满了”。
⑶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引导感受涛涛在海边生活的乐趣。
5、师生合作读。
6、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些什么呢?
7、假如你是涛涛,你怎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呢?
自由准备──指名介绍(注意人称转换)
8、小结学法,引导自学第三段。
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涛涛画的家乡。
我们先看图,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读课文,找涛涛画了些什么,接着美美地读了喜欢的句子,最后还当小导游介绍了涛涛的家乡。
老师想请小朋友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和你的同桌一起学学第三段。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