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2-第5章件2-第5章第4节764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有的同学误认为通过原、副线圈电流与该线圈匝数 一定总成反比.
辨析:只有当有一个副线圈时,II12=nn21才成立.当有两 个副线圈时,通过原、副线圈的电流与该线圈的匝数不再成 反比.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3.输入、输出的制约关系 (1)电压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一 定时,输出电压U2由输入电压U1决定,即U2=n2U1/n1. (2)电流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一 定,且输入电压U1确定时,原线圈中的电流I1由副线圈中 的输出电流I2决定,即I1=n2I2/n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有的同学误认为原、副线圈匝数一定,原线圈两端 电压一定,则通过原线圈电流一定.
辨析:原线圈不是纯电阻电路,I=UR不成立,确定 I1 变化应由 I1n1=I2n2 确定.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线圈串、并联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对于线圈的串、并联,与电阻的串、 并联相类似,一方面要判断两线 圈接头的连接关系,另一方面还要 判断两线圈的绕向关系. 判断方法:可假定某时刻一线圈中有某一流向的电 流,如图中两线圈,将b、c相连,a、d作为输出端,假 设电流从a端流入,则两线圈电流反向,故两线圈磁通量 相抵消,其匝数为两线圈匝数差.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4)对理想变压器进行动态分析的两种常见情况 ①原、副线圈匝数比不变,分析各物理量随负载电 阻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的顺序是 R→I2→P2→P1→I1. ②负载电阻不变,分析各物理量随匝数比的变化而 变 化 的 情 况 , 进 行 动 态 分 析 的 顺 序 是 n1 、 n2→U2→I2→P2→P1→I1.
第五章 交变电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第4节 变压器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教材要点解读
对应学生用书P41
1.变压器的构造 如图所示,变压器是由闭合铁芯 和绕在铁芯上的两个线圈组成的.一个 线圈与交流电源连接,叫做原线圈 n1(又称初级线圈);另一个线圈与负载 连接,叫做副线圈n2(又称次级线圈), 作为用电器的电源.
【方法总结】 解决这类问题要抓住理想变压器的三个基本关系式: (1)功率关系式 P 入=P 出. (2)电压关系式:UU12=nn12. (3)电流关系式:II12=nn21.然后根据题目特点,合理选取关 系式,推理计算.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2010· 山 东 高 考 ) 一 理 想 变 压 器 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 律如图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P为滑动变 阻器的触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240 V,0.025 A D.240 V,0.05 A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解析】 副线圈电压 U2=12 V,由UU12=nn12得 U1=240 V,副线圈中电流 I2=2·UP=1 A,由II21=nn21得 I1=0.05 A.
【答案】 D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答案】 B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方法总结】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互感现象,因此对直流电不适用;
对于“回”字状理想变压器,由于铁芯中的ΔΔΦt 处处相同,
E1=n1ΔΔΦt ,E2=n2ΔΔΦt ,而 E1=U1,E2=U2,所以才有UU12=
n1 n2
;对于
其它类
型的变
压器要用
变压器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3)负载制约:①变压器副线圈中的功率P2由用户负 载决定,P2=P负1+P负2+…
② 变 压 器 副 线 圈 中 的 电 流 I2 由 用 户 负 载 及 电 压 U2 确 定,I2=P2/U2;
③总功率P入=P线+P2,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由输 出功率决定的.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2010·天津高考)为探究理想变压器原 、副线圈电 压、电流的关系,将原线圈接到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正弦交 流电源上,副线圈连接相同的灯泡L1、L2,电路中分别接 了理想交流电压表V1、V2和理想交流电流表A1、A2,导 线电阻不计,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2)电压关系 由于不计原、副线圈的电阻,因此原线圈两端的电压 U1=E1,副线圈两端的电压 U2=E2,所以UU12=nn12. 当有 n 组线圈时,则有:Un11=Un22=Un33… (3)功率关系:对于理想变压器,不考虑能量损失, P 入=P 出. (4)电流关系:由功率关系,当只有一个副线圈时,I1U1= I2U2,得II12=UU21=nn21.当有多个副线圈时 I1U1=I2U2+I3U3+… 得 I1n1=I2n2+I3n3+…
答案:AD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S为单刀双掷开 关,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U1为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 压,I1为原线圈中的电流,则(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A.保持U1及P的位置不变,S由a合到b上时,I1将增 大
B.保持P的位置及U1不变,S由b合到a上时,R消耗 的功率减小
的工作
原理加以

析.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在绕制变压器时,某人误将两个线圈绕在如图所示 变压器铁芯的左右两个臂上,当通以交变电流时,每个线 圈产生的磁通量都只有一半通过另一个线圈,另一半通过 中间的臂,已知线圈1、2的匝数之比n1∶n2=2∶1,在不 接负载的情况下(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A.当线圈1输入电压220 V时,线圈2输出电压为110 V
B.当线圈1输入电压220 V时,线圈2输出电压为55 V
C.当线圈2输入电压110 V时,线圈1输出电压为220 V
D.当线圈2输入电压110 V时,线圈1输出电压为110 V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每个线圈产生的磁通量只有一半通 过另一线圈.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变压器的变压比 有:当线圈 1 作为输入端时,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 Hz B.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31 V C.P向右移动时,原、副线圈的电流比减小 D.P向右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加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解析:由图象可知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最大值:Um=311 V,T=2×10-2 s,则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有效值:U1=U2m= 220 V,f=T1=2×110-2 s=50 Hz,选项 A 正确.由UU12=nn12可 得:U2=nn21U1=22 V,B 错误.P 向右移动时,副线圈的电 阻减小,副线圈输出电压不变,所以副线圈的电流增大,原 线圈的电流也增大,而匝数比不变,所以原、副线圈的电流 比不变,C 错误.P 向右移动时,副线圈的电阻减小,副线 圈输出电压不变,所以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加,D 正确.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副线圈都需要接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3.自耦变压器 如图丙、丁所示即为自耦变压器.自耦变压器的原 线圈和副线圈是同一个线圈,负载处有一触头可以调节 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解题方法指导
对应学生用书P42
【答案】 ABD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方法总结】 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1)首先抓住三个决定原则:输入电压U1决定输出电 压U2;输出电流I2决定输入电流I1;输出功率决定输入功 率. (2)把副线圈当做电源 ,研究副线圈电路电阻的 变 化. (3)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判定副线圈电流的变 化、功率的变化. (4)据理想变压器变流规律和功率规律判定原线圈电 流的变化及输入功率的变化.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1.理想变压器 (1)变压器铁芯内无漏磁; (2)原、副线圈不计电阻,即线圈不产生焦耳热. (3)因不计一切电磁能量损失,所以理想变压器的输 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2.理想变压器各物理量间的关系 (1)电动势关系 由于互感现象,且没有漏磁,原、副线圈中每一匝线圈 都具有相同的ΔΔΦt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E1=n1ΔΔΦt , E2=n2ΔΔΦt ,所以EE12=nn12.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n1∶n2=4∶1,当导体棒在匀强磁场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 动切割磁感线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12 mA,则电流表A2 的示数为( )
A.3 mA
B.0
C.48 mA
D.与负载R的值有关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解析】 当导体棒做匀速直线运动切割磁感线 时,在原线圈中产生恒定不变的电流,铁芯中产生的磁场 是不变的,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不变,不能在副线圈中产 生感应电流.
UU12=nn12ΔΔΔΔΦΦtt 21=nn12ΔΔΦΦ12=21×21=4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因为 U1=220 V,所以 U2=55 V,所以选项 B 对. 当线圈 2 作为输入端时, UU12′ ′=nn12ΔΔΦΦ12′ ′=21×12=1, 因为 U2′=110 V,所以 U1′=110 V,所以选项 D 对. 答案:BD
4.变压器的作用 改变交变电流的电压,不改变交变电流的周期和频 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变压器不能改变恒定电流的电压.因为变压器的变 压原理是互感现象.若通过原线圈的电流为恒定电流, 则在铁芯中激发的磁场为恒定磁场,副线圈中无感应电 动势产生,所以变压器不能改变恒定电流的电压.
首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原线圈和副线圈都是由绝缘导线绕制而成的,铁芯 由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加而成.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2.变压器的符号 变压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如图所示.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3.变压器的原理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如图所示,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电流通 过原线圈时在铁芯中激发磁场,由于电流的大小、方向在 不断变化,铁芯中的磁场也在不断变化,变化的磁场在副 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副线圈也能够输出电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2012·高考海南单科)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 线圈匝数比为20∶1,两个标有“12 V,6 W”的小灯泡并联 在副线圈的两端.当两灯泡都正常工作时,原线圈电路中 电压表和电流表(可视为理想的)的示数分别是( )
A.120 V,0.10 A C.120 V,0.05 A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1.电压互感器:如图甲所示,原线圈并联在高压电 路中,副线圈接电压表.互感器将高电压变为低电压,通 过电压表测低电压,结合匝数比可计算出高压电路的电 压.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2.电流互感器:如图乙所示,原线圈串联在待测大 电流电路中,副线圈接电流表.互感器将大电流变成小电 流,通过电流表测出小电流,结合匝数比可计算出大电流 电路的电流.
B S 由 b 合到 a 上时,n1 增大,情况与 A 恰好相反,P2 将减小 √
C
P 上滑时 R 增大,P2=UR22减小,又 P1=P2,P1=I1U1,从而 I1 ×
减小
D U1 增大,由UU12=nn21,可知 U2 增大,I2=UR2随之增大;由II12=nn21 √ 可知 I1 也增大
故选ABD.
C.保持U1不变,S合在a处,使P上滑,I1将增大 D.保持P的位置不变,S合在a处,若U1增大,I1将 增大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章 交变电流
【解析】 逐项分析如下
选项
诊断
结论
A
S 由 a 合到 b 上时,n1 减少,由 U2=nn12U1 可知 U2 增大,P2=UR22 √
随之增大,而 P1=P2,又 P1=I1U1,所以 I1 也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