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赵州桥已经不是古桥,修过多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赵州桥已经不是古桥,修过多次
说起河北特色景点,怎么能不知道赵州桥呢?隋代造桥匠师李春主持建造的,距今1400多年,堪称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
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赵州桥经历过唐宋明清等多次修理,已经不是最开始的石桥了,而且1955--1958年,第八次修理,用了钢筋混凝土,不再是古老的工艺了,梁思成都觉得有点可惜。
今天首先说一下第五次修缮!
明嘉靖癸亥(公元1563年)开始。
因停息桥下的船民生火煮食所致,修复桥石缝隙,加固了腰铁。
传说有拉木柴的船,还是山上的坚固的树木,所以火挺大,应该是船民生火做饭,不小心失火了,石头挺怕火的,因为石头热胀冷缩,容易裂开,所以当时对石桥的缝隙肯定有影响!
肯定加快了石材的风化,老化,所以我觉得这次对于赵州桥影响挺大的。
好消息是加固了腰铁!缝隙加固了。
争议最大的就是第八次修缮。
1955年6月至1958年11月,对赵州桥进行了全面、彻底修整。
这次用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进行结构加固。
甚至于桥上的栏杆都焕然一新,整体的工艺,虽然各种石雕精美绝伦,但肯定不是古代的工艺。
是现代的工艺。
而且好多石块已经风化,只能换新的石块。
基本有一半多的石块被换掉。
其实唐宋明清,修缮过好多次,工艺肯定不尽相同。
但是用钢筋水泥修缮,肯定是跟古代工艺不一样,差距还是挺大的。
钢筋混凝土可以用200年,但是古代的石桥,可以用千年!所以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也感到很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