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新四年级上册期中质量评估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远县新城实验校2021-2021年第一期
四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1. 看拼音,写词语。

kuān kuò mào shèng chóng dié nèn jīng yán jiū
jūn yún ào mì zhú jiàn xuǎn zé jià shǐ
【答案】宽阔茂盛重叠嫩茎研究
均匀奥秘逐渐选择驾驶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在解此题时,我们首先要读拼音,然后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最后再检查一遍,看是否正确。

关于词语的书写,我们要注意汉字的偏旁、结构以及难写字的笔画,要一笔一画进行书写,另外,还要注意汉字的字形,要端正、整齐。

关于上述词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词语的书写
1.在词语“茂盛”中,我们要注意“茂”字的书写。

2.在词语“奥秘”中,我们要注意“奥”字的书写。

3.在词语“驾驶”中,我们要注意“驶”字的书写。

2. 用“\”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1.随处乱停共享单车是一种很让人厌恶.(è wù)的恶.(è wù)劣行为。

2.我有一个和这张卡.(kǎ qiǎ)片上一模一样的发卡.(kǎ qiǎ)。

3.大水淹没了小村庄,空降.(xiáng jiàng)下解放军叔叔解救了在洪灾中挣扎.(zhā zhá)的人们。

4.爬山虎的叶子铺.(pū pù)满了墙面,没留一点儿空.(kōng kòng)隙。

5.顺着弯弯曲曲.(qū qǔ)的小路走进公园,我听到一位老爷爷正在唱一首好听的歌曲.(qū qǔ)。

【答案】 1.è wù
ǎ kǎ
áng zhā
ù kōng
ǔ qū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生对读音的辨析。

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
音节即可。

3.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柔弱柔和柔软
1.()的阳光照射在大地上,我们坐在()的垫子上休息。

2.蟋蟀挖掘的工具很()。

只要……就…… 不但……而且…… 即使……也……
3.()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它()照样能自由飞行。

4.()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答案】(1). 柔和(2). 柔软(3). 柔弱(4). 即使(5). 也(6). 不但(7). 而且
【解析】
【详解】略
4.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任选其中的一个造句。

()七()八人()()沸()云()雾
山()地()()()而安精()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横(2). 竖(3). 声(4). 鼎(5). 腾(6). 驾(7). 崩(8). 裂(9). 随(10). 遇(11). 疲(12). 竭(13). 妈妈工作了一天,精疲力竭地回到了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识记与积累,生在平时的习中注意字形准确。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
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

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

造句的方法一般有:1.在理解词义基础上加以说明。

2.如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

3.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进行,能起到强烈的对比,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

4.如用比拟词造句,就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

5.如果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这就需要你在平时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6.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

5. 用“然”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1.我()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2.这样宏伟的建筑()只用十个月就完成了。

3.普罗米修斯拒绝承认错误,()选择忍受痛苦,接受惩罚。

4.像老师说的那样,爬山虎的脚没有触着墙,()没几天就枯萎了。

【答案】(1). 突然(2). 竟然(3). 毅然(4). 果然
6. 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银毯。

()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
(3)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4)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
【答案】(1). 比喻(2). 排比(3). 拟人(4). 设问
7. 按要求写句子。

1.例:柳条在风中摇动。

柳条在风中舞蹈。

蟋蟀在平台上叫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美丽的)雪花(慢慢地从空中)飘落下。

()树叶()飘舞。

3.难道蟋蟀的住宅不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到人们在洪水中挣扎,女娲心里难过极了。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月光下,奶奶讲述了许多过去的往事。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用句子中的关联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2). 金黄的(3). 在空中欢快地(4). 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5). 看到人们在洪水中挣扎,女娲心里怎么能不难过呢(6). 月光下,奶奶讲述了许多往事。

(7). 即使这件事情再困难,我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做好它。

【解析】
【分析】
【详解】1.本题考查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柳条在舞蹈,舞蹈是人的动作,将柳条拟人化。

故将蟋蟀拟人化,写句子即可。

2.本题考查生扩写句子的能力,注意例句的结构。

例句:形容词(美丽的)修饰名词(雪花),副词(慢慢地从空中)修饰动词(飘落)。

据此对树叶和飘舞进行修饰即可。

3.本题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③将句末
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④不需要改动的内容照抄,不能漏字。

这个句子中,将“难道”和“吗”去掉,“不是”改为“是”,再将问号改为句号即可。

故将句子改写为: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4.本题考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据此,加入反问词“怎么……呢”和否定词“不”,即可得到答案。

5.本题考查生病句辨析能力。

需要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

找出有毛病的地方。

病句常见病因: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序混乱;重复啰唆;前后矛盾;不符事理;归类不当;指代不明等。

本句的错误为词语重复,“过去的”和“往”为意思相同的词语,需删去其中一个。

6.本意考查生对关联词的理解和运用,在解答时只要弄清楚关联词的关系。

“即使……也……”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前面分句提出某种已存的事实或情况,后面分句转而述说并非理所当然的推论,即相反或相对的推论。

示例:即使你成功了,也不能骄傲。

即使成绩不好,我也绝不放弃梦想。

8. 积累运用。

(按课文填空)
1.好问则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八月暖,九月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场秋雨一场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渐落晓星沉。

【答案】(1). 自用则小(2). 孰能无惑(3). 十月还有小阳春(4). 十场秋雨穿上棉(5). 云母屏风烛影深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按课文内容填空,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1.句子摘自《尚书·商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意思是:勤好问,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到的东西就少。

2.句子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古之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3.句子出自农谚: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个小阳春。

4.“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这句气象谚语表示,秋季是由夏到冬的过渡季节,在江淮地区的秋季则常常是冷暖气团交汇辐合的地区,每当北方冷空气南下,并在江淮一带与暖气团产生交汇,就会带一场秋雨、一阵秋风,造成一次降温。

气温也将变得一次比一次低,十场秋雨过后,大约就是秋尽冬始了,人们就要穿上棉衣防寒了。

5.出自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9. 积累运用。

(按课文填空)
1.浪潮越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浩浩荡荡地飞奔而;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

(《观潮》)
2.《题西林壁》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这首诗中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意思相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暮江吟》的作者是_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

在《暮江吟》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充诗句。

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齐头并进(2). 山崩地裂(3). 宋(4). 苏轼(5). 不识庐山真
面目(6). 只缘身在此山中(7). 唐(8). 白居易(9). 可怜九月初三夜(10). 露似真珠月似弓(11). 雪却输梅一段香
【解析】
分析】
【详解】1.此句出自课文《观潮》。

《观潮》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赵宗成、朱明元。

千百年,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本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前、潮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2.《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3.《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

这是一首写景佳作。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此句出自卢钺的诗《雪梅·其一》。

在诗文中,作者高度赞美了梅花的品格,并且在这首诗中,诗人描写的极为传神,也非常的生动。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10. 综合展示厅。

下午放后,你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两个低年级的同把垃圾倒在校外面人行道旁的排水沟里。

请根据你对保护环境的认识,把你想对他们说的话写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朋友,你们好!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

垃圾倒在排水沟里,会导致排水沟堵塞,到时候这里就会堆积更多的垃圾,成为一个垃圾场,会有很多的蚊虫和细菌,校的环境也会遭受污染的。

请你们让垃圾进入它们自己的家吧!
快乐阅读。

(2021
课内阅读。

盘古开天地(节选)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和飘动的();他发出的()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给夜晚带光明;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11. 按原文填空。

12. 这段话是围绕着哪句话写的请用波浪线画出。

13. 照样子改写选段中画“——”的句子。

例: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滋润万物的雨露是他的汗水变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从选段中可以看出盘古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5. 《盘古开天地》是中国神话,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请列举出其中的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 风云声音太阳月亮血液
12.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3. 茂盛的花草树木是他的汗毛变成的。

14. 勇于献身、无私奉献
15. 《夸父逐日》《嫦娥奔月》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转身向外跑去,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

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去很和蔼的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

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下你怎么了老婆婆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干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

你妈妈煮了十几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女孩愣住了,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

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
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回家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吃,菜都要凉了!”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下!
很多的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6. 请在“”上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17.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和蔼——()立即——()
18. 用“﹏﹏”在文中划出描写母亲神态的词语。

19. 给短文第三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021短文中小女孩两次流泪,第一次流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流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请你联系生活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 一碗混沌
17. (1). 慈祥(2). 马上
18. 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回家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吃,菜都要凉了!”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下!
19. ,,。

“ ” 。

“ ,!”
2021 (1). 素不相识的老婆婆给自己煮了一碗面,再想起跟自己吵架的妈妈,心里忍不住一阵难过。

(2). 看到妈妈那疲惫还着急的神情,再想到这麽多年,妈妈对自己的疼爱,忍不住感到一阵后悔。

21. 我们在生活中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却不注重体会这种恩情,也不加以珍惜,反倒因为别人的一句问候或收到别人的一份小礼物,而感动不已。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感激别人的时候也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给文章加标题。

文章讲述了女孩因为跟母亲吵架而含泪离家,路上遇到一位摆面摊的老奶奶,免费给女孩煮了一碗面吃,使女孩满怀感激。

老奶奶的一番劝导使女孩醒悟过,自己忽视母亲对自己的关
爱太不应该了,于是折回家去,看到了早已等待自己的母亲而再次流泪。

因为老奶奶煮的一碗馄饨,对我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可取题目为“一碗馄饨”,也可围绕自己感激母亲、感激老奶奶的心情选取一个题目,如“感激的心”、“伟大的母爱”,所取题目围绕课文内容即可。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识记。

“和蔼”的意思是性情温和,态度可亲。

近义词有慈祥、亲切。

“立即”的意思是立刻。

近义词有立刻、马上。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神态描写的运用。

“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这句话运用神态描写,写出了母亲到处寻找女儿,找了很长时间所以才会疲惫不堪。

“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这句话运用神态描写,写出了母亲见到女儿后喜悦的神情。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下。

”这句话为陈述句,中间一般性停顿用逗号,句子完结用句号;“你怎么了”是老奶奶问女孩的话语,要用引号和问号;“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是女孩回答老奶奶,并表示自己感激的语气,所以要用冒号加感叹号。

【2021解】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女孩第一次流泪是因为老婆婆跟自己素不相识,可却会给自己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再想起自己的妈妈,心里忍不住一阵难过。

是对老婆婆的小恩而感动,所以是感激的眼泪。

女孩第二次流泪是因为看到妈妈到处寻找自己,想到妈妈为自己幸苦劳累了那麽多年,自己不但不感激母亲,还这麽的不懂事,再想到这麽多年,妈妈对自己的疼爱,忍不住感到一阵后悔,这是心酸加后悔的眼泪。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感受。

文章最后一段,讲出很多人的感受。

我们大部分的人都会在跟母亲吵架后,不知悔改,只会一味的想到母亲怎样对自己不好,怎样不疼爱自己。

根本没想过在跟自己吵架后,母亲的心会多么的疼,平日母亲对自己的好,对自己的爱,好像都忘记了。

但是在路人,小店老板这些人关爱自己的时候,那些恩就会记在心里,感激在心里。

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感激别人的时候也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言之有理即可。

22. 习作乐园
文题一: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它们有的外形奇特,有的性格可爱,还有的和我们发生过有趣的故事。

请选一种动物,把它写下,写的时候可以习课文中的一些方法,把笔下的动物写得鲜活些。

文题二: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请选择自己成长中的一件事写一篇习作。

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书写规范。

请同们从以上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写一篇习作。

(题目自拟,350字以上)
【答案】范文:
小仓鼠
“两颗圆豆豆眼,粉红的小鼻子,四只小巧的爪子,又大又圆的肥肚子,一个几乎看不到的小尾巴。

”你们猜猜看它是谁对了,它就是小仓鼠。

我家的仓鼠最大的特点是:喜欢吃东西、睡觉、运动。

一天我抓了点瓜子给仓鼠吃,结果这九只仓鼠只是闻了闻瓜子,一口也没吃,然后又到窝里睡觉去了。

哎,这九只仓鼠真难伺候,我没办法只好给仓鼠们吃谷子和面包虫,这下仓鼠可喜欢了,争先恐后地往食盘里
钻,吃饱了还不够,把剩余的食物塞在嘴里,嘴巴马上变得鼓鼓的了。

这群“懒猪”吃饱了就是往窝里钻,这下你挤我碰了都想给自己找一个中间的位子这样别人都在外面了,可以给自己暖身子。

小仓鼠闭上眼睛,马上睡觉了。

它们正睡得正香时我摇了摇笼子,小仓鼠马上惊醒了,吱吱叫起,好像在说:“地震了,地震了。

”当它们知道是我干的,它们用圆豆豆眼生气地看着我。

不过它们的气马上消了,刚才还怒气冲冲地看着我,这会儿正躺在我手心上撒娇呢!小仓鼠睡够了在跑轮上玩起了跑步,还时不时发出吱吱的欢快叫声,好像在说:“外面仓鼠爱运动!”
小仓鼠给我带快乐的同时让我知道了不能欺负小动物,要爱护它们。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生的习作能力。

习作一:
一、审题。

本题为话题作文,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动物,题目自拟。

二、选材,立意。

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介绍,通过文章,表达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

三、写作思路。

开头:简单的介绍动物的外在特征,如毛发、颜色、体型、神态等等。

描写动物的外形时,即可以写静止的样子,又可以写动起的形态。

中间:要写出动物的生活习性,也就是要从观察中发现,比如吃饭的动作,睡觉的样子,生活的规律等。

再选取具体的事例,表现动物的特点,在具体的事例细节里,加入一些动物的动作与形态,通过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使动物的形象更加生动。

在写事例的过程中,要时时刻刻展示出你对动物的感受,喜爱,生气,疑惑,还是又爱又恨。

结尾:点题,升华主题,表明自己对动物的感情,或者在与动物相处时给人的启示。

习作二:
一、审题。

本题为话题作文,选择自己成长中的一件事,写一篇习作。

题目自拟。

二、选材,立意。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写出,要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

三、写作思路。

开头:可用抒情的方法,引出自己成长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情。

中间:叙事作文首先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一般要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交代清楚前因后果、龙去脉。

写事离不开写人,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最后要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点明主题,抒发自己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