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分子动理论易错题汇编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分子动理论易错题汇编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M(kg/mol),铜的密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kg铜所含的原子数为
B.1个铜原子的质量为
C.铜所含的原子数为
D.1kg铜的体积为
2.已知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摩尔质量为18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231
10mol-,由以上数据不能估算出这种气体()
6.0210mol-
⨯231
A.每个分子的质量
B.每个分子的体积
C.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
D.1g气体中所含的分子个数
3.在观察布朗运动时,从微粒在A点开始计时,每隔30s记下微粒的一个位置,得到B、C、D、E、F、G等点,然后用直线依次连接,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记录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图中记录的是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微粒在前30s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AB的长度
D.微粒在75s末时的位置一定在CD的连线上,但不可能在CD中点
4.(3-3)对于液体在器壁附近的液面发生弯曲的现象,如图所示,对此有下列几种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①Ⅰ图中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
②Ⅰ图中附着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
③Ⅱ图中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
④Ⅱ图中附着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
A.只有①对
B.只有③④对
C.只有①②④对
D.全对
5.(3-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过程,ab、bc、cd和da这四段过程在p ­T图上都是直线段,ab和dc的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bc垂直于ab,ad平行于纵轴,由图可以判断( )
A.ab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小
B.bc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不变
C.cd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
D.da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不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向异性的一定是晶体,各向同性的一定是非晶体
B.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C.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
D.温度不变时,饱和汽压随体积增加而减小
7.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指液体或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气体的温度升髙,每个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都增加
C.当分子间距离r>时,随若r的增大,分子间的斥力减小,引力增大
D.当分子间距离r<时,分子势能随着r的减小而增大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较稀疏,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故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B.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C.当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液晶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强度不同,就显示不同颜色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9.甲、乙两个分子相距较远,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弱到可忽略不计的程度.若使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逐渐靠近甲分子,直到不能再靠近的整个过程中,分子力对乙分子做功的情况是
A.始终做正功B.始终做负功
C.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越大,则其所做的布朗运动就越剧烈
C.物体的温度为0 ℃时,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为零
D.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叫热运动
11.一般情况下,分子间同时存在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若在外力作用下两分子的间距达到不能再靠近为止,且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可自由移动,则去掉外力后,当乙分子运动到相距很远时,速度为v,则在乙分子的运动过程中(乙分子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乙分子的动能变化量为mv2
B.分子力对乙分子做的功为mv2
C.分子斥力比分子引力多做了mv2的功
D.分子斥力比分子引力少做了mv2的功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香水瓶盖打开后香味扑面而来,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B.布朗运动指的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分子的运动
C.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D.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无关
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高,每个分子的动能也越大
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可能不变
D.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14.下列关于热现象和热力学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平均动能一定越大
C.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D.压缩气体需要用力,这是气体分子间斥力的宏观表现
15.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B.两个分子距离减小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在增大
C.压缩气体时气体会表现出抗拒压缩的力,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
D.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0r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时,分子势能最大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B.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温度升高,其中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均增大
D.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的持续频繁的撞击
17.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或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若两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则两分子间的作用力也一定增大
C.在扩散现象中,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
D.若两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则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增大
18.关于布朗运动,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对它无规则的撞击所引起的
C.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于微粒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而引起的
D.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于外界的影响(如液体、气体的流动)引起的
19.图描绘了一颗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受到周围液体分子撞击的情景,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悬浮微粒做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撞击造成的
B.布朗运动是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液体温度越低,布朗运动越剧烈
D.悬浮微粒越大,液体分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表现得越明显
20.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墨汁在水中的扩散实际上是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过程
B.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减小而斥力增大
C.布朗运动的原因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
D.磁铁可以吸引铁屑,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21.如图所示,用F表示两分子间的作用力,E p表示分子间的分子势能,在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由10r0变为r0的过程中( )
A.F不断增大,E p不断减小
B.F先增大后减小,E p不断减小
C.F不断增大,E p先增大后减小
D.F、E p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22.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或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在扩散现象中,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
C.若两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则两分子间的作用力也一定增大
D.若两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增大分子间的距离,则分子势能增大
23.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的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 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A.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由a到d的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小
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大
24.将一定质量的氧气从0℃缓慢升高到1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变大
B.每个氧气分子的运动速率一定变大
C.氧气分子的密集程度一定变大
D.气体的压强一定变大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只要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B.物体的温度为0℃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
C.用活塞压缩气缸里的空气,对空气做功4.5×105J,同时空气的内能增加了3.5×105J,则空气从外界吸收热量1×105J
D.第一类永动机违反了热传导的方向性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1kg铜的物质量为:,故所含的原子数为,故A错误;1mol铜分子的质量为M,故1个铜原子的质量为,故B正确;铜的物质量为,故所含
的原子数为,故C错误;1kg铜的体积为,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关键明确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物体质量、体积与分子质量、体积的桥梁,粗略计算时,对于固体和液体,忽略分之间的距离。

2.B
解析:B
【解析】每个分子的质量=摩尔质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比值,,已知摩尔质量和阿伏伽德罗常量,就能求出每个分子的质量,故A错误.由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气体的体积远大于气体分子体积之和,所以不能求出每个分子的体积,故B正确;建立这样的模型:将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形,而且这些空间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则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V=摩尔体积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比值,,可以求出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V,故C
错误;1g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1
n
M
=,故所含分子数为A
N
N nN
M
==,D错误.
3.C
解析:C
【解析】试题分析:此图象是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在每隔一定时间的位置,而不是运动轨迹,更不是分子运动的轨迹,只是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位置的连线.
此图记录了固体微粒每间隔30s的一个位置,而固体微粒是由成千上万个分子组成,所以图中记录的并不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故A错误;此图象是每隔30s固体微粒的位置,而不是微粒的运动轨迹,故B错误;因微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一定做复杂的曲线运动,所以路程大于位移,即有微粒在前30s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AB的长度,故C正确;由图线的杂乱无章得到固体小颗粒运动的杂乱无章,所以微粒在75s末时的位置可能在CD的连线上,也可能在CD中点,故D错误.
4.C
解析:C
【解析】
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即液体表面表现为张力,是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密度较小,且液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故表面层I、Ⅱ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故①正确,③错误;附着层I内分子与容器壁间引力大于内部液体分子引力,附着层分子距离小,密度大,故②正确;附着层II内分子与容器壁间吸引力小于内部液体分子引力,附着层分子距离大,密度小,故④正确,故选项C正确.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会用分子间距离与0r的大小关系,从而判断分子力表现为引力还是斥力;明确液体表面张力、浸润与不浸润的微观意义.
5.D
解析:D
【解析】
ab 过程是等容变化,内能减小,bc 过程中,根据PV C T
=可以知道,体积减小,温度降低,则内能减小,cd 过程中是等容变化,内能增加,da 过程中是等温变化,压强减小,则体积增大,气体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不变,故选项D 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气体的状态方程中对应的图象,要抓住在P T -图象中等压线为过原点的直线,解决此类题目得会从图象中获取有用信息,判断出气体状态情况.
6.B
解析:B
【解析】A 、单晶体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多晶体是各向同性,故A 错误;
B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温度升高后逐渐软化,故B 正确;
C 、气体分子间距很大,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无法直接求出分子的体积,只能求出分子所占据的空间,故C 错误;
D 、温度不变时,饱和汽压不变,与饱和汽体积无关,故D 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和热力学定律的理解和记忆,此处知识点不多,但要注意理解和应用,以及平时的积累。

7.D
解析:D
【解析】A 、布朗运动指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所做的无规则运动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 错误;
B 、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是大量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温度升高,平均动能增大,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不一定增大,故B 错误;
C 、根据分子力的特点可知,随着r 的增大,分子间的斥力减小,引力也减小,故C 错误;
D 、分子势能在平衡距离处最小,从平衡距离处开始增大或减小分子间距离,分子势能都增大,故D 正确。

点睛:解决本题需要掌握: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它反映的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斥力和引力都随着分子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分子势能在平衡距离处最小,从平衡距离处增大或减小分子间距离,分子势能都增大。

8.C
解析:C
【解析】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力间的距离0r r >,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A 错误;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水中花粉的无规则运动,本身不是分子的运动,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反映,B 错误;液晶各向异性,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强度随电场强度的变化而变化,C 正确;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气压较低的缘故,D 错误.
9.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开始时由于两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0r ,因此分子力为引力,当相互靠近时分子力做正功;当分子间距小于0r ,分子力为斥力,相互靠近时,分子力做负功.
在靠近的过程中,两分子间先是表现为引力,随着距离的减小,引力做正功,当两者之间的距离到达一定值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随着距离的减小,引力做负功,故C 正确.
10.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选项A 正确;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越小,则其所作的布朗运动就越剧烈,选项B 错误;无论物体的温度为多少,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永远不为零,选项C 错误;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但是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所以不也叫热运动,选项D 错误;故选A .
考点:布朗运动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要知道: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无规则撞击引起的.液体温度越高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激烈.
11.D
解析:D
【解析】 乙分子的动能变化量为212
mv ,故A 说法正确;分子力对乙分子做的功等于乙分子动能的变化量,故B 说法正确;分子的斥力做正功,引力做负功,故分子斥力比分子引力多做了212
mv 的功,故C 说法正确,D 说法错误.所以选D. 12.A
解析:A
【解析】
打开香水瓶盖后,香水里的芳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了空气中,所以人能闻到香味,A 正确;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运动,而固体颗粒是由成千上万个分子组成的,颗粒的运动是大量分子的集体运动,并不单个固体颗粒分子的运动,更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B 错误;悬浮的颗粒越大,表面积越大,周围液体分子数越多,同一时刻撞击颗粒的分子数,冲力越平衡,所以布朗运动越不明显,C 错误;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分子运动越剧烈,则布朗运动也越剧烈,故D 错误.
13.C
解析:C
【解析】
考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布朗运动.
分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理解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的含义;明确布朗运动的
物理意义以及布朗运动的实质;正确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解答有关问题.
解答:解:A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这是统计规律,对于单个分子是不成立的,故A 错误;
B 、布朗运动是固体微粒的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应,故B 错误;
C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U=W+Q ,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同时气体对外做功,可以使内能不变,故C 正确;
D 、在引起其它变化的情况下,热量可以从低温传递到高温,故D 错误.
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学中的基本知识,大都需要不断的记忆理解,在平时注意加强训练. 1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但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故A 错误;
B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只与分子的温度有关,故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平均动能一定越大,故B 正确;
C .热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但会引起其他变化,故C 错误;
D .气体之间分子距离很大,分子力近似为零,用力才能压缩气体是由于气体内部与容器外之间的压强差造成的,并非由于分子之间的斥力造成的,故D 错误。

故选B 。

1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微粒的运动,是由于其周围液体分子的碰撞形成的,故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但并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A 错误;
B.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两个分子距离减小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B 正确;
C.当分子间0r r >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当分子间0r r <时,随距离减少而增大; 当0r r =时,分子势能最小,C 错误;
D.气体压缩可以忽略分子间作用力,压缩气体时气体会表现出抗拒压缩的力是由于气体压强的原因,与分子力无关,D 错误;
故选B 。

16.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不能称为布朗运动,因为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运动的直接反映,而是液体分子对花粉颗粒的无规则碰撞所反映出来的现象,故选项A错误;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如果它再对外做功,则其内能不一定增加,选项B错误;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而不是其中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均增大,选项C错误;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的持续频繁的撞击,选项D正确.
考点:分子动理论,内能,温度及压强的微观含义.
1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只是液体或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表现,选项A错误;
B. 分子间作用力为引力和斥力的合力;随着两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减小,但当r>r0时合力随分子距离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当r<r0时随分子距离增大合力减小,故B错误;
C.不同物质相互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是由于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故C正确;
D.若两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增大分子间的距离,分子力做正功,则分子势能减小,故D错误;
1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做的无规则的运动,而颗粒是由成千上万个颗粒分子组成,不是单个分子在运动。

故A错误。

BCD.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颗粒周围液体分子对它无规则的撞击,冲力不平衡而引起颗粒无规则运动;故B项正确,C项,D项错误.
19.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B.布朗运动是小颗粒受到不同方向的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撞击力不平衡引起的,它既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也不是固体小颗粒分子的运动,而是小颗粒的运动。

故A正确,B错误;
C.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故C错误;
D.悬浮微粒越大,液体分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表现得越不明显。

故D错误。

20.C
解析:C
【解析】
A 、墨水的扩散实际上是墨水分子和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过程,故A 错误;
B 、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故B 错误;
C 、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受到不同方向的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撞击力不平衡引起的,间接证明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 正确;
D 、磁铁可以吸引铁屑,并非是分子力的作用,故D 错误。

21.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当0r r =时,分子的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分子力为0F =.在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由010r 变为0r 的过程中,由图看出,分子力F 先增大后减小.此过程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p E 减小,故B 正确.
考点:考查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22.B
解析:B
【解析】
A 、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反映,但不是分子热运动,故A 错误.
B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进行得越快,故B 正确.
C 、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的更快,分力力先为斥力逐渐减小,后为引力先增大后减小,故C 错误.
D 、分子力为斥力时,随分子间距增大,分子斥力做正功,根据功能关系得分子势能减小,故D 错误.故选B .
【点睛】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三大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综合性较强.
2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从a 到b ,分子力为引力,分子力做正功,做加速运动,由b 到c 为引力做加速运动,故A 错误;
B .乙分子由a 到d 的运动过程中,先是吸引力先增后减,后来是斥力逐渐变大,则加速度先是先增后减,后来又逐渐变大,选项B 错误;
C .乙分子由a 到b 的过程中,分子力一直做正功,故分子势能一直减小,故C 正确;
D .由b 到c 为引力做正功,由b 到d 的过程中,分子力做负功,故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D 错误。

故选C 。

【点睛】
该题考查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间的势能要根据分子间作用力做功进行分析,可以类比重力做功进行理解记忆。

解析:A
【解析】
【详解】
AB、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是大量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对单个的分子没有意义,所以温度越高,平均动能越大,故平均速率越大,但不是所有分子运动速率都变大,故A正确,B错误;
CD、气体的压强与分子的密集程度以及分子的平均撞击力有关;一定质量的气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若气体的体积增大,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减小(即气体的密集程度减小),气体的压强不一定增大,故CD错误。

2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知:热量可以自发地从较热的物体传递到较冷的物体,但不可能自发地从较冷的物体传递到较热的物,即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A正确.
B、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之中,物体的温度为0℃时,其分子平均动能不为零;B错误.
C、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公式△U=W+Q知,W=+4.5×105J,△U=+3.5×105J,解得Q=-1.0×105J,即空气向外界放出热量1.0×105J,C错误.
D、第一类永动机违反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不可能实现,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D错误.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热力学定律、内能、布朗运动等基础知识点,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这些基础知识点即可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