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自我小测:第一章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小测
1.燃烧热与反应热的关系是()
A.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类型
B.当一个反应是燃烧反应时,该燃烧反应的反应热就是燃烧热
C.燃烧热不属于反应热,反应热是在25 ℃、101 kPa下测定的,而燃烧反应的温度要高D.反应热有正负之分,燃烧反应的焓变全部是正值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故CO燃烧一定是吸热反应
B.在101 kPa时,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C.物质燃烧都需要氧气
D.物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与产物有关
3.“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下列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A.煤炭、石油、潮汐能B.水能、生物能、天然气
C.太阳能、风能、沼气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
4.已知在一定条件下,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1,CH4的燃烧热为890 kJ·mol-1,由1 mol CO和3 mol 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充分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A.2 912 kJ B.2 953 kJ C.3 236 kJ D.3 867 kJ
5.下列观点你不赞成的是()
A.氢气让人欢喜让人忧
B.煤为人类提供能源和化工原料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
C.煤气化能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潜伏着的无形杀手
D.水虽然是取之不尽的,但个别地区存在用水危机
6.现有以下几种措施: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原煤作燃料;
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

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已知反应:①101 kPa时,2C(s)+O2(g)===2CO(g)ΔH=-221 kJ·mol-1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 kJ·mol-1
③H2(g)+1
2
O2(g)===H2O(g)ΔH=-241.8 kJ·mol-1
④H2O(g)===H2O(l)ΔH=-44.0 kJ·mo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1
B.浓硫酸与稀Na 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C.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
D.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
8.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常规能源的合理利用和新能源的合理开发是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的严峻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国家,下列关于煤作燃料的论点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煤作燃料简单燃烧掉太可惜,应该综合利用
B.煤是发热量很高的固体燃料,我国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开采成本低,用煤作燃料实惠C.煤燃烧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硫和烟尘,对环境污染严重
D.通过洁净煤技术,如煤的气化和液化,以及烟气脱硫,不仅减轻了燃煤污染,还能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
(2)乌克兰科学家将铜和铁混合熔化制成多孔金属,用于制作太空火箭上使用的煤油燃料雾化器,该雾化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醇是未来内燃机的首选环保型液体燃料。

2.0 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9.43 kJ的热量,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1.00 L1.00 mol·L-1H2SO4溶液与2.00 L1.00 mol·L-1Na 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 kJ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ΔH为______,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在25 ℃、101 kPa时,1.00 g C6H6(l)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41.8 kJ的热量,C6H6的燃烧热为________kJ·mol-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新能源。

(1)实验测得,1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 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填序号)
A.2H2(g)+O2(g)===2H2O(l)ΔH=-142.9 kJ·mol-1
B.H2(g)+1
2
O2(g)===H2O(l)ΔH=-285.8 kJ·mol-1
C.2H2+O2===2H2O(l)ΔH=-571.6 kJ·mol-1
D.H2(g)+1
2
O2(g)===H2O(g)ΔH=-285.8 kJ·mol-1
(2)某化学家根据“原子经济”的思想,设计了如下制备H2的反应步骤:
①C a B r2+H2O C a O+2HB r
②2HB r+Hg HgB r2+H2↑
③HgB r2+________________
④2HgO2Hg+O2↑
⑤2H2+O22H2O
请你根据“原子经济”的思想完成上述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根据“绿色化学”的思想评估该方法制H2的主要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核能把水分解制氢气,是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

下图是其中的一种流程,其中用了过量的碘。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法制取氢气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解析:可燃物是1 mol时的反应热才是燃烧热。

答案:A
2.解析:A中CO是强还原剂(高温时),点燃时易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二氧化碳,故CO燃烧是放热反应;B中碳燃烧有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 mol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时所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热;任何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叫燃烧,如H2在C l2中燃烧。

答案:D
3.解析:太阳能、风能、沼气这三种能源既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而且是来自太阳的能源。

答案:C
4.解析:1 mol CO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 mol×283 kJ·mol-1=283 kJ。

3 mol CH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 mol×890 kJ·mol-1=2 670 kJ。

释放的总热量为283 kJ+2 670 kJ=2 953 kJ。

答案:B
5.解析:A项中,H2让人欢喜是由于其为理想能源,让人忧是由于其易燃易爆;B项中,由于煤作为能源时产生一些污染物,故也埋下了祸根;C项中,“无形杀手”是基于煤气化的气体是易燃易爆且有毒的气体;D项中,“水是取之不尽的”是错误认识。

答案:D
6.解析:煤及其他化石燃料中含S元素,它们燃烧产生的SO2的大量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对燃煤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少用、不用原煤作燃料,开发清洁能源都可以减少SO2的排放,减少酸雨的产生。

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只能提高煤的燃烧效率,不能减少SO2的排放。

答案:C
7.解析:燃烧热是指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C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CO继续燃烧生成CO2放出热量,则C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1;浓硫酸中的H+与稀Na 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 水,放出57.3 kJ热量,但是浓硫酸的稀释又有热量释放,所以该反应过程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答案:A
8.解析:(1)煤是一种化石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属于非可再生能源,把煤作燃料简单燃烧掉是一种浪费,并且煤中所含的硫在燃烧时生成SO2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通过洁净煤技术,如煤的气化和液化,以及烟气脱硫,不仅减轻了燃煤污染,还能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

(2)煤油雾化后可使煤油与助燃剂充分接触,提高燃烧效率。

(3)1 mol乙醇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
59.43 kJ×46
2.0
g
g
=1 366.89 kJ。

答案:(1)ACD
(2)使煤油雾化,增大与助燃剂的接触面积,提高燃烧效率
(3)C2H5OH(l)+3O2(g)===2CO2(g)+3H2O(l)ΔH=-1 366.89 kJ·mol-1
9.解析:(1)中和热以生成1 mol H2O(l)为标准,而1.00 L 1.00 mol·L-1 H2SO4溶液与2.00
L1.00 mol·L-1Na OH溶液反应生成2.00 mol H2O(l),故该反应的中和热ΔH=-114.6
2.00
kJ
mol

-57.3 kJ·mol-1。

书写表示燃烧热与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必须体现燃烧热与中和热的研究标准。

(2)1 mol C6H6(l)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的热量:41.8×78=3 260.4(kJ),热化
学方程式为C6H6(l)+15
2
O2(g)===6CO2(g)+3H2O(l)ΔH=-3 260.4 kJ·mol-1。

答案:(1)-57.3 kJ·mol-1
1 2H2SO4(aq)+Na OH(aq)===
1
2
Na2SO4(aq)+H2O(l)ΔH=-57.3 kJ·mol-1
(2)3 260.4
C6H6(l)+15
2
O2(g)===6CO2(g)+3H2O(l)
ΔH=-3 260.4 kJ·mol-1
10.答案:(1)B
(2)HgB r2+C a O HgO+C a B r2循环过程需要很高的能量,且使用重金属汞,会产生污染
(3)SO2+I2+2H2O2H I+H2SO4
2H2SO42SO2↑+O2↑+2H2O SO2和I2可循环使用,无污染
下方文件供学习参考
《化学与生活》测试
单项选择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
1. 在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四氯化碳后振荡,静默片刻后,出现的实验
现象是()
A. 整个溶液变紫色
B. 整个溶液变棕色
C.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
D. 下层无色,上层紫红色
2. 下列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
A.试管
B.坩埚
C.蒸发皿
D.烧杯
3.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水含有N A个水分子
B. 28g氮气含有N A个氮分子
C. 1mol氯气含有N A个氯原子
D. 1mol铝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N A个氢气分子
4. 在5L硫酸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4.6g ,则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是浓
度为()
A. 0.2 mol/L
B. 0.04 mol/L
C. 0.08 mol/L
D. 0.02 mol/L
5. 蔗糖是常见的食用糖,蔗糖属于()
A. 混合物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单质
6. 下列各组离子反应能用H+ + OH-=H2O 表示的是()
A. NaOH溶液与CO2的反应
B. Ba(OH)2溶液和稀H2SO4的反应
C. NaOH溶液和盐酸的反应
D. 氨水和稀H2SO4的反应
7. 已知某本性溶液中含有Ba2+、Fe3+,则下述离子组能与上述离子共存的是
()
A. CO32-、Cl-
B. NO3-、Cl-
C. NO3-、SO42-
D. OH-、NO3-
8. 下列反应中,水作为还原剂的是()
A. 2Na + 2H2O = 2NaOH + H2↑
B. Cl2 + H2O HCl + HClO
C. 2F2 + 2H2O = 4HF + O2
D. SO2 + H2O H2SO3
9. 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MnO4-→Mn2+
B. HCl→Cl2
C. Fe→Fe3+
D. KClO3→O2
10.下列溶液中的各组离子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Ba2+、Cl-、SO42-
B. Ca2+、HCO3-、Cl-、K+
C. MnO4-、K+、I-、H+
D. H+、Cl-、Na+、CO32-
11.下列性质中,不属于大多数金属通性的是()
A. 有银白色光泽
B. 有延展性
C. 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D. 有很高的熔点和硬度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 钠和冷水反应:Na + 2H2O = Na+ + 2OH-+H2↑
B. 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 + 2OH-= AlO2-+ H2↑
C. 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 + 6H+ = 2Al3+ + 3H2↑
D. 铁跟稀硫酸反应:2Fe + 6H+ = 2Fe3+ + 3H2↑
13.下列实验中,能观察到明显变化现象的是()
A. 把KSCN溶液滴入FeCl3溶液中
B. 把铁片放入冷的浓硫酸中
C. 把盐酸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
D. 把淀粉溶液滴入KI溶液中
14.氢氧化铝可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的内服药,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铝的()
A. 酸性
B. 碱性
C. 两性
D. 氧化性
15.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 硬铝
B. 黄铜
C. 钢铁
D. 水银
16.下列对金属及其制品的防护措施中,错误的是()
A. 铁锅用完后,用水刷去其表面的油污,置于潮湿处
B. 通过特殊工艺,增加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C. 对于易生锈的铁制品要定期刷防护漆
D. 把Cr、Ni等金属加入到普通钢里制成不锈钢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晶和陶瓷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硅酸盐
B. 单质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C. 硅酸钠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D. 工业上用盐酸刻蚀玻璃
18.下列不属于传统硅酸盐产品的是()
A. 玻璃
B. 水泥
C. 光导纤维 D . 陶瓷
19.用自来水养金鱼时,通常先将自来水经日晒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其目的
是()
A. 利用紫外线杀死水中的细菌
B. 提高水温,有利于金鱼生长
C. 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D. 促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
20.下列气体中,既有颜色又有毒性的是()
A. 氮气
B. 一氧化碳
C. 氯气
D. 二氧化碳
21.下列物质能使品红褪色的是()
①活性炭②过氧化钠③氯水
④二氧化硫⑤臭氧
A. B. C. D.
22.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祸,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
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对燃煤进行脱硫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天然气、甲醇等清洁燃料
人工收集雷电作用产生的氮氧化物
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
A. B.
C. D.
23.对于硫酸和硝酸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 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投制容器盛装
B. 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C. 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D. 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
24.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的3He存在,以下关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是4He的同素异形体
B. 比4He多一个中子
C. 是4He的同位素
D. 比4He少一质子
25.有短周期元素A、B、C,其中A和B同周期,B和C同主族,且最外层电子
数之和为17,核电荷数之和为31,则A、B、C是()
A. C、N、Si
B. N、P、O
C. N、O、S
D. C、Si、S
26.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完全正确的是()
酸性:HClO4>HBrO4>HIO4碱性:Ba(OH)2>Ca(OH)2>Mg(OH)2
稳定性:HCl>H2S>PH3还原性:F->Cl->Br-
A. B.
C. D.
27.下列各组分子中化学键类型有明显差异的是()
A. H2O、CO2
B. MgF2、H2O2
C. NaOH 、Ba(OH)2
D. NaCl 、KCl
28.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活泼金属与酸反应
B. 制造水煤气
C. 酸碱中和反应
D. 镁条燃烧
29.绿色能源是指使用过程中不排放或排放极少污染物的能源,如水能、地热、
天然气、电能等。

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太阳能风能石油煤潮汐能⑥木材
A. B. C. ⑥ D.
30.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
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A. 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C.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D. 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31.石墨-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片:Zn + 2OH--2 e – = ZnO + H2O
石墨:O2 + 2H2O +4 e – = 4OH-,据此判断,锌片是()
A. 负极,并被氧化
B. 负极,并被还原
C. 正极,并被氧化
D. 正极,并被还原
32.对于100mL 1mol/L盐酸与锌粒的反应,下列措施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升高温度改用100mL 3mol/L盐酸改用300mL 1mol/L盐酸
用等量锌粉代替锌粒
A. B. C. D.
33.反应A(g) + 3B(g) =2C(g) +2D(g) 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化学反应速率,其中表
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4.0D S L mol •)=(υ
B. )/(6.0B S L mol •)=(υ
C.)/(5.0C S L mol •)=(υ
D. )/(15.0A S L mol •)=(υ 34.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是( )
A.反应停止了
B.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0
C.正逆反应都还在进行
D.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35.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 )
A.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C.分子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
D.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连结方式不同 3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烃类的是( )
A.C 6H 6
B.CO(NH 2)2
C.C 2H 4
D.C 4H 10 37.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酯化反应的反应物之一肯定是醇
B.酯化反应一般不需要加热
C.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D.酯化反应一般需要催化剂
3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银氨溶液检验某病人是否患糖尿病
B.在植物油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
C.酶不属于蛋白质
D.在鸡蛋白溶液中滴入浓硝酸,微热会产生黄色物质 3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交车使用天然气代替汽油主要是为了改善空气质量
B.航天器外层的抗氧化陶瓷复合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煤矿井爆炸事故是因为矿井内大量氢气遇明火发生爆炸
D.制造通讯光纤光缆需要使用大量的高纯硅
40.20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本和美国的三位化学家,他们发明了导电塑
料,如在聚乙炔合成过程中接触某些物质,其导电能力提高了1000万倍。

这类聚合物将在21世纪制成可折叠的电视机屏幕、可穿在身上的计算机、会发光的墙纸等。

由乙炔生成聚乙炔的反应属于( ) A.取代反应 B.消去反应 C.加聚反应 D.缩聚反应
参考答案
每题2.5分,共10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