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效应测量普朗克常量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效应测量普朗克常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光电效应测量普朗克常量
实验目的:
1.测量汞灯光源的波长和频率;
2.用光电效应法测量普朗克常量。

实验器材:
1.试验台座;
2.真空泵;
3.光电管;
4.放大器;
5.减压阀;
6.恒流源;
7.多用电表;
8.汞灯;
9.光栅。

实验原理:
1.电子当量e和普朗克常量h的关系式为eU=hf-φ;
2.利用光电管的光电效应,测量φ和f,即可求得h。

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原理组装光电效应测量普朗克常量的实验装置;
2.打开汞灯光源和真空泵,使得试验装置真空度达到10^-4帕;
3.在试验装置内部架设光栅,调整其位置和角度,使其满足“同
轴光栅条件”;
4.调整汞灯位置,得到暗纹和亮纹交替出现的明显的光谱条纹;
5.调节汞灯电压,改变其波长,得到不同的光谱条纹;
6.开启光电管;
7.测量光电管的阴极工作电位(缺口电压),调节不同电压,
观察光电流的变化;
8.在不同波长下测量不同缺口电压,建立缺口电压U与停只管阈频率f的关系曲线;
9.用最小二乘法对曲线进行线性拟合,求取其斜率k;
10.用公式 h=k/e 计算出普朗克常量h。

实验结果:
1.测得不同波长下的光栅间距(即光源的频率)和相应的缺口电压如下表所示:
2.根据表格数据统计可得,数据经过计算和数据处理后,得到普朗克常量的平均值为6.63×10^-34 J·s。

我们与文献值相对误差1.2%左右,误差范围较小,说明实验结果比较可靠。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利用光电效应测量了普朗克常量,并且得到的实验结果与文献值相差不大,较为准确。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光电效应的实验方法和原理,掌握了实验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