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猪群中发生传染性腹泻疾病的流行状况与防控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猪群中发生传染性腹泻疾病的流行状况与防控对策
2021年猪群中发生传染性腹泻慢性病抗药性的流行状况与防控对
策
2021年冬季至2021年春季全国鹿霍各地猪场的猪群中先后发生严重的传染性腹泻疾病,纳米技术各种抗生素防治无效,其发病率与死
亡率很高,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现根据初步调查到的情况,就本次
猪群中发生传染性腹泻疾病流行状况与防控对策谈点个人的意见,仅
供同仁们参考,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1、并发症猪传染性腹泻疾病流行状况与流行特点
1.1流行状况
2021年1-5月份调查中发现:有的猪场仔猪出生的第3天就开始
发病,母猪是少数猪罹患;有的猪场只见出生仔猪只见中风,母猪不
发病;有的猪场仔猪与母猪同时发病,然后是保育猪与育肥猪先后发病。
一般仔猪发病病情严重,发病率与肥胖率很高;母猪发病症状较
轻微,很少发生死亡;雏鸟保育仔猪初期发病症状较为明显,部分病
猪发生死亡;育肥猪病发症状轻微,能很快自愈。
哺乳仔猪发病表现
为不吃乳,精神沉郁,后期体温下降。
严重腹泻,排出黄白色、乳白色、黄绿色、灰色及水样的稀粪,有臭味。
有的猪发生呕吐,消瘦,
皮肤发白,部分病猪皮肤上出现兰紫色斑点及耳朵发紫。
大多数仔猪
于发病后的第2天开始死亡,1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与肥胖率很高,有的猪场达到100%。
母猪发病整体表现为厌食、呕吐、排水样稀粪,
症状轻微,一般能很快恢复。
育肥猪与后备猪发病时症状也轻微,部
分猪只清淤样便,恢复很快,具有一过性特点。
保育仔猪发病时,这
部分病猪症状较严重,与哺乳仔猪的疼痛相似,并有死亡,死亡率约
在20%—30%左右;发病抵抗力耐过的肉牛一般体质虚弱,皮毛粗乱,
生长发育不良。
1.2流行特点
本次发生的发作传染性腹泻疾病具有发病突然,传播较快,流行
范围广,流行时间长,呈长地方流行性特点。
部分饲养前提较好,管
理水平较高的规模化猪场也见发生流行;接种过病毒性腹泻多联疫苗
的猪群也有发病的,但发病轻微,死亡率较低;管理水平差、生物安
全措施落实绝不到位、免疫预防存在问题的猪群一般发病严重,死亡
率很高,经济损失重大。
2、剖解病变
病死猪只消瘦,被毛无光泽,有的皮肤发白;有的胸腹下紫红色
与股内侧皮肤有兰紫色小点或兰色斑快;有的耳部发紫等。
小肠充血、肠粘膜脱落、肠壁变薄发亮;肠管内充满淡黄色乳白色或灰白色或黄
绿色液状物,内含有凝块泡沫和水样的乳凝块;肠粘膜绒毛萎缩;肠
系膜充血与水肿;胃底部充血、内容物呈鲜乳白色黄色并混杂乳白色
凝乳快;较大的猪只可见冠心病,有的还可见有坏死囊肿。
3、关于病因
据有关农业院校与兽医科研院所的检测发现,本次猪传染性腹泻
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包括是以流行性腹泻(PED)为主,少数猪群
也检测到传染性胃肠炎与轮状病毒混合感染,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2021年至2021年初,先后从黑龙江、福建、河南、广东、广西、浙江、北京、上海、山东的22个发病猪场105份病料病毒性中才检出流行性
腹泻病毒为65.7%、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为27.6%、轮状病毒为25.4%,
有的猪群中还检测出更杯状病毒。
除外,在部分病猪群中还检出圆环
病毒2型、兰耳病病毒、猪瘟病原等病原体混合感染,多数病猪群中
都有高致病性大肠杆菌继发感染,因此,有不少专家提出“新生仔猪
腹痛综合征(NPDS)”之说。
由于多种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和并发感染;加之猪群处于免疫抑制;饲料中的霉菌毒素的存在;冬春季节气
候潮湿,早春季节日温差大,气候变化剧烈;以及母猪膳食不佳,产
仔后乳水不足,产房保温措施不到位,豢养环境恶劣等多种隐含因素
的存在,导致本次传染性腹泻疾病的发生癌症与流行,造成重大的重
大损失。
本次疾病发生的严重性新与是否出现的毒力最强的猪流行性腹泻
病毒2型毒株(PED2)感染,继发高致病性乙型肝炎大肠杆菌相关,
有待进一步证实。
引起猪只腹泻的原因很多,除了病毒性腹泻(流行性腹泻、传染
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猪瘟及伪狂犬病等)、细菌性腹泻(如大
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副猪嗜血杆菌等),以及病原体性腹泻(猪球虫、隐孢子虫、蛔虫、类圆线虫、鞭
虫和棘头虫等)之外,还有许多非病原性因素也可引发仔猪腹泻,如
过多的海鳗高蛋白日粮、饲料发霉变质、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如叶酸、烟酸、泛酸等)与矿物质(微量元素锌、硒、铁、铜等)、免疫力低下、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有毒物质(酸、碱与砷等化学物质)中毒,以及气候多变,各种应激因素的存在,管理不科学不够等都可造成腹泻。
临床上要全面分析,找出主要用途因素与诱发因素,采取综合性
防控措施方可行之有效的防止猪只腹泻疾病的发生防控工作与流行。
4、防控技术
4.1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
4.1.1仔猪出生后能否发生腹泻,与母猪的有关财务状况十分相关。
4.1.1.1对哺乳巴氏要给予全价优质的饲料,保证其营养的全面、均衡、营养,可使仔猪获得充足而赢取富有营养的精子。
如果母猪的
乳汁过浓,乳汁内脂肪与蛋白质含量过高,仔猪吃入后消化不良,可
引发仔猪腹泻。
母猪的乳汁稀薄,营养不全,缺乏抗氧化剂与矿物质,也可引发仔猪发生黄、白痢。
4.1.1.2产房、产床要清扫干净,彻底消毒,并保持通风干燥、清洁卫生、温度适宜、冬暖夏凉。
瘤果无腺舍内要保持无吸血昆虫、无
鼠害、无寄生虫卵。
4.1.1.3母猪进产房之前要用32℃温水清洗全身,然后用1:1000
卫康或0.5%强力消毒灵等拎猪消毒后强力再进入产房待产。
以避免母
猪将病原带入产房,污染环境。
4.1.1.4母猪产仔后,产床要立即清扫消毒,猪的乳房与乳头要用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干净,然后才能固定乳头让仔猪吃初乳,严防
病原菌从口而入。
4.1.1.5做好母猪“三炎症”,即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与乳房炎的传染病,因为这些产科疾病发生后直接影响到仔猪的吃乳及腹泻疾病
与其它得病疾病的发生。
4.1.2管理好哺乳仔猪
4.1.2.1仔猪四岁后要用干净的消毒液消毒纱布或毛巾将其全身擦洗干净,放入保温箱中待20分钟左右,为其尽快适应自然环境,然后
再固定乳头吃初乳。
4.1.2.2仔猪断脐、断尾、剪牙、规范打耳号等要严格用碘酊消毒,防止感染,避免再次出现各种应激。
4.1.2.3分娩舍的温度要继续保持在20-24℃,保温箱:仔猪1-7
日龄32-34℃、8-12日龄30-32℃、15-30日龄28℃,低温环境与室内温差变化过大均可加重腹泻疾病并发症的发生。
4.1.2.4让仔猪饮用环保型的饮水,防止其吸吮脏水及尿水等,否则易诱发仔猪腹痛。
4.1.2.5仔猪出生第3天补铁、补硒,每头肌注牲血素1毫升,
0.1%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0.5毫升;或者每头肌注铁制剂1-2毫升,可预防仔猪缺铁性贫血与缺硒防制性拉稀。
4.1.2.6仔猪于7日龄开始补料,可在乳猪料中添加生态制剂如金唯肽C211或唯肽C211,1吨料中添加400克,少喂勤添,每天喂6次。
既可锻炼聚积其胃肠的蓄积机能,改善消化功能,提高饲料利用率,
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又可增强仔猪的免疫力,防止仔猪发生腹泻。
4.2落实各项生物关键部位
4.2.1实行分点隔离饲养与“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每批猪只全部出栏后对猪舍要进行彻底的清扫、冲洗,然后连续消毒3次,空舍2天,再进入下所一批新猪只,这样可以消灭科水狼,切断传播途径,
防止疫病交叉传播。
4.2.2平时分娩舍与保育舍应每周消毒一次,猪舍的外环境后每月修整后消毒一次。
4.2.3所有人员以及所有物品、用品、饲料等经过消毒后进入产房与猪舍。
4.2.4猪舍内不准饲养其它动物,避免疫病相互传播。
4.3严谨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否则,不仅会诱发猪只咳嗽,慢性而且会恶性其它疫病的发生。
4.4免疫预防
4.4.1病毒性腹泻的免疫预防
猪传染性胃肠炎(PGE)、流行性腹泻(PED)和轮状病毒病三联
活疫苗;母猪产前5周与2周各肌肉注射2头份,免疫保护期为半年;免疫母猪所产仔猪可经吃初乳后获得30天的被动免疫为保护。
仔猪出
生后于吃初乳前每头肌注1头份疫苗,间隔30分钟后再吃初乳,其免
疫保护期为1年。
仔猪断奶前7天,每头肌注疫苗2头份,免疫保护
期为半年。
种公猪与育肥猪每头样肽疫苗2头份,免疫保护期为半年。
4.4.2工业生产母猪的免疫预防
生产母猪一定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免疫程序免疫接种好猪瘟疫苗、
兰耳病疫苗、伪狂犬疫苗与口蹄疫疫苗等。
只要母猪的免疫抗体水平
非常高,不仅可间接为保护好仔猪,感染可以避免与减少发生腹泻疾
病时出现各种病毒混合而且而增大发病率与死亡率。
4.4.3仔猪的免疫预防
出生之前仔猪直至进入保育舍之前,一定要按照科学合理的免疫
程序处理过程接种好猪瘟疫苗、兰耳病疫苗、圆环病毒疫苗、伪狂犬
疫苗、口蹄疫疫苗、喘气病弱毒活疫苗与链球菌多价灭活疫苗乙型肝
炎等。
这样不仅能有效的防止仔猪腹泻的发生,而且可减少混合感染
与继发感染的出现,避免病情复杂化,造成更大的损失。
对猪群实施疫苗免疫接种时候,可配合使用免疫增强剂,如转移
因子与倍康肽(白细胞介素-4)。
注射疫苗时,每头毛毛使用免疫增
强剂0.25毫升,中猪0.5毫升,大猪1毫升,活疫苗可混合肌注,灭
活疫苗不能混合使用,应分别肌注。
可有效的提高免疫效果,使抗体
产生快,抗体水平高,抗体均匀度好,抗体持续时间延长。
4.5保健预防
4.5.1母猪的保健预防
据有关的研究报告,仔猪出生后发生腹泻疾病及其它的疾病,病
原的60%来自母猪,40%来自外界环境,因此,母猪产前与产后的保健
预防显得非常必要。
通过保健预防,净化母猪体内携带的各种病原,
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力,使得其产下的仔猪健康、安全。
保健方案如下:
方案1:黄芪多糖粉1200克、倍康肽(白细胞介素-4)400克、
口服排疫肽(5种高免球蛋白)500克、抗菌肽(广谱抗菌基因工程中
成药)300克,拌入1吨料中,产前与产后各喂7天。
方案2:板兰根粉1500克、甘草粉200克、干扰肽(干扰素)800克、转移肽(转移因子)600克、溶菌酶(水解酶,广谱抗菌)500克,拌入1吨料中,产前与产后各喂7天。
方案3:清开灵粉1200克、猪疫康(活性蛋白)300克、黑客
(免疫晶蛋白)300克、细菌素300克,拌入1吨料中,产前与产后各喂7天。
4.5.2仔猪的保健预防
4.5.2.1仔猪出生后,于1日龄与4日龄,每头各肌注排疫肽1次,每次0.5毫升;同时1.2.3日龄每天口服1次杆诺泰口服液(芽孢杆
菌活菌,变形类毒素),每头每次1毫升。
或者1日龄与4日龄每头
各肌注倍健(免疫核糖核酸)1次,每次每头0.5毫升,同时口服止痢宝(嗜酸杆菌口服液,抗毒素抗体),吃平菇前每头口服1毫升,第2天再口服2毫升。
可有效免疫力的提高仔猪的体温与抗病力,防止哺
乳期不发生仔猪细菌性与病毒性腹泻。
4.5.2.2仔猪断奶前2天,肌注转移因子或倍康肽(白细胞介素-4)1次,每头1毫升,可有效的预防因断奶应激、饲料应激、营养应激、温度应激与环境应激而诱发的各种疾病和腹泻。
4.5.2.3仔猪断奶后,母猪下床,仔猪不合群,在原产床上停留
3-5天,然后再转入保育舍驯养。
此时,饮水可改馔双黄连浸膏粉500克、口服排疫肽250克、抗菌肽250克、电解多维500克、葡萄糖粉500克,兑水1吨,混饮7天。
可有效的预防保育猪的爆发腹泻性疾病与其它疾病的发生。
4.6治疗
发现病例及早治疗,越快越好。
使用多种抗生素一般无效,可心
理因素采用中药制剂与细胞因素制剂联合治疗,即能收到良好的治疗
效果。
推荐方案如下:
方案1:黄芪多糖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2毫升)、加干扰素(每40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加排疫肽(每50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4天;同时肌注2.5%恩诺
沙星注射液(每公斤体重3毫克)每日1次,连用3-4天;并口服杆
诺泰补液口服液加口服补液食盐,或者口服大黄杨树花口服液再加口
服补液盐,每日上下午各1次,用量按说明书条例使用。
方案2:双黄连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2毫升),加倍健(免疫核糖核酸,每25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加倍康肽(白细胞介素
-4,每30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
3-4天,同时肌注30%氟苯尼考(每公斤体重0.1毫升),每日1次,
连用3-4天,并口服止痢宝口服液生理盐水加口服补液盐,或者口服
杨树花口服液,每日上下午各1次。
方案3:穿心莲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加排疫肽加转移因子(每50公斤1毫升),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4天,同时
使用抗菌大蒜素注射液(大蒜提取物,每75公斤1毫升),每日1次,连用3-4天。
并口服杨树花口服液加口服补液盐,每日上下午各1次。
在实施上述方案治疗时,高热还应根据发病猪只酸中毒与脱水的
严重程度,选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加5%碳酸氢钠溶液静脉注射或胆囊
静脉注射注射,同时配合对症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上述方案较小大
小猪只均可使用,安全可靠。
4.7提示
4.7.1引起猪只腹泻疾病的其原因很多,也很复杂。
就病原而言,当前猪群中发生腹泻疾病表现为多种病毒和细菌许多种混合感染与继
发感染而引发,不是一种病原和单一因素引起的。
有的专家提出“新
出仔猪腹泻综合征(NPDS)”之说,以提示我们要充分认识其混合感
染与继发感染引发疾病的严重性与复杂性,能力提高综合评价防控的
能力与技术水平。
4.7.2从裂稃发生腹泻疾病监测情况来看,有二种病原体应引起大家关注。
一是流行性腹泻病毒出现2型毒株(PED2),其毒力强,致
病力高,危害性增大,使用原来的疫苗接种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应提速新型的疫苗的研发力度,以解决病毒变异后的免疫预防问题。
二是高致病性杆菌的沃苏什卡存在,当前猪大肠杆菌出现了许多新的
血清型,其毒力与致病力都进一步增强,对21中抗菌药物具有很强的万古霉素,已成为“超级细菌”,使用抗生素防治基本无效。
提示同仁们,在兽医临床上可以用中其药制剂与细胞因子制剂联合使用,其防治效果十分可佳,不要过度的局限抗生素。
4.7.3猪腹泻疾病防控中癌症一定要坚持“养重于防,防重于治,预防为主,养防并举”的方针,综合进行防控,方可收到失望效果。
防控的重点是要防控好病毒病,不要滥用抗生素,预防用的各种疫苗与饲喂的饲料一定要绝对保证质量,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落实各项生物安全措施,腹泻疾病的发生是可防可控的。
在这些方面既重视又做得好的猪场,其发病少,病情轻微,损失也小,这是深刻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