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高通滤波器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课程设计高通滤波器的设计、制作及分析
学校:伊犁师范学院
单位: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电信11-2班
姓名:刘盼
学号:11071201030
指导老师:石雁祥
设计指标:截止频率为18KHz的高通滤波器
一、高通滤波器
1、高通滤波器的定义:让某一频率以上的信号分量通过,而对该频率以下的信号分量完全抑制的电容、电感与电阻等器件的组合装置。
2、高通滤波器是指车载功放中能够让中、高频信号通过而不让低频信号通过的电路,其作用是滤去音频信号中的低音成分,增强中音和高音成分以驱动扬声器的中音和高音单元。
3、理想高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H(jw)
F/Hz
4、实际高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H(jw)
F/Hz
5、截止频率定义:用来说明电路频率特性指标的特殊频率。
当保持
电路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改变频率使输出信号幅度降至最大值的0.707倍,此时的频率称为截止频率。
二、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
1、设计低通滤波器的工作电路图如图(1):
Ui
+
Uo
+
- -
图(1)
2、 幅频特性:
()1
Uo
R H j j RC
Ui
R j C
ωωω=
==+
f
RC
j H πωωω2)1
(11)(2=+=
令RC f H π21=
可得:当H f f =时 707.02
2
)(==
ωj H f=18KHz 是高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标称值电容C=0.022uF ,由此得出R=402Ω。
3、用MATLAB程序进行仿真程序:
clear;
r=400;c=0.000000022;
f0=0;fn=30000;df=0.01;
f=f0:df:fn;
w=2.*pi.*f;
a=(1./(w.*r.*c)).^2;
H=(1./(1+a)).^0.5;
plot(f,H);
xlabel('f');
ylabel('H');
运行仿真程序得到如图(2)的结果:
00.51
1.52
2.5
3
x 10
4
0.10.20.30.40.50.60.70.8
0.9f
H
X: 1.807e+004Y: 0.7068
图(2)
三、高通滤波器的制作和测试
1、根据选定电阻、电容的参数,在实验室找到了欧姆电阻和微法电容,安装到
电路板上,进行焊接。
焊接结果如图(3a )、图(3b ):
图(3a )焊接电路板的正面结构
图(3b)焊接电路板的背面结构
注:电路板规格为4cm×5cm;电容为直插瓷戒电容223;电阻为直插
金属膜电阻196Ω、210Ω;普通跳线;导线若干。
2、对高通滤波器进行实验检测
实验仪器:
名称参考型号数量用途
示波器YB434OG 1 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函数信号发生器YB2639 1 作为信号源万用表VC9807A 1 测电阻值
3、对示波器进行校准:
(1)按下示波器电源“power”;
(2)将时间“TOME/DIV”打到0.2ms;
(3)将示波器“MODE”打到“CH1”,同时将“VOLTS/DIS”打到“1”;
(4)将同轴测试电缆链接到“CH1”上,测试笔上的开关推到“×1”对CH1校准;
(5)同理对“CH2”通道进行校准。
4、接入滤波器测试,如图(4a)、图(b)所示:
图(4a)滤波器接入电路全局图
图(4b)滤波器接入细节图
(1)将示波器“CH2”的测试笔挂钩接到滤波器电路的输入端,上面的鳄鱼夹夹到输出端的地线上;
(2)将示波器“CH1”上的测试笔挂钩接到电路的输出端,上面的鳄鱼夹夹到输出端的地线上;
(3)打开函数信号发生器开关,输出端接上同轴测试电缆,把红色鳄鱼夹夹到滤波器电路输入端,黑色鳄鱼夹夹到滤波器电路的输出端地线上;
(4)打开信号系统试验箱,将S1、S2、S3打亮,用一根导线接“GND”,d导线另一端接到滤波器电路输出端地线上;
(5)示波器“MODE”打到“DUAL”,调节频率旋钮观察波形(如图(5)所示);
图(5)
(6)根据规定当输出的)(ϖj H 为最大输出)(ϖj H 的0.707倍时所对应的频率为截止频率。
(看着函数信号发生器频率读数和示波器的波形,当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波形所对应的格数是0.707倍)。
(7)接入频率f 和电压U ,可用“扫描时间”
格数⨯=
1
f (CH2通道输入
信号,输入电压始终为2.83V ,调节频率按钮,调节输出电压O U )。
5、测量并读取记录数据: 表一 f/kHz
5 10 15 20 25 30 i U
2.83 2.83 2.83 2.83 2.83 2.83 O U
0.741 1.363 1.83 2.08 2.24 2.43 H 0.268
0.486
0.640
0.743
0.812
0.857
表二
f
35 40 45 50 55 60 i U
2.83 2.83 2.83 2.83 2.83 2.83 O U
2.40 2.59 2.51 2.55 2.73 2.62 H 0.889
0.912
0.928
0.941
0.950
0.958
四、实验采用MALAB 仿真软件进行数据综合 测试程序:
clear;
dataf=[5000,10000,15000,1808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55000,60000];
dataH=[0.268,0.486,0.640,0.707,0.812,0.857,0.889,0.912,0.928,0.941,0.950,0.958]; plot(dataf,dataH); xlabel(‘f ’); ylabel(‘H ’);
运行测试程序得到如图(6)所示
H(jw)
012345
6
x 10
4
0.2
0.30.40.50.60.70.80.91X: 1.808e+004Y: 0.707
图(6)
理论值为:18KHz
由图可读出测试值为:18080Hz 误差为:%H
H f f f E 测
-=
E=[(|18000-18080|)/18000] %=0.4%﹤5%
五、误差分析:
1、计算所需要得电阻阻值时,我们确定电容计算电阻,是理想的
电阻,R=402欧,但是实际电路中串联的是406欧电阻,于是这与标出的值有一定的误差。
2、在连接电路时有焊锡和导线影响,实际导线也是有电阻的,所
以这也导致实验出现误差;
3、所用的所有仪器,示波器、信号系统试验箱、函数信号发生器
等都有些仪器误差。
六、心得体会
经过此次对高通滤波器的设计、制作和分析,让我弄懂了很多问题。
首先,从开始的计算、选器材、设计电路及焊接、测试,到现在的完成,这期间经历了很多次的失败,示波器的校准相当的重要,而且焊接也要很精细,最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电容、电阻,我就是因为电容、电阻的选择不恰当而导致了多次失败。
其次,必须要全面的考虑整体设计。
通过较大的电阻,减小导线自身带来的误差,以及焊锡处的处理要精细,避免产生较大误差。
最后,是示波器的读数。
因为读数时必定会有不准确的地方,我们应当多次读数来减少不准确的因素。
这是我第一次设计实验,通过这次的实验,我发现自己存在很多的问题,越是简单的问题越是应该重视,细节决定成败,只有全面理解问题,才能准确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