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资源与渔场学资源历年试题及部分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首页)
2005学年第 1学期试题名称:资源生物学(A)共 1 页第 1 页
专业年级: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03 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名叶振江分数
一、名词解释(30分)
种群分节特征日轮单周期型鱼类沉性卵鳕型鳞性成熟系数卵胎生怀卵量
更替率
二、问答题(70分)
1.什么是耳石成分指纹?利用成分指纹鉴别鱼类种群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如何?(8分)2.鱼类早期发育分哪几个阶段?试述其仔鱼后期与稚鱼期的主要特征。
(10分)
3.鱼类耳石、鳞片上年轮特征各有什么特点?其年轮形成原理是什么?(10分)
4.试以耳石为例,详述鱼类年龄与生长研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10分)
5.试述鱼类食饵更替的主要表现。
(10分)
6.鱼类产卵洄游有什么特点?(10分)
7.试述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量度的主要指标。
(12分)
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
签字
院系负责人
签字
年月日
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附页)
学年第学期试题名称:共页第页
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首页)
2005学年第 1学期试题名称:资源生物学(B)共 1 页第 1 页专业年级: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03 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名叶振江分数
三、名词解释(30分)
量度特征性比年龄结构产卵洄游群落食饵更替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演替产卵洄游
大陆架渔场
四、问答题
8.试述鱼类种群间形态方面的主要区别特点。
如何利用形态学方法鉴别鱼类种群?(10分)9.试述鱼类生命周期的时相划分。
(10分)
10.如何用Peterson鱼体长度分布曲线法研究鱼类生长?(10分)
11.试述黄渤海鱼类的繁殖期、排卵方式与产卵类型特征。
(10分)
12.影响鱼类食饵保障的因素有哪些?(10分)
13.试述鱼类个体繁殖力的变化规律。
(10分)
14.试简述鱼类日轮研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10分)
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
签字
院系负责人
签字
年月日
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附页)
学年第学期试题名称:共页第页
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首页)
2006学年第 1学期试题名称:资源生物学(A)共 1 页第 1 页专业年级: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04 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名叶振江分数
五、名词解释(30分)
鳞焦环片二夏龄鱼越冬洄游群落
鱼类个体繁殖力怀卵量物种多样性大陆架渔场卵胎生
六、简答题(36分)
15.什么是种群?有哪些方法可以划分鱼类种群?(6分)
16.鱼类生命周期有哪些主要阶段?(6分)
17.鱼类产卵类型有哪些? (6分)
18.鱼类鳞片上的年轮特征有哪几种? (6分)
19.草食性鱼类有哪些类型? (6分)
20.鱼类产卵洄游有哪些主要特征?(6分)
七、综述题(34分)
1.试述Peterson鱼体长度分布曲线法研究鱼类生长的原理、应用、优点与局限性。
(12分)2.试述鱼类性腺成熟度的目测等级法划分。
(12分)
3.试述鱼类食饵定量与定性分析的内涵及更替率、饱满总指数与饱满分指数、选择指数等定量指标的定义。
(10分)
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
签字
院系负责人
签字
年月日
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附页)
学年第学期试题名称:共页第页
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首页)
2006学年第 1学期试题名称:资源生物学(B)共 1 页第 1 页
专业年级: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04 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名叶振江分数
八、名词解释(30分)
产卵量量度特征二冬龄鱼索饵洄游群落演替
浮性卵产卵洄游食饵更替大陆架卵生
九、简答题(36分)
21.试述渔业资源生物学的主要内涵?(6分)
22.鱼类仔鱼后期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6分)
23.鱼类排卵方式有哪些类型? (6分)
24.鱼类耳石与鳞片上的年轮特征有何不同? (6分)
25.鱼类食性类型按食饵生态类型划分有哪些种类? (6分)
26.鱼类越冬洄游有哪些主要特征?(6分)
十、综述题(34分)
4.试述鱼体长度分布曲线法研究鱼类生长的原理、应用、优点与局限性。
(12分)
5.试述鱼类性腺成熟度的几种划分方法及各自特点。
(12分)
6.试述鱼卵的主要特征及鉴别要点。
(10分)
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
签字
院系负责人
签字
年月日
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附页)
学年第学期试题名称:共页第页
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首页)
2007学年第 1学期试题名称:资源生物学(A)共 1 页第 1 页专业年级: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05 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名叶振江分数
十一、名词解释(30分)
渔业生物学 fisher-ɑ指数量度特征寄生性鱼类长周期型鱼类
卵膜相对边缘测定法协方差分析卵胎生年轮
十二、简答题(36分)
27.试述利用耳石成分指纹鉴定鱼类种群的原理与基本方法。
(4分)
28.试述鱼类种群研究的重要意义及种群结构的基本特征?(6分)
29.简述鱼类年龄与生长的研究意义。
(6分)
30.简述鱼类个体繁殖力的几个基本概念,并以带鱼为例,阐述其变化规律。
(8分) 31.黄渤海鱼类有哪些分布类型? (6分)
32.简述鱼类个体繁殖力测定的主要方法。
(6分)
十三、综述题(34分)
7.试分析影响鱼类鱼饵保障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以及鱼类食饵保障的协调。
(14分)8.试述鱼类生命周期的过程及主要特征。
(10分)
9.鱼类洄游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征?并分析其研究意义。
(10分)
授课教师
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
签字
院系负责人
签字
年月日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附页)
学年第学期试题名称:共页第页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首页)
专业年级: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05 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名叶振江分数
十四、名词解释(30分)
群体物种多样性食饵选择性杂食性鱼类短周期型鱼类油球优势种大陆架渔场卵生明亮线
十五、简答题(36分)
33.简介鱼类耳石概况。
(6分)
34.试析与水产资源生物学关系密切的主要学科。
(6分)
35.简述鱼类年龄与生长的研究意义。
(6分)
36.简述对虾性腺成熟度的目测等级法划分。
(6分)
37.鱼卵有哪些主要类型? (6分)
38.简述鱼类早期发育的主要阶段过程。
(6分)
十六、综述题(34分)
10.试分析鱼类鱼饵更替的主要表现。
(10分)
11.分析罗查李 (Rosa-Lea)现象及出现原因。
(12分)
12.试分析标志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标志方法。
(12分)
授课教师
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
签字
院系负责人
签字
年月日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附页)
学年第学期试题名称:共页第页
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首页)
2008学年第 1学期试题名称:资源生物学(A)共 1 页第 1 页
专业年级: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05 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名叶振江分数
十七、名词解释(30分)
种群环片群落索饵洄游浮性卵相对边缘测定法
量度特征寄生性鱼类长周期型鱼类卵膜
十八、简答题(36分)
39.简介鱼类耳石概况。
(6分)
40.鱼类排卵方式有哪些类型?(6分)
41.试比较鱼类耳石与鳞片上的年轮特征。
(6分)
42.试分析鱼类鱼饵更替的主要表现。
(6分)
43.鱼类仔鱼后期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 (6分)
44.鱼类食性类型按食饵生态类型划分有哪些种类?(6分)
十九、综述题(34分)
13.简述鱼类绝对个体繁殖力、相对个体繁殖力及相关的基本概念,并以带鱼为例,阐述其变化规律。
(14分)
14.2.试以蓝点马鲛为例,分析春季4、5月份该鱼在黄海南部吕泗、大沙渔场产卵洄游过程与渔场动态基本特征,并对可能影响其洄游与分布的主要环境要素进行分析。
(20分)
授课教师
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
签字
院系负责人
签字
年月日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首页)
2008学年第 1学期试题名称:资源生物学(B)共 1 页第 1 页
专业年级: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05 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名叶振江分数
二十、名词解释(30分)
群体物种多样性食饵选择性杂食性鱼类越冬洄游
油球二冬龄鱼大陆架卵胎生鳞焦
二十一、简答题(36分)
45.鱼类生命周期有哪些主要阶段?(6分)
46.什么是种群?有哪些方法可以鉴别鱼类种群? (6分)
47.简述鱼类年龄与生长的研究意义。
(6分)
48.简述对虾性腺成熟度的目测等级法划分。
(6分)
49.鱼卵有哪些主要类型? (6分)
50.试述与水产资源生物学关系密切的主要学科。
(6分)
二十二、综述题(34分)
15.分析罗查李 (Rosa-Lea)现象及出现原因。
(14分)
16.2.试分析标志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标志方法。
(20分)
授课教师
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
签字
院系负责人
签字
年月日中国海洋大学2009-2010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水产学院《资源生物学》课程试题(A卷) 共1 页第1 页
中国海洋大学2009-2010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
命题负责人签字年月日院系负责人签
字年月日
中国海洋大学2010-2011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水产学院《资源生物学》课程试题(A卷) 共1 页第1 页
中国海洋大学2010-2011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
命题负责人签字年月日院系负责人签
字年月日
三十五、名词解释(30分)
鳞焦:鳞片的最早形成部分称为鳞焦。
在鳞片的中心或偏在一旁。
环片:围绕鳞焦中心排列许多隆起线,称环片、或轮纹。
环片的排列一般以同心圆圈形式,但也有矩形或其他形状,这主要依据鳞型不同而有区别。
鱼类鳞片上的轮纹结构,又分为年轮、幼轮、副轮和生殖轮。
二夏龄鱼:是已度过两个夏季的鱼, 这个名称自鱼的生命开始后的第二年的下半年和秋季起称之。
鳞片上有一个年轮痕迹, 年轮外围或多或少有第二年增生的部分轮纹。
二夏龄鱼同样也属于第一龄组 (I) 的范畴。
越冬洄游:鱼类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为追求适合其生存的水域而引起的集群性移动。
群落:在一定地段或一定生境里的各种生物种群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单元。
集合体中的所有生物保持着有机联系,组成的一个具有独特成分、结构和机能的“生物社会”。
鱼类个体繁殖力:系指一尾雌鱼在一个生殖季节中可能排出卵子的绝对数量或相对数量。
怀卵量:产卵前夕卵巢中可看到的成熟过程中的卵数。
物种多样性:包括两种方面的内涵,一是种数的多少即种的丰富性;一是群落中各个种的相对密度即群落的异质性。
大陆架渔场:在大陆架水域,由于光线充足,营养盐丰富,浮游生物繁盛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渔场。
卵胎生:卵子在体内受精并在雌性生殖道内进行发育,胚体发育营养来自于卵黄,母体不供应营养,仅提供呼吸。
海鲫,鼠鲨等。
三十六、简答题(36分)
75.什么是种群?有哪些方法可以划分鱼类种群?(6分)
所谓种群,实际系指生活在有限空间内、有较多特征一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 换句
话说 , 种群是一个在种的分布区内 , 有一群或若干群体中的个体, 其形态特征相似 , 生
理、生态特征相同, 特别是具有共同的繁殖习性, 即相同遗传属性___同一基因库的种内个
体群。
下列方法可鉴别种群:
形态学方法:又称生物测定学方法, 是属于传统鉴别方法。
是根据对大量个体的形态特征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显著性比较来鉴别。
生化遗传学方法:通过对不同群体生化遗传学指标如肌浆电泳、同功酶特征的比较来鉴别。
生态学方法:通常是划分种群最直观、也是最可靠的方法。
主要通过对洄游分布的研究,考察生殖及分布区的隔离状况从而判别种群。
76.鱼类生命周期有哪些主要阶段?(6分)
①卵期;②仔鱼期;③仔鱼后期;④稚鱼期;⑤幼鱼期;⑥未成熟鱼期;⑦成鱼期;⑧衰老期。
77.鱼类产卵类型有哪些? (6分)
按卵径组成及产卵次数分:
单峰,一次产卵型(黄海鲱);单峰,多次产卵型;
双峰,分批产卵型(条尾鲱鲤);
多峰,一次产卵型;多峰,连续产卵型(鳀)。
78.鱼类鳞片上的年轮特征有哪几种? (6分)
⑴疏密型⑵切割型(3)明亮型(4)平直型(5)疏密乱纹型
79.草食性鱼类有哪些类型? (6分)
(1) 以摄食浮游植物为主的鱼类 : 如斑鰶、沙丁鱼等。
该类型的鳃耙十分密集 , 适宜过滤浮游单胞藻类, 肠管发达便于吸收营养。
(2) 以周丛生物为主的鱼类:该类型的鱼口吻突出, 便于摄食附着于礁岩上的丝状藻类, 如突吻鱼。
(3) 以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为主的鱼类:这类鱼咽喉齿坚强发达, 肠管较长适宜啃吃水草等。
如草鱼。
(4) 以腐植质、碎屑为食的鱼类:如鲻鱼。
80.鱼类产卵洄游有哪些主要特征?(6分)
①游速快, 距离长, 受环境影响较小。
②在生殖洄游期间, 分群现象最为明显, 通常按年龄或体长组群循序进行。
③在生殖洄游期间, 性腺发生剧烈的变化, 无论从发育情况或体积和重量来看, 前后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④生殖洄游的目的地是产卵场, 每年都在一定的海区, 但在水文条件 ( 如温度、盐度的变化等 ) 的影响下 , 会发生一些变化。
三十七、综述题(34分)
21.试述Peterson鱼体长度分布曲线法研究鱼类生长的原理、应用、优点与局限性。
(12分)
①理论基础
每相隔1年, 其平均长度和体重相差一级;
随着年龄的增加, 鱼类个体数量减少。
②应用:群体年龄组成的求算;生长
以各长度组为横坐标、其所占比例频数为纵坐标绘图,可以看出某些连续长度组的数量特别多, 而某些连续长度组的数量特别少, 或者没有,形成一系列的高峰与低谷。
各个高峰代表一个年龄组,每个高峰的长度组即代表该年龄组的体长范围。
在渔具不具备选择性的条件下,长度组分布区域的高峰一般是依次降低的, 如冰岛东部鳕鱼的长度分布曲线。
③优点:简便易行,成本低。
④局限性
用这种方法鉴定鱼类年龄有一定的局限性。
⑴渔具选择性:渔具对渔获物有着一定程度的选择性, 如拖网、围网、张网、钓具等, 都有其限制性的一面, 在所捕获的总渔获物中很难包括着各个长度组(或年龄组) 的鱼类。
⑵鱼群分布的局限性:鱼群在各个渔场,所处的季节时期并不是按体长和年龄的数目成比例地混合着。
⑶高龄鱼长度界限模糊性:老年鱼进入衰退期, 生长缓慢, 甚至停止生长, 因此不免
出现长度分布的重叠现象,所以不容易根据长度分布曲线来确定高龄鱼的年龄组成。
尽管具有上述的缺点, 但仍可作一种间接测定年龄的方法。
尤其是对一时无法找出鉴定年龄的合适条件之前, 常常要依靠这种方法。
22.试述鱼类性腺成熟度的目测等级法划分。
(12分)
Ⅰ期 : 性腺尚未发育的个体。
性腺不发达, 呈细线或细带状, 肉眼不能认别雌雄。
Ⅱ期 : 性腺开始发育或产卵后重新发育的个体。
并能辨识出雌雄。
卵巢:呈细管状或扁带状, 呈浅红肉色, 肉眼不能看出卵粒。
精巢:扁平稍透明 , 呈灰白色或灰褐色。
Ⅲ期 : 性腺正在成熟的个体。
性腺已较发达, 肉眼可以明显看出卵巢内充满不透明的稍具白色或浅黄色的卵粒, 卵粒
互相粘连成团块状, 切开卵巢挑取卵粒时, 卵粒很难从卵巢上脱落下来。
精巢的前部较扁平,后部收缩, 表面呈灰白色,压挤精巢, 不能挤出精液。
Ⅳ期 : 性腺即将成熟的个体。
卵巢已有很大的发展, 占腹腔的2/3 左右, 卵粒显著, 呈圆形。
切开卵巢膜, 卵粒彼此易分离, 有时能看到少量半透明卵。
卵巢呈桔黄色或桔红色 , 轻压鱼腹无成熟卵粒流出。
精巢也显著增大, 呈白色。
挑破精巢或轻压鱼腹能有少量精液流出。
Ⅴ期: 性腺完全成熟, 即将或正在产卵的个体。
卵巢饱满, 充满体腔。
卵大透明, 对鱼腹部稍加压力, 卵粒即行流出。
精巢体积也有最大发展, 呈乳白色, 充满精液。
压挤精巢或对鱼腹稍加压力, 精液即行流出。
Ⅵ: 产卵排精后的个体。
性腺萎缩、松弛、充血, 呈暗红色, 体积显著缩小, 只占体腔一小部分。
23.
试述鱼类食饵定量与定性分析的内涵及更替率、饱满总指数与饱满分指数、选择指数等定量指标的定义。
(10分
a)定性分析即鉴定食物团中的生物种类并列出食料名录;定量分析则是在定性分析基础上
给出各种类在食物团中所占的比例。
b)更替率 (%)
指胃内含物中各大类 ( 或种类 ) 的更替。
更替率=(增补率+减失率)/2
增补率 (%)= 新增种类的重量百分比 + 原有种类所增加的重量百分比
减失率 (%)= 消失种类的重量百分比 + 原有种类所减少重量百分比
③饱满总指数与饱满分指数
⑴饱满总指数:
鱼类胃含物的当场重量 ( 或换算更正重量 ) 乘以 10000, 除以鱼体重量, 所得的万分比,
称为饱满总指数;
更正饱满总指数:用更正重量乘以 10000, 除以鱼的体重, 得出更正饱满总指数。
⑵饱满分指数:
如果把胃含物逐个成分剔开, 把各个成分称出当场重量, 分别乘以 10000, 除以鱼的体重, 所得的万分比数值, 则为某成分的饱满分指数;
更正饱满分指数:用更正重量乘以 10000, 除以鱼的体重, 得出更正饱满分指数。
④选择指数:
是一种数量指标, 是鱼类消化道(管)中某一食物的百分数与食饵基础中这一食物百分数的比值。
可以用简单的分式来表示 :
E =r i/P i
式中 ,E 一-选择指数 ;
r i一一食物中某成分的百分数;
P i-- 食饵基础中同一成分的百分数。
三十八、名词解释(30分)
产卵量:即将产出或已产出的卵子数。
量度特征:量度特征又叫体型特征 , 主要是测量鱼体各有关部位的长度和高度 , 计算它们之间的比值, 主要项目有:全长与体长、头长与体长、体高与体长、吻长与头长、眼径与头长、尾柄高与尾柄长之比等。
二冬龄鱼:是巳越冬的二夏龄鱼, 鳞片已有2个年轮, 或是有一个年轮和差不多已完成了的第二年的增生部分轮纹。
但是增生部分轮纹的边缘上还没有出现第二个年轮。
索饵洄游:越冬后鱼类经过生殖洄游和生殖活动, 消耗了大量的能量的成鱼, 游向饵料丰富的海区强烈索饵, 生长育肥, 恢复体力积累营养 , 准备越冬和来年生殖。
群落演替:群落经过一定发展历史时期及物理环境条件的改变,而从一群落类型转变成另一类型的顺序过程。
浮性卵:鱼卵的一种类型,比重小于水,卵子产出后漂浮于水面。
如真鲷的卵。
产卵洄游:产卵洄游又称生殖洄游, 是当鱼类生殖腺成熟时, 由于生殖腺分泌性激素到血液中, 刺激神经系统而导致鱼类排卵繁殖的要求, 并常集合成群, 去寻找有利于亲体产卵, 后代生长、发育和栖息的水域而进行的洄游。
食饵更替:指鱼类食饵种类与数量组成在一定环境下产生变化的现象,如随着生长、季节、栖息场所、性别变化而产生的变化。
大陆架:大陆边缘的浅海水域,从海岸低潮线起算,以极平缓的角度向海洋方面延伸,一直到坡度显著增大的转折为止的这一部分海床。
卵生:鱼类的一种排卵方式,一般卵直接产于水中,在体外完成受精和全部发育过程。
三十九、简答题(36分)
81.试述渔业资源生物学的主要内涵?(6分)
渔业资源生物学,它以鱼类种群为中心,属应用生态学范畴,研究渔业生物的生命周期中
各个阶段的年龄组成、生长特性、性成熟、繁殖习性及早期发育特征、饵料食性以至洄游
分布规律等种群生活史特征,即限定于狭义的"渔业生物学"内涵。
82.鱼类仔鱼后期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6分)
⑴卵黄囊消失阶段;⑵背尾鳍原基及鳍条出现阶段;⑶臀鳍原基及鳍条出现阶段;⑷腹鳍原基及鳍条出现阶段。
83.鱼类排卵方式有哪些类型? (6分)
⑴卵生
一般卵直接产于水中,在体外完成受精和全部发育过程。
不保护后代的:高生殖力,如翻车鲀,3亿粒,以保证后代数量。
保护后代的:在海底挖巢产卵,后由雄鱼护巢,如鯻鱼。
在口中育卵的,如天竺鲷;
个别种类卵在雌性生殖道内完成受精,而后排出体外发育,如一些软骨鱼类(虎鲨,猫鲨)。
⑵卵胎生
卵子在体内受精并在雌性生殖道内进行发育,胚体发育营养来自于卵黄,母体不供应营养,仅提供呼吸。
海鲫,鼠鲨,魟等。
⑶胎生
体内受精,雌性生殖道内发育,营养不仅依靠本身卵黄,亦靠母体供应。
灰星鲨等。
84.鱼类耳石与鳞片上的年轮特征有何不同? (6分)
鱼类耳石上的年轮特征主要为明带与暗带相间排列,即疏密带相间排列;鱼类鳞片上的年轮特征种类较多,有以下类型:⑴疏密型⑵切割型(3)明亮型(4)平直型(5)疏密乱纹型。
85.鱼类食性类型按食饵生态类型划分有哪些种类? (6分)
⑴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分布广泛, 产量极高, 以生长迅速的小型、中型鱼类占绝大多数, 如鲱科、鳀科、鲹科等。
⑵以游泳生物为食的鱼类:鱼类个体较大, 游泳能力很强, 生长快速 , 专门追觅稍小的鱼类、头足类和虾、蟹类为食。
如带鱼、石首鱼类、鲷科鱼类等。
⑶以底栖动物为食的鱼类:鱼群疏散, 不能形成密集的群体。
它们的牙齿变化较大, 为适应多样性的底栖无脊椎动物类型而特化, 如鲆、鲽、魟、鳐、鳎类。
86.鱼类越冬洄游有哪些主要特征?(6分)
①鱼类越冬洄游时通常向水温逐步上升的方向前进。
因此, 我国海洋鱼类洄游的方向一般是由北向南、由浅海向深海进行的。
②在越冬洄游期间, 鱼类通常减少摄食或停止摄食, 主要依靠索饵期中体内所积累的营养来供应机体能量的消耗。
③鱼类只有达到一定丰满度与含脂量后, 才有可能进行越冬洄游。
四十、综述题(34分)
24.试述鱼体长度分布曲线法研究鱼类生长的原理、应用、优点与局限性。
(12分)
①理论基础
每相隔1年, 其平均长度和体重相差一级;
随着年龄的增加, 鱼类个体数量减少。
②应用:群体年龄组成的求算;生长
以各长度组为横坐标、其所占比例频数为纵坐标绘图,可以看出某些连续长度组的数量特别多, 而某些连续长度组的数量特别少, 或者没有,形成一系列的高峰与低谷。
各个高峰代表一个年龄组,每个高峰的长度组即代表该年龄组的体长范围。
在渔具不具备选择性的条件下,长度组分布区域的高峰一般是依次降低的, 如冰岛东部鳕鱼的长度分布曲线。
③优点:简便易行,成本低。
④局限性
用这种方法鉴定鱼类年龄有一定的局限性。
⑴渔具选择性:渔具对渔获物有着一定程度的选择性, 如拖网、围网、张网、钓具等, 都有其限制性的一面, 在所捕获的总渔获物中很难包括着各个长度组(或年龄组) 的鱼类。
⑵鱼群分布的局限性:鱼群在各个渔场,所处的季节时期并不是按体长和年龄的数目成比例地混合着。
⑶高龄鱼长度界限模糊性:老年鱼进入衰退期, 生长缓慢, 甚至停止生长, 因此不免出现长度分布的重叠现象,所以不容易根据长度分布曲线来确定高龄鱼的年龄组成。
尽管具有上述的缺点, 但仍可作一种间接测定年龄的方法。
尤其是对一时无法找出鉴定年龄的合适条件之前, 常常要依靠这种方法。
25.试述鱼类性腺成熟度的几种划分方法及各自特点。
(12分)
(1) 目测等级法
主要是根据性腺外形、色泽、血管分布、卵与精液的情况等特征进行判断。
本方法简便易行。
Ⅰ期 : 性腺尚未发育的个体。
性腺不发达, 紧附予体壁内侧, 呈细线或细带状, 肉眼不能认别雌雄。
Ⅱ期 : 性腺开始发育或产卵后重新发育的个体。
狭长的细带已增粗, 并能辨识出雌雄。
生殖腺小, 只占腹腔的一小部分。
卵巢:呈细管状或扁带状,半透明, 分枝血管不明显, 呈浅红肉色, 卵巢膜较精巢膜坚韧, 肉眼不能看出卵粒。
精巢:扁平稍透明 , 呈灰白色或灰褐色。
Ⅲ期 : 性腺正在成熟的个体。
性腺已较发达, 卵巢体积增大, 占整个腹腔的1/3-1/2。
肉眼可以明显看出, 卵巢内充满不透明的稍具白色或浅黄色的卵粒, 卵巢大血管 (生殖
动脉) 明显增粗。
卵粒互相粘连成团块状, 切开卵巢挑取卵粒时, 卵粒很难从卵巢上脱落下来。
精巢的前部较扁平,后部收缩, 表面呈灰白色, 或因分校血管分布而呈浅红色。
压挤精巢, 不能挤出精液
Ⅳ期 : 性腺即将成熟的个体。
卵巢已有很大的发展, 占腹腔的2/3 左右, 其分枝血管也能明显看出。
卵粒显著, 呈圆形。
切开卵巢膜, 卵粒彼此易分离, 有时能看到少量半透明卵。
卵巢呈桔黄色或桔红色 , 轻压鱼腹无成熟卵粒流出。
精巢也显著增大, 呈白色。
挑破精巢或轻压鱼腹能有少量精液流出, 精巢横断面的边缘略呈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