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第四章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 总理,全国政协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
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 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 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 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
– 1985年实施“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 (造成官本位)
– 1993年实施“职务级别工资制” (职务与级别挂得太紧;级别数量太少)
(二),级别的功能
–1,确定工资及其它待 遇的重要依据; 2011.3.22白云
–2,平衡比较各类职务 序列的标尺;
–3,构建公务员职业生 涯发展的“双阶梯”。
4,行政执法类职务序列
– 行政执法类领导职务名称与序列与综合管理类名
称与职务序列同;
– 行政执法类非领导职务名称与序列需以下一步国
家的有关规定为准。
5,法官检察官职务序列
– 首席大法官, – 大法官, – 高级法官, – 法官。
三,国家公务员的级别
(一)我国级别制度的沿革
– 1956年实行等级工资制; (不能按劳分配)
– 3,年终发放春节福利,年轻的副局长小王比工龄 长很多的副处长老李得到还少,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造成的?
– 4,老李现任某处副处长(14级),已经56岁,如 果在其退休前他还有一次公开竞聘上岗的机会,那 么他在职务序列上最多还有多大上升空间?
(四),公务员的衔级
– 1,所有公务员都有级别,但并非所有公务员都需 要衔级。
一些社会通用性专业的技术岗位,如一些工程技术、化 验技术工作的岗位。
3,综合管理类
– A 定位:指机关中除行政执法类职位、专业技术 类职位以外的履行综合管理以及机关内部管理等到 职责的职位。
– B 是我国公务员职位的主体。
4,法官、检察官类职位
– A 定位:分别行使国家的审判权与检察权,具有 司法强制性与较强的专业性。
– 法官:首席大法官,大法官(2级),高级法官 (4级),法官(5级)
作业:
上网查找以下法规并认真阅读:
– 1,《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管理规定》 – 2,《综合管理类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管理办法》 – 3,确认公务员领导序列中每一层次所对应的具体
职务名称。如国家级正职主要指哪些职务。
国家级正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
工同酬;条理分明。
人才流动;
3,我国以职位分类为主,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相 结合的分类制度。
(二),我国公务员职位类别划分
1,行政执法类
– A 定位:公务员机关中直接履行监管、处罚、稽查 等现场执法职责的职位。
– B 群体:主要集中在公安、海关、税务、工商、质 检、药监、环保等到政府部门的基层单位。
县处级正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 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人 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副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 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 府、政协的正职,国有正县级企业的正职,省属高校院系 处室领导,重点中学正职。
– 职位分类:以“事”为中心的分类,以职位为 对象,以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 及所需资格条件为评价因素,把职位划分为不同 的类别和等级的一种人事分类制度。
2,两者互为优劣
优点
缺点
品位分类 相对简单,利于吸收优秀人才,不利于公务员的专业
便于公务员流动;
化发展;同工不同酬;
人浮于事;
职位分类 利于公务员的专业化发展;同 灵活性不足;不利于
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
巡视员 助理巡视员
调研员 助理调研员 主任科员 副主任科员
科员 办事员
3,专业技术类职务序列
– 专业技术类领导职务序列可沿用综合管理类
领导职务序列,名称也相同。 – 非领导职务序列名称可分为社会通用名称(如
翻译、工程师)与行业特有名称(如法医、原产地 评估师),其序列如何设置,还要以下一步有关国 家规定为准。
一方面的工作。
(三)职务序列
1,公务员领导职务序列 是各类公务员的共有职务 序列(10层)。
–领导职务的名称具体由 宪法和相关法律确定。
领导职务序列 国家级正职 国家级副职 省部级正职 省部级副职 厅局级正职 厅局级副职 县处级正职 县处级副职 乡科级正职 乡科级副职
2,综合管理类非领导 职务序列的职务层次 (8层)
2,职位设置的依据
– A:职能 – C:编制限额
B:规格 D:职数以及结构比例
3,职位分类的最终要求
– 一是明确各个具体职位的工作职责,明确具体工作 任务,落实岗位责任;(即明确需要干什么)
– 二是要确定任职资格条件,明确具备何种资格的人 才能担负该职位的职责。(即明确需要什么人来干)
二,公务员的职务
– C 特征:纯粹的执行性;现场强制性。 – D 作用:扩大发展空间;加强管理监督。
2,专业技术类
– A 定义:指机关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履行专业技术职 责,为实施公共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技术手段保障 的职位。
– B 职位特征:纯技术性;不可替代性;技术权威性; – C 职位范围:首先指行业特有专业的技术岗位,也包括
– 2,衔级作用:迅速辨识身份,理顺指挥关系,完 成工作任务。
– 3,警察、海关、驻外外交机关公务员。
– 外交人员衔级:大使、公使、参赞、一秘、二秘、 三秘和随员。
– 警察:总警监,副总警监,警监(3级),警督 (3级),警司(3级),警员(2级)
– 海关:海关总监,副总监,关务监督(3级), 关 务督察(3级), 关务督办(3级), 关务员(3 级),
– B 范围:各级法官、检察官。 – C 公务员法没有单独规定 – D 适用法律:公务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
5,其它类别的职务
– 国务院可以随着社会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设置其 它新的职务。
(三)我国公务员的职位设置
1,职位设置的定义
– 指对机关职能进行逐层分解的基础上,根据编制限 额等要素确定具体职位的工作。
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 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 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省部级副职: 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
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 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 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 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 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 政正职。
厅局(地)正职: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 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 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 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 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各地市(设区)党 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 正职领导,省属高校党政正职。
合 计
正 职
副 总正 职 计职
副 职
一般工作人员
合 计
主 任 科 员
副 主 任 科 员
科
员 办 事
工 人
员
1 4 1 3 2 70 25 45 32 2 30 337 141 77 57 62
450
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1,该局领导职务序列的人员共有多少人,分别是何职务? 2,该局的全体人员处于我国公务员级别的17级以上(不含17级) 的非领导职务序列人员最多可能有多少人?
第四章: 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
主要内容:
一,公务员的职位分类 二,公务员的职务 三,公务员的级别 四,国外公务员职位分类情况
一,公务员的职位分类
(一),人事分类制度
1,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
– 品位分类:以“人”为中心的分类,是指依据 公务员个人所具备的资历、学历、能力、身份等到 条件划分级别,确定其录用、考核、培训、晋升和 工资福利待遇的人事分类方法。
乡科级副职 9-13
9-14
10-15
新级别 1
2-4 4-8 6-10 8-13 10-15 12-18 14-20 16-22 17-24 18-26 19-27
非领导职务
巡视员 助理巡视员
调研员 助理调研员 主任科员 副主任科员
科员 办事员
Hale Waihona Puke 2,新的级别与职务关系遵循以下原则
– A:“一职数级,上下交叉” – B:合理增加级别数量; – C:向基层倾斜
县处级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 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副职。各地市党委、人大、 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副职和副处级单位正职。各县市党 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国有正县级企 业副职,副县级企业正职,市属中学正职
级别晋升的两条途径:
1,随职务上升而上升 (原级别不在新任职务对应范围内); 2,随个人资历、才德、工作实绩而上长升。
课堂练习: 某市级工商局机关现有干部职工共450人,其各领导层级及职位上
的人员构成如下表所示:
市局领导
处级 市局处长 调研员
总 计
局 长
副 局 长
纪 检 组 长
巡 视 员
副 巡 视 员
–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巡视员以下、主任科 员以上六个综合管理类 非领导职务层次,与厅 局级正职以下、乡科级 副职以上六个领导职务 层次是一一对应的。
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 巡视员
助理巡视员 调研员
助理调研员 主任科员 副主任科员
科员 办事员
领导职务 国家级正职 国家级副职 省部级正职 省部级副职 厅局级正职 厅局级副职 县处级正职 县处级副职 乡科级正职 乡科级副职
(职务层次越低,与级别的交叉对应幅度越大)
3,级别的确定与晋升的依据
– 所任职务(级别应与职务相对应) – 德才表现(思想品质;才干) – 工作实绩(数量;质量;社会效益) – 资历(工龄;任职)
王副县长(14-20)的公务员级别是19级,但是在今 年的县人大选举中,他因为过去的优异表现被选 为县长(12-18) ,而县长对公务员级别的最底要求 是18级,请问,王副县长能否如愿以偿地当选县 长?
(一)职务的内涵
公务员职位所承担的应该完成的任务,是机 关对公务员职权、职责的委托。
(二)职务类型
– 按照职位分类结果:综合管理类职务;专业技术类 职务;行政执法类职务;法官检察官类职务。
– 按照是否承担领导职责:可分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 务
负领导职责
负岗位职责,较高层次的, 可协助同级领导职务公务 员工作,经授权可或协调
16 14 12 10
8 6 4 2 0 综合管理类 专业技术类 行政执法类 法官检察官
(三)级别与职务对应 1,职务层次与级别对应
领导职务 旧级别
国家级正职
1
国家级副职 2-3
省部级正职 3-4
省部级副职 4-5
厅局级正职 5-7
厅局级副职 6-8
县处级正职 7-10
县处级副职 8-11
乡科级正职 9-12
厅局(地)副职: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 和事业单位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 府、政协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副职,副厅级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 人大、政府、政协下属机关正职,各地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副 职,纪委书记,国有副厅级企业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省属高校党 政副职,大专正职。
国家级副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
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 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 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 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
– 1985年实施“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 (造成官本位)
– 1993年实施“职务级别工资制” (职务与级别挂得太紧;级别数量太少)
(二),级别的功能
–1,确定工资及其它待 遇的重要依据; 2011.3.22白云
–2,平衡比较各类职务 序列的标尺;
–3,构建公务员职业生 涯发展的“双阶梯”。
4,行政执法类职务序列
– 行政执法类领导职务名称与序列与综合管理类名
称与职务序列同;
– 行政执法类非领导职务名称与序列需以下一步国
家的有关规定为准。
5,法官检察官职务序列
– 首席大法官, – 大法官, – 高级法官, – 法官。
三,国家公务员的级别
(一)我国级别制度的沿革
– 1956年实行等级工资制; (不能按劳分配)
– 3,年终发放春节福利,年轻的副局长小王比工龄 长很多的副处长老李得到还少,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造成的?
– 4,老李现任某处副处长(14级),已经56岁,如 果在其退休前他还有一次公开竞聘上岗的机会,那 么他在职务序列上最多还有多大上升空间?
(四),公务员的衔级
– 1,所有公务员都有级别,但并非所有公务员都需 要衔级。
一些社会通用性专业的技术岗位,如一些工程技术、化 验技术工作的岗位。
3,综合管理类
– A 定位:指机关中除行政执法类职位、专业技术 类职位以外的履行综合管理以及机关内部管理等到 职责的职位。
– B 是我国公务员职位的主体。
4,法官、检察官类职位
– A 定位:分别行使国家的审判权与检察权,具有 司法强制性与较强的专业性。
– 法官:首席大法官,大法官(2级),高级法官 (4级),法官(5级)
作业:
上网查找以下法规并认真阅读:
– 1,《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管理规定》 – 2,《综合管理类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管理办法》 – 3,确认公务员领导序列中每一层次所对应的具体
职务名称。如国家级正职主要指哪些职务。
国家级正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
工同酬;条理分明。
人才流动;
3,我国以职位分类为主,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相 结合的分类制度。
(二),我国公务员职位类别划分
1,行政执法类
– A 定位:公务员机关中直接履行监管、处罚、稽查 等现场执法职责的职位。
– B 群体:主要集中在公安、海关、税务、工商、质 检、药监、环保等到政府部门的基层单位。
县处级正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 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人 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副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 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 府、政协的正职,国有正县级企业的正职,省属高校院系 处室领导,重点中学正职。
– 职位分类:以“事”为中心的分类,以职位为 对象,以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 及所需资格条件为评价因素,把职位划分为不同 的类别和等级的一种人事分类制度。
2,两者互为优劣
优点
缺点
品位分类 相对简单,利于吸收优秀人才,不利于公务员的专业
便于公务员流动;
化发展;同工不同酬;
人浮于事;
职位分类 利于公务员的专业化发展;同 灵活性不足;不利于
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
巡视员 助理巡视员
调研员 助理调研员 主任科员 副主任科员
科员 办事员
3,专业技术类职务序列
– 专业技术类领导职务序列可沿用综合管理类
领导职务序列,名称也相同。 – 非领导职务序列名称可分为社会通用名称(如
翻译、工程师)与行业特有名称(如法医、原产地 评估师),其序列如何设置,还要以下一步有关国 家规定为准。
一方面的工作。
(三)职务序列
1,公务员领导职务序列 是各类公务员的共有职务 序列(10层)。
–领导职务的名称具体由 宪法和相关法律确定。
领导职务序列 国家级正职 国家级副职 省部级正职 省部级副职 厅局级正职 厅局级副职 县处级正职 县处级副职 乡科级正职 乡科级副职
2,综合管理类非领导 职务序列的职务层次 (8层)
2,职位设置的依据
– A:职能 – C:编制限额
B:规格 D:职数以及结构比例
3,职位分类的最终要求
– 一是明确各个具体职位的工作职责,明确具体工作 任务,落实岗位责任;(即明确需要干什么)
– 二是要确定任职资格条件,明确具备何种资格的人 才能担负该职位的职责。(即明确需要什么人来干)
二,公务员的职务
– C 特征:纯粹的执行性;现场强制性。 – D 作用:扩大发展空间;加强管理监督。
2,专业技术类
– A 定义:指机关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履行专业技术职 责,为实施公共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技术手段保障 的职位。
– B 职位特征:纯技术性;不可替代性;技术权威性; – C 职位范围:首先指行业特有专业的技术岗位,也包括
– 2,衔级作用:迅速辨识身份,理顺指挥关系,完 成工作任务。
– 3,警察、海关、驻外外交机关公务员。
– 外交人员衔级:大使、公使、参赞、一秘、二秘、 三秘和随员。
– 警察:总警监,副总警监,警监(3级),警督 (3级),警司(3级),警员(2级)
– 海关:海关总监,副总监,关务监督(3级), 关 务督察(3级), 关务督办(3级), 关务员(3 级),
– B 范围:各级法官、检察官。 – C 公务员法没有单独规定 – D 适用法律:公务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
5,其它类别的职务
– 国务院可以随着社会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设置其 它新的职务。
(三)我国公务员的职位设置
1,职位设置的定义
– 指对机关职能进行逐层分解的基础上,根据编制限 额等要素确定具体职位的工作。
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 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 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省部级副职: 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
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 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 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 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 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 政正职。
厅局(地)正职: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 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 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 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 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各地市(设区)党 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 正职领导,省属高校党政正职。
合 计
正 职
副 总正 职 计职
副 职
一般工作人员
合 计
主 任 科 员
副 主 任 科 员
科
员 办 事
工 人
员
1 4 1 3 2 70 25 45 32 2 30 337 141 77 57 62
450
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1,该局领导职务序列的人员共有多少人,分别是何职务? 2,该局的全体人员处于我国公务员级别的17级以上(不含17级) 的非领导职务序列人员最多可能有多少人?
第四章: 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
主要内容:
一,公务员的职位分类 二,公务员的职务 三,公务员的级别 四,国外公务员职位分类情况
一,公务员的职位分类
(一),人事分类制度
1,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
– 品位分类:以“人”为中心的分类,是指依据 公务员个人所具备的资历、学历、能力、身份等到 条件划分级别,确定其录用、考核、培训、晋升和 工资福利待遇的人事分类方法。
乡科级副职 9-13
9-14
10-15
新级别 1
2-4 4-8 6-10 8-13 10-15 12-18 14-20 16-22 17-24 18-26 19-27
非领导职务
巡视员 助理巡视员
调研员 助理调研员 主任科员 副主任科员
科员 办事员
Hale Waihona Puke 2,新的级别与职务关系遵循以下原则
– A:“一职数级,上下交叉” – B:合理增加级别数量; – C:向基层倾斜
县处级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 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副职。各地市党委、人大、 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副职和副处级单位正职。各县市党 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国有正县级企 业副职,副县级企业正职,市属中学正职
级别晋升的两条途径:
1,随职务上升而上升 (原级别不在新任职务对应范围内); 2,随个人资历、才德、工作实绩而上长升。
课堂练习: 某市级工商局机关现有干部职工共450人,其各领导层级及职位上
的人员构成如下表所示:
市局领导
处级 市局处长 调研员
总 计
局 长
副 局 长
纪 检 组 长
巡 视 员
副 巡 视 员
–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巡视员以下、主任科 员以上六个综合管理类 非领导职务层次,与厅 局级正职以下、乡科级 副职以上六个领导职务 层次是一一对应的。
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 巡视员
助理巡视员 调研员
助理调研员 主任科员 副主任科员
科员 办事员
领导职务 国家级正职 国家级副职 省部级正职 省部级副职 厅局级正职 厅局级副职 县处级正职 县处级副职 乡科级正职 乡科级副职
(职务层次越低,与级别的交叉对应幅度越大)
3,级别的确定与晋升的依据
– 所任职务(级别应与职务相对应) – 德才表现(思想品质;才干) – 工作实绩(数量;质量;社会效益) – 资历(工龄;任职)
王副县长(14-20)的公务员级别是19级,但是在今 年的县人大选举中,他因为过去的优异表现被选 为县长(12-18) ,而县长对公务员级别的最底要求 是18级,请问,王副县长能否如愿以偿地当选县 长?
(一)职务的内涵
公务员职位所承担的应该完成的任务,是机 关对公务员职权、职责的委托。
(二)职务类型
– 按照职位分类结果:综合管理类职务;专业技术类 职务;行政执法类职务;法官检察官类职务。
– 按照是否承担领导职责:可分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 务
负领导职责
负岗位职责,较高层次的, 可协助同级领导职务公务 员工作,经授权可或协调
16 14 12 10
8 6 4 2 0 综合管理类 专业技术类 行政执法类 法官检察官
(三)级别与职务对应 1,职务层次与级别对应
领导职务 旧级别
国家级正职
1
国家级副职 2-3
省部级正职 3-4
省部级副职 4-5
厅局级正职 5-7
厅局级副职 6-8
县处级正职 7-10
县处级副职 8-11
乡科级正职 9-12
厅局(地)副职: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 和事业单位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 府、政协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副职,副厅级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 人大、政府、政协下属机关正职,各地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副 职,纪委书记,国有副厅级企业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省属高校党 政副职,大专正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