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耕保基金与耕地保护耦合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以温江区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8川恋业科il2021年第1期工作研屯SKHUMi AERKUnUMl.SCIENCE AND T ECHN01O6Y-----------------------------------------------------------------------------------------------------------------------------------------------------------------------------------------------------------------------------------------------------------------------------------------"--------------------
成都耕保基金与耕地保护耦合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
—
—以温江区为例
黄汐月1,岳云华2*,冉清红2
(1.成都师范学院史地与旅游学院,成都温江611130;2,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耕保基金与耕地保护的耦合关系研究,对耕保基金政策的有效实施和耕地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彩响。
温江区是成都市耕保基金政策实施的典型地区,研究该区域内耕保基金与耕地保护的耦合关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根据实地问卷调查和成都市统计年鉴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①耕保基金与耕地面积呈正相关。
②纯农户和兼业型农户耕保基金和耕地保护耦合关系为良好。
退出型农户和农村集体组织耕保基金和耕地保护耦合关系为中等。
③远郊乡镇耕保基金和耕地保护耦合关系优于近郊。
得出结论与建议:①耕保基金政策有效激发了农户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②
不同类型农户、近远郊农户耕保基金和耕地保护的耦合情况差异明显。
③耕保基金政策具有可持续性。
拓宽耕地保护的宣传渠遭,加强管理力度积极別导非农就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继续落实好耕保基金补贴农户养老保险。
关键词:耕地保护;耕保基金;耦合关系;温江区
1引言
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成都作为西部的中心省会城市,城镇建设占用的耕地面积逐年增加,耕地保护形势非常严峻。
2016年成都市耕地总面积为5.3x105hm2,人均耕地面积仅0.033hm2,明显低于全国人均0.07hm2的平均水平,体现出总量大,人均少的特点⑷。
2008年,成都市委在“1号文件”中指出:“国家要守住1-2xl08hm2的耕地'红线’,对成都来说,就是要守住4.4xl03hm2的耕地”S3]。
在这一背景下,成都市首创性的提出耕保基金政策,根据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按照基本农田6000x/hm2和一般耕地4500/hm2的标准对市、区耕地实行类别保护与补贴,耕保基金的10%用于耕地流转担保资金和农业保险补贴,90%用于农户的养老保险补贴和现金补助。
从国内对耕保基金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最多的领域集中在耕保基金政策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问和耕保基金的分配标准等方面[11-13]o但耕保基金与耕地保护成效的耦合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还未见到。
故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温江区耕保基金与耕地保护的耦合关系及其
收稿日期:2020-09-29
基金项目:教育部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温江区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退出实践成效与深化”
(201714389018)
作者简介:黄汐月(1998-)女,四川成都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自然地理学。
*为通讯作者。
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为成都市耕保基金政策的更好实施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2研究区概况
温江区地处成都平原腹地,处于成都市东西发展轴线上,北临郸都区和都江堰市,南与双流区相连,西临崇州市,东与青羊区相接。
全区幅员面积277km?,辖4街道5镇(永盛镇已划入金马镇),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下游的第一座城市,也是我国四大花木生产基地之一。
3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相关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
3.1.1问卷调查法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了访谈的方式来辅助问卷调查,有效提高了问卷的质量,保证了问卷的真实性。
3.1.2相关分析法相关分析不考虑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只研究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对于研究耕保基金和耕地保护之间的耦合关系非常适用。
3.1.3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的方法找出了耕保基金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线性关系。
3.1.4比较分析法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对样本进行划分,通过对比样本各指标的差异特征,揭示出样本之间的规律和联系。
•75•
工作研处2021年第1期
3.2数据来源
问卷涉及农户个体特征、家庭基本情况、耕地禀赋状况以及耕保基金政策情况4个方面,共27个选择题,2个开放式问题。
调查时间为2019年1月,调查分2次进行,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3份,有效回收率为86.5%o
4结果与分析
4.1耕保基金与耕地面积耦合关系分析
运用spss22.0软件,基于温江区国土局和成都市区县统计年鉴搜集到的数据,对耕保基金和耕地面积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根据spss软件的检验结果,耕保基金和耕地面积的相关性值为0.002,说明两者紧密相关。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将耕地面积设为因变量,耕保基金设为自变量,结果如表1所示。
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为:
Y—a++B2X2+...+B^X k+£(])
式中,a为常数项,Bl-Bk为回归系数,£为误差项。
根据上表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得出耕地面积(Y)与耕保基金(X)之间的回归方程为:
y=8651.713+0.79X
耕地面积与耕保基金的回归系数为0.79(> 0),说明两者之间呈正相关。
数据表明,温江区的耕地面积由2010年1441lhm2减少到了2019年的13419hm20但从图2可以看出,总体上,耕地减少的
C m川恋业科41
SKHUMI Afincuunnu.SCIENCE AND T ECHN01O6Y 幅度呈缩小趋势,仅在2015-2017年,耕地面积呈大幅减少。
表明耕保基金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使耕地减少的速度放缓,但耕地逐年减少的现状并没有改变,耕保基金政策效用比较有限。
图1温江区耕保基金与耕地保护耦合
关系及机制研究调查线路
图2成都市近年耕地面积变化趋势
表1线性回归分析
模型
非标准化系数标准错误
贝塔七显著性B标准系数
1(常量)耕保基金8651.713860.83910.050.000
.790.131.938 6.042.002注:因变量:耕地面积
4.2不同类型农户的耕保基金与耕地保护耦合关系分析
4.2.1调查区内不同类型农户基本情况农户不是f具有同质性的集合体,随着外部影响因素的变化,农户自身在不断地分化发展网。
参考张彤的农户分类标准,将农户分为退出型农户、纯农户、兼业型农户和农村集体组织4个大类。
其中退出型农户指土地流转给他人或摇荒等没有任何土地耕种活动的农户,纯农户为完全依靠农业种植来获取生计报酬的农户,兼业型农户是指除了从事农业种植活动外,还通过从事非杠作获得一部分非农贬的农户。
农村集体组织则是农业种植大户、农业种植公司等。
从实际的调查情况来看,调査对象中大部分为兼业型农户o土地流转在退出型农户和农村集体组织中更为普遍。
在退出型农户中,几乎所有的退出型农户都进行了土地转出,租户大多利用土地种植经济作物,但也存在摇荒的现象。
退出型农户将土地转出后,普遍会在当地从事非农工作。
纯农户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完全依靠农业种植来维持生计。
兼业型农户的非农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占比很大。
农村集体组织中,转入土地的农户占绝大部分,并且都是以花木的大规模种植为主。
•76
•
2021年第1期工作研处
C
s 川恋业科41
5KHUMI AERKUUnjMl.SCIENCE AND T KHN0W6Y
表2调查区内农户基本情况
退出型
纯农户兼业型农村集体组织总体农户数量(户)423663
32173
户均劳动力数量(人)
1.88
2.95 2.11
3.46
10.4转出土地户数(户)36
321262
平均转出土地面积(hn?)0.1780.0570.136
0.0720.443
转入土地户数(户)
017925
51
平均转人土地面积(hn?)0
0.129
0.0750.3250.529
表3不同类型农户耕地资源禀赋状况
<0.07hm 2
0.07~0.13hm 2>0.13hm 2
退出型26.20%54.80%19.00%纯农户19.40%
50.00%30.60%
兼业型
42.90%30.20%27.00%
农村集体组织9.40%
15.60%
75.00%
4.2.2耦合关系分析“耦合”指2个对象或多个
对象间的相互影响或相互作用关系。
孙沁谷曾指出 耕地的数量保护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刚性指标,是前
提条件,耕地质量的提高和农田生态的改善要建立 在耕地数量稳定的基础上,只有实现耕地数量、质量
与生态3个方面的全面保护,才能实现耕地保护的 总体目标。
基于实地调查情况,通过数据统计,将耕 地面积、耕地质量和农田生态的有关调查结果以百 分比的形式呈现。
将耕地面积增加(耕地质量提高
或农田生态改善)占比最多赋值为3,将耕地面积
(耕地质量、农田生态)基本不变占比最多赋值为2,
将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降低或农田生态恶化)
占比最多赋值为1。
在四类农户中,若得分为9,则
认为该类农户耕保基金与耕地保护耦合关系为优 秀;若得分为7或8,则认为耦合关系为良好;若得
分在4 ~6之间,则认为耦合关系为中等;若得分为
3,则视为耦合关系差。
表4不同类型农户耕地保护状况
指标
退出型
纯农户兼业型
农村集体组织增加
3.95%19.41%
5.20%18.11%
耕地面积
基本不变79.86%70.67%76.87%
61.21%减少
16.19%9.92%17.93%
20.68%
提高15.89%63.27%52.55%18.92%
耕地质量基本不变79.67%31.59%33.48%58.61%降低7.44%
5.14%
13.97%
22.47%
改善8.13%25.69%9.89%27.45%农田生态基本不变49.56%6&71%
78.63%51.17%恶化42.31%
5.60%
11.48%
21.38%
退出型农户分值为6,耕地面积与耕保金耦合 关系为中等。
在退出型农户中,获得耕保金补贴的 大多数农户已转出土地,并未在土地上有过多投入。
部分土地租户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在耕地中
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农田生态恶化。
同时,在退出型 农户中,存在土地摇荒的现象,耕地质量和农田生态
都将受到严重破坏。
纯农户分值为7,耕地面积与耕保金耦合关系 为良好。
对于纯农户来说,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最
重要的物质资料,在保护耕地方面具有更高的积极
性。
兼业型农户分值为7,耕地面积与耕保金耦合 关系为良好。
兼业型农户通常会将家中的主要劳动
力投入到非农领域,非主要劳动力投入到农业生产 领域,不会在土地上投入过多。
农村集体组织分值
为6,耕地面积与耕保金耦合关系为中等。
农村集
体组织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降低两个指标所占 比例是四类农户中最多的。
这一类农户中,大多是
承包土地开展花木种植的外地人口。
在开展种植
时,会首先从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
并且, 耕保基金补贴政策与土地租户没有宜接关系,耕地 保护的积极性不高。
综上,在四类农户中,纯农户和
兼业型农户耕地保护和耕保基金耦合关系为良好。
• 77 •
工作研处2021年第1期
4.3近、远郊乡镇耕保基金与耕地保护耦合关系分析
4.3.1近、远郊乡镇调查情况对比根据各乡镇到温江区人民政府距离的远近,将温江区5个乡镇分为2类,即近郊乡镇和远郊乡镇。
其中金马镇(4.8km)、万春镇(7.lkm)、永宁镇(9.6km)为近郊乡镇,和盛镇(13.1km)和寿安镇(1&8km)为远郊乡镇。
调查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
从总的调查结果来看,近郊乡镇农户拥有耕地面积0.07-0.13hm2的人数占比超过一半,而远郊乡镇农户拥有的耕地面积大于0.13hm2的占比最多,近郊乡镇的耕地类型为菜地的占比最多,远郊乡镇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远郊乡镇耕地资源比近郊乡镇更丰富。
近郊乡镇的农户种植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人数大致相同,远郊乡镇则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
在家庭收入方面,近郊乡镇距离市区更近,就业机会更多,从事非农活动的人数较远郊乡镇更多,近郊农户的非农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占据更大比例。
表5近远郊乡镇调查情况
指标近郊乡镇远郊乡镇
耕地面积
<0.07hm223.91%17.56% 0.07~0.13hm258.66%32.61%
>0.13hm217.43%49.83%水田7.38%13.29%
耕地类型
旱地41.28%63.52%
菜地51.34%23.19%
经济作物48.91%73.47%作物类型
粮食作物51.09%26.53%
<10%13.28%28.93%
非农收入占比
10%-50%18.54%43.83%
50%~90%48.74%17.37%
>90%19.44%9.87%表6近远郊乡镇耕地面积及耕保基金对比
耕地面积(hm?)耕保基金(万元)
金马镇1078.25396近郊乡镇万春镇3343.966127
永宁镇1239.99557远郊乡镇
和盛镇2619.924085
寿安镇2968.912274 (注:万春镇和永宁镇耕保金数据是根据耕地面积和农户数推算得出)
4.3.2耦合关系分析如表6所示,在近郊的3个乡镇中,万春镇耕地面积最多,其次是永宁镇,金马镇耕地面积最少。
目前离城区最近的金马镇仅剩1
C m川恋出科41
SKHUMI Aencuunnu.SCIENCE AND T ECHN0lO6Y 个行政村,永盛镇已划归金马镇,金马镇利用镇内鱼凫温泉、跑马场、国际射击俱乐部等项目,成为四川省五大旅游开发区之一。
万春镇充分依托花木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的特色优势,大力发展以国色天乡为代表的生态旅游等服务业,万春镇内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就业率已达91%。
2016年,永宁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40元,年均上涨9.2%。
综上,近郊乡镇城镇化发展速度快,就业率高,非农收入在农户家庭总收入中占比大,耕地并不是农户收入来源的唯_载体。
故近郊农户保护耕地的意愿不强在耕地上的投入不会太多。
远郊的2个乡镇都是以花木种植为主导产业,寿安镇更是川派盆景的发源地,花木面积为1600hm2,占耕地面积的79%。
据调查,在远郊乡镇内存在很多花木种植大户,花木产值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实际收入,他们会在考虑成本的情况下,加大在土地上的投入。
这些种植大户多是外来人口,是耕保基金并未补偿到的人群,耕保基金并未对其起到激励作用。
综上,远郊乡镇耕地保护和耕保基金的耦合情况一般,但优于近郊乡镇。
4.4确保耕保基金政策的可持续性
成都市耕保基金的来源为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税收、土地出让收益以及一些其他的财政资金。
亿130
图3成都市近年土地出让收益
虽然土地出让收益存在一些波动,但近3年来,成都市的土地出让总额都稳定在1000亿元以上。
根据实地调查数据,2016年温江区发放的耕保基金总额大约为6000万,在全市土地出让收益总额中仅占很小比例。
从成都市政府的财力状况来看,是完全可以保障耕保基金政策的长期实施的。
从温江区国土局的调查情况来看,政府对于耕保基金政策的继续推行持非常积极的支持态度。
从农户对耕保金政策的实施意愿来看,绝大多数农户认为,耕保基金政策既有养老保险补贴,又有现金补贴,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了一重生活保障,有百利而无一害。
耕保基金政策的实施是具有可持续性的。
•78•
2021年第1期工作研处
C
®川恋业科il
SKHUMi AERKUUnjMl.SCIENCE AND T ECHN01O6Y -------------------------------------------------------------------------------------------------------------
5结论与建议
根据成都市耕保基金政策,通过实地调査,基于
问卷统计数据,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温江区耕地保
护和耕保基金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
论。
5.1耕保基金政策有效激发了农户保护耕地的积
极性
结果表明,耕地面积与耕保基金呈正相关。
耕 保基金政策的实施情况,会影响到耕地保护的实际
效果。
从问卷反馈的数据来看,耕保基金政策有效 刺激了农户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减少了耕地的摇荒
现象,但效用比较有限。
在今后政策的实施中,政府 可以考虑加大耕地保护的宣传力度,最大限度的激 发农户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5.2不同类型农户、近远郊农户耕保基金和耕地保
护的耦合情况差异明显
同时加强耕保基金发放的监管力度,对于获得
了耕保基金补贴却没有履行好耕地保护义务的农户 视情况减少耕保金的发放或不予发放耕保金。
在不同类型的农户中,纯农户和兼业型农户耕 保基金和耕地保护耦合关系为良好。
退出型和农村
集体组织耕保基金和耕地保护耦合关系为中等。
在
近远郊乡镇中,远郊乡镇耕保基金和耕地保护耦合 关系优于近郊。
政府可以为农户提供一些就业岗
位,积极引导非农就业,促进兼业型农户向退出型农 户转变,整合零星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
率。
对耕地保护成效显著的土地租户给予一定的现 金补偿。
同时,也可根据四类农户的特殊性,制定个
性化的耕地保护补偿方案。
5.3耕保基金政策具有可持续性
耕保金政策自2008年实施以来,受到了社会各
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无论是从成都市政府的财力状 况来看,还是从农户的意愿来看,在未来的很长一段 时间内,该政策都将继续实施下去,具有可持续性。
政府应继续落实好耕保基金补贴农户养老保险这一 举措,巩固农户对于耕保基金政策的支持力度,保证 耕保基金政策长期、有效的实施下去。
参考文献:
[1 ]张彤.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激励成效及提升研究一基于农户
参与的视角[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9,6:13 -20.
[2] 赵蕾.26亿耕保基金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N].穿行天下资源
与人居环境,2009,2:1 -2.
[3] 余亮亮,蔡银莺.补贴流向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农户满意度
绩效一以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 境,2016,25(1):107-111.
[4] 孙沁谷.成都市耕保基金政策的农户满意度及问题研究[D].成
都:四川农业大学,2011,6: 11 -22.
[5] 刘小庆,蔡银莺.农户对耕地保护基金实施满意度评价及影响因
素分析一以成都市永安镇、金桥镇和崇州市江源镇为例[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报,2014,19(3) :216 - 233.
[6 ]程子良,杨余洁.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的响应状态及
影响因素一成都市双流县与崇州市的实证[J].资源开发与市
场,2015,31(3) :269-273.
[7]余亮亮,蔡银莺.政策预期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农户满意度
影响的实证研究一以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为例[J].中国土地 科学,2015,29(8):35 -39.
[8 ]谢晋,蔡银莺.农户生计资产与耕地保护补偿政策效应的动态响
应一以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7,31
(8) :17 -22.
[9 ]张冬梅,牛海鹏.基于嬌权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
农户满意度评一以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为例[J].资源与开 发市场,2018,34(3) :303 -308.
[10] 牛海鹏,肖东洋.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农户满意度影响机理研
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9,35(1):76-81.
[11] 郭旭东.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制度刍议[J].中国土地科学,
2011,25(5):60 - 61.
[12] 李雪扬.基于农用地产能核算的耕保基金发放模式研究[D],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6:1 -4.
[13] 周小平,李小天.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分配认知及其影响因素探
究一基于全国563份地方国土管理人员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 [J].中国土地科学,2018,32(2) :7-10,
[14] 郭晓鸣,曾旭晖.中国小农的结构性分化:一个分析框架一基
于四川省的问卷调査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8(10) :3-4.
• 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