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出神经系统疾病用药—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药理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2: 心脏:心收缩力减弱 心率减慢、 传导减慢
M3:外分泌腺,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 胃肠平滑肌、支气管平滑肌、膀胱逼尿肌兴奋收缩 血管内皮,血管扩张 瞳孔括约肌收缩:缩瞳
(一)M受体与效应
M样作用
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和传导减慢 汗腺、唾液腺、胃肠和呼吸道腺体分泌增加 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收缩 支气管、胃肠道、膀胱平滑肌、胆囊及胆道等均收缩。但胃肠和膀胱括约
血管扩张;突触前膜,正反馈调节;糖原分解、血糖升高等。 3受体:脂肪分解。
(三) 多巴胺受体与效应
1.D1受体 肠系膜血管、肾血管、冠状血管扩张。 2.D2受体 去甲肾上腺能神经末梢(NA释放减少)和胃肠平滑肌(舒张)。 3.D3 、D4受体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 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NA)。
NA ACh
ACh的合成、代谢过程
神经 冲动 →
去极化→Ca2+
ACh: 乙酰胆碱 AChE: 胆碱酯酶
受体 信号传导
生理效应
NA的合成与转运
神经 冲动 →
(一)受体与效应
突触前膜:激动时负反馈抑制NA释放。
2受体
突触后膜:皮肤、粘膜血管收缩,胃、肠平滑肌松弛, 脂肪分解。
胰岛B细胞(胰岛素分泌减少)、血小板(聚集)等
(二)受体与效应
1受体:激动时心脏兴奋性增加,心收缩力加强,传导加快,心率加快,心 输出量增加;肾素释放;脂肪分解。 2受体:支气管平滑肌、冠状血管、骨骼肌血管,激动时表现为平滑肌松弛、
去极化→Ca2+
摄取1(胺泵)
传导
传导 摄取2
肾上腺受体
信号传导 生理效应
NA:去甲肾上腺素 DOPA:多巴 DA:多巴胺 MAO:单胺氧化酶
COMT: 儿茶酚氧 位甲基转移酶
传出神经系统的分类
一、按解剖学分类
按解剖学分类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
外周神经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不受意识支配独立完成 生理调节功能
肌松弛
(二)N受体与效应
(二)N受体(烟碱受体)与效应( N样作用 ) NN受体:神经节突触后膜和肾上腺髓质,效应为自主神经节兴奋和肾上
腺髓质分泌增加。 NM受体: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兴奋时骨骼肌收缩。
二、肾上腺素受体与效应
(一)受体与效应
(一)受体与效应 1受体: 皮肤、粘膜及部分内脏血管,激动时血管收缩; 瞳孔开大肌,瞳孔扩大; 胃肠、膀胱括约肌,收缩。
(一)M受体与效应
(一)M受体(毒蕈碱受体)与效应(M样作用 ) M受体主位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 用药理学方法,据不同组织M受体与配体的不同亲和力,将M受体分为3种
亚型,即M1、M2、M3。
(一)M受体与效应
M1: 中枢皮质、海马:中枢兴奋 自主神经节:NA分泌减少 胃黏膜壁细胞:胃酸分泌增加
(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释放NA): 几乎全部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三)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 这类神经兴奋时释放的递质有: ATP、5-HT、DA
它在兴奋时释放的既不是乙酰胆碱也不是去甲肾上腺素,而是释放的一些活性肽物质。
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与效应
二级标题 (微软雅黑 32pt)
心肌 平滑肌 腺体
运动神经 自主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节前纤维 节后纤维 节前纤维节ຫໍສະໝຸດ 纤维运动神经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骨骼肌 Skeletal
Muscle
心血管、平滑肌器官等 心脏、平滑肌器官、腺体等
二、按递质分类
按递质分类
(一)胆碱能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ACh) 全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 全部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运动神经 少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如支配汗腺、骨骼肌血管神经) 支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
受体命名 据与受体结合的递质不同命名: 1. 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能选择性与Ach相结合的受体,包括M受 体、N受体。 2.肾上腺素受体(adrenoceptor receptor) :能选择性与NA、AD相结合的受体, 包括α受体、β受体。
一、胆碱受体与效应
M3:外分泌腺,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 胃肠平滑肌、支气管平滑肌、膀胱逼尿肌兴奋收缩 血管内皮,血管扩张 瞳孔括约肌收缩:缩瞳
(一)M受体与效应
M样作用
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和传导减慢 汗腺、唾液腺、胃肠和呼吸道腺体分泌增加 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收缩 支气管、胃肠道、膀胱平滑肌、胆囊及胆道等均收缩。但胃肠和膀胱括约
血管扩张;突触前膜,正反馈调节;糖原分解、血糖升高等。 3受体:脂肪分解。
(三) 多巴胺受体与效应
1.D1受体 肠系膜血管、肾血管、冠状血管扩张。 2.D2受体 去甲肾上腺能神经末梢(NA释放减少)和胃肠平滑肌(舒张)。 3.D3 、D4受体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 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NA)。
NA ACh
ACh的合成、代谢过程
神经 冲动 →
去极化→Ca2+
ACh: 乙酰胆碱 AChE: 胆碱酯酶
受体 信号传导
生理效应
NA的合成与转运
神经 冲动 →
(一)受体与效应
突触前膜:激动时负反馈抑制NA释放。
2受体
突触后膜:皮肤、粘膜血管收缩,胃、肠平滑肌松弛, 脂肪分解。
胰岛B细胞(胰岛素分泌减少)、血小板(聚集)等
(二)受体与效应
1受体:激动时心脏兴奋性增加,心收缩力加强,传导加快,心率加快,心 输出量增加;肾素释放;脂肪分解。 2受体:支气管平滑肌、冠状血管、骨骼肌血管,激动时表现为平滑肌松弛、
去极化→Ca2+
摄取1(胺泵)
传导
传导 摄取2
肾上腺受体
信号传导 生理效应
NA:去甲肾上腺素 DOPA:多巴 DA:多巴胺 MAO:单胺氧化酶
COMT: 儿茶酚氧 位甲基转移酶
传出神经系统的分类
一、按解剖学分类
按解剖学分类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
外周神经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不受意识支配独立完成 生理调节功能
肌松弛
(二)N受体与效应
(二)N受体(烟碱受体)与效应( N样作用 ) NN受体:神经节突触后膜和肾上腺髓质,效应为自主神经节兴奋和肾上
腺髓质分泌增加。 NM受体: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兴奋时骨骼肌收缩。
二、肾上腺素受体与效应
(一)受体与效应
(一)受体与效应 1受体: 皮肤、粘膜及部分内脏血管,激动时血管收缩; 瞳孔开大肌,瞳孔扩大; 胃肠、膀胱括约肌,收缩。
(一)M受体与效应
(一)M受体(毒蕈碱受体)与效应(M样作用 ) M受体主位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 用药理学方法,据不同组织M受体与配体的不同亲和力,将M受体分为3种
亚型,即M1、M2、M3。
(一)M受体与效应
M1: 中枢皮质、海马:中枢兴奋 自主神经节:NA分泌减少 胃黏膜壁细胞:胃酸分泌增加
(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释放NA): 几乎全部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三)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 这类神经兴奋时释放的递质有: ATP、5-HT、DA
它在兴奋时释放的既不是乙酰胆碱也不是去甲肾上腺素,而是释放的一些活性肽物质。
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与效应
二级标题 (微软雅黑 32pt)
心肌 平滑肌 腺体
运动神经 自主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节前纤维 节后纤维 节前纤维节ຫໍສະໝຸດ 纤维运动神经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骨骼肌 Skeletal
Muscle
心血管、平滑肌器官等 心脏、平滑肌器官、腺体等
二、按递质分类
按递质分类
(一)胆碱能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ACh) 全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 全部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运动神经 少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如支配汗腺、骨骼肌血管神经) 支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
受体命名 据与受体结合的递质不同命名: 1. 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能选择性与Ach相结合的受体,包括M受 体、N受体。 2.肾上腺素受体(adrenoceptor receptor) :能选择性与NA、AD相结合的受体, 包括α受体、β受体。
一、胆碱受体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