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惊厥
急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及评估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开展针对性的急救护
理模式效果。

方法:基于电脑抽检法将采集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92
例高热惊厥患儿纳入本次研究当中,分为参照组(48例)、试验组(48例),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针对性急性护理模式。

对比2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

结果:试验组的惊厥消失时间与高热消退时间均短于参照组,代入统计学对比
P<0.05。

结论:针对高热惊厥患儿的急诊护理,实施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其效
果相比常规护理较为明显,可有效缩短其高热与惊厥时间。

【关键词】高热惊厥;急救护理模式;针对性;急诊护理
作为小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惊厥,高热惊厥是指患儿呼吸道感染或者其他
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上升期时出现的惊厥,绝大多数预后相对良好。

但该种疾
病排除因颅内感染或者其他因素所导致惊厥的器质性与代谢性疾病,临床治疗主
要是惊厥症状进行控制,高热则患儿则需给以采取药物降温或者物理降温手段,
同时全面预防其惊厥复发。

但由于患儿年龄问题,治疗期间可能配合度较低,导
致无法顺利开展治疗,最终影响整体效果,因此,配合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运
用在高热惊厥急诊护理当中,整体应用价值显著。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收的92例高热惊厥患儿予以项目研究,基
于电脑抽检法进行分组,参照组与试验组均为48例。

试验组48例的患儿,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龄间距1-3周岁,平均年
龄(1.53±0.17)周岁;参照组48例的患儿,男性22例,女性26例,年龄间
距1-4周岁,平均年龄(1.55±0.19)周岁。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24.00对试验组与参照组之间的临床资料进行处理,对比计算结果(P>0.05),证实2组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监测,遵医用药等相关内容。

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执行针对性的急救护理,其一,救治过程当中,护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轻拍、摸头等相关肢体动作,安抚患儿自身情绪。

加强与患儿家属之间的沟通,详细给予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加强其整体疾病认知水平,全面提升家长配合度。

其二,高热症状需要及时给予采取物理降温措施,使用温水擦拭患儿的身体,如果物理降温之后,患儿高热症状仍然持续,需要遵医嘱用药,从而缓解其高热症状。

其三,高热惊厥患儿自身的新陈代谢会逐渐加快,因此会出现大量出汗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实时观察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同时及时给予潮湿的衣物进行更换,进行适当的补液治疗,确保患儿皮肤保持清洁,有效预防再次感染事件。

1.3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2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

根据患儿临床实际情况统计记录,包含惊厥消失时间以及高热消退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48例高热惊厥患儿研究数据,均纳入Excel SPSS21.00 for windows软件计算,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处理,执行t检验,当P<0.05证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 统计2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试验组的惊厥消失时间与高热消退时间均短于参照组,代入统计学
对比P<0.05,见表1。

表1:对比2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S)
组别(n)惊厥消失时间高热消退时间
试验组(n=48) 3.27±0.5323.86±1.62
参照组(n=48) 5.24±0.9430.43±2.17
t值12.647816.8087
P值0.00000.0000
3 讨论
高热惊厥作为一种临床常见儿科疾病,有相关研究表明,全世界当中大约有5%的小儿群体发生过高热惊厥,其中抽搐症状是高热惊厥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该种疾病发病之后,患儿可能会同时伴有发直、斜视、眼球凝视等多种症状,如
果未及时给予开展有效治疗,极易导致其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出现一些意识丧
失等情况。

临床目前针对该种疾病均采取药物治疗,可获取显著疗效,但由于患
儿年龄较小等一些自身方面的因素,可能会导致整体治疗效果。

因此,开展相对
应的干预手段,可有效确保顺利完成治疗,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有大量的研究数
据表明,急诊护理当中通过执行合理的干预手段,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目前在
临床当中广泛运用的干预模式,就是针对性急救护理,该种护理手段,主要是通
过患儿实际情况作为基本,有效对其患儿不安及紧张的情绪进行稳定,从而促进
其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确保整体治疗能够顺利进展。

另外相关的护理工作人员,还可以主动与患儿家属进行积极沟通和交流,从而缓解其不良情绪,有效改善医
患之间的关系。

本次研究当中,对比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接受针对
性急救护理干预的患儿,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短。

由此可见,该种护理干
预运用于治疗当中,通过转移患儿自身注意力,加强其整体依从性,另外通过与
患儿家属的良好沟通,做好相关疾病健康宣教,安抚家属的个人情绪,也可有效
提升其整体配合度,对于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非常有利。

除此以外,治疗期间对
患儿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实时检测,做好相关皮肤护理工作,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临
床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还可全面提升患儿整体舒适度。

综上所述,针对高热惊厥患儿的急诊护理当中,实施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模式,可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整体应用价值显著,可广泛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程颖超. 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临床研究, 2020, 28(7):3.
[2] 曾静. 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37):2.
[3] 袁冰. 针对性急救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0, 37(1):1.
[4] 李文楠.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中的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
学电子杂志, 2020, 5(03):74-74.
[5] 曾美英. 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 24(1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