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4套试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0年初二(上)物理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在两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等体积的不同液体,将同一支自制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烧杯中.当密度计静止时,浸入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中液体所含物质一样多
B.甲杯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
C.甲、乙两杯中密度计所受浮力一样大
D.乙杯中密度计所受浮力大
2.如图所示,将边长10 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木块静止时,上表面距离水面 4 cm,g 取10N/kg,则
A.木块受到的浮力为4N
B.使木块完全浸没需要施加4N向下的压力
C.木块的密度是0.4g/cm3
D.木块底部受到水向上的压强为103Pa
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情景,下列有关设计和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装置的应用是照相机
B.若只将光屏和蜡烛互换后,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
C.若在透镜前佩戴一个近视眼镜,保持光屏不动将蜡烛靠近透镜后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
D.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 v 从 1.2f 处匀速运动到 1.9f 处(f 为焦距),这段时间内像移动的速度为 v′,则 v′>v
4.如图是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下列哪种做法光屏上一定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A.透镜不动,光屏与物体的位置对调
B.光屏和物体不动,适当移动透镜到某一位置
C.透镜不动,物体离透镜远些,光屏离透镜近些
D.透镜不动,物体和光屏都离透镜远些
5.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B.“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下面四幅图片选自我们的物理课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匀糖水中的径迹,说明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乙图是潜望镜的光路图,潜望镜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丙图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D.丁图是小猫叉鱼的图片,小猫看到的鱼比实际位置浅一些
7.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0℃的冰缓慢持续加热到全部变成100°C的水蒸气,下列所示四个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A. B.
C. D.
8.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时,琴弦看上去好象变粗了
9.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
D.深夜跳广场舞时音乐对周边的居民来说是乐音而非噪音
10.以下关于热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A.在高山上烧水时,水温不到90℃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
B.锅里的水烧开后出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C.在严冬,冰冻着的衣服也可以晾干,是冰的升华现象
D.冬季天气寒冷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

请根据图像进行分析:
(1)当V 甲 = V 乙 =50cm 3时,对应有m 甲=______,m 乙=______。

(2)当m 甲 = m 乙时,则V 甲_______V 乙(填“>”、“<”或“=”)。

(3)甲物质的密度是________kg/m 3。

12.照相机的镜头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透镜,显微镜的目镜是一组透镜,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

13.在暗室里,将一个小平面镜放在一张较大的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镜面照射,从侧面看去,镜面和白纸更亮的是_____,白纸表面发生的是_____反射。

14.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性质制成的。

人的正常体温是_____。

15.巧妙利用物质的属性可改善我们生活质量,如玻璃窗利用玻璃具有良好的_____性,增加室内的亮度。

双层玻璃窗有很好的隔音效果,这是在声音的_____减弱噪声。

密封在玻璃瓶内的水凝固成冰时,质量_____。

16.甲乙两辆车同时向西行驶,它们的s ﹣t 图象如图。

则乙车的速度为_____m/s ,若甲车长5m ,则完全通过长75m 的一座桥用时间是_____s ;车上的乘客发现自己对于对面的乘客是静止的,但是相对于窗外的景物是运动的,这说明运动和静止具有_____;汽车必要时会鸣笛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_____
三、计算题
17.一个瓶子的质量为200g ,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700g ,装满某种液体时的总质量是600g ,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 3。

(已知水的密度是ρ水=1.0×103kg/m 3)
18.在我国铁路建设中,开挖隧道对行车有安全保障,对我国各地经济往来、经济发展、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都具有重要意义。

横穿某大山的隧道长约2200m ,开挖岩石大约53310m ⨯,隧道建成后,翻越大山的行车时间缩短约1h ,求:
(1)若隧道岩石的密度为33
2.510/kg m ⨯,打通隧道需搬运多少吨岩石?
(2)在隧道的入口处,有如图所示的一块交通标识牌,一辆长200m 的火车通过隧道所用时间至少是多少分钟? 四、实验题
19.小南为了鉴别一工艺品是否铜做的,做了以下实验:
(a)称出工艺品的质量,如图甲所示
(b)两相同量筒分别装上30mL的水
(c)把工艺品放入左量筒,如图乙
(d)把与工艺品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放入右量筒,如图丙,问:
(1)工艺品的质量m=________g
(2)在两个量筒中各取一点,分别为A、B,如图所示。

请问这两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
p A_____p B(选填“<”“>”或“=”),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实心铜块的体积V=________________ cm3
(4)由上述实验可知该工艺品的体积比铜块的体积 ________、密度比铜的密度________(选填“大”、“小”)
(5)小南根据工艺品的密度与铜的密度不等而得出工艺品不是铜做的结论,此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___
20.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现律”的实验,
(1)前面学过,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据此小明据出的问题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
_____有什么关系?
(2)如图甲,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
f=____cm。

(3)小明所用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若将凸透镇放在光具座刻度50cm位置处不变,把蜡烛放在刻度
10cm处,利用此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
(4)如图丙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____。

当u>2f时,物体移动速度______(选“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当f<u<2f时,物体移动速度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

2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该选择______玻璃板进行实验。

(2)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直至看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

这样,蜡烛B就替代了蜡烛A的像。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移走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2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沸点为______℃,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该处大气压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23.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1)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直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小明采用了图_____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2)小明规范实验操作后,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在振动,同时听到了直尺发出的声音,接着减小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直尺,小明观察到直尺振动的频率变_____。

24.测量平均速度
原理①_____
过程
a .将小车置于斜面顶端,让其自由往下运动,分别测量出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前半程的距离s 1和小车行驶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t 1
b .测量出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全程的距离s 和小车行驶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t C .计算小车在斜面上后半程运动的时间t 2和平均速度v 2 项目
路程s/cm 运动时间t/s 平均速度v/(v/s ) 前半程 24 1.2 0.2 全程 48 2.0 0.24 后半程
24
3
4
分析
④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小车运动的时间太短,测量较为困难,请提出一条可行方案 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D A A A D C B 11.50g 25g < 1×103 12.凸 凸 13.白纸 漫
14.液体热胀冷缩 37℃ 15.透光 传播过程中 不变 16.4 相对性 信息 三、计算题 17.8×103
18.(1)57.510t (2)3.6min 四、实验题
19.0g > 由于两量筒中装的是水,即ρ相等,从图乙、丙可得,h A 大于h B ,由p=ρgh 可知,故p A >p B 10 大 小 不可靠;工艺品有可能是空心的 20.物距10.0照相机增大大于小于 21.薄 A 不变 不能
22.自下而上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97小于 23.乙 高
24.v=减小斜面的倾角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用相同质量的铝、铁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已知ρ铝=2.7×103kg/m3,ρ铁=7.9×103kg/m3,ρ铜=8.9×103kg/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铝球和铁球定是空心的
B.铝球和铜球定是空心的
C.铁球和铜球定是空心的
D.铝球、铁球和铜球可能都是实心的
2.刘大海拿了一个刚好能装5kg水的塑料壶去买花生油。

老板给他的塑料壶装满花生油后告诉他:“这是5kg花生油”。

并按此收取了花生油的费用,已知ρ油<ρ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刘大海赚了
B.刘大海亏了
C.刘大海没有亏也没有赚
D.老板也没有亏也没有赚
3.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强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镜片
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C.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
4.现有以下关于凸透镜的说法
①所有的凸透镜都只有右侧一个焦点;②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③任何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于一点;④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随时变化的
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②正确
C.只有③④正确D.只有④正确
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离小孔越近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越大
B.游泳运动员在平静的水面下看到游泳池边的物体变矮了
C.因为红外线有很强的热效应,所以常用来做遥控器
D.小球沿水平方向运动,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可能沿竖直方向运动
6.“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7.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B.医用B超来检测人体的内部器官是否正常
C.声音在真空中和空气中都以340m/s的速度传播
D.在机器旁,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8.如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

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

下列关于照相机使用及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说法正确的
A.照相时景物与相机距离应大于2倍焦距
B.在底片上所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影中物体的高度比真实物体略大一些
D.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
9.观察图所示水沸腾前后的照片,得到关于气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沸腾前没有气泡
B.沸腾前后气泡没有变化
C.沸腾后的气泡比沸腾前的大
D.沸腾后的气泡只出现在水面处
10.电冰箱中霜的形成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A.升华 B.液化 C.凝华 D.凝固
二、填空题
11.小明把一瓶标有450ml字样的纯净水放进冰箱。

则瓶内水的质量为_____kg,当瓶里的水全部变成冰以后,体积变化了_____cm3.(ρ水=1.0×103kg/m3,ρ冰=0.9×103kg/m3)
12.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当入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转20°时,反射角变为______。

13.如图是款人验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将所拍照片与系统预先录入的人验照片通行比对,若要拍摄镜头前1m处的人脸它的焦距应小于_____m:当人脸远离镜头时,所拍照片上的人脸将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14.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锡的熔点是____。

(2)在BC段,锡处于_______态;8min时锡处于_____态。

(3)锡的熔化用了__min,它熔化过程中要___热,但温度____。

15.2017年5月31日,位于长春市伊通河上的自由大桥在2s内成功爆破。

由于采用“微爆破”技术,爆破中产生的声音很小,这是在_____处减弱噪声,最大限度的控制了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6.单位换算:500m=_____km,10min=_____s,500g=_____kg,5m/s=_____m/min。

三、计算题
17.一个石雕塑像的质量是2.7×104kg,为计算它的体积,找一块相同的石块作样品,用天平称出样品的质量是27g,放入装有70mL的水的量筒中升至80mL处,求:
(1)这种石块的密度:
(2)这个石雕塑像的体积。

18.如图所示,备受关注的西成高铁于2017年12月6日正式开通运营,西成高铁陕西段的桥、隧比高达94%,在秦岭山脉中超过10公里的特长隧道就有7座,隧道群规模为全国之最。

当CRH3A型动车以某一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时,在进入某一隧道前800m处鸣笛,司机在鸣笛4s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1)当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是多少m?
(2)动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km/h?
四、实验题
19.小明想通过实验来测定一只金属螺母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螺母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螺母质量为__________g。

(3)如图丙所示,则金属螺母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

(4)金属螺母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

20.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现律”的实验。

(1)如图甲,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___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__(选填“同一直线”或“同一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占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
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

(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
(3)如图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_____(选填“A、B、
C”)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像是图丙中的_____(选填“1、2、3、4”)。

(4)在图乙实验完成之后,小莉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
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
_____凸透镜。

(选填“靠近”或“远离”)
21.下面是晓婷同学设计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

(1)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晓婷将一张白纸B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个平面镜A垂直
白纸放置,用激光手电贴着_____(填“A”或“B”)照射,并记录下了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如上表。

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

(2)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她将平面镜换成了_____,并取来了两个_____的蜡烛甲和乙。

在实验
过程中,随着甲蜡烛的燃烧变短,甲蜡烛的像与乙蜡烛_____(填“仍然重合”或“不再重合”)。

此时
所成的像与物大小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一位同学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
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乙与蜡烛甲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22.如图所示,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A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B所示,沸点为______℃,说明此时气压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图C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2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声现象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不敲击音叉,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②轻敲音叉,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③用力敲击音叉,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

(1)由①②对比可以说明:物体的_________产生声音。

(2)由②③对比可以说明:声音的_________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24.(题文)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物块5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cm/s.
(2)物块做________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实验前,小萌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可能猜想:
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②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
③物块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④物块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________ (选填序号),并推测: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cm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B D C B A C C
11.45 50
12.120° 40°
13.5 变小
14.230℃固液混合液 4 吸不变
15.声源响度
16.5 600 0.5 300
三、计算题
17.(1)2.7×103kg/m3;(2)10m3。

18.(1)560m;(2)216km/h。

四、实验题
19.左 63.2 10 6.32 103
20.0 同一高度照相机 B 4 远离
21. B 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玻璃板完全相同不再重合相同 C 22.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98 小于保持不变
23.振动响度
24.20变速②③144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和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质的密度是甲的8倍
B.乙物质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C.质量相间的甲和乙,乙物质的体积大
D.体积相同的甲和乙,乙物质的质量大
2.一只总质量为60kg的氧气瓶,瓶内氧气密度为ρ0,使用半小时,氧气瓶的质量变为35kg,瓶内氧气的密度为ρ0;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的质量变为20kg,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
A.ρ0 B.ρ0 C.ρ0 D.ρ0
3.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物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摄像师应当将镜头适当地
A.向下并且向右移B.向下并且向左移
C.向上并且向左移D.向上并且向右移
4.2017年我国部分火车站开启了刷脸进站模式,刷验机上都安装了一个提像机,当旅客进入人脸识别区”,大概0.5m处时,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验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是0.1m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是0.5m
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是0.1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是0.5m
5.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光斑将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不动 D.无法判断
6.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

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气化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7.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8.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

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

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

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9.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激光准直利用了光的折射性质
B.人直立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中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m
C.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D.光从一种物质射入另一种物质传播方向可能改变
10.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B.声呐搜寻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
C.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快
二、填空题
11.有一只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氧气密度为ρ,使用半小时后,瓶内氧气的质量将_____,密度将
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2.黄山是我省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来旅游,有少数游客在山上游玩时将空纯净水瓶扔在山上,这样做既污染环境,同时还可能引发山林火灾.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就相当于一个
________ 透镜.晴天,当强太阳光照射它时,它对太阳光具有________ 作用,可能会引起枯叶着火.13.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产生的,1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m/s。

14.打开电冰箱门时,常会看到电冰箱门的附近出现一股“白气”,打开热水瓶时也会看见这种“白气”。

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前者是_____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后者是_____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5.(1)打电话时,我们凭声音就可以判断对方是谁,这是通过声音的______进行判断的(选填“音调”响度”或者“音色”);
(2)家庭中的液化石油气是利用______的方法使气体液化装在瓶内。

16.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国海警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巡航的过程中,以航船为参照物,钓鱼岛是_____的,图是我国空中加油机正在给巡航钓鱼岛的歼击机加油的情景,此时歼击机相对于加油机是
_____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