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一、背景介绍
贫困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扶贫工作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在扶贫领域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也有了明显改善。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作风问题,如好大喜功、浮夸风、惟利是图等,严重影响了扶贫工作的效果和形象,需要开展一次专项治理。
二、目的和意义
1.保障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针对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作风问题,通过专项治理可以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让扶贫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2.树立廉政形象。
扶贫工作是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治理扶贫领域作风问题对于树立廉政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保证廉政,才能赢得民心、树立道义,从而全面推进扶贫攻坚工作。
3.这次专项治理也是配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为扶贫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既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保障,又有利于保障廉洁政治生态建设。
三、主要措施
1. 着重解决扶贫领域中“好大喜功”问题
针对有的领导干部为了争取更高的职务或荣誉,屡屡以扶贫
“贡献”来竞选官职、评选荣誉等问题,要求加强舆情引导,杜绝
相关违规行为。
立即停止个人大操大办、政绩工程、写稿视察等。
2. 加强扶贫名目真实性把握,抵制浮夸风
扶贫工作始终站在民生立场,必须真实反映贫困地区群众需要
和实际条件。
要求扶贫项目实行市场化信息公示,确保名目真实可行,并建立实施和监督机制,杜绝浮夸情况;同时,倡导和支持扶
贫干部队伍成员勇于发声,对于名目不实、投资不真实、条件不具
备的问题可以提出异议。
3. 深化扶贫领域政策宣传,提高干部作风
根据现阶段扶贫工作需要,各级部门要及时宣传国家扶贫政策,对贫困地区产业结构、投资环境、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等进行积极宣传,全面展示政府重视扶贫工作的努力。
加强扶贫工作中干部所承
受的学习和理论培训,提高其政策和业务素质,从而提升他们的工
作质量和执政理念。
4.建立和完善扶贫作风建设制度体系
针对扶贫领域工作情况,要求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自查、部门满
意度测评、宣传机构的仪容仪表标准、基层单位的驻村作风监管等
制度,从源头上抓起,从制度上推进扶贫作风建设。
同时,要加强
对新入职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由资深工作人员开展扶贫业务的指
导等工作,逐步提高工作人员的扶贫专业水平。
5. 树立长效的扶贫作风建设宣传机制
要求各级媒体和政府部门要结合扶贫工作的真实记录和情况,针对扶贫中出现的作风问题积极开展宣传报道,让群众和干部有效认识扶贫工作中的作风问题,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引导群众集中思想力量,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扶贫领域的持续廉政建设。
四、总结
扶贫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是进一步推进扶贫工作,提高服务民生水平,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措施。
通过重点治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作风问题,不仅有利于树立廉洁政治形象,更有助于建立新型政治关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服务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