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市政公用工程实务强化讲义(4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施工程序
清除池壁钢筋上水泥浆→施工缝凿毛→拆除池壁八字吊模→绑扎池壁钢筋→验收钢筋→安装池壁模板→浇筑准备工作→浇筑池壁混凝土→养护→拆除池壁侧模→继续养护(池壁筋也可在内模完成后进行)。

2.施工缝凿毛处理
池壁根部混凝土强度达到2. 5MPa时开始凿毛。

凿毛应用剁斧或尖锤轻锤将混凝土的不密实表面及浮浆凿掉露出新茬。

凿毛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混凝土的棱角,不要将粗集料剔出。

3.池壁钢筋绑扎
重点应控制好内外层钢筋的净尺寸,为此采用排架或板凳筋做法。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要按施工图保护层厚度的要求,精心加工排架与砂浆垫块,使误差值不大于允许偏差值。

排架(支撑板凳)的间距不应大于1000mm。

砂浆垫块摆放的位置,要与钢筋排架的支点相对应。

绑丝扣应向内侧弯曲,不应占用保护层的厚度。

绑扎后的池壁钢筋,应稳固不变形,竖立筋保持垂直,横向筋保持水平。

特别要注意池壁转角部位的垂直度与钢筋的保护层不超差,以保证模板安装顺利进行。

绑扎后的池壁钢筋,应经检查验收。

4.池壁模板架设
池壁模板的质量,直接影响池壁混凝土的质量水平。

池壁模板设计,应根据模板的支搭高度与浇筑方式,对模板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计算。

做到构造合理、结构稳定、易于装拆、操作方便。

对正常厚度的池壁(池壁厚度,池壁高度约为1:12),池壁模板一次支到顶板腋角以下200~300mm左右。

特殊的薄壁水池将视结构情况和设计要求,采取分段支模连续浇筑的方法。

5.池壁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及所用材料除应符合规范要求外,应采取措施解决好下述问题:
(1)混凝土浇筑平台与池壁模板连成一体时,应保证池壁模板的整体稳固,避免模板振动变形而影响混凝土的硬化。

(2)非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大于80mm;掺外加剂的泵送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150mm。

混凝土的供应、运输、浇筑、振动等各个环节应协调一致,以保证池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

(3)施工缝应事先清除干净,保持湿润,但不得积水。

浇筑前施工缝应先铺15~20mm厚的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与混凝土的浇筑的相隔时间不应过长。

(4)池壁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完成,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不应超过400mm,沿池壁高度均匀摊铺;每层水平高差不超过400mm。

池壁转角、进出水口、洞口是配筋较密难操作的部位,应按照混凝土捣固的难易程度划分浇筑长度。

尤其是进出水口、洞口下半部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振捣密实,以免出现蜂窝、空洞等质量间题。

插人式振动器的移位间距不大于300mm,振捣棒要插人到下一层混凝土内50 ~100mm,使下一层未凝固混凝土受到二次振动。

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间歇时间不宜大于lh。

用溜筒浇筑混凝土的落下高度(从溜嘴)不大于2m。

浇筑混凝土时,应将混凝土直接运送到浇筑部位,避免混凝土横向流动。

(5)池壁的混凝土浇到顶部应停r},待混凝土下沉后再作二次振动,消除因沉降而产生的顶部裂缝。

(6)浇筑后的混凝土应及时橙盖和洒水养护。

为加快施工速度与节约模板加工.柱的施工时间应与水池池壁的施工时间同步进行,柱模板的加工数量应视总量而定。

在能保证总工期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一次投人量。

一般柱体分为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根部混凝土,第二次浇筑到柱帽顶或梁底。

1.柱的施工程序
柱轴线及边缘放线→施工缝凿毛与清刷→绑扎柱根钢筋(调整) →安装柱根模板→验收→浇筑混凝土→养护→柱根顶部凿毛→绑扎柱身钢筋→安装柱身(包括柱一帽)模板→绑扎柱帽钢筋→验收→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后继续养护) →柱顶凿毛。

2.柱模板采用钢模或木模(多层胶合板)
柱身混凝土浇筑应一次到顶,浇前施工缝应充分湿润,应铺垫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

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80mm,分层(不超过400rnm)浇筑与振动,为使棍凝土沉实,浇到柱帽底部时应暂停后作二次振动,待全部浇完后,再作二次振动。

小型清水池顶板应一次浇筑完成,较大水池顶板应考虑防裂措施。

1.水池顶板的施工程序
拆除池壁及柱模板→清理池底→放线(柱轴线、测池顶部高程控制线) →支搭池顶支架及模板→池壁顶板部混凝土施工缝凿毛清理→绑扎顶板钢筋→支搭池壁与顶板腋角的外模板→验收→棍凝土准备→浇顶板混凝土→养护→拆除模板。

2.顶板模板施工
模板支架采用工具式支架体系。

支架立柱下端螺旋支座可调整高程,支架柱头采用可调早拆柱头体系,柱头摆放析架〔或梁),顶模铺放钢模板。

柱头及边角部分铺放木模,铺齐全部顶板。

3.顶板钢筋施工
顶板钢筋应根据配筋情况设置主筋。

其做法是用双层钢筋的内层钢筋作为架立水平筋。

排架立筋的间距一般取600~800mm〔为普通钢筋网间距的整倍数)。

钢筋保护层的垫块位置应与排架的立筋位置相对应。

绑扎后的钢筋直径、接头做法、间距,特别是保护层厚度应认真检查与调整。

在以后的工序操作中应着重保护钢筋,以防变形,直到浇筑完毕。

4.顶板混凝土施工
顶板混凝土施工的准备工作中,最重要一点是对顶板钢筋的保护,绑扎钢筋时,要铺设操作脚手板,禁止踩踏钢筋。

顶板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应在较短的一侧开始分条浇筑,先浇低处。

分条宽度根据混凝土的供应量与接茬的间歇时间决定。

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拆模强度时才准许拆除支架。

支架体系应在达到规定拆模强度时,才能拆除。

顶板支架的搭设与拆除过程中,应有足够的斜向支撑。

为了保持其稳定,拆除时,应先上后下,逐层拆除,随拆随运,按指定地点堆放整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