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测试整改和方法总结范文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MI测试整改和方法总结范文1
实例水平与垂直读值的差异
EMI辐射测试整改和方法总结一.文章写得不错,值得推荐,这本书《EMC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案例分析》(第2版)也不错可以看看,呵呵关于电磁干扰的对策,许多刚接触的工程师往往面临一个问题,虽然看了不少对策的书籍,但是却不知要用书中的那些方法来解决产品的EMI问题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看别人修改似乎没什么困难,对策加了噪声便能适当的降低,而自己修改时下了一大堆对策,找了一大堆的问题点,却总不能有效地降低噪声。

事实上,这往往也是EMI修改最耗时间的地方,笔者把一些基本的判断方法做详细的介绍,以提供刚入门或正面临EMI困扰问题的读者参考,整理了一些原则与判断技巧,希望能够对读者有帮助。

二.水平、垂直判断技巧EMI的测试接收天线分为水平与垂直二个极化,亦即要分别测试记录此二个天线方向的最大读值,噪声必须要在天线为水平及垂直测量时皆能符合规格,测量天线要测量量水平及垂直二个方向,除了要记录到噪声最大时的读值外,也能显示出噪声的特性,由这个特性的显示,我们可初步判断造成EMI问题的重点,对于细部的诊断是很有帮助的,通常这个方法是很容易为修改对策人员所忽略。

在本期的分析中,笔者要介绍几种EMI的判图技巧,也就是如何从静态的频谱分析仪所得到的噪声频谱图做初步的分析,另外也会介绍一般对策修改人员最常用的一些动态分析技巧。

许多工程师常常花了许多时间与精神,却感觉无法掌握到重点,可能就是缺乏基本分析的技巧,在噪声的判断上有一些混淆,如果能够掌握一
些分析方法,可以节省不少对策的时间。

这里所提的一些方法,一直被不
少资深的EMI工程师视为秘诀,因为其中往往是累积了多年的心得与经验
才体悟出来的方法,而这些方法通常都是非常有效的。

射天线接收天线
1.这是Modem&Telephone的产品,读者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天线水
平时的噪声和垂直时的噪声有很大的差异,那么这其中代表了什么意义呢?分析讨论要清楚的认识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要了解天线的基本理论,我们
先假设发射与接收天线皆为偶极天线。

上图为当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同方向时,由于所产生的电磁波极化相同,故此时接收天线可得到最大的共振接收强度说明:
发射天线接收天线
当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不同方向时,则由于发射天线的电磁波为水平
极化,而接收天线的电磁波为垂直极化,故在共振接收的强度上最小。

以这个观点来看问题有时往往很快能找到问题的重点,尤其是一些比
较复杂的产品其内部及外部皆有许多导线、连接线的产品,如果能先以水平、垂直的读值做初步的分析,则比较不容易误判造成噪声的机制。

实例二水平与垂直读值的差异
差异:1.图3是接收天线为水平极化方向2.图4是接收天线为垂直极
化方向说明:
1.此为CCD勺产品,这两张图不同于实例四是垂直噪声的读值明显比
水平噪声高。

分析讨论关于水平与垂直噪声的判断,笔者在此再做更详细的说明,
水平噪声较高,一般必须注意在待测桌上水平部份较长的线以及产品内部
水平部份的线,而垂直噪声如果是比水平噪声高,那么就必须考虑在垂直
方向的线,是否造成辐射的问题,而通常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AC电源线,因为AC电源线一般皆沿桌面下垂,所以当AC电源线被耦合到噪声,则会
使得天线在垂直方向噪声增大,但是因为AC电源线无法拔掉来判断噪声
是否存在,所以不容易很快判断。

在此介绍二种方法以供读者使用,对于低频的噪声(小于200MHz)
可以用数个Core夹上,看噪声是否降低,如果噪声降低则表示噪声
是由电源线所辐射出来,对于高频的噪声(大于200MHz)则可将电源线
位置改变或左右摇动,看噪声是否有变大或变小,如果噪声会随线的位置
而改变,那么便表示噪声是由电源线所辐射出来。

另外由于产品所造成的噪声频率点往往不只一点,而各点可能由不同
的辐射机制所造成,所以可以针对单一点的噪声将频谱分析仪的频宽展开,然后天线转成水平及垂直来比较,这个方法看似简单,但对于比较复杂的
系统与产品,其内部及外部连接了许多排线,通常可以有效地锁定问题的
范围。

笔者亦曾经处理过一件拖延甚久的案子,由于其在OPENSITE测试时,垂直读值明显高过水平读值10dB以上,且当人一靠近机器噪声亦明显降低,针对这两个现象来思考,结果发现有一短的垂直电缆线连接上下机体
造成,当问题找到确定后,再做适当的对策将是非常有效。

也许读者会问,水平和垂直噪声的读值一样高则如何来判断,若碰到
这种情形,通常表示噪声源非常强,故内部的各种导线很容易受到耦合,
例如使用某些噪声较强的IC或CPU,这时因为噪声能量较大,往往要从
电路板内部与组件的Lay-out、Placement及Ground来下手,当然对策方
法不止一种,诊断的方法也不只一种,可以用其它方法再仔细的分析问题。

为使读者能够由实例中了解,笔者亦选取下列数例以帮助读者更了解及运用。

电源线的判断图(a)图(
图(a)为DektopPC的噪声辐射结果,而图(b)则为在ACPower电
源线加上数个Core电源线的判断图(d)
图(c)为DektopPC在300-500MHZ的噪声辐射结果,而图(d)则为
改变ACPower电源线的形状,结果噪声有明显的差异单点噪声的判断图⑹
图(f)3
J
1—IIjjLdj.



i
t
图(SI(PL.MOOGtn
图(e)为将频谱分析仪的Span降低,单独看172MHz的噪声,此时
天线为水平的方向,而图⑴则为同一角度,将天线转成垂直来看,比较二
者的差异便可以知道主要为水平线辐射所造。

实例三最大角度的判断
差异:
1.图5是待测物正面对向接收天线
2.图6是待测物侧面对向接收天线图5图6
说明:
1.这两张图是待测物面对接收天线不同的角度,由于角度的不同,很
明显地噪声的强度也有很大的差别。

分析讨论比较上两图,由于待测物面对天线的位置不同,则噪声强度
明显的不同,这也说明了噪声源是在产品的某一部份,亦即靠近天线最大
时的位置部份必须仔细分析诊断。

这个判断方法也是如前一样,可能会遇到不管桌子是转在那一个角度,噪声强度皆是一样高,如果碰到这种产品,一般而言是较难处理的,因为
待测物的每一个方向噪声皆一样强,表示此噪声源已将机器内的每一部份
皆感染,处理这一类机器的EMI问题,通常要花一些时间,有时则要使用
金属弹片、铜箔或喷导电漆来抑制噪声。

最大角度的判断
图(g)
图(h)
图(g)为将PC待测物转到最大角度,而图(h)则为用手按前面喷
导电漆的塑料壳,结果噪声明显降低,故表示要加强导电漆与金属铁壳的
密合导通效果。

最大角度的判断
实例四共模与异模的判断
差异:
1.图7是含有共模和异模噪声的CC产品
2.图8是待测物电源关闭后的背景噪声。

说明:
1.这两张图是比较共模和异模的判断分析讨论图7是一般测试时最常见到的噪声频谱图形,在此我们做一详细的分析。

首先看整个频带的基线(Baeline),其特性为一宽带的噪声,比较图8为机器关机时频谱分析仪的图形,愈高频基线愈高是因加了
STAHT3Q.DKttW300.0某0图8
为使读者能更清楚认识与运用这个观念,笔者再以下例详细说明
实例五共模的分析图9
差异:
1.图9是一次侧接地和二次侧的地连接在一起。

2.图10是将一次侧接地和二次侧的地分开。

说明:
1.此为切换式电源供应器的产品,这两张图是说明不同接地方式所造成的影响。

实例六异模的分析
差异:
图11NK1if凤霸STARTK.OSTOP3004毗图12
1.这两张图是说明因为外接线所造成异模辐射的效应。

分析讨论关于共模和异模的分析,在实际的产品噪声辐射中,往往是相互混合的,有时无法单纯的将其分成共模和异模,这点在对策考虑时也必须做多方的判断,以噪声能量的观点来看,当噪声能量大多分布在Ground上,则此时在频谱仪上则会看到Broadband的噪声明显升高,若噪声能量大多分布在Trace上,则此时在频谱仪上会看到Differentialmode的Narrowband噪声会增加。

但是在实际电路板上,噪声的能量是同时会分布在Ground和Trace 上,所以当Ground的面积加大(RG减小)
或Ground的噪声减小(IN减小)
对于这个观念必须能够清楚地了解与认识,这一点在电路板的Layout与对策上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对噪声的防制要能够有整体的认识,而非单独针对几个组件下对策。

事实上,从许多的例子可以看到,只是单纯在Crytral上加一些电阻、电容和电感(Bead),通常无法有效地去抑制噪声噪声,下面这个例子即是实际在Terminal产品上针对Ocillator对策的电路图
上述的范例在早期一直被一些对策人员视为秘籍,许多初学者看到后总觉得如GroundV
N=INR
GVN出IAntennaTraceNA”LT
CAP1
1BEADdUfamBEADvcc
获至宝,像上例为了抑制噪声,共使用了三个电容、四个电感和一个电阻,工程可谓浩大,但是否表示就可以有效抑制噪声的辐射,答案是否定的。

这也是许多R&D工程师刚开始遇到EMI困扰时,总是信心满满认为只要在适当的地方加上滤波对策即可,结果花了许多时间却一直不能放弃噪声而感到困扰与挫折。

这是因为没有对噪声的特性先做一评估,又缺少EMI整体对策的观念,所以有时低频噪声抑制下来,结果高频却又无法符合,或者120MHz噪声减低,但160MHz噪声却又升高,如此反反复覆是非常耗时的。

实例七谐波的分析
差异:
1.图13是使用28MH的CC产品,经过除频后为
2.图14是使用14MH 的无线麦克风的产品说明:
1.这两张图是介绍谐波分析的技巧,计算一支支等距噪声的频率差分析讨论计算每一支等距噪声差为14MHz,此表示出有一个14MHz的Clock 信号所造成,或者是经过除频后有14MHz的信号产生。

由于在电路板上往往会使用数个不同频率的Crytal,以致有时无法判断是那一个Crytal所造成,利用这个方法有时可以很快的确定是那一个Crytal造成,然后再做对策,如此可省除逐一拆除Crytal判断,或者在电路板上逐一割线判断的麻烦。

六.噪声点展开的判断技巧
图1314MHz
差异:
1.图15是TVGam由30-300MHZ勺噪声辐射。

2.图16是将其中较高的噪声展开
,,1

1WZSMP凰1諒加御■朋I即
1T~:r▼fh
1
urbir
WK5ZNTER201.340557HHzSPANa.000kHz图16
说明:
1.这两张图是介绍噪声展开分析的技巧。

分析讨论由于造成辐射噪声的成因很多,而产品也可能有多种功能组件会引起噪声干扰,通常频谱分析仪设定由30MHz测到300MHz,如此可以很快看出有那些噪声无法符合,但是因为频宽设定太大,故噪声几乎都是一支一支的状态显现,如果我们将频谱的Span减小,此时便可发现展开后的波形是不一样的。

某JO厂

"『I

w1
卜Fi-----1-----
L
图(l)
图(k)为Clock的信号,而图(I)则为Video的信号噪声展开之分析图(CENltn33E戟H>
图(m)
图(n)
图(m)为马达控制的信号,而图(n)则为ClockGenerator的信号上述所介绍的分析技巧主要为静态的分析,也就是可以先将各种噪声的特性与状况画出来,然后做一个初步的研究分析,这个方法所得到的结论是偏向猜测性与预测性的,有时可能如所分析的结果然而有时则可能和所分析的看法相距甚远。

笔者要再次强调EMI的对策是有系统、有方法的,有些步骤看似多余的,但是如此做可以避免事后的许多误判而钻入牛角尖,切忌直接判断问题就蒙着头一直加对策,这样往往会多花许多时间与金钱。

在此笔者为加强读者的印象,将重点整理如下1.水平、垂直判断技巧---T确认产品内外的水平或垂直部
份辐射
2.最大角度判断技巧----确认产品那部份辐射最强
3.共模与异模的判断技巧---—确认产品噪声辐射主要是接地或在线造成
4•谐波的判断技巧---—确认产品内主要辐射的kClock源
实际,告诉我们做EM要有目的性,不要盲目的去加磁环,力卩丫电容,加屏蔽,要先确定被干扰点或面,也或者输入输出在进行整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