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验中学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实验中学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一个正方体展开图,和这个展开图对应的正方体是()
A.B.C.D.
2.a的是多少(b≠0),不正确的算式是()
A.a×b B.a÷b C.a×
3.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1∶3,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
4.某商场8月份的营业额为250万元,占第三季度营业额的40%,第三季度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设第三季度的营业额为x万元,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x=250×40% B.40%x=250 C.x=250+40%
5.下面这个立体图形,灵灵从右面看到的是()
A.B.C.
6.观察下图的位置关系,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学校在公园西偏北50°方向400米处B.公园在少年宫东偏北70°方向300米处C.公园在学校东偏南50°方向400米处D.少年宫在公园东偏北70°方向300米处7.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不变,这个圆柱的侧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 )。
A .2倍
B .3倍
C .4倍
D .5倍
8.小华今年12岁,身高160厘米,标准体重应该是( )千克。
少年儿童(7~16岁)体重(千克)分类标准
标准体重=(身高–100)×0.9 轻度肥脂;超过标准体重135
10
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
3110
2
重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面1
2以上
A .45
B .54
C .63
D .72
9.将正方形纸片对折三次(如图所示),再沿AB 剪去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展开铺平得
到的图形是( )。
A .
B .
C .
二、填空题
10.2小时35分=____小时; 3.8m 3=_____m 3_____dm 3. 11.()
()()12
0.75%:12=
== 。
12.把自然数A 和B 分解质因数得23,35A m B m =⨯⨯=⨯⨯,如果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为210,那么m =(______)。
13.圆的半径由6厘米增加到8厘米,圆的面积增加了(________)平方厘米。
14.一个数的15的1
4
是1,这个数是(________);甲、乙两数的比是3∶5,乙数比甲数
多3.6,乙数是(________)。
15.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500km 。
在比例尺是1∶20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之间的长度是(________)厘米。
16.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为2cm ,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则这个圆柱的体积是(______)cm 。
17.老师在黑板上写了13个自然数,让小王计算平均数(保留两位小数),小王计算出的答案为12.43,老师说最后一位数字错了,其他的数字都对.请问你正确的答案应该是______
18.甲、乙两车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某一时刻相遇。
如果甲车提前一段时间出发,那么两车将提前半小时相遇。
已知甲车速度是60千米/时,乙车速度是40千米/时,那么,甲车要提前出发(______)分钟。
19.甲、乙、丙三入进行百米赛跑,甲到终点时,乙离终点5米,丙离终点10米,乙到终点时,丙离终点还有(________)米。
三、解答题
20.直接写得数。
6.50.1÷= 3225%⨯= 150.5-= 63928÷≈
3244
÷= 7126⨯= 11
34+= 406597+≈
21.用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4920÷24-17×12 0.25×6.7×4
75382825
⨯-÷ 9.43-(1.74+1.43) 137298⎛⎫
+⨯ ⎪⎝⎭ 4312552⎡⎤⎛⎫÷+⨯ ⎪⎢⎥⎝⎭⎣⎦
22.解比例.
(1)30 :72 = x: 12 (2)13 : 12 =5
9
: x
23.工程队修一条路,上半月修好的米数与全长的比是1:5.如果再修360米,就正好修了这条路的一半.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24.班级图书角的故事书本数是科普书本数的80%.买来16本故事书后,故事书与科普书一样多.班级图书角有科普书多少本?
25.阳阳正在读一本科普书,第一周读了这本书的1
4
,第二周读了45页,还剩下这本书的
1
3
没有读。
这本科普书一共是多少页? 26.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相遇,甲车再行驶3小时就能到达B 地,已知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驶20km 。
求A 、B 两地的距离。
27.王师傅准备用一块长方形铁皮制作一个无盖的水箱,他在铁皮上画了一个水箱的平面展开图(如图1)。
(1)王师傅设计的这个水箱容积是多少升?(铁皮厚度忽略不计)
(2)若在水箱下方焊接一个水管,水管的内直径是20毫米。
放水时,如果水流的速度是0.7米/秒,一箱水大约多少分钟可以全部流完?(结果保留整数)
(3)王师傅发现这样设计,剩余的铁皮太零碎。
你能在不改变水箱尺寸和底面形状的情况下,帮王师傅重新设计一个水箱平面展开图吗?请将你的想法画在图2中。
28.王老师要买60个足球,三个店的足球单价都是25元,你认为王老师到哪个店买合
算?
三个店的优惠情况如下:
甲店:每买10个送2个;
乙店:打八折销售;
丙店:购物每满200元,返现金30元。
29.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某地区的9所学校组织学生共900人(编号从1号
到900号)组成一个方队(30行30列)参加国庆节汇报演出。
每所学校的学生编号情况
如下:
学校A B C D E F G H
学生编号1~9495~167168~
227
228~
343
344~
479
480~
597
598~
673
674~
802
80
9
小明同学结合五年级上册学过的“点阵中的规律”,设计出一种30行30列的学生站位图,如下图所示:
(1)直接写出第5行第3列学生的编号。
(2)编号为481的学生在第几行第几列?写出你的思考过程。
(3)在汇报演出中为了摆出“欢庆国庆”的造型,需要图中正方形阴影所覆盖的每个学生手拿一个展示板,学校D共有多少个学生手拿展示板?写出你的思考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略
2.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即可.
解:根据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数可以转化为乘这个数的倒数;
a÷b(b≠0)=a×;
点评:此题的解答主要依照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来进行解答选择.
3.B
解析:B
【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已知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按比例分配求出最大的一个角即可判断三角形的类型。
【详解】
180÷(1+1+3)×3
=180÷5×3
=108(度)
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故选择: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按比例分配问题,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180°的隐含条件。
4.B
【详解】
略
5.B
解析:B
【详解】
略
6.B
解析:B
【分析】
因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米,于是先求出它们之间的图上距离,再根据它们之间的方向关系,即可做出判断。
【详解】
A.学校在公园西偏北50°方向4×100=400m处,原说法正确;
B.少年宫在公园东偏北70°方向3×100=300m处,原说法错误;
C.公园在学校东偏南50°方向 4×100=400m处,原说法正确;
D.少年宫在公园东偏北70°方向3×100=300m处,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线段比例尺、方向(角度)、距离确定物体位置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7.A
解析:A
【分析】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的直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说明圆柱的底面周长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不变,这个圆柱的侧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2倍。
【详解】
根据分析可得,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圆柱的侧面积、圆的周长,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公式。
8.B
解析:B
【分析】
根据上表中的标准体重和身高的关系式求出标准体重即可。
【详解】
(160-100)×0.9
=60×0.9
=54(千克)
故选:B
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根据关系式解答。
9.A
解析:A
【分析】
严格按照图中的方法亲自动手操作一下,即可很直观的呈现出来;也可以观察图形的特点,把最后的三角形一次一次的打开,利用对称性即可知道打开是一个斜着的正方形,由此也可判断。
【详解】
由分析可知,自己动手实际操作下,得到图形。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动手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对于此类问题,学生只要学会动手操作,答案会很直观地呈现。
二、填空题
10.
7
12
3 800.
【分析】
(1)把2小时35分化成小时数,用35除以进率60,然后再加上2,用分数表示;(2)把3.8立方米化成复名数,整数部分3就是立方米数,然后把0.8立方米化成立方分米数,用0.8乘进率1000,即可得解。
【详解】
(1)35÷60+2=2
7
12
(小时),
所以2小时35分=2
7
12
小时;
(2)0.8×1000=800(dm3),所以3.8m3=3m3800dm3;
故答案为2
7
12
,3,800
【点睛】
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
11.16;75;9
【分析】
把0.75化成分数形式,然后根据分数、比、小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然后利用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详解】
由分析可知:
()()()
12
0.75%:12
===
75 9
16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比、小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2.A
解析:7
【分析】
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各自分解质因数,把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相乘。
【详解】
A和B的最小公倍数:210=3×m×2×5,则210=30m,m=7。
【点睛】
此题考查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13.92
【分析】
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分别求出半径是6厘米和8厘米的面积,然后相减即可。
【详解】
3.14×82-3.14×62
=200.96-113.04
=87.92(平方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圆的面积,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4.9
【分析】
用1÷,是这个数的,再÷就是这个数;乙数比甲数多3.6,多了5-3份,求出一份数,用一份数×5=乙数。
【详解】
1÷÷=1×4×5=20
3.6÷(5-3)×5
=3.6÷2
解析:9
【分析】
用1÷1
4
,是这个数的
1
5
,再÷
1
5
就是这个数;乙数比甲数多3.6,多了5-3份,求出一份
数,用一份数×5=乙数。
1÷1
4
÷
1
5
=1×4×5=20
3.6÷(5-3)×5
=3.6÷2×5
=9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应用题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将比的前后项看成份数比较好理解。
15.5
【分析】
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进行换算即可。
【详解】
500千米=50000000厘米
50000000÷20000000=2.5(厘米)
【点睛】
关键是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图
解析:5
【分析】
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进行换算即可。
【详解】
500千米=50000000厘米
50000000÷20000000=2.5(厘米)
【点睛】
关键是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方法。
16.7536
【分析】
圆柱的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说明底面周长=高,根据底面周长=2πr,底面积=π,把底面半径2cm分别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圆柱的高和底面积,进而求出体积。
【详解】
r=2厘米
2×3.
解析:7536
【分析】
圆柱的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说明底面周长=高,根据底面周长=2πr,底面积=π2r,把底面半径2cm分别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圆柱的高和底面积,进而求出体积。
【详解】
2×3.14×2
=4×3.14
=12.56(厘米)
(3.14×2×2)×12.56
=12.56×12.56
=157.7536(立方厘米)
【点睛】
找出圆的底面周长=圆柱的高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17.46
【详解】
略
解析:46
【详解】
略
18.50
【分析】
我们可以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
甲、乙两车同时出发时,两人一起走完了全程,当甲提前一段时间出发时,甲先走了一段路程,剩下的路程由甲、乙两人一起走完,而时间比之前少用了半小时,说明
解析:50
【分析】
我们可以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
甲、乙两车同时出发时,两人一起走完了全程,当甲提前一段时间出发时,甲先走了一段路程,剩下的路程由甲、乙两人一起走完,而时间比之前少用了半小时,说明甲提前走的那一段路程,相当于甲、乙一起走半个小时的路程,甲、乙的速度已知,便可求出甲提前走的时间。
【详解】
(60+40)×1
2
=50(千米)
50÷60=5
6
(小时)
5
6
小时=50分钟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形成问题中的相遇问题,通过画线段图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分析】
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可知,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正比,速度之比=路程之比,甲到终点时,乙和丙跑的路程分别是100-5=95米,100-10=90米,则甲乙的速度之比=95∶90,因为速
解析:100 19
【分析】
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可知,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正比,速度之比=路程之比,甲到终点时,乙和丙跑的路程分别是100-5=95米,100-10=90米,则甲乙的速度之比=95∶90,因为速度比是不变的,所以可以设乙到终点时,丙离终点还有x米,则乙跑了5米的时间内,丙跑了10-x米,进而求出乙、丙的速度比=5∶10-x,据此列出方程:(100-5)∶(100-10)=5∶(10-x),再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x的值即可。
【详解】
解:设乙到终点时,丙离终点还有x米
(100-5)∶(100-10)=5∶(10-x)
95∶90=5∶(10-x)
950-95x=450
95x=500
x=100 19
所以乙到终点时,丙离终点还有100
19
米。
【点睛】
依据速度之比不变的规律,找准等量关系式并依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正比,速度之比=路程之比。
三、解答题
20.65;8;14.5;800
32;14;;1000
【分析】
(1)小数除以小数,先同时移动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将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新的小数点对齐。
(2)
解析:65;8;14.5;800
32;14;712
;1000 【分析】
(1)小数除以小数,先同时移动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将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新的小数点对齐。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先通分,把分母变相同,再按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3)分数乘整数,分母不变,整数和分子相乘作分子,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4)分数除法,除以一个数就等于乘以它的倒数。
(5)整数计算的结果取整时,可先将算式中的加数或被除数等取整,再计算。
【详解】
6.50.1÷=65 3225%⨯=1324
⨯=8 150.5-=14.5 63928÷≈800 3424243243÷=⨯= 712146
⨯= 1143734121212+=+= 406597+≈1000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基本计算以及整数的估算,要灵活运用各计算方法。
21.1;6.7;
6.26;35;
【分析】
(1)先算除法和乘法,再算减法;
(2)根据乘法交换律进行简算;
(3)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4)根据减法的性质简算;
(5)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解析:1;6.7;54
6.26;35;
411
【分析】 (1)先算除法和乘法,再算减法;
(2)根据乘法交换律进行简算;
(3)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4)根据减法的性质简算;
(5)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6)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详解】
(1)4920÷24-17×12
=205-204
(2)0.25×6.7×4=0.25×4×6.7
=1×6.7
=6.7
(3)7538 2825⨯-÷
=755 288
3
2
⨯-⨯
=(7
2
-
3
2
)×
5
8
=2×5 8
=5 4
(4)9.43-(1.74+1.43)=9.43-1.43-1.74
=8-1.74
=6.26
(5)(1
9
+
3
8
)×72
=1
9
×72+3
8
×72
=8+27=35
(6)4
5
÷[(
3
5
+1
2
)×2]
=4
5
÷[
11
10
×2]
=4
5
÷
11
5
=
4 11
【点睛】
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四则混合运算。
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22.X=5;X=5/6
【详解】
略
解析:X=5;X=5/6
【详解】
23.1200米
【解析】
【分析】
把全长看作单位“1”,根据“上半月修好的米数与全长的比是1:5”,可知上半月修好的米数占全长的,再根据“如果再修360米,就正好修了这条路的一半”,可以求出360米就
解析:1200米
【解析】
【分析】
把全长看作单位“1”,根据“上半月修好的米数与全长的比是1:5”,可知上半月修好的米数占全长的,再根据“如果再修360米,就正好修了这条路的一半”,可以求出360米就相当于全长的(﹣),然后用除法计算.此题主要考查分数除法的应用及比与分数的关系,用数量除以它的对应分率就是单位“1”,即全长.
【详解】
360÷(﹣),
=360×,
=1200(米);
答:这条路全长1200米.
24.80本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百分数的应用.“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解决方法有两种:一是方程,二是除法.
用方程法解,就是设班级图书角有科普书x本,则故事书有80%x
解析:80本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百分数的应用.“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解决方法有两种:一是方程,二是除法.
用方程法解,就是设班级图书角有科普书x本,则故事书有80%x,根据“买来16本故事书后,故事书与科普书一样多”的等量关系,列方程为80%x+16=x,然后解方程得x=80.用除法解,重点要理解买来的16本故事书是整体“1”(科普书本数)的百分之几,显然是(1-80%),根据“已知部分,求整体”用除法,即可列式16÷(1-80%),然后计算得出结果.
【详解】
解法一:解:设班级图书角有科普书x本,则80%x+16=x
x-80%x=16
20%x=16
x=80
答:班级图书角有科普书80本.
解法二:16÷(1-80%)
=16÷20%
=80(本)
答:班级图书角有科普书80本.
25.108页
【解析】
【详解】
1--=,45÷=108(页)
答:这本书一共108页。
解析:108页
【解析】
【详解】
1-1
3
-
1
4
=
5
12
,45÷
5
12
=108(页)
答:这本书一共108页。
26.【分析】
甲车再行驶3小时就能到达地,说明乙走4小时的路程甲走3小时,从而确定两车时间比,将时间比反过来是速度比,根据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驶,先求出两车速度和,用速度和×相遇时间即可。
【详解】
解析:560km
【分析】
甲车再行驶3小时就能到达B地,说明乙走4小时的路程甲走3小时,从而确定两车时间比,将时间比反过来是速度比,根据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驶20km,先求出两车速度和,用速度和×相遇时间即可。
【详解】
甲乙两车时间比:3∶4
甲乙两车速度比:4∶3
20÷(4-3)×(4+3)
=20÷1×7
=140(千米/小时)
140×4=560(千米)
答:A、B两地的距离是560km。
【点睛】
关键是理解比的意思,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27.(1)24升
(2)2分钟
(3)作图见详解
【分析】
(1)这个长方体水箱的长是40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30厘米,长×宽×高求出这个水箱容积;
(2)水在自来水管内的形状是圆柱形,可利用圆柱的
解析:(1)24升
(2)2分钟
(3)作图见详解
【分析】
(1)这个长方体水箱的长是40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30厘米,长×宽×高求出这个水箱容积;
(2)水在自来水管内的形状是圆柱形,可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V=Sh先求出每秒水流的体积,再乘60求出每分水流的体积,再用水箱中水的体积÷每分水流的体积求出流完的时间;
(3)根据长方体展开图的特点解答。
【详解】
(1)40×20×30
=800×30
=24000(立方厘米)
24000立方厘米=24升
答:王师傅设计的这个水箱容积是24升。
(2)20毫米=2厘米
0.7米=70厘米
3.14×(2÷2)2×70
=3.14×70
=219.8(立方厘米)
24000÷(219.8×60)
=24000÷13188
≈2(分钟)
答:一箱水大约2分钟可以全部流完。
(3)如下图:
【点睛】
考查了长方体的容积、圆柱的体积、长方体展开图的灵活应用,计算时要认真。
28.乙店合算
【分析】
由题意可知,甲店买50个送10个刚好60个即买50个足球的钱可以买到60个足球;乙店打八折销售,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60个足球的总价,再乘80%即可求出到乙店花的钱数;丙店
解析:乙店合算
【分析】
由题意可知,甲店买50个送10个刚好60个即买50个足球的钱可以买到60个足球;乙店打八折销售,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60个足球的总价,再乘80%即可求出到乙店花的钱数;丙店购物每满200元,返现金30元。
先求出买60个足球的总价,再求出总价里面含有多少个200,进而得出返还的金额,最后用总价减去返还的金额求出到丙店花的钱数;比较所花钱数即可解答。
【详解】
甲店:60÷(10+2)
=60÷12
=5(组)
5×10×25=1250(元);
乙店:60×25×80%
=1500×80%
=1200(元);
丙店:60×25÷200
=1500÷200
=7(个)……100(元)
60×25-7×30
=1500-210
=1290(元)
1290>1250>1200
答:乙店合算。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折扣问题,解题时要理解打折的含义:打几几折,现价就是原价的百分之几
十几。
29.(1)23号
(2)第22行第4列;思考见详解;
(3)0个学生;思考见详解。
【分析】
(1)第1行第1列是1=1×1;第2行第1列4=2×2,第3行第1列9=
3×3……,由此即可知道第n行的第1
解析:(1)23号
(2)第22行第4列;思考见详解;
(3)0个学生;思考见详解。
【分析】
(1)第1行第1列是1=1×1;第2行第1列4=2×2,第3行第1列9=3×3……,由此即可知道第n行的第1列就是n×n,则第5行的第1列是:5×5=25,之后列数增加,编号数依次减少,则第3列学生的编号:25-1-1=23;
(2)通过分析第1列第n行就是n2,第2列第n行就是n2-1,第3列第n行就是n2-2……;则第一列第22行是22×22=484,484-481=3,由此即可知道第22行第4列;(3)由于D的学生编号是228~343,找出相对应的第1列的行数,即15×15=225;
19×19=361,由于它是在225~361范围内,由此即可解答。
【详解】
(1)第5行第3列学生的编号是23号。
(2)通过观察可得:第1列第n行就是n2,第2列第n行就是n2-1,第3列第n行就是n2-2……;由于22×22=484,则第22行第1列是484,第22行第2列是483,第22行第3列是482,第22行第4列是481。
答:编号为481的学生在第22行第4列。
(3)15×15=225;19×19=361
228~343在225~361范围内
则第一列第15行是225号,第1列第19行的学生是361号
第15行到第19行之间没有阴影部分。
答:学校D共有0个学生手拿展示板。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数字的规律,要注意找清楚第一列第n行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