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经营试题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
1、三类防范说明一般、预防,应急。
错误
2、静电感应雷会产生传播速度极快的雷电冲击波。
3、金属钠遇水反应剧烈并放出氢气。
4、易燃固定分为类别1类别2类别3,错误。
5、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已发承担职业病诊断的
6、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正确。
7、什么叫氧化性液体?
8、易燃液体不应采用压缩空气压送,正确。
9、个人不得购买剧毒化学品,错误。
10、强氧化物质储存应防止与强碱混合,正确。
11、危险化学品仓库应设有避雷设施,并两年至少检测一次,使之安全有效,错误。
12、乙烷具有吸入危害危险性。
13、压缩空气是危险化学品。
14、千斤顶使用时不可以加长手柄。
15、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从该化学品制作之日算起,每三年更新一次,错误。
16、储存毒害品仓库区温度不得超过35度,易挥发的毒品应控制在32度以下。
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的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24V,错误。
17、库存危险化学品应保持响应的垛距、墙距、柱距,垛与垛间距不小于0.8米,垛与墙、柱的间距不小于0.3米,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1.8米。
18、即使数量再小也能在与空气接触1h内着火的固体胶自然固体,错误。
19、经营销售化学品的企业,所经销的化学品必须附带《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正确。
20、应急救援组织包括五个运作中心,正确。
21、类别3的气溶胶为易燃气溶胶,错误。
类别2的易燃气体危险化学品不属于危险货物。
正确
22在同一建筑物或同一区域内,用隔板或墙,将禁忌物料分开的储存方式叫隔离储存,错误
23、储存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使用单位应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错误。
24、LC50是指毒物经呼吸道吸入导致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浓度,即半数致死浓度,正确。
25、一般来说液体密度越小,闪点越低,密度越大,闪点越高,正确
26、金属钠遇水反应剧烈并放出氢气正确
27、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应考虑雷电感应的防护正确
28、本可燃或易燃,会放出氧气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液体称为氧化性液体。
错误
29、触电事故是由于人直接接触带电体发生的事故。
错误
30、发生事故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必须逐级上报,不允许发生越级上报的情况。
错误
31、危险类别4易燃液体使用感慨号象形图,错误
32、储存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使用单位应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
错误
33、根据有毒物质性质、有毒作业的特点和防护要求,在有毒作业环境中应配置事故柜、急救箱和个人防护用品等,卫生防护设施的服务半径应小于30米。
错误
34、只要发生燃烧就会产火焰。
错误
35、动火作业过程中,应使系统保持正压,严禁负压动火作业。
正确
36、管道内可燃液体的流速越快越不容易产生静电。
错误
37、已做过试验的混合物被划为类别1,如果该混合物中属于类别1的组分浓度增加,则所
38、
39、电击持续时间越短,越容易引起心室纤维性颤抖,危险性越大。
错误
40、静电事故多发生在潮湿的季节。
错误
41、与已知生殖细胞致突变物有化学结构活性关系的化学品划分为类别2致突变物。
正确《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方法》。
4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制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应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错误
43、用于引爆炸药的导火索不属于爆炸品。
错误
44《化学品分类和标签标准第三部分:易燃气体》〔GB30000.3-2013〕,易燃气体分为两个类别。
正确
45、职业病诊断机构是指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具有职业病诊断条件并拥有一定数量的从事职业病诊断资格一事的医疗卫生机构。
错误
46、如果是烃类并且在40C测量的运动粘度不大于20.5mm2/s,那个该烃类属于吸入危害类别1的危险化学品。
正确
47、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应储藏于三级耐火建筑的库房内。
错误
48、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不会发生爆炸。
错误
49、自然性物质在空气中能发生氧化作用,正确,
50、皮肤刺激危险化学品不作为危险货物运输,正确
51、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正确,
52、樟脑不属于易燃物,错误。
53、不含氧或卤原子的无机物不是氧化物或混合物正确
54、上罐作业只能使用防爆灯具,并注意不可失落正确
55、自然液体是指即使数量小也能在与空气接触后15min内着火的液体。
错误
56、应急救援是指在事故发生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及防止事故损失的措施。
错误
57、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氧含量不得低于21%。
错误
58、对于氧化性气体使用信号词“危险”
59、根据气溶胶的危险性,如果划为易燃气溶胶,则还可以根据替他危险性划为易燃气体、加压气体等化学品危险性类别。
错误
60、过电保护器是一种在设备及线路漏电时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装置错误
61、国家队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实行备案证明管理。
正确
62、劳动者离岗前90日内的在岗间职业健康检查可以视为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正确
63、为了包装目的,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程度,将其划分为三个包装类别:如将氧化性物质、有机过氧化物分为了I类包装和II类包装和III类包装错误
64、容积大于5m3的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属于第二类的压力容器
65、根本不起爆,缓慢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不呈现任何剧烈效应的有机过氧化物为F 型有机过氧化物。
错误
单项选择:
1、如果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您想了解该化学品对人体目标〔靶〕器官有什么危害,可参看说明书的的第〔十一〕部分,想对该化学品废弃物进行处理,可参看说明书的第〔十三〕部分,如果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看说明书的第〔六〕部分
2、易燃气体不得与助燃气体〔同储〕
3、《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6-2014〕规定,属于〔超期未检气瓶〕严禁充装
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负责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确定重大危险源等级
5、在易燃易爆系统抽加盲板时,还要保持系统〔微正压〕,防治空气吸入
6、公安机关审查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许可申请材料时,根据需要,以进行实地核查,遇有〔对购买单位提供的申请材料有疑问的〕情形,应当进行实地核查
7、安装《建筑设计防火标准》对储存物品〔易燃易爆性商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标准,难燃烧的物品〔丁〕类危险物。
〔甲丙丁〕
8、应急响应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及〔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
9、国家标准《毒害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2013〕规定,对于易潮解的毒害性商品,库房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以下。
1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毒性鉴定〕的管理,负责组织、协调危险化学品事故受伤人员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1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公安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
12、安全生产的“五要素”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
13、TN供电系统指的是保护接零系统
14、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从业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工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未用由〔生产经营单位〕承担
15、在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什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文件和档案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防护用品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等。
16制冷机房应有安装良好,朝〔外〕开的门。
17一般情况下,杂质会〔增加〕静电的趋势。
什么叫特种作业?
易燃可燃液体储罐着火必须采取的措施〔迅速切断进料〕
电缆沟中的油火只能用〔泡沫〕覆盖扑灭
空气中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的粉尘、纤维,含尘浓度大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25%〕时,不宜采用循环通风。
某危险化学品具有以下三个危险性,易燃液体第四类、经口急性毒性第三类,经皮急性毒性
第二类,该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标签中的象形图中有〔1〕个.
炸药燃烧与一般可燃物爆炸不同他不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就能进行燃烧
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有关等活动属于B类火灾是〔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噪声车间观察值班室,其允许噪声标准不大于〔75〕分贝《常用化学品储存通则》规定,化学危险品入库时,应严格检验物品的〔质量、数量〕、包装情况、有无泄漏
重大事故发生具有〔突发性、偶然性〕
职业病皮肤病是〔化学性〕因素引起的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包含16部分内容
在密闭场所〔氧气浓度小于18%,有毒气体超标且空气不流通〕作业时,应选用的个体防护用品为供给空气的呼吸保护器
从圆圈中冒出的火焰,表示危险化学品为氧化剂
四乙基铅属于剧毒化学品
固态退敏爆炸物
多项选择题:
正确
正确
错误
正确
正确
正确
错误
正确
正确错误
错误
错误
C
A
A
A
C
B
C B A B B C B
B
B
B
B C
A
C
B ABD B
C ABC BC
D ABCD
ABD
ABD
ABC
ABCD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