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会仙湿地水环境问题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会仙湿地水环境问题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
石定法
桂林市临桂区会仙湿地公园管理局,广西 桂林 541199
摘要: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的湿地,即是地球之肾,亦是生命之源。

而湿地生态系统作为集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于一身完整的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之一。

而湿地水环境直接关系湿地的质量,影响到湿地生物的生境。

因此,本文基于桂林会仙湿地水环境现状及治理进行了一些简要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广西桂林;湿地保护;水环境;治理
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态环境,它与森林、海洋并列为三大自然生态系统。

湿地生物物种分布多样,生态结构均衡有序,可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保障,而且还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抵御自然灾害、降解环境污染等重要作用,有“地球的肾脏”之美誉,湿地生态环境主要包括了水环境、空气环境、土壤环境以及声环境。

其中,最能代表湿地生态环境状况的就是水环境。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加上工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影响,桂林会仙湿地面积正在大幅度缩减,其功能也在逐步退化,甚至湿地自身水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很多湿地已经变成农业废料、废水的排泄对象和堆积场。

湿地的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1]。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地研究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一、桂林会仙湿地水环境现状
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境内。

湿地公园规划建设面积586.75公顷。

在地形上,湿地公园处于桂江与柳江分水岭区域上的低洼地带,属于一个相对封闭的水文系统,受到会仙构造盆地影响,形成较大的地下储水库容,并且地下水总体流向盆地中部,补给湿地地表水。

湿地公园内主要水体有古桂柳运河、相思江、睦洞河、睦洞湖、分水塘以及大大小小20多个水产养殖场。

其中,湖泊湿地面积25.85公顷,张湿地总面积的5.24%;河流湿地面积为16.98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3.44%;草本沼泽湿地面积为58.65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11.88%;人工湿地面积为392.11公顷,占占湿地总面积的79.44%。

湿地公园建设以来,做了大量的工作,湿地水环境明显改善,不少水域呈现国家Ⅲ类水质,但
是众多原因,湿地许多地方污染严重、水
质差,存在季节性缺水,湿地水环境存在
严重问题。

二、桂林会仙湿地水环境存在严重
问题原因分析
1造成会仙湿地水环境严重问题的原
因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
下面进行具体分析研究。

外部原因,
主要是人为因素产生的。

污染源既有点污
染源又有面污染源。

一是湿地周边农村生
活污水常年性直接排放。

湿地周边村庄比
较多,村庄的污水大多不经处理排入湿地,
特别是睦洞村委七星码头、三义码头、毛
家码头湿地,来自附近3个村庄未经处理
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后,随地表径流流入
湿地,常年排进3个码头,水体经常飘着
油沫,含有大量洗涤剂,溶解质,COD、氮、
磷含量高。

二是会仙湿地周边农业种植业
生产废水排放,是面污染源。

会仙湿地农
田多、面积大,分布广,农业生产中农药、
化肥、除草剂的过量使用,随着农田灌溉
水的排放,以及被雨水、洪水带到湿地,
污染了湿地水体。

三是畜禽养殖业污染物
排放,是点污染源。

湿地周边有规模化养
鸡场、养鸭场、养猪场,这些养殖场的粪
便常常堆积在养殖场外面,而它们的淋溶
性很强,不仅污染了地表水,还污染了地
下水,附近许多水体变黑发臭。

同时,由
于对蛋白质饲料不能充分利用,致使饲料
中50%-70%的氮以粪氮和尿氮的形式排
出体外,一部分被氧化成硝酸盐,造成水
体污染。

畜禽食入的磷有50%以上被排
出体外,有一部分进入湿地水中,与水中
的氮一起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缺
氧。

四是水产养殖业对水体的污染,也是
点污染源。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大部分养
殖户为追求高产进行高密度养殖,并投放
过量饵料。

过量的营养成分导致鱼塘水中
氮、磷浓度偏高,随着鱼塘换水、出泥,
氮、磷进入水环境,使接纳水体出现富营
养化,沉积物出现厌氧状态[2]。

2内部原因
湿地建设以后,人为因素减少,主要
是环境因素。

一是区域河道淤积严重,水
质较差,水生态环境遭到明显破坏。

二是
湿地内部外来生物的影响。

由于湿地内部
大量水葫芦的生长、繁植速度较快,迅速
泛滥,使水体通气不良,溶解氧下降造成
水质严重下降。

甚至出现无氧层,以致使
水生植物大量死亡,水体富营养化,水面
发黑,水体发臭,形成“死湖”“死河”“死
塘”。

三是季节性缺水。

桂林会仙喀斯特
国家湿地公园水资源需求主要是农村生活
用水、农田的灌溉用水和渔业用水,无工
业用水。

根据计算,会仙湿地年用水量远
小于会仙湿地水资源量0.519亿立方米,
区域总体水资源能完全保障平衡。

但是,
会仙湿地受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
降雨量年内分配严重不均,每年3-8月份
为丰水季节,降雨量约占全年的80%;9
月至次年2月为桔水季节,降雨量约占全
年的20%,会仙湿地内枯期的需水量远
大于枯期的水资源量,因而会仙湿地在每
年的9月至次年2月呈现季节性缺水。

三、会仙湿地水环境治理对策研究
通过上述成因分析,我们发现造成会
仙湿地水环境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无外
乎一是外部原因,二是内部原因;一是人
为造成的,二是环境本身造成的;一是常
年性的,二是季节性的。

针对上述原因,
(下转第64页)
果表明在投加200-500mg/L的投加量范围内效果较好,MBR中污泥的平均粒径从80um增大到400um,污泥比阻是原来的1/10,同时混合液中的生物相变得更加丰富。

因投加无机混凝剂在工程实践中可连续性差,不为广泛推广。

2优化MBR操作条件改变污泥性质
因投加PAC和无机混凝剂可连续性差,对于MBR系统最可行的办法是优化MBR系统的运行工艺参数,减少SMP产生量才是最经济可行方案。

对于膜污染的原因,污泥龄(SRT)是影响MBR运行的重要参数[3]。

2.1针对污泥龄对膜污染的具体工程案例
2.1.1工程案例现状
工程设计处理垃圾渗滤液200吨/日,本工程使用的超滤膜组为单只膜面积为15.2m2的膜组件6根,设计日产超滤清液180吨/日,整个MBR装机功率110KW,实际运行日产清液60吨,实际运行吨能耗44KWA/吨水,工程连续运转九个月,工程泥龄达到180天,污泥浓度
20g/L,属于污泥龄超高。

2.1.2试验方法
反应器稳定运行,进水水质
COD5500-6000mg/L,BOD2300-
3000m g/L,氨氮1600m g/L,
TN1700mg/L,试验前超滤膜已彻底的进
行化学清洗,性能达到最佳状态,排除因
超滤膜自身的原因,影响试验结果。

试验
采用梯度降低污泥龄,大量排泥,实际记
录膜产量及膜污染指数,同时控制工艺运
行产生平稳,减少其他因数对膜污染的影
响。

2.1.3试验结果与分析
在试验中,随着污泥龄的降低,超滤
产水得到大幅提升,在降低污泥浓度10
天内,污泥内SMP和多糖类EPS持续降
低,总污染阻力随SRT减少而减少,能
耗降至原来的22KWA/吨,以上试验说明
SRT太长会因污泥浓度过大对控制膜污染
不利,在MBR的实际运行中,对污泥龄
的控制起到降低能耗,绿色运行起到重要
作用。

但因受工程工期及时间条件限制,
未在试验中找到最佳的SRT,接下来的时
间会组织专业力量对最佳和适宜的SRT
进行论证。

四、结语
膜生物反应器由于其处理水质好,满
足回用水的要求而备受关注,所以膜污染
的有效控制对膜生物反应器的广泛应用有
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改变污泥混
合液性质及工艺参数控制最优化操作来控
制膜污染机理得方法是减少MBR膜污染
的重要途径,也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可行
的处理方案。

参考文献:
[1]闵海华,杜昱,刘淑玲,等.MBR/
R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J].中国给水排
水,2010,26(04):64-66.
[2]丁昀,岳鹏,杨庆,等.黄河刘家
峡库水直接/混凝超滤给水处理效果研究
[J].膜科学与技术,2016,36(04):119-125.
[3]李洋洋,赵玉华,杨建.沸石对
MBR膜过滤阻力的影响及其脱色效果[J].
中国给水排水,2008,24(7):49-51.
(上接第62页)
我们可以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治理对策。

1实施拦截工程
针对湿地水环境污染源来自外部环境,首先采取的治理对策,就是事实拦截,切断污染源。

拦截方式采取多种形式进行。

一是建污水渗滤井、化粪池、污水净化沼气池。

针对农村粪水、污水等生活污水,湿地周边农村没有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和处理设施。

大规模的收集处理暂时有难度,可以每家建一个化粪池,它是它结构简单、易施工、造价低、运行费用省、卫生效果好。

二是实施退耕还湿、退渔还湿、退养还湿、退建还湿。

在湿地周围,有影响湿地水环境的种植业、畜禽养殖场、水产养殖场,实施政府购买、租借、补偿,停止继续生产。

三是实施集约化畜禽养殖。

对畜禽养殖过程产生的粪便、污水进行集中就地收集处理和利用。

四是修建氧化沟、生物滤池、稳定塘、人工湿地。

针对面污染源,
尽量将生活污水集中收集,通过氧化沟、
生物滤池、稳定塘、人工湿地拦截净化。

2实施清淤工程
针对七星、三义河道淤泥沉积严重,
可以使用挖掘机清淤。

针对故桂柳运河、
分水塘、睦洞湖等地方水葫芦淤积状况可
以实施人工打捞、清除方法,进行清淤。

人工打捞水葫芦是常年性工作。

3实施蓄水、补水工程
针对每年的9月至次年2月呈现季节
性缺水,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内
缺乏调节性水利工程(仅有修建于上世纪
六十年代的青狮潭水库灌溉渠西干渠的马
面支渠,但因年久失修,现已经基本废弃)。

可以在高岸滚水坝区域修建蓄水闸,实施
蓄水。

该工程实施后,能将睦洞湖水位能
常年维持在149水位线上。

同时,可以开
展西干渠引水工程的建设。

引水工程是从
马面支渠至睦洞湖修建引水渠2.5公里,
支渠补水流量可以达到4.8m3/s,从而满
足湿地公园的用水需求,为湿地生态系统
提供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四、结语
会仙湿地被誉为“漓江之肾”乃至“桂
林之肾”,也是从“湘桂走廊”来往候鸟
迁徙的中继站,桂林市实施可持续发展议
程重要项目,会仙湿地水环境越发重要,
分析其存在问题原因,做好治理对策研究,
对症下药,极其迫切。

另外,切实做好水
环境监测,开展好宣传教育工作,也刻不
容缓。

参考文献:
[1]杨东旭,李卓君.湿地水环
境监测与保护措施研究[J].环境与生
活,2014(22):101-102.
[2]刘俊良,张立勇,张铁坚,等.农
村径流生活污水控制模式探讨[J].节水灌
溉,2010(12):79-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