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可靠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D可靠性初探
一. 研究背景
1. LED: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即将成为21世纪的新一代光源——绿色固态照明光源。

●高效低耗,节能环保;
●低压驱动,响应速度快,安全性高;
●固体化封装,耐振动,体积小,便于装配组合;
●可见光区内颜色全系列化,色温、色纯、显色性、光指向性良好,便于照明应用组合;
●直流驱动,无频闪,用于照明有利于保护人眼视力;
●使用寿命长。

2. LED产业:商机巨大,朝阳无限,任重道远。

●LED应用极其广泛,一旦半导体照明应用启动,需求量将成爆发式增长;
●官产学研高度重视,大力推进,LED半导体照明应用已露曙光;
●业界(尤其在国内)水平参差不齐,尚未形成高水平的产业链群,普遍存在急于将尚未成
熟的LED匆匆推入照明领域的冒进心态。

3. 应用瓶颈:性价比、可靠性、认识误区。

●光效率偏低,价格偏高。

如目前白光POWER LED:10~35 lm/W,USD0.1~0.2/lm,综
合性价比暂时无法超越普通光源;
●业界上、中、下游对LED的可靠性(尤其是寿命)的认识和评判存在误区,缺乏有公
信力的可靠性评估标准和试验认证机构,造成芯片厂家不敢对封装厂家作可靠性承诺,封装厂家或无法、或不负责任地对用户作可靠性承诺,直接影响用户将LED应用于照明的信心;
●业内厂家(尤其在国内)大多数只追求LED的初始特性,甚至为求降低价格而不顾品
质,对LED的可靠性普遍重视不足。

若以这种思维定势和作法将LED推入照明领域,极有可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业界上、中、下游普遍缺乏沟通,对影响LED性能的因素认识不全面,各自本位地、
想当然地从自身的角度去制造和使用LED,使LED的性能得不到有效保障和充分发挥。

二. 研究目的:
明晰描述LED可靠性的相关概念,分析LED的失效机理,初探影响LED可靠性的因素,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官产学研界对LED可靠性的充分重视,建立具有公信力的LED可靠性评估标准和试验认证机构,共同打造LED的良好性能、品质和形象,使其健康地步入照明领域。

三. 描述LED可靠性的相关概念
1. 失效:执行规定功能的能力的终止。

2. LED失效类别:
1)严重失效:关键的光电参数改变至LED不能点亮的程度。

2)参数失效:关键的光电参数由初始值改变至超过一定程度。

●一般正常轻微的不影响LED工作的光电参数随时间的变化,不被认作失效;
●I V/φ中等程度的下降、V F及I R中等程度的变化,可能被认做失效。

3. 失效率(λ):单位工作时间内LED严重失效数的百分比。

典型LED失效率曲线
N
● 老化阶段(Burn-in Period )——早期失效(early failures )。

失效发生在产品使用的初期,失效率较高,随工作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下降。

造成早期失效的原因大多属生产型缺陷,由产品本身存在的缺陷所致。

通过可靠性设计、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可减少这一时期的失效。

进行合理的老化、筛选尽可能在交付使用前把早期失效的器件淘汰掉。

● 有效寿命阶段(Useful life Period)——随机失效(random failures)。

失效率很低且很稳定,近似为常数,器件失效往往带有偶然性。

这一时期是使用最佳阶段。

● 耗损阶段(Wear-out Period )——耗损失效(wear-out failures)。

失效率明显上升,大部分器件相继出现失效。

一般出现在产品使用后期。

耗损失效多由于老化、磨损和疲劳等原因使器件性能恶化所致,应及早更换器件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4. 平均无故障时间 (MTTF):
注: N=元器件总数;n=失效元器件数 MTTF= = t=工作时间。

当n=0时,计算中取n=1。

5.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⑴ 规定的工作条件:
● 环境条件:a 、气候环境:温度、湿度、气压、气氛、盐雾、霉菌、辐射等; b 、机械环境:振动、冲击、碰撞、跌落、离心、摇摆等。

; ● 负荷条件: 电、热、力等应力条件;
● 工作方式:a 、连续工作 b 、间断工作 c 、存储状态(不工作)。

⑵ 规定的时间:指评价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和规定的时间有关,在同一工作条件下,保持的时间越长可靠性越高。

⑶ 可靠性=固有可靠性+应用可能性
● 固有可靠性:出厂前的设计制造过程中决定的元器件本身具有的可靠性特性; ● 应用可靠性:元器件交付使用后,由于电路的工作条件、环境条件、人为因素等引 发的可靠性问题;
● 国内外有关资料表明:在电子元器件的失效中,由于选择或使用不当等人为因素导
致失效的比例高达总失效数的50%~70%。

由此可见,LED 业界的上、中、下游必须加强沟通配合,共同解决可靠性问题。

LED 的制造者除了担负保证LED 的固有可靠性的责任外,还应指导用户提高LED 的应用可靠性,帮助用户解决以下问题: a 、 正确合理选用LED b 、降额使用 c 、热设计 d 、抗辐射
e 、防静电
f 、操作问题的损伤
g 、储存和保管
6. 可靠度R(t):表示电子器件产品在规定条件下使用一段时间t 后,还能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1)如果有N 个电子器件产品从开始工作到t 时刻的失效数为n (t), 当N 足够大时, 产品在
t 时刻的可靠度可近似表示为:
R (t )≈
(2)在有效寿命阶段,失效率λ是一个常数;
a) R(t) = exp[-λt]
b) 一次严重失效的概率:P(t) = 1- R(t) (3) 失效率可以用不同的时间单位来描述。

(如右表) 7. 在不同温度上估算失效率:
λ1=结温T1的失效率
λ 1
n
Nt N - n (t)
-lnr
i n!
(n-x)!x! x n-x 1
λ
λ
-ln0.5
λ
k=波尔兹曼常数
8. 系统失效率:
● 通常,单独一个元件的失效导致系统失效的系统可靠度,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R(t) = exp[-(∑λi) (t)]
(注:在很多系统里,多个LED 失效会被认为是总体光输出或系统光输出模式的一次失效)
● 由 n 个同样的元件组成的系统: R(t) = exp[-λnt]
● 在n 个失效率为p 的相同元器件组成的系统中有x 个元器件失效的概率:
P(nx) = p (1-p) 9. 寿命:在某一个特定电子元器件个体发生失效之前,难以标明其确切的寿命值,但明确了某一批电子元器件产品的失效率λ(t)特征后,就可以得到表征其可靠性的若干寿命特征量,如平均寿命、可靠寿命、中位寿命、特征寿命等。

● 平均寿命μ:指一批电子元器件产品寿命的平均值。

μ=MTTF= ● 可靠寿命T R :指一批电子元器件产品的可靠度R(t)下降到r 时,所经历的工作时间。

T R=
● 中位寿命T 0.5:指产品的可靠度R(t)降为50%时的可靠寿命。

T 0.5=
● 特征寿命T 0.368:指产品的可靠度R(t)降为1/e 时的可靠寿命。

● LED 的寿命:业界通常默 认为IV/φ衰减至初始值 50%时的时数(其它参数未 失效)。

从美国Lumileds 公 司公布的5mm 白色LED (20mA )和Power LED (350mA )的常温老化曲线 中可看到5mm 白色LED 的
寿命大约只有6000小时。

四. LED 的失效分析
LED 失效机理(模式): a. 封装失效
b. 芯片失效
c. 电过应力失效
d. 热过应力失效 影响LED 的应用可靠性
e. 装配失效
影响LED 的固有可靠性
五. 改善LED可靠性必须考虑的因素:
1. 封装失效:
1)结构设计
●整体外形
●出光通道:a. 透镜形状及透光率 b. 透镜界面及折射率的递变 c.透镜密封胶的选
择 d.固晶基座反射面
●电流通道:a.固晶基座的大小和材质 b.电流承受能力 c.电流密度分布
●散热通道:a. 固晶基座的大小和材质 b. 固晶方式 c. 界面物质的导热系数
d. 结温
e. 热阻
●应力保护
2)材料的评估与选用
●晶片:
a. 类别——GaP、ALAsGa、ALInGaP、InGaN/Al2O3、InGaN/SiC
b.结构——AuNi、ITO、Flip、Lift-off、AuSn
c.尺寸——电流承受能力d.导热系数
e.热阻
f.电极的结构、材质、
可焊性
g.抗静电能力(ESD)
h.Life Time
i.Iv/φ
j.λd/λp
h.V F/V F low
k.I R/V R/Vz
l. I F ~ V F
m. Iv ~ I F
n. λd/λp ~ I F
o. Δλ~ I F
p. I F ~ T
q. Iv ~ T
r. λd/λp ~ T
●固晶晶座/支架:
a. 材质
b. 导热系数
c. 尺寸大小
d. 电镀质量
e . 洁净度
f . 固晶方式的配合
g . 可焊性
●透镜/胶体:
a. 透光率
b. 折射率
c. 介电率
d.导热系数
e . 膨胀系数
f . T
g 点
g . 应力保护能力
h . 适应温度范围
●固晶胶:
a. 导电率/介电率 c. 粘度
b. 导热系数 d. 适应温度范围
●金线:
a. 电流承受能力 c.拉伸强度
b. 纯度
●荧光粉:
a. 激发效率
b. 受激波长
c. 衰减速率
d . 粒度大小
e . 离子含量
f . 吸潮性
●荧光粉调配胶/透镜密封胶:
a. 透光率
b. 折射率
c. 导热系数
d. 粘度
e. 兼容性
f. 可操作性
g . 适应温度范围
3)制程控制
●制程品质的重复性●固晶胶量●金球大小
●金球位置
●金线弧度
●ESD防护
●结净度
●温湿度
4)工艺条件
●固晶胶烘烤的温度、时间和进程
●焊线的加热温度、压力、超声强度、时间
●封胶的前、后固化温度、时间、进程(Tg)
●测试标准和条件
2. 芯片失效:
a)根据应用要求正确选用芯片;
b)严格按固晶、焊线的工艺条件和作
业标准控制固晶焊线制程;
c)必要时做好芯片表面的保护和欧姆
接触的应力保护;
d)对芯片的测试和使用必须按规定条
件进行;
e)做好ESD防护,如选用带ESD DIODE
的芯片(如右图)。

3. 电过应力失效
1)严格按规定条件驱动LED,
超出额定电流驱动LED将
严重影响LED的寿命和可靠
性;
2)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电路的实际情况在LED正向加适当的限流电阻,在LED反向加适当的高电压硅二极管作保护,以防止瞬间大电流、高电压对LED的冲击;
3)切实做好ESD防护。

4. 热过应力失效
1) 必须在LED规定的结温范围内,超出规定结温范围使用LED将严重影响LED的寿命和
可靠性;
2)考虑可能出现的环境温度变化因素,使用必要的、适当的散热机构对LED作二次散热,
以确保LED在规定的结温范围内工作。

5. 装配失效
1) 组合装配使用LED必须考虑整体结构是否能满足LED的散热要求;
2)LED与二次散热板之间的介面必须选用适当的胶水粘合,否则会因胶水的导热不良而显著地增加介面的热阻,使二次散热的效果适得其反;
3)用金属夹层印刷线路板做POWER LED 的二次散热板时,务必考虑其夹层的介电能力,否则有产生短路的可能;
4)严格按规定的条件控制LED的焊接温度和时间。

六. 结束语
LED要真正进入大照明领域,除了要有高标准的初始特性和良好的性价比之外,还必须要有令人信服的可靠性作支撑。

只要我们彻底弄清影响LED可靠性的各种因素,针对其失效原因和机理,设计出合理的结构,选用适当的可靠性高的原材料,严格按工艺条件和作业标准控制制程,就一定期能够制造出高固有可靠性的LED,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