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以致用
古人云:“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作为 高一新生,初来乍到的你,如何与来自各地, 性格各异的同学相处呢? 友情提示: 1、多交朋友,少树敌
2、求同存异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和平共处
1996年9月,钱其琛 副总理兼外长在纽约 联合国总部签署《全 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中国一贯主张全面裁军,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 销毁核武器,裁减常规武器和生化武器。中国先后 签定了〈核不扩散条约〉等一系列裁军与备军控制 条约。1985年,中国宣布单方面裁军100万。1997 年又决定单方面裁军5万,联邦德国〈波恩评论报〉 说:“大家都在谈裁军,可是迄今为止,只有中国 人言行一致。”
B、和平与发展
D、南南合作 )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 C、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联合国未发挥重大作用
5、下列国家不属于上海合作组织的是( ) A、俄罗斯 B、土库曼斯坦 C、吉尔吉斯斯坦 D、乌兹别克斯坦 6、下列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中,哪一项是直接为经济 建设服务的 ( ) A、独立自主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对外开放
1978年成为联合国粮农组 织成员国 1980年:加入世界知识产 权组织;参加联合国裁军 会议;恢复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和世界银行代表权 1981年当选人权委员会成 员
(一)以联合国为 中心的多边外交
2000年9月中国参加 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 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
全面参与联合国各项事务
倡导召开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首次会晤
2005年9月15日, 国家主席胡锦涛 在纽约出席联合 国成立60周年 首脑会议圆桌会 议,并发表重要 讲话。
活跃的多边外交
中国积极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参与联合国的活动 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一、联合国的宗旨、基本原则与中国和平 共处外交政策相一致。 二、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负责 任大国的作用。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
重返联合国 中日建交 中美建交
千年首脑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 体表现( ) A、改革开放政策 B、不结盟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推行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
A、和平与动荡
C、南北对话 3、国际旧秩序存在的根源是(
学以致用
古人云:“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作为高一新生, 初来乍到的你,如何与来自各地,性格各异的同学相 处呢?
友情提:
1、多交朋友,少树敌
2、求同存异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和平共处
中国维和部队整装待发
1988年9月中国申请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 会。 1989年中国首次派人参加了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 协助团,帮助纳米比亚实现从南非独立的进程。 1992年4月 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军事工程 大队赴柬埔寨执行任务 2003年4月 中国赴刚果(金)维和部队概况:有一个 175人的工兵连和一个43人的医疗分队,至今仍坚守中 2003年11月 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 2004年10月 中国赴海地维和,这是第一次进入一个未 建交国 2005年10月中国赴苏丹维和 2006年4月中国赴黎巴嫩维和中国累计参加联合国14项 维和行动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
2001年10月,中国上海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 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 共同繁荣”。
2005年11月在韩国釜山举行的第13次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
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首次元首会议在上海举行
为什么邓小平说“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 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参考答案: 1、与大国结盟可能会受制于人(与苏联结盟的经验教 训) 2、中国力量的上升,一但同任何超级大国结盟,都有 可能影响世界战略的平衡,不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
二、新时期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表现
1971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中合法席位的恢复
上海精神: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 重多样性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
5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以来
制定独立 自主外交 政策
“三大方针” 四项外交成 就(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
对外关系 的重大发 展
外交政 策的调 整
不结盟
中国成为 举足轻重 的力量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 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 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6国总理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SCO
1、成立背景?
面临共同问题:边境走私、民族分裂分
子的分裂活动、边境贸易、边境资源的开发……
2、合作的领域?
政治、安全、外交、经贸、文化等方面全面互利合作
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2005年8月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和平行动
第三节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具体表现
二、活跃的多边外交 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一、外交政策的调整
(一)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 会后工作重点转移。需要长期和平的稳定环境 。
1、主要因素: 改革开放的需要
2、国际因素: 国际秩序中多极化趋势出现
西欧和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壮大 ,冲击两极格局。
国,一贯主持公道、伸张正义。
三、维护联合国权威,有助于稳定国际和 地区形势。
二、新时期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表现
(二)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各项活动 2、倡导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1996年4月“上 海五国 机制”——2001年6月区域性多边合作组 织性质的“上海合作组织”)
3、决策因素: 邓小平提出新论断
认识到和平 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预测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二)新时期外交政策具体表现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 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 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
1984.5.12 接见尼日尔国 家元首赛义尼
中国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 时期的具体体现——奉行不结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