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1分)
1. (2分) (2019九上·路南期末)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食物腐烂
B . 石油炼制
C . 水沸腾
D . 石蜡受热熔化
2. (2分)环境、能源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
B . 太阳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
C . 大气中SO2、NO2等含量升高会导致酸雨形成
D . 多数金属矿石中的金属元素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3. (2分) (2018九上·大埔期末) 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B . 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C .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
D .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4. (2分)(2018·德州)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 银元素——AG
B . 3个氧原子——O3
C . 4个水分子——4H2O
D . 镁离子——Mg+2
5. (2分) (2018九下·泾县开学考) 口子酒是我市的名特优产品,其独特的酒香主要来自于酿造和陈化过程中产生的乙酸乙酯(CH3COOC2H5),下列关于乙酸乙酯说法正确的是()
A . 乙酸乙酯含有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
B . 乙酸乙酯属于混合物
C . 乙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1
D . 乙酸乙酯充分燃烧的产物只有CO2和H2O
6. (2分) (2017九上·安图月考)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 . 碳酸的不稳定性
B . 浓盐酸的挥发性
C .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D . 氨水能使无色的酚酞变红
7. (3分) (2016九上·毕节期中) 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X的原子序数比Y的小
B .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大
C . 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
D . 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小
8. (2分) (2016九上·源汇期中) 水是()
①单质;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纯净物;⑤氧化物.
A . ①②③
B . ③④⑤
C . ①③⑤
D . ②③④⑤
9. (2分) (2019九上·江西月考) 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极材料LiFePO4的反应原理为2FePO4+Li2CO3+H2C2O4
2LiFePO4+X+3CO2↑,则X的化学式为()
A . H2
B . O2
C . H2O
D . H2O2
10. (2分)(2017·福州模拟) 不适于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的是()
A .
B .
C .
D .
11. (2分)(2017·张店模拟) 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单原子层石墨,它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 可做散热材料
C . 可做新型电池的电极
D .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12. (2分) (2018九上·海珠期末)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木炭还原氧化铜需要高温条件,所以是一个吸收热量的反应
B . 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实验室可用该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C . 水和冰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所以它们的共存物是纯净物
D . 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粉的质量大,所以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3. (2分) (2017九上·如皋期中)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明抗疟疾药物青蒿素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
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 . 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1个H2分子
D . 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
14. (2分)(2020·石家庄模拟) 小敏同学的化学复习笔记本上有如下记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 化学反应发生时不一定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B . 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查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 .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D .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生成物中只要有气体生成就必须注明“↑”符号
15. (2分)(2017·无锡模拟)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 . 水银:金属
B . 冰水混合物:混合物
C . 氢氧化钡:碱
D . 干冰:氧化物
16. (2分)(2020·巴中) 向56g含两种杂质的铁粉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共产生0.2g氢气,则该样品中所含杂质可能是()
A . 锌和铜
B . 锌和镁
C . 铝和镁
D . 碳和铜
17. (2分)下列铁制品在使用和保存时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A . 避免铁制品长期接触潮湿空气
B . 用铁制容器盛装食醋
C . 应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
D . 为防止机床生锈,在机床表面上涂油
18. (2分)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溶洞探险,须做灯火实验
B . 煤气泄漏,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
C . 煤气有异味是因为含有一氧化碳
D .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须检验纯度
19. (2分) (2015九上·湘西期中)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海水
B . 糖水
C . 冰水
D . 泥水
20. (2分)(2017·延平模拟) 下列是某学生实验现象记录笔记,错误的是()
A .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会变浑浊
B .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粉末
C .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剂中,加热,溶液颜色变化为:紫色→红色→无色
D . 将光亮的铁片伸入稀盐酸中,铁片表面有气泡生成,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
二、填空题 (共6题;共42分)
21. (5分) (2017九上·开江月考) 2015年春节前夕,达州市城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严重影响。
雾霾天气主要是由空气中PM2.5增多引起的。
(1) 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不超过2.5微米的颗粒物。
其实就是我国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
的 (填字母序号)。
A . 氮氧化物
B . 二氧化硫
C . 一氧化碳
D . 可吸入颗粒物
(2) 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
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天然气②石油③酒精④煤
(3)防PM2.5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性。
(4)日常生活中你认为能减少PM2.5的措施有________(答一条即可)。
22. (4分)(2017·都匀模拟)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 3个硫原子________;
(2) 2个镁离子________;
(3) 2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
(4)植物光合作用得到的单质________;
23. (10分) (2016九下·横县期中) 填空:
①CO2通入石灰水中,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CO2是________氧化物.
②生石灰跟盐酸反应,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生石灰是________氧化物.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排在铜的________,因此,镁的活动性比铜________,镁能从酸中________氢而铜不能,镁比铜更________跟空气中的氧气起反应.
24. (11分) (2016九上·杭州月考) 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产品中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0℃时,称取该产品样品26.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
(1)生成CO2的质量.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根据条件,此题还可求算出下列中的________(只填字母标号,不计算,可多选).
a.该纯碱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
b.反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c.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d.反应生成水的质量.
25. (6分) (2017九上·河北期末)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家里找来矿泉水瓶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提出问题】CO2能与水反应吗?
【实验】甲同学按如图所示的实验,打开瓶塞,迅速将烧杯中的水倒入瓶中并拧紧瓶塞,振荡,一会后发现________.得出结论:CO2能与水反应.
(2)【反思】乙认为甲的实验不足以证明CO2能与水反应.乙的理由是:________.
(3)【补充实验】取少量甲实验软塑料瓶中的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乙同学认为这可以说明CO2能与水反应(提示:石蕊是一种遇酸变红的紫色液体).
你认为乙同学验证CO2能与水反应的方法,是通过证明(填序号).
A . 反应物被消耗
B . 有新物质生成
(4)【反思】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也不足以证明CO2能与水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
(5)【再实验】该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思考、讨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探究CO2能与水反应.请你完成如下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①向干燥的紫色小花上喷水小花仍为紫色
②把干燥的紫色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
小花仍为紫色
瓶中
小花由紫色变红色
③把实验①后的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
瓶中
【结论】CO2能与水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6. (6分)(2017·太原模拟) Na2SO4可用于制造纸浆.某Na2SO4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钙,同学欲在实验室中提纯该Na2SO4样品,设计了如下流程.
(1)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
(2)写出①的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若所加Na2CO3过量,可加入适量的________(填名称)而除去.(3)溶液N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操作③是________,此操作的温度控制在28℃以下,其原因是
________
三、实验及推断题 (共2题;共13分)
27. (7分) (2016九上·黄冈期中) 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图.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b的名称:b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表示其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3)实验室用固体混合的方法制取较纯的氧气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为________,表示其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4)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后,试管破裂了,其原因有;
①试管外壁有水;②集中加热前没有预热;
③加热过程中,试管伸进灯芯了;④试管口向上倾斜;
⑤热的试管接触冷水;⑥试管夹未夹在试管中上部
A . ①③④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④⑤⑥
D . ①②③④⑤
28. (6分) (2017九上·宁都期中) 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
他们应该选择(填编号)________,不选另外物质的原因________
A.蜡烛 B.红磷 C.硫
(2)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①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
③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该气体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四、计算题 (共1题;共6分)
29. (6分)(2016·钦州模拟) 在烧杯中加入2.14g久置的铝箔,再滴加稀硫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 g;
(2)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五、开放性试题 (共1题;共5分)
30. (5分)(2011·内江) 当今世界各国和平开发利用核能造福人类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但是如果控制不当,反而会给人类带来灾难.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核反应堆内核裂变产生放射碘,可能被附近居民吸入,引发甲状腺疾病或甲状腺癌等;当年苏联切尔若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后,数以千计的青少年因遭核辐射患甲状腺癌.那么你认为核电站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如果一旦发生核泄漏,可采取怎样有效的预防措施?(任答一条)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1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6题;共42分)答案:21-1、
答案:21-2、
答案:21-3、
答案:21-4、
考点:
解析:
答案:22-1、
答案:22-2、
答案:22-3、
答案:22-4、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
答案:24-2、答案:24-3、
考点:
解析:
答案:25-1、答案:25-2、答案:25-3、答案:25-4、答案:25-5、考点:
解析:
答案:26-1、答案:26-2、
答案:26-3、考点:
解析:
三、实验及推断题 (共2题;共13分)答案:27-1、
答案:27-2、
答案:27-3、
答案:27-4、
考点:
解析:
答案:28-1、
答案:28-2、
考点:
解析:
四、计算题 (共1题;共6分)
答案:29-1、
答案:29-2、
考点:
解析:
五、开放性试题 (共1题;共5分)答案:30-1、
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