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功能关系专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功能关系专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斜劈劈尖顶着竖直墙壁静止在水平面上.现将一小球从图示位置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则在小球从释放到落至地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斜劈对小球的弹力不做功
B.斜劈与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斜劈的机械能守恒
D.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斜劈动能的增加量
2.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大圆环上套有一个小环,小环从大圆环顶端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在下滑过程中,小环的速率正比于()
A.它滑过的弧长
B.它下降的高度
C.它到P点的距离
D.它与P点的连线扫过的面积
3.水上乐园有一末段水平的滑梯,人从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后落入水中.如图所示,滑梯顶端到末端的高度H=
4.0 m,末端到水面的高度h=1.0 m.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将人视为质点,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则人的落水点到滑梯末端的水平距离为()
A.4.0 m B.4.5 m C.5.0 m D.5.5 m
4.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用不可伸长的细软轻线连接,跨过固定在地面上、半径为R的光滑圆柱,A的质量为B的两倍.当B位于地面上时,A恰与圆柱轴心等高.将A 由静止释放,B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A .2R
B.5R 3
C.4R 3
D.2R 3
5.(多选)如图,滑块a 、b 的质量均为m ,a 套在固定竖直杆上,与光滑水平地面相距h ,b 放在地面上.a 、b 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由静止开始运动.不计摩擦,a 、b 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 )
A .a 落地前,轻杆对b 一直做正功
B .a 落地时速度大小为gh
C .a 下落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大于g
D .a 落地前,当a 的机械能最小时,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
6.(多选)如图所示,三个小球A 、B 、C 的质量均为m ,A 与B 、C 间通过铰链用轻杆连接,杆长为L.B 、C 置于水平地面上,用一轻质弹簧连接,弹簧处于原长.现A 由静止释放后下降到最低点,两轻杆的夹角α由60°变为120°.A 、B 、C 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忽略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则此下降过程中( )
A .A 的动能达到最大前,
B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小于32mg
B .A 的动能最大时,B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等于32mg
C .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A 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D .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32mgL
7.(多选)一物块在高3.0 m 、长5.0 m 的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其重力势能和动能随下滑距离s 的变化如图中直线Ⅰ、Ⅱ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则( )
A .物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B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C .物块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6.0 m/s 2
D .当物块下滑2.0 m 时机械能损失了12 J
8.(多选)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左端固定,并处于自然状态.小物块的质量为m ,从A 点向左沿水平地面运动,压缩弹簧后被弹回,运动到A 点恰好静止.物块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s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在上述过程中( )
A .弹簧的最大弹力为μmg
B .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μmgs
C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μmgs
D .物块在A 点的初速度为2μgs
9.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 匀速运动,某时刻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以大小也是v 、方向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的初速度冲上传送带,最后小物块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在小物块与传送带间有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为W ,小物块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W =0,Q =m v 2
B .W =0,Q =2m v 2
C .W =m v 22
,Q =m v 2 D .W =m v 2,Q =2m v 2
10.(多选)如图甲所示,一长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t =0时刻,一小物块以一定速度从左端滑上长木板,之后长木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小物块与长木板的质量均为m =1 kg ,已知木板足够长,g 取10 m/s 2,则( )
A .小物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0.5
B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块与木板构成的系统所产生的热量70 J
C .小物块的初速度为v 0=12 m/s
D .0~2 s 与2~3 s 物块和木板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少量之比为17∶1
二、实验题
11.利用如图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1)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________;
A .交流电源
B .刻度尺
C .天平(含砝码)
(2)实验中,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
已知0点为起始点,纸带上前两点间距离约为2mm 。
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 、B 、C ,测
得它们到起始点0的距离分别为hA 、hB 、hC 。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打点计时器接50Hz
的交流电。
设重物的质量为m =0.50kg 。
从打0点到打B 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
量p ΔE =___________J ;动能增加量k ΔE =__________J (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g =9.8m/s 2);
(3)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___;A.利用公式v=gt计算重物速度
B.利用公式v
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D.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
(4)某同学想用下述方法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们到计数起始点0的距离h,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描绘v2—h图像,如下判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
A.若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一定守恒
B.若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可能不守恒
C.若图像是一条不经过原点的直线,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12.为了验证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包括导轨、气源、光电门、滑块、遮光条、数字毫秒计)进行实验.此外可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天平、游标卡尺、刻度尺.
(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其中不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
①在导轨上选择两个适当的位置A、B安装光电门Ⅰ、Ⅱ,并连接数字毫秒计;
②用天平测量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m;
③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
④通过导轨上的标尺测出A、B之间的距离l;
⑤调整好气垫导轨的倾斜状态;
⑥将滑块从光电门Ⅰ左侧某处,由静止开始释放,从数字毫秒计读出滑块通过光电门Ⅰ、Ⅱ的时间Δt1、Δt2;
⑦用刻度尺分别测量A、B点到水平桌面的高度h1、h2;
⑧改变气垫导轨倾斜程度,重复步骤⑤⑥⑦,完成多次测量.
(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 时,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所示,则d =________ mm ;某次实验中,测得Δt 1=11.60 ms ,则滑块通过光电门Ⅰ的瞬时速度v 1=________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h 1-h 2=________(用上述必要的实验步骤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认为滑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4)写出两点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3.如图,半径为r 、质量不计的均匀圆盘竖直放直,可以绕过圆心O 且与盘面垂直的水平光滑固定轴转动,在盘面的最右边边缘处固定了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A ,在圆心O 的正下方
离O 点2
r 处也固定了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B 。
现从静止开始释放圆盘让其自由转动,重力加速度为g 。
求:
(1)当小球B 转到水平位置时,系统重力势能的变化量;
(2)当小球B 转到水平位置时,A 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3)B 球上升的最大高度。
14.轻质弹簧原长为2l ,将弹簧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在其顶端将一质量为5m 的物体由静止释放,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长度为l .现将该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A 点,另一端与物块P 接触但不连接.AB 是长度为5l 的水平轨道,B 端与半径为l 的光滑半圆轨道BCD 相切,半圆的直径BD 竖直,如图所示.物块P 与A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用外力推动物块P ,将弹簧压缩至长度l ,然后释放,P 开始沿轨道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1)若P 的质量为m ,求P 到达B 点时速度的大小,以及它离开圆轨道后落回到AB 上的位
置与B 点间的距离;
(2)若P 能滑上圆轨道,且仍能沿圆轨道滑下,求P 的质量的取值范围.
15.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足够长,向右前进的速度v =4 m/s ,与倾角为37°的斜面的底端P 平滑连接,将一质量m =2 kg 的小物块从A 点静止释放.已知A 、P 的距离L =8 m ,物块与斜面、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25、μ2=0.20,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sin 37°=0.6,cos 37°=0.8.求物块:
(1)第1次滑过P 点时的速度大小v 1;
(2)第1次在传送带上往返运动的时间t ;
(3)从释放到最终停止运动,与斜面间摩擦产生的热量Q .
答案
1. B
2.C
3.A
4.C
5.BD
6.AB
7.AB
8.BC
9.B 10.ACD
11.AB 3.85 3.80 C B
12.(1)②④ (2)5.00 0.431 (3)12(d Δt 2)2-12(d Δt 1)2g
(4)滑块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作用,产生误差;遮光条宽度不够窄,测量速度不准确,产生误差
13.(1)12mgr -;(2)45g ;(3)45
r 14.(1)6gl 22l (2)53m ≤m P <52
m 15.(1)8 m/s (2)9 s (3)48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