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穿过地平线·看看我们的地球导读教学课件ppt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着地球的图 片,你想提出
什么问题?
地球的年 有多大?
为什么会 有地震?
地球有“壳” 吗?
《穿过地平线·看看我们的地球》是李四光先生以文学 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的,也可以被称作是一本地质地理学 的科普类读物,其中不乏专业性的知识以及李四光先生对 于一些地质地理学的观点。全书生动有趣,不是死板的知 识堆砌,文情并茂且兼具学术性、趣味性以及可读性。
第二单元 5 琥珀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7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8* 千年梦圆在今朝 口语交际:说新闻 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
第三单元 9 短诗三首 繁星(七一) 繁星(一三一) 繁星(一五九) 10 绿 11 白桦 12* 在天晴了的时候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 语文园地
3.说一说A、B两处,哪个是近日点,哪个是远日点?
A B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话题,结合本书内容说一说。
《地热》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越到地下的深处,温度 就会越来越高。但地温增加的情形各地不同,在亚洲大致 每深40米增加1℃,在欧洲绝大多数地区是每深28-36米增 加1℃,在北美绝大多数地区为每深40-50米左右增加1℃。
这本书是地质学家李四光给 青少年的地质科学普及读本, 通过采用文学随笔的形式来综 合描述地球的概貌,希望我们 从中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地质力 学的发展,学习中国科学家的 治学精神。我们一起看看吧。
地球年龄的“官司” 天文学地球年龄的说法 天文理论说地球年龄 地质事实说地球年龄 地球热的历史说地球年龄
1.什么是潮汐?( C )
小朋友,故事 读完了吗?老 师来考考你!
A、潮汐就是河水的流动。
B、潮汐就是海浪。
C、我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早晨的潮叫
潮,把晚上的潮叫汐,这就是潮汐。
D、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汐。
2.什么是地轴?
地球顺着一定的方向,从西 到东,每日自转一次,它这样 旋转所依的轴,名曰地轴。
第七单元 21 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夜黑雁飞高) 墨梅 22 文言文二则 囊萤夜读 铁杵成针 23 “诺曼底”号遇难记 24* 黄继光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习作:我的“自画像” 语文园地
第八单元 25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26 巨人的花园 27* 海的女儿 习作:故事新编 语文园地
新课标小学生必读
第四单元 13 猫 14 母鸡 15 白鹅 习作:我的动物朋友 语文园地
第五单元 16 海上日出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习作例文:颐和园 七月的天山 习作:游____
第六单元 18 小英雄雨来(节选) 19* 我们家的男子汉 20* 芦花鞋 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 习作:我学会了____ 语文园地
请你简要地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这本书吧。 这本书采用文学随笔的形式综合反映了李四光治学、
做人的品质及高雅的文化艺术素养,将他不同时期写作 的极具学术性、趣味性、可读性的论著、随笔小品、谈 艺录精选成集,希望能让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地质 力学的发展,感受中国科学家的治学精神。
这本书采用文学随笔的形式综合反映了李四光治学做人的品质及高雅的文化艺术素养将他丌同时期写作的极具学术性趣味性可读性的论著随笔小品谈艺录精选成集希望能让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地质力学的发展感受中国科学家的治学精神
第一单元 1 古诗词三首 宿新市徐公店 四时田园杂兴 清平乐·村居 2 乡下人家 3 天窗 4* 三月桃花水 口语交际:转述 习作:我的乐园 语文园地
穿过地平线·看看 我们的地球
李四光/著
新课标小学生必读
穿过地平线·看看 我们的地球
李四光/著
看看这本书的封面,你知道了什么?
这本书的作 者是李四光。
这本书能够让我 们了解更多与地 球有关的知识。
李四光(1889年-1971年),中国著名地质学家, 湖北黄冈人,蒙古族。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 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 为中国原 子弹作出了突出贡献;创立地质力学理论;为中 国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贡献
读书与读自然书 中国地势浅说 侏罗纪与中国地势 风水之另一解释 地球之形状
地球的年龄有 多大?
地球年龄的问题,现在成了天文、
地理、地质三家共同的问题。
加尔底亚人
怎么认为的?
波斯的琐罗亚斯德
中国的俗传
地球产生的时代,可是比 我们人类祖先诞生的时代, 还要早上千千万万年。
为了得出地球的真实年龄,科学家们从天文学、地理 学、地质学等方面,作了许许多多的探索。读一读《穿过 地平线·看看我们的地球》,我们不仅能知道科学家们是 用什么方法对地球年龄进行探索的,还可以了解关于地壳、 地热、地震等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