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的简介和事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屠呦呦的简介和事迹〕
基本信息简历
中文名:屠呦呦
英文名:YouyouTu
出生地:浙江省宁波市
性别:女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930年12月30日
职业:药学家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政党:中国共产党
所获荣誉:20XX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突出贡献:创制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个人生平简介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女,药学家。
1955年毕业于
北京大学医学院(后为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带领课题组人员发明和研制了新型抗疟病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
20XX年8月,因发现青蒿素获得拉斯克医学奖临床医学研究奖。
20XX年1月16日,《纽约时报》发表长篇文章称,青蒿素的发现是对抗疟疾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但拉斯克奖只授予屠呦呦一人也引起了多名研究者的质疑。
20XX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
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突出事迹成就
寸草心,几度寒暑报春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作为一名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
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
除了在
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
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
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传承者,古代医书淘到金
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
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
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时间追溯到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
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
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
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
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
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
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
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追梦人,求索之路无止境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
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
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
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
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
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