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指导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指导(一)汉语拼音
一、复习要点。
1、正确认读声母、韵母,记住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26个大、小写字母的写法。
3、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4、掌握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5、读准声调,按汉语拼写规则给音节标声调。
二、知识平台。
1、掌握汉语拼音的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1)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韵母:ä
①单韵母(6个):a o e i u û
②复韵母(9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ûe er(特殊韵母)
③鼻韵母(9个):an en in un ûn ang eng ing ong
(3)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并按顺序背诵和默写26个大小写字母。
(1)大写: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小写: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3、掌握拼读方法,能够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1)两拼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gçu zào láng bâi qūgǎn hèng qæ
构造狼狈驱赶红旗
(2)三拼法:声轻介快韵母亮,三音连读很便当。
Piào liang qiǎo miào xiǎo jiàng biün ji üng
漂亮巧妙小将边疆
4、读准声调。
字音的高、低、升、降变化叫声调,它是音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很重要,有区别字义的作用。
相同音节标上不同的声调就会产生不同的读音,也同时表示不同的意思。
如:büo(包)báo(雹)bǎo(饱)bào(抱)。
普通话只有四种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下声(),它们的读法是: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5、读记标调口诀。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可记口诀:看见a母不放过,没有a母找o、e、i、u 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i上标调不写点,遇上轻声不标调。
如:休会(xiūhuå)。
6、认识隔音符号的作用和用法。
在以“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其它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就要用隔音符号(’)隔开。
隔音符号(’)写在前后两个音节中间的左上方。
如:piǎo(漂)p
æ’ǎo(皮袄)。
7、注意û上的两点要省写规则。
拼读音节时,以û开头的韵母与声母j、q、x相拼时,û上的两点要省去,如:巨人(jùr ãn),以û开头的韵母与声母n、l相拼时,û的两点不能省写,因为声母n、l还能与韵母u 相拼。
如陆地(lùdå)、绿地(lǜdå)。
8、注意儿化音变。
“er(n)”作为词尾带在别的字后面,它不能单独构成一个音节,而是和前面一个音节连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带上一个卷舌动作的尾音,这叫儿化韵。
拼写儿化韵时,只要在儿化音节的韵母之后加上一个“r”即可。
如红花儿(hèng huür)。
9、区别平舌音与翘舌音。
z、c、s与zh 、ch、sh是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翘起顶住上腭(e)前,因而叫翘舌音。
以z、c、s做声母的字,都是平舌音的字;以zh、ch、sh做声母的字,都是翘舌音的字。
10、掌握大写字母的用法。
①一个句子的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如:Yåtiáo dàyúyèu dào hǎi dǐq
ùle。
②诗歌每一行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如:Chuáng qián mǐng yuâguüng,Yæsh ådåshàng shuüng.
③国名、地名等专用名词要连写,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如:Shànghǎi Lánzhōu.
④姓名算两个专用名词,姓和名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
如:Máo Zãdōng.
⑤图书封面、宣传标语、商标和商店名称等文字的拼写全用大写字母,这时可以不标声调,如:JINDASHANGSHANGSHA。
三、新题型精练
1、按声母表顺序,在横线上写出声母。
b m d n g h j x zh r
c y
2、按要求将下列韵母重新归类。
a ai ao an ang o ou ong e ei er en
eng
i iu ie in ing u ui un ue un
单韵
母:
复韵
母:
鼻韵
母:
特殊韵
母:
3、将下列字母按先后顺序重新排列在横线上,并在()内写出相应的小写字母。
A F L D G Q H
B J E N I R Y T Z
M X
()()()()
()()
()()()()()()
()()()()()()
4、读一读,写出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声母。
ÿǔàn üi á
i âÿ
资源阻力暂住栽花木材测量私章
ÿǔàn üi á
i âÿ
支援主力站住摘花木柴车辆师长
5、读一读,给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加上韵母,并标上声调。
zh zh m x d y q
诊治长针人民红心担心燕子趣味
zh zh m x d y q
整治长征人名红星省心样子气味
6、在括号中用“√”,标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欣赏(xÿn xūn )恬静(kuçtián)尊重(zūn zōng)专心(zuün zhuün)蹒跚(mán pán)质量(zhæzhå)
出差(chüi chü)因为(wãi wâi)沮丧(zǔjǔ)树干(gün gàn )屏住(bǐng pæng)厦门(xiàshà)瞅一瞅(chǒu qiǔ)憧憬(chōng chuáng)悼念(dàn diào)
咏梅(yǒng yún)灾难(nán nàn )蹲下(dūn dýng)搁(kýgý)板掀(xiün xuün)蜷(juán quán)缩
麦穗(huåsuå)栅(zhàchã)栏暖和(huōhã)削皮(xuýxiüo)喷香(pân pãn)勉强(qiáng qi ǎng)
丞相(xiüng xiàng)去处(chǔchù)待会儿(düi dài)要挟(xiãjiá)出塞(sâsài)歼灭(jiün qiün)宝藏(zàng cáng)水花四溅(zhàn jiàn)惟妙惟肖(xiüo xiào)
乃(nǎi lǎi)翁炊(chuÿcuÿ)烟山冈(güng gǎng)挑(tiǎo tiüo)战火柴梗(gþng gþn)阻挠(ráo náo yáo)
徘徊(hái huái huãi)筋脉(mâmài mã) 自度其是(dùduèduç)创伤(chuüng chuüng)便宜(pián biàn)大厦(shàxià)
着火(zhãzháo)名册(châcâ)血泊(pōbè)
宁愿(mæng nån)桌子(zǐzÿ)沸腾(fùfâi)玉屑(xiâxuâ)厚薄(bèbáo)哨卡(qiǎkǎ)
埋怨(mái mán)慰藉(jiâjæ)风俗(xùsú)宿舍(xiǔsù)酿酒(ráng niàng niáng)
挨揍(zhçu zçu chçu)字贴(tiâdiãtiâ)滥用(lán nàn làn)
圈养(juàn quün qün)摩托(mèmōmǒ)停泊(bǒpèbè)
胳臂(bçbo bei)角色(juãjiáo jè)肖像(xiüo xiào xiáo)
遂不得履(xùsuåshuå)新夹衣(jiüjiá)卜算子(bǔbo )被难日(nán nàn)申请(shýng shýn)嘲笑(cáo cháo)魅力(mâi guǐ)沁透心脾(qång qån)塑像(suçsù)要(yüo yào)道恶劣(þâwùwū)劣勘测(câchâ)经(jÿng jÿn)纬深涧(jiün jiàn )粘稠(zhün nián)地窖(gào jiào)恼火(lǎo nǎo)惩罚(chãng chþng)炽热(chåzhå)伶俐(læn læng)头涔涔(cãn jæn)泪潸潸(shün sýn)两卷(juàn juün juǎn)精湛(zàn zhàn)
昌(chüng cüng)盛赠(zâng zhâng)送寓(yúyù)意
铸(zùzhù)有铭(mæn mæng)文
7、看拼音写字、词。
nuè dçng zhýng rèng yèu sÿ
hü yüng kū wþi jÿ yâ xång ãr
yÿ fün kǎo yàn duàn liàn
zhuǎn huà yōu yǎ chå luǒ luǒ
zhuün xÿn zhå zhå wú yuán wú gù
yǔ zhçng xÿn cháng
kuáng fýng bào yǔ bè bè shýng jÿ
là yuâ chū xún zhǎn lǎn
suàn bàn jiǎo zi fþi cuå
zá bàn zhýn zǐ lå zi bào zhú
fýng zhýng yù bâi cǎi pái
så yuàn cǎi huå guàng miào huå
mài yá táng zǒu mǎ dýng
læng qÿ bü suå wàn xiàng gýng xÿn
zhüng dýng jiã cǎi biün pào
shū jæ hán hu jiün ruå chōu tå
kǒng bù cū bào mè guǐ
fãi pàng kǔ xæng cán bào fþi tú
jū liú wō tèu bō xuý
xÿng wàng jiþ jiùüi sÿ
luàn pãng pãng chuÿ shå yuán
jÿng bÿng jiǎn zhâng så de qæ suǒ
zhçng yú tài shün qÿng yú hèng máo
guüi qiǎo wãi qún yång bå
liâ fâng chú chuüng jÿâ
lǐ bài shýng xiù rèu zhçu
hūn àn mÿ fãng sǒng jiün
yÿ lǚ dú dǎ piþ zuǐ
qÿ fù chōu yý xiá zi
dçng jiüng dçu xiào cuàn guç
gūãr dǎ jiǎo tián må
shâng dàn shù hýi hū hū xiào mÿ mÿ
fýn xÿ wán qiáng qÿn shæ
yǐn tuå fá lå rèng yù tèu xián
juün zâng dàn shýng xǐ zǎo
jÿ xiâ mãi guÿ lǐng yù
lǐ chãng býi nå shæ zhýn
zhuè yǒu chãng xiàosÿ
kōng jiàn guàn wú dú yǒu ǒu
jiàn wýi zhÿ zhuè
8、写出下列词语的拼音,注意正确应用大写字母。
()()()(
)
中国深圳故宫金盾西服
()()()
()
黄继光西单商
场兰州阿里山
9、写出下面这首诗每行开头第一个拼音,注意正确应用大写字母。
花()园里篱()笆下
我()种下一株小红花春()天的太阳当头照
春()天的小雨沙沙下小()红花张嘴笑吟吟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指导(二)词语
【知识要求】
1、能够正确读写常见的词语,懂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能正确运用常见的词语。
2、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析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能够选填适当的关联词语;能够正确使用的、地、得,着、了、过。
3、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要求和习惯,进行词语搭配和词语归类。
4、能辨析、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正确识别褒义词的贬义词。
【知识提要】
一、词语的理解
1、综合分析法。
先分析每个词素的意思,再综合整个词语的意思。
如“审阅”,“审”和“阅”是两个词素。
“审”是审查,“阅”是阅读。
“审阅”就是审查阅读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法。
①有的词语可以从课文的句子里直接找到词义。
如,“狐假虎威”,课文的最后一句写得明明白白:“狡猾的狐猩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这句话就是词义
②有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找出它的词义。
如:“草船借箭”的“借”字。
“借”字的本义是“暂时使用别人的财物”或“暂时把财物给别人使用”。
只看“草船借箭”一词,“借”只能理解为“用草船把箭弄来暂时使用。
”这是不对的。
而联系全文内容,可以知道,“草船借箭”是指诸葛亮命令军士把船围上草把、青幔,趁大雾漫天靠近曹军水寨,使船身两面受箭,得到十万枝箭。
这里的“借”,意思是“诸葛亮用巧妙的办法,从曹军手里夺取箭。
”
3、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互相解释法
①用同义词解释。
有些生疏的词语,可以用意思相同的比较熟悉的词语来解释。
如:“门径”可用“门路”来解释;“一望无垠”可用“一望无际”来解释。
②用近义词解释。
有些词语找不到和它的意义相同的词,可以用近义词来解释。
如要理解“寂静”,可用“肃静”做比较。
它们静的程度不同,“寂静”要比“肃静”还要静。
所以“寂静”可以理解为“特别肃静”。
③用反义词解释。
有些词语可以在它的反义词上加个“不”字。
如“僵硬”可以理解为“不柔软”。
也可以说“和柔软的意思相反”。
4、联系学过的知识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如《草原》中的“渲染”。
“渲染”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即用笔蘸墨汁或其它颜料在宣纸上点染、涂抹。
它的特点是,染上的颜料面积大,边缘没有线条,色调柔和。
因此,“渲染”是形容草原面积大,一片绿色,非常美丽。
5、以旧带新法。
有的新词是由几个旧词组成的,这个新词的含义可以用旧词带出来。
如“调兵遣将”。
“兵”
指士兵,“将”指将领,“调”是调动,“遣”的意思如不懂,可查字典,是“派”的意思。
把四个意思组合起来,“调兵遣将”就是“调士兵派将领”的意思。
6、词义引申法。
有些词有本来的意思,还有引申到其他方面的含义。
对这类词的理解,我们要先搞清本义,然后理解它的引申义。
如“拔苗助长”这个成语,它并不是说真的要用手把禾苗往上拔,帮助生长,而是比喻“办事情急于求成,不从实际出发”。
又如“走马观花”的原意是骑着马看花,现在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二、词语的运用
1、词义范围的大小。
如“宽阔”和“辽阔”,都是指一定的空间,但“辽阔”比“宽阔”的范围更大。
2、词语的语意轻重。
如“轻视”和“蔑视”,都有“轻视,看不起”的意思,但“蔑视”比“轻视”看不起的程度更深。
3、词语的感情色彩。
如“鼓舞”和“煽动”,都有“用语言、文字促使人们的心情、行动发生变化”的意思。
但“鼓舞”是“使人们振作起来,增强信心和勇气”,属褒义词;“煽动”是鼓动别人去做坏事,属贬义词。
4、词语的使用习惯。
如:“改进”和“改善”,前者常和“工作”、“方法”、“技术”搭配;后者常与“生活”、“关系”、“条件”搭配。
5、词语的使用对象。
如“生日”和“诞辰”,“生日”用于一般人,“诞辰”只用于名人,或所尊敬的人。
又如“哆嗦”和“颤抖”,前者用于口头语,后者用于书面语。
三、词语的归类和排列
1、按词性归类。
词语可按动词、形容词、成语等进行归类。
2、按词语的用途归类。
每个词语都有一定的用途,可以按用途归类。
如,
(1)按描写人物的词语归类。
A、人物的外貌。
如:饱经风霜古铜色粗糙慈祥黝黑白哲肩膀宽阔腰圆膀扎身材魁梧布满血丝……
B、人物的表情神态。
如:兴高采烈怒发冲冠悲痛欲绝心花怒放义愤填膺失魂落魄容光焕发精神抖擞喜气洋洋……
C、人物的动作。
如:望、瞧、瞅、盯、注视、凝视、端详、鸟瞰、俯视、瞻仰、查看、视察、浏览、检阅、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D、人物的心理活动。
如:喜悦、惦念、悲伤、犹豫、懊悔、痛苦、大失所望、喜出望外、瞳目结舌、依依不舍……
(2)按描写山水的词语归类。
如:清澈的湖水潺潺的溪水陡峭的山崖滔滔的江水平静的湖面茫茫的戈壁汹涌的海浪浩翰的大海辽阔的平原道路崎岖荒山秃岭万丈深渊群山环抱奇峰罗列云雾缭绕……
(3)按描写花草树木的词语归类。
如:烂漫绿茵似的茂密宝塔似的挺拔婀娜多姿茂盛傲霜斗雪……
3、词语的排列。
①按概念大小排列,例如:植物——树——果树——梨树②按整体到部分排列,例如:身体——上身——头部——嘴——牙齿③按时间发展顺序排列,如:黎明——日出——晌午——黄昏④按事物发展过程排列,如:耕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
四、褒义词和贬义词。
褒义词是有褒扬、喜爱、肯定、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
贬义词是指带有憎恨、厌恶或者讽刺、讥笑、指责意思的词。
1、从同义词中辨析。
从词所表现的不同感情来区分褒、贬义。
如“团结”与“勾结”是同义词,都有人与人联合起来的意思。
但是,“团结”是用在人民方面的,是褒义词。
而“勾结”用在敌人方面,是贬义词。
2、在比较中辨析。
如,“光明磊落”是“胸怀坦白,光明大”的意思,表示人的品质高尚,
是褒义词。
而“阴谋诡计”指“暗地里策划干坏事”,是坏人的不良行为,是贬义词。
3、在语言环境中辨析。
有些词在一定的环境里是褒义的,但在另一种环境里是贬义的如,“你这个人谁也瞧不起,自满自足,真是太骄傲了。
”句中的“骄傲”是贬义词。
“中国女排赢得了世界冠军,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句中的“骄傲”含有自豪的的意思,是褒义词。
五、同义词的使用。
有的词语意义完全相同,如:爸爸(父亲)生日(诞辰)、妈妈(母亲)、荷花(莲花)、医生(大夫)、巨大(庞大)。
有的词语意义相近,如:消灭(歼灭)、批评(批判)、优良(优秀)、揭发(揭露)、关心(关怀)、时期(时代)。
使用同义词要注意: 1、注意感情色彩的不同。
有些同义的词意思相同,但感情色彩不一样,我们可以从语的褒贬义去辨析。
如“团结”与“勾结”,“武断”与“果断”。
2、注意语意轻重的不同。
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在表达的语意上有轻重之分。
辨析这些词要作语意的分析。
如“优秀”和“优良”都含有“优”。
说明成绩或者质量好。
但“优秀”的语意比“优良”重。
3、注意范围大小的不同。
有些同义词指的都是同一事物,但涉及的范围、规模有大有小。
对于这类同义词,可以及从辨析词语范围入手。
如“战争”与“战斗”都指打仗,但“战争”的规模比“战斗”大。
4、注意“具体”和“概括”的不同。
如“树”和“树木”都指同一种物体。
“树木”是概括性的,指一切树。
“树”是具体的,如,苹果树,柚子树。
5、注意所指对象的不同。
有些同义词在所指的对象上,有上下内外的分别。
如“爱抚”与“爱戴”都有“爱”的意义,但“爱抚”是指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爱戴”是群众对领袖。
6.注意词语搭配的不同。
在运用词语的时候,要注意词与词的搭配。
有些词语搭配常常是固定的。
我们可以通过词的搭配来辨析词义。
如“维持”与“保持”,“维持”与“纪律、秩序”搭配;“保持”与“清洁、健康”等词搭配。
7、注意词性的不同。
因为词性不同,所以用法也不同。
如“充分”与“充满”,“充分”是形容动作的词,可以与“估计”搭配。
“充满”是表示动作的词,后面可带“阳光”“力量”等词。
8、注意口头语与书面语的不同。
有些同义词意思完全一样,但使用的地方不一样。
如“爸爸”与“父亲”,“爸爸”多用于口语,“父亲”用于书面语。
9、注意普通与特殊的不同。
如,“爬行”和“葡匐”意思是一样的,但“爬行”是平常说的,是普通语。
而“葡匐”一般用于军事上,是特殊语。
六、“的、地、得、着、了、过”的使用
1、在名词前面用“的”。
在句子中,一般用“的”与名词组合。
如,“蓝蓝的天空白云飘”。
2、在形容词后面和动词前面用“地”。
如,“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
”“他在暴风中紧紧地抓住桅杆。
”
3、在形容样子、表示动作的词语后面用“得”。
如,“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巨大的响声震得地动山摇”。
4、在表示动作和名称的词语之间用“着”。
如,“他深情地看着我。
”“詹天佑带着学生和工人……”
5、在表示动作、形容的词语和句子的后面用“了”。
如,“武松读了才知道真的有虎。
”“武松使尽了力气,手脚都酥软了。
”
6、在表示动作的词语后面用“过”。
如,“武松放了手……又打了一棒。
”
七、怎样寻找反义词。
意思相对或相反的词叫反义词。
反义词意义上的矛盾对立,是客观事物矛盾对立的反映。
它们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
构成反义的词,必须是属于同一意义范围,否则,就构不成反义词。
1、从词的音节去寻找。
反义词的音节一定要和对应的词相等。
如“强”是单音节词,它的反义词也应当是单音节的“弱”。
2、从词的范围去寻找。
反义词所指的范围应当是相同的。
如“坚强”是指人的意志,就应当找“软弱”,也是指人的意志。
而不能找“瘦弱”,因为“瘦弱”指的是身体状况。
3、从词的性质去寻找。
词从性质分,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反义词的词性,必须与原来的词性相同。
如“暗淡”是形容词,它的反义词是形容词“光亮”。
如果用“亮光”就不对,因为“亮光”是名词。
4.根据不同的意义去寻找。
有的词是多义词,词义不同,相应的反义词也不一样。
因此,我们要弄清楚原来的词在文中是什么意义的,再从这个意义出发找反义词。
如“老”可以表示年纪不轻了,也可以表示方法陈旧了,蔬菜不鲜嫩了。
根据“老”的不同意义,找出不同的反义词。
如:他是个老人(老—幼);这是老办法(老—新)这青菜太老(老—嫩)
八、理解多义词
一个同时存在着互相联系的几个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
多义词一般由本义、引申意义或比喻意义组成,因此,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之间总有一定的联系。
多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总是单一的。
如,“深”有八种意思:①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②深度;③深奥;④深刻;⑤(感情)厚;(关系)密切;⑥(颜色)浓;⑦距离开始的时间长;⑧很的意思。
但在一个句子里它只代表单一的意思。
如:
(1)这篇文章道理很深。
(深奥)
(2)深深的河水挡住了他的去路。
(从上到下距离长)
六、修改常见的病句
认识常见病句
①成分残缺。
如:“上课了,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这句话缺了“谁”这个主语部分,谁在听老师讲课呢?意思不明白。
②用词不当。
句子中的某个词语,或用得不恰当,或褒贬不当,或大小不当,或轻重不当,或近义词错用等。
例如:
在这次考试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他办事总是犹豫不决,一点也不武断。
③搭配不当。
“今天的活动是最愉快的一天。
”如果把这句话缩短成“活动是一天”,毛病就暴露了。
“活动”是一种行为,“一天”是时间。
把“活动”这个行为当“一天”这个时间搭配,怎么恰当呢?
④词序混乱。
句子中的词语没有按照句意合理排列,使句子的意思表达不清楚。
例如:“这次考试,全班同学普遍的语文成绩提高了。
”(“这次考试,全班同学的语文成绩普遍提高了。
”)
⑤重复累赘。
句子中重复使用了意思相同的词语,使得句子多余累赘。
例如:“李老师的关怀,我一辈子终身难忘。
”
⑥前后矛盾。
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相矛盾,使句子的意思不清楚。
例如:“同学对我的批评基本上是完全正确的。
”
⑦指代不明。
句子中用上了代词(如“我、你、他、它、这、那”等等),但指代的对象是什么,无法让人确定,造成了意思不明白的毛病。
例如:“参观了河池氮肥厂、河池水泥厂和河池缫(süo)丝厂后,大家都说:‘这个厂变化真大!’”
⑧不合事理。
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及客观事实。
例如:“看到这热火朝天的情景,我心上似乎有使不尽的劲头。
”
⑨归类不当。
把根本不是同一类的事物混杂在一起,造成归类不恰当。
例如:“妈妈买了茄子、萝卜、南瓜、扁豆、猪肉、西红柿、鸡蛋等许多蔬菜。
”“猪肉”和“鸡蛋”不是蔬菜,归类错误。
修改病句的原则。
不能改变原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修改病句的步骤。
第一步,要读懂句子,弄清它要表达什么意思。
第二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之后,再回到原句上查找,看看是什么毛病影响了这个句
子意思的表达。
第三步,查到句子的毛病之后,按照句子的意思“对症下药”,认真修改。
七、标点符号
用来标明句读(dçu,文词停顿的地方)、语气和专用名的书写符号。
包括句号、问号、感叹、逗号、顿号、分号、冒号等七种点号,和引号、省略号、书名号、破折号等四种标号。
标点符号使用要正确,要注意顿号、逗号、句号等的区别,不能混用。
要注意标点符号占格的位置。
句号、顿号、逗号、冒号、分号、问好、感叹号等用在文字后面方格的左下角,占一格。
省略号、破折号用在文字后面方格的正中,各占两格。
点号要紧跟在文字后面,转行不顶格书写。
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左半部分可以写在一行的开头,但不可以写在一行的末尾;右半部分不能写在一行的开头,可以写在一行的末尾。
【题型举例】
1、理解下列古诗句,把他们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①“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学奕》)
②“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小儿辩日》)
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④“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⑤“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七步诗》)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下列各句的理解,写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
①“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卖火柴的小女孩》)
②“她的心跳得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穷人》)
③“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只有一个地球》)
④“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林海》)
3、按要求,改变下面的句式。
组词填句子
•用含有“激”字的词语填空,所填词语不能重复:升旗仪上,我们全校师生怀着()的心情唱起了国歌,在慷慨()的国歌声中,我们心潮澎湃,豪情(),国歌()着我们努力学习,将来在()的竞争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为祖国争光,为自己争光。
•用“繁”组成不同的词语并填入句子中。
(1)城市的( )离不开建设者的辛勤劳动。
(2)()在夜空中闪烁,四处都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联系下面的句子,用"静"字分别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遇到紧急的情况,我们应当格外(),千万别慌张。
2.几声犬吠更衬托了夜晚的()
3.药吃下去后,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又()
4.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顿时()下来了。
5.月光照在盲姑娘()的脸上
用“静”组词,再选词填空
(1)踏一条()的小路,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2)夜深了,小山村非常()。
(3)主席走进礼堂,全体会员()下来。
(4)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变得更加湛蓝。
组四个带“然”字的词语,填入下面句子中的括号里。
1.天气变化太大了,已是农历十月,()这么热。
2.天气预报说下午有雨,下午()下雨了。
3.好几天没照管花儿,今天看看花,它()长得很好。
用“然”组词填空。
竟然、偶然、显然、截然、必然、果然、当然、突然、
1、姐妹两个的性格()不同。
2、敌人居高临下,()更容易发现我们。
3、侵略者最终()获得失败的下场。
4、我()闻到一股焦味。
5、没想到小敏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6、(),敌人觉得阵地不安全了。
7、他一向准时,这次迟到是()的。
8、气象预报说今天有雨,中午()下了一场雨。
用“心”分别组成三个不同的词语,填入句中括号内。
小姑娘看着()挑选的海螺都成了一般大小,她()地笑了。
能够把海螺卖出去,上学的学费就不用愁了。
母亲也就()多了。
用”严”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在句子里。
(1).公安干警正()注视着犯罪分子的一举一动。
(2).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决不允许他干涉中国内政。
(3).在漫长的长征途中,红军战士翻雪山、过草地,经受了()的考验,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奇迹。
“长征”给我们的启示是:坚定的信念和()的纪律是制胜的法宝。
(4)列宁对书籍的选择非常()。
(5)由于睡过了头,没能赶上汽车,爷爷()地批评了我。
用“严”字组成不同的词填入句中的括号里。
1.三九( )何所惧,一心丹心向阳开。
2.( )要求自己,争当学习标兵。
3.这篇文章结构( ),引人入胜。
4.老师用( )的目光看着我。
5.军营里纪律( )。
6.团结紧张,( )活泼。
7.这么( )的后果你考虑过吗?
8.( )的事实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
用“严”组词填空
看来,这是一个非常()的问题。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他是受过()训练的。
爸爸()地对我们说:“时间是宝贵的,可不能浪费它啊!”
张老师()地批评了那些爱占小便宜的人。
用“望”组成的九个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不能重复)
⒈老班长( )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变成个钓鱼钩.
⒉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⒊对未来,他充满了( ).
⒋家里虽然穷,但是他非常(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