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一学月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第一学月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收获了不少,肯定想向家长、师生及朋友证明:我——是最棒的!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⒈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幽篁.(huáng)云鬓.(bìn)金柝.(tuò)胡骑.(jì)
B.机杼.(zhù)哽.住(gěng)字帖.(tiè)郝叟.(sǒu)
C.哺.育(bǔ)澎.湃(péng)伫.立(zhù)木屐.(jī)
D.确凿.(zháo)攒.成(cuán)撩.起(liāo)倜傥
..(tìtáng)
⒉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桑葚云霄衣襟赖床
B.收敛秕谷蝉蜕抽屉
C.人迹罕至荒草萋萋路径延绵发扬滋长
D.人身鼎沸高枕而卧磨刀霍霍浊流宛转
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神舟八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
....,直上云天,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B.在苏东坡975岁寿诞那天,三苏祠内古乐声声,祭祀人员在两名礼生的带领下,为民
..
请命
..,完成了祭祀仪式。
C.近日,一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广为人知
....的川菜,受到观众的喜爱,这正好印证了“物以稀为贵”的说法。
D.《傅雷家书》是经典的教子之作,有人模仿这种书信体,写出的文章却味同嚼蜡
....,没有深意。
⒋下列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4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3周年,①重庆也将欢迎第17个直辖日。
在这历史性的喜庆时刻,大型音乐会《复兴之路》,②在重庆人民大礼堂将于6月18日至20日演出。
据介绍,③这次演出的节目大多是以浑厚雄壮的交响乐为主。
届时,④这些节目所展现的宏伟瑰丽的史诗气质必将深深打动,掀起庆祝建党93周年、庆贺直辖的高潮。
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第②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第③处句式杂糅,应改为。
第④处成分残缺,应在后添加。
⒌名著阅读(4分)
⑴请写出唐代诗人中被人们称为“大李杜”和“小李杜”的四个人名:、、、。
(2分)
⑵我国古典四大名著是《红楼梦》、《》、《》、《水浒传》。
(1分)
⑶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分别为:《童年》
《》《》。
(1分)
⒍教师节期间,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上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追求无穷知识。
(历史老师)(3分)请你依照上面的句子,再写一句话,送给另外一门学科的老师。
⒎综合性学习(10分)
“童年的游戏”,如滚铁环、踢毽子……游戏(不同于电子游戏),就是玩儿,同学们都不陌生。
有益的玩儿能强健身体、愉悦精神、开发智力……有的项目还能增进同学间的友谊……请同学们完成以下题目。
⑴请写出你的长辈们玩过的两种游戏名称(题目中出现的不能再举)。
(2分)
、。
⑵为什么有的游戏现在不时兴了,请举一个例子,并说明原因。
(3分)。
⑶你最喜欢玩什么游戏?请简单介绍其玩法或玩具的做法。
(5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㈠默写(包括一首外国诗)(10分,每空1分)
⒏⑴……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⑵,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⑶雄兔脚扑朔,。
(《木兰诗》)
⑷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⑸,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⑹,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⑺谁言寸草心,。
(孟郊《游子吟》)
⑻谁知盘中餐,。
(李绅《悯农》)
⑼吴均《山中杂诗》中有一句描绘山中景象的诗句,看似不合常理,但也是最有趣的句子是。
⑽李白《峨眉山月歌》诗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
请写出有指“重庆”地名的那句诗:。
㈡阅读《伤仲永》,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⒐《伤仲永》的作者是(朝代)(人名)家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分)
⒑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A.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
()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
..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
C.邑人奇之,稍稍宾客
..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
D.泯然
..众人矣。
()
⒒翻译下列句子。
(4分)
A.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B.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⒓请归纳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分)
⒔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方仲永幼时的天资?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4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㈠阅读《给自己锁定一个高目标》,回答14-21题。
(20分)
⑴一个普通少年有一天说了一句非常不普通的话,他说:“我某某某是为北大而生的。
”
⑵父亲听后在心里暗自发笑。
因为父亲知道儿子的资质并不鼻是出类拔萃的。
虽如此,父亲还是懂得不能伤害儿子的积极性,只好报以微笑首肯。
⑶少年继而又道:“我以前的时间都是浑浑噩噩,全部浪费了。
”
⑷见儿子说出这样一句话,父亲有些惊讶了。
父亲很慎重地看了看儿子,又想了想儿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叹。
原来,儿子一个好同学转到一所省重点中学就读去了,回来后两个人刚刚在一起聚了一次。
⑸看见儿子坚定的神色,父亲觉得儿子仿佛一下子就长大了。
⑹其后的日子,父亲发现儿子有了很多变化。
以前要钱总是买零食,如今去买各类学习资料;以前要家长督促学习,现在却要家长督促休息。
而且,长时间地坚持着。
⑺又一天,少年在餐桌上对父亲说:“爸爸,我现在发现学习也是一种享受。
”
⑻父亲会心地笑了,很为儿子骄傲。
因为父亲知道,当一个人锁定了高目标,并愉快地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时,这个人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14.给下面加点字注音:(1分)
出类拔萃.()浑浑噩噩.()
15.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请简要说明理由。
(3分)
;。
16.下面加点字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①父亲听后在心里暗自
..发笑。
②以前要家长督促学习,现在却要家长督促休息。
而且长时间
...地坚持着。
17.请用原文回答:(3分)
①第二段“如此”指:。
②第四段“这样”指:。
③第八段“这个人”指:。
18.对第六段写法及其作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对比,突出儿子变化之大,赞扬他奋发向上,努力奋斗的精神。
B、对比,表现父亲的高兴心情。
C、概述,强调儿子长大了。
D、概述,表现儿子的进步之大。
19.第七段少年说“我现在发现学习也是一种享受”,学习真的是一种享受吗?结合你的理解谈谈体会。
(3分)。
20.如果为文章结尾写一句话诠释父亲的见解,下列最合适的一句是()(2分)
A、目标越高,成就越大。
B、有志者事竞成。
C、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D、天才在于勤奋。
21.对于本文的主题,请用一句你知道的古诗文或名言警句加以概括。
(2分)。
㈡阅读《少年与镜子》,完成22-26题。
(20分)
渐渐地少年开始接近那老人。
站在门口望去,床上的老人像一根枯朽的老松木横卧在阴暗的角落。
少年是个很贪玩的孩子,他走进老人的房间不过是想找点好玩的东西,结果他很失望。
老人几乎一无所有。
就连那个唯一的儿子也是偶尔来看一看。
最后少年不得不“相中”了窗子旁那块大镜子。
他轻轻把它捧起来。
这一切老人当时居然毫无察觉。
少年把大镜子捧到自家的阳台上开始搞他的恶作剧。
他用镜子把刺眼的阳光反射到楼下行人的脸上。
行人的眼睛被刺花了,开始愤怒地责骂干这事的坏蛋。
少年嘻嘻一笑收了镜子藏起来……这个漂亮玩法搞了很多次,直至玩腻为止。
现在少年又开始寻找新的游戏对象了。
下楼,又得经过老人的房间。
门依旧开着。
还没走近他就听见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声。
少年缩了缩身子。
走到门口时咳嗽声告一段落,只听老人含混地说了点什么。
阳?光?少年产生了好奇心,倚在门口,不走了。
老人感觉到了,尽力提高声音说:“阳光……”其实声音依旧含混,但少年总算听清了——“阳——光”。
少年走进房间。
这是二楼,太阳光被对面那幢小楼挡住了,阳光恰好照不进室内。
“孩子,我要……”老人一双千瘪无神的眼睛裂开一道细细的缝隙。
“要阳光,是吗?”少年接下老人的话。
老人点点头。
当然这个动作很细微。
“可是,太阳光照不进来啊!”少年为难了,他真想走开,何必讨这个麻烦呢。
可是少年还是奇怪地落入了对话的“圈套”。
”
“镜子。
我的镜子没有了。
”老人此时说话声音比刚才大些。
说完这段很“长”的话后开始剧烈地咳嗽。
”
说到镜子,少年明白了。
他飞快地跑回家把那块镜子从墙角捡起来。
他明白老人这块镜子的用途了。
少年调整好角度,阳光立即反射进来,照在老人身上,老人竟停止了咳嗽,脸上泛起笑容,堆满皱褶。
这样,少年重新产生了摆弄这块镜子的兴趣。
太阳不断西移,少年不断挪动镜子的位置和角度。
于是阳光一直“照”在老人身上,直到老人安静地睡去。
少年很是高兴,可立刻又陷入困顿——这样一会挪动一下终究不是高招啊!
少年想了一夜,他想为此搞个小发明什么的,比如可以叫“人造太阳”。
第二天太阳升起时他想出了办法。
他找来了家中所有的镜子,新的旧的,方的圆的……幸好那个爱照镜子爱买镜子的姐姐没有扔掉它们。
那大半天时间里,少年把那些镜子都立在了相应的地方,一直排到阳台上。
这期间老人面对阳光始终微笑着。
这也许是老人患病以来笑得最多的一次了。
这下好了,老人也有“白天”过了。
少年睡了一夜好觉,梦见许多块镜子挂在树枝上,像许多个小太阳。
少年再走进老人的房间时,才知道出事了——所有的镜子都不见了。
地上是一块块玻璃碎片。
少年这时记起方才走下去的那个人,是老人的儿子吧?
少年发怒了。
要不是那人已经不见了,少年对他是绝对不会客气的。
现在家中肯定找不到一块镜子了。
少年走进商店,想买一块大镜子,却没有足够的钱。
少年在大镜子前徘徊。
大约与此同
时,在一幢楼内一个老人已经辞世。
令老人的儿子及所有人不解的是,那个染上病痛多日的老人居然是微笑着离开人间的。
22.本文题为“少年与镜子”,镜子其实是本文的写作线索。
请在下面五句话的空格上各填一个字,使之成为本文完整的写作提纲。
(5分)
①少年镜子;②少年镜子;③少年镜子;④少年镜子;⑤少年镜子。
23.“少年睡了一夜好觉,梦见许多块镜子挂在树枝上,像许多个小太阳。
”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24.“令老人的儿子及所有人不解的是,那个染上病痛多日的老人居然是微笑着离开人间的。
”老人为什么是微笑着离开人间的?老人的儿子及所有人为什么不解?(4分)。
25.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请试举一例。
(3分)。
26.作者笔法细腻地刻画了少年这一形象。
文中少年的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请简要概括少年性格变化的轨迹,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4分)。
四、写作(55分)
27.以下两题,任选一题;围绕中心,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㈠走进新学期,打开新课本,生活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而那些过去的日子,仍然像一幅幅图画,不时地浮现在眼前——在竹林里捉迷藏,在公园里荡秋千;争先恐后地发言,积极踊跃地参加社会实践……请以“那一次,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提示:横线上可填:笑了摔跤了受表扬了……)
㈡走进新学期,面对新的老师和同学,经过一个月的相处,你一定有很多的想法和感慨;也许,其中有一个人对你的影响颇深,请把你们之间的故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题目自拟。
七年级第一学月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一、1.2.3.答案均为D
4.①欢迎迎来②将于6月18日至20日在重庆人民大礼堂演出
③这次演出的节目大多是浑厚雄壮的交响乐。
或者
这次演出的节目是以浑厚雄壮的交响乐为主。
④打动观众
5.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西游记、三国演义;在人间、我的大学。
6.略(符合学科特点,语句通顺,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
7.⑴如:丢手绢、老鹰捉小鸡……
⑵略(例子1分,原因2分,言之成理即可。
)
⑶略(答出游戏名称2分;介绍玩法或玩具的做法3分,如介绍的内容条理不清或操作性不强,可酌情扣分。
)
二、8. ⑴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⑵万里赴戎机⑶雌兔眼迷离
⑷凭君传语报平安⑸此夜曲中闻折柳
⑹独坐幽篁里⑺报得三春晖⑻粒粒皆辛苦
⑼云从窗里出⑽思君不见下渝州
9.略 10.A.笔墨纸砚等书写工具 B.团结同一宗族的人
C.以宾客之礼相待
D. 消失
11.略 12.幼年时天资聪慧少年时才能衰退青年时沦为庸人(意同即可)
13.要点:①将幼年与青年形成对比②突出“受于人者不至”
③强调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④联系自身实际
三、㈠14.cuìè
15.普通少年,通过他的语言和行动表现锁定目标并努力奋斗定能有所作为。
16.⑴写儿子自不量力又不伤害儿子的积极性。
⑵表现坚持时间之长,突出持之以恒的精神。
⑶从程度上说明为儿子的成熟、懂事、明理而骄傲的心情。
17.⑴儿子的资质不并算是出类拔萃的。
⑵我以前的时间都是浑浑噩噩,全部浪费了。
⑶能锁定一个高目标,并愉快地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人。
18.A 19.略20.A 21.略
㈡22.偷,玩,还,排,买
23.比喻。
形象地写出了镜子给老人带来了光明与温暖,也写出了少年因帮助老人而产生的快乐。
24.因为少年用镜子给老人带来了阳光,使老人在临终前感到了光明与温暖,所以老人是微笑着离开人间的。
而老人的儿子及旁人并没有关心过临终前的老人,当然会不解其中原因。
25.一组是老人的“枯朽”与少年的“贪玩”、“好奇”、“嬉皮笑脸”的对比;一组是少年前边沉溺于恶作剧的愉快,后来为想发明“人造小太阳”一夜不眠,乃至在商店焦急“徘徊”的对比;一组是少年为老人调镜子,排镜子,而老人的儿子打碎了镜子的对比。
26.少年性格变化的轨迹是:由贪玩、好奇、嬉皮笑脸变得富有爱心。
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他逐渐理解了老人对镜子的依赖,于是调整了镜子的照射角度,并调整了自己的行为方向。
四、27.参考中考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