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训练:第二专题《五人墓碑记》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必修三第二专题《五人墓碑记》同步训练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发:拿出
B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除:治,整理
C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按:依据
D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先:表率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稍变
B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C .余稍为修葺..
D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①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②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B 、 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C 、①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②当其.南北分者,长城也
D 、①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②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 4.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安能屈.豪杰之流 ②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③慷慨得志之徒,疾病.而死 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A .两个“屈"字相同,两个“病”字相同
B .两个“屈”字相同,两个“病”字不同
C .两个“屈"字不同,两个“病"字相同
D .两个“屈"字不同,两个“病"字不同
5.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A .慷慨得志之徒. B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弟子 D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徒.
以吾两人在也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和文章内容的解说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五人墓碑记》,选自《七录斋集》,作者张溥,明末著名文学家。

他所写的文章多为抨击明末宦官专权及揭露腐败的政治之作,内容充实,风格质朴。

B .本文记述和颂扬了在苏州市民反抗阉党的斗争中就义的颜佩韦、马杰等五人,肯定了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阐明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

C .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他们是为义而死的.
D .蓼洲周公和五人都得到朝廷的封赏,并且按他们的德行都加了封号。

二、精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上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土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易:改变
B 、视.五人之死 视:看、对待
C 、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名词作状语,像奴仆那样。

D 、亦以明.死生之大 明:表明 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蹈死:踏上死地,冒着生命危险。

B 、大阉亦逡巡..畏义 逡巡:犹疑不决
C 、且矫诏..
纷出 矫诏:纠正诏书
D 、佯狂..不知所之者 佯狂:假装疯狂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②佯狂不知所之.者 ③发.其志土之悲哉 ④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A 、两个“之”字相同,两个“发”字不同
B 、两个“之”字相同,两个“发”字相同
C 、两个“之”字不同,两个“发"字不同
D 、两个“之”不同,两个“发"字相同
10、下面是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第一段表达了五人之死的崇高和可贵,显示出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

B 、第二段评议了五人视死如归、临难不苟的英勇行为,点明了作记的缘由。

C 、第一段叙议结合,以议为主,使文章不仅具有说服力,更具有感染力。

D 、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高爵显位”之人的“辱人贱行"与五人“激昂不顾"对比,突出五人“荣于身后"的显耀.
11.翻译下列句子
(1)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土之悲哉?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

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

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

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以民情上闻.旗尉厉声骂曰:“东
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

众益愤,曰:“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蜂拥大呼,势如山崩。

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

一鹭飞章告变。

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忠贤大惧。

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

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选自《明史,周顺昌传》)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故士民德.顺昌甚 德:感激
B .辄为所司..陈说 所司:管理的官员
C .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 开读:当众宣读逮捕命令
D .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国门:国家的大门 13.下列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以.故士民德顺昌甚 请以.民情上闻
B . 辄为.所司陈说 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
C . 顺昌好为德于.乡 手掷锒铛于.地
D . 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 乱已定,忠贤乃.安 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群众斗争的巨大力量”的一组是
①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
②诸生……请以民情上闻
③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
④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
⑤忠贤大惧
⑥然自是缇骑不敢出国门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15.下列对原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周顺昌乐于为士民做好事,经常向外司陈述郡中冤抑及大利害,所以士民都感激他。

B .由于旗尉厉声骂人,所以大家都愤怒,不期而集者达数万人,声势非常浩大。

C .选文是从士民怒旗尉的角度评写市民斗争全过程的,因而大快人心。

D.选文的材料安排是以时间为顺序的,选文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按:查究.
2、C(A古义:面目神态,今义:色彩;B古义:品行、成为,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D古义:极不寻常,今义:很、十分的意思)
3、A。

(A、于:均为介词“在”;B、为:①动词“是”,②介词“给、替”;C、其:①代词,代“自己"②代词“那",指阴谷和阳谷,D、以:①表原因“因为,②介词“把”)
4、D。

(屈:①使动用法,使……屈身,②委屈;病:③“生病”④“使……病”)
5、B.“空、白白地"(A“众人、等人”,C“众人、等人”,D“只是、仅仅”)
6、D。

(蓼洲周公被崇祯皇帝赠给“忠介”的谥号,五人得到了重安葬并修建了坟墓.)
7、B应为“比较"
8、C(应为“假托皇帝命令”)
9、C(①结构助词.相当于“的"②动词,“到……去”的意思,③抒发④表现、显露)
10、D(应为:把“高爵显位"之人的“辱人贱行”与“有重于社稷“的五人对比,突出五人之死的意义的重大。

)
11、(1)能为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而不顾惜自己的生命,这又是什么缘故呢?(2)怎么能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墓前,在墓道上用力握住自己的手腕,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叹呢?
12、D。

国门:京城城门。

13、C。

(A、以:介词“因”;介词“把”。

B、为:对,向;替。

C、于:均为介词“在”.D、乃:竟然;才.)
14、D。

②是说诸生请求把百姓的心情向上报告;③是说明东厂来抓人。

15、A。

(B、不期而集者达数万人是因为“士民德顺昌甚”;C、
选文是因“士民德顺昌甚”,听说要逮捕周顺昌,大家非常愤怒;D、选文以记叙为主,没有议论、抒情.)
16、(1)到他们听说逮捕周顺昌的人到了本郡,大家都非常愤怒,满街都是为周顺昌喊冤的人.(2)开始我们认为是天子的命令(来抓人),原来竟是东厂(抓人)啊!
《周顺昌传》译文:
周顺昌喜欢在家乡做好事,遇上别人有冤屈,或是关系到全郡利益的大事,周顺昌常常向有关官员说明情况(让他们根据民情处理);因此郡中的士人及百姓都非常感激周顺昌的恩德。

到他们听说逮捕周顺昌的人到了本郡,大家都非常愤怒,满街都是为周顺昌喊冤的人.到开读圣旨的这一天,不约而同会集在一起的有数万人,大家都拿着香为周顺昌请求宽宥。

已经入学的生员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人上前谒见巡抚毛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求他们把百姓的心情向上报告,让朝廷知道.来抓人的旗尉却厉声喝骂他们说:“东厂来抓人,你们这帮贱人竟敢这样!”并且大声呼喊:“囚犯在哪里”又把铁锁铁链丢在地上,声音咣铛咣铛直响。

大家更加愤怒,一齐说:“刚才我们认为是天子的命令(来抓人),原来竟是东厂(抓人)啊!?大家蜂拥上前,大声呼喊,声势如同山崩。

旗尉被吓得东窜西藏,大家杂乱地冲上前去殴打这些旗尉,打死了一人,其余的都负了重伤,翻墙逃跑.
毛一鹭用紧急的奏章报告发生了市民动乱。

东厂探听消息的人说苏州人都造反了,用计谋截断了水道,抢劫了运官家的粮食的船只。

魏忠贤非常恐惧。

不久毛一鹭称抓住组织造反的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叛乱已经平定,魏忠贤于是安下心来。

但自从这以后缇骑不在离开京城城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