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给排水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给排水设计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住宅小区给排水工程的各子系统设计如何契合绿色生
态的要求,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给排水设计。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给排水设计
为加强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在住宅建设中应贯彻执行“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八字方针”。
住宅小区的给排水工程,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直
接影响居民的生活感受。
在“双碳”目标下,住宅小区给排水设计,要从绿色生
态的角度出发,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又能有效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染物外排,实现低影响开发目标,使人与环境
和谐共生。
1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给排水的设计原则
1.1 节水、节能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设计,应充分体现节能原则。
并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
采用适宜的节能措施,使生态小区的建筑节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1.2充分利用绿色能源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应充分考虑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废热资源等)的使用,绿色能源的使用率应达到一定的水平。
使用常规能源时,应
进行能源系统优化。
1.3 充分满足居民需求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给排水设计,要确保居民的生活用水、排水需求,还要考
虑景观用水、冲洗用水,消防用水等。
因此,只有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确保小
区的用水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才能够确保给排水设计的科学性。
1.4 提高回用率,减少外排。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给排水设计,应根据项目所处区域的气候、水资源环境条件,探究雨水回用、中水回用的必要性、可行性。
采取技术手段使水资源能够循
环再利用,有效满足绿色生态住宅的建设要求。
2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给排水设计要点
2.1 生活给水系统设计
2.1.1 目前,绝大多数的住宅小区生活给水水源都采用市政供水。
生活给水
设计,首先要确保供水水质安全,避免区内产生二次污染,以下设计红线必须严
格遵守:1.市政供水管道严禁与任何形式的非饮用水管道连接、严禁与自备水源
供水系统采用管道连接;严禁采用生活饮用水供水管道直接冲洗大、小便器(槽)。
2.二次加压供水系统的水箱、水池应远离污染源,并应设置消毒措施。
3.生活供水管道向非生活水箱、水池供水时,必须保证足够的空气间隔。
4.区内
生活给水管道的敷设、连接,需遵照相关规范规定,根据造成供水污染的可能性
大小及后果严重程度,通过设置倒流防止器、真空破坏器、止回阀及空气隔断等
技术手段防止回流污染。
2.1.2 生活给水系统设计,应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合理划分竖向供水分区,不应采用加压阀划分竖向给水分区。
尤其是高层住宅项目,在划分竖向供水
分区时,既要避免分区太多,导致建设成本增加,又要避免分区太少,致使分区
底层住户用水超压。
给水系统超压供水,除浪费电能外,还会造成用水点超流量
出水,造成水量浪费。
同时降低给水管道、配件寿命,增加系统渗漏概率。
超压
供水也会增大管道震动,产生噪音。
太大的出水压力,会导致末端出流难以控制,降低居民用水舒适性。
现行国家规范对于分区供水压力范围都有明确要求。
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处
的最大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5MPa。
给水入户压
力大于0.2MPa的楼层应设置支管减压。
现阶段,我国各地市政供水存在一定的垄断性,为了节省二次加压供水系统
的初期投资,供水分区不合理、超压供水的情况时有发生。
设计人员应顶住压力,坚守规范底线,避免设计出浪费能源、浪费水资源的不合理方案。
2.1.3 市政供水不能满足住户对水量、水压的要求时,需设置二次加压供水
设施。
二次加压供水泵房的选址,应确保自身卫生安全,应考虑设备运行对居民住
户的不利影响。
室内通风、采光、给排水条件满足相关要求。
二次加压供水工艺,应根据城镇市政供水管网条件,综合考虑小区或建筑物
类别、高度、使用标准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优先选择能够重复利用
市政水压的叠压供水工艺,其设备应选择节能、低燥的成套设备。
2.1.4 居住区内生活供水系统设置分级计量。
通过对于不同用水单元、不同
管理单元分别设置计量水表,对区内用水量变化进行实施检测,便于及时发现管
网漏损、及时维护。
同时结合政府的阶梯水费政策等经济手段,引导居民节约用水。
2.1.5各类供水的储水箱,储水池,应设置水位实施检测及溢流报警,其信
号应传送至24h有人值班的值班室。
2.1.6卫生器具、水嘴应选用节水型,用水效率等级不低于二级。
居住区配
套的公共建筑卫生间内的洗脸盆、小便器应采用感应式或自闭式水嘴。
2.2、热水设计
热水系统的热源优先考虑太阳能、工业余热、废热等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对于太阳能辐照条件一般的地区,或日照条件不好的建筑楼层,可考虑采用空气
源热泵等制热效率较高的热水设备。
生活热水系统设计应尽量与建筑进行一体化
设计,以便其与建筑主体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
2.3、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
市政自来水经区内净水站深度净化处理制成净水,采用卫生级供水管道输送
至居民户内直接引用。
设计中除净水制备工艺外,还需特别关注净水站选址及其
环境卫生,供水管线的敷设环境,水循环设计等等,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2.4 雨水系统设计
生态小区的雨水系统设计重点是雨水利用: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
根据当地
降雨雨型的特点,设置一定规模的人工或自然存储设施,储存的雨水可直接在雨
后补充土壤失水,也可经处理后用作居住区的杂用水,如景观用水、浇洒、绿化
用水等。
通过储存峰值雨水,减少或消除外排水量,减轻市政排水设施的洪峰压力,实现低影响开发目标。
雨水存储与利用,要结合区内海绵城市设计,根据项目规划、绿地率、场地
内年径流总量空置率、场地综合径流系数、浇洒绿化用水量等指标,综合确定雨
水存储的规模、形式及用途。
雨水利用工程设计时应与规划,园林,建筑,设备
各专业密切配合,其设计应作为建筑工程的组成部分与项目主体工程设计同步进行。
2.5 生活污水系统设计
生态小区的污水系统设计,要结合项目中水设计要求,选择合理的排水体制。
公共建筑的餐饮废水应设置隔油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室内污水管道优先
选择消音管材,其布置尽量远离卧室等安静房间,户内排水支管应采用同层排水,避免噪音、震动、结露等因素影响居民生活。
排水地漏水封深度,应保证50mm
以上,宜采用密闭地漏、防干涸地漏。
阳台排水应在首层采用间接排水或设置水
封井,避免污水系统的臭气回串到住宅户内。
2.6 中水系统设计
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中水利用是生态住宅小区给排水设计的重要环节。
一
般情况下住宅小区中水系统的水源是洗浴用水和杂排水,中水的用途一般为小区
浇洒用水,也可入户作为便器冲洗用水。
中水处理工艺应根据水源及中水用途综
合确定。
中水设计中,尤其要重视供水安全问题:如,中水系统的原水及供水应根据
中水用途不同,执行相应的水质标准;中水系统与生活饮用水供水系统应分别独
立设置;中水管道、设施上应设置明显标识,严禁中水管道与生活饮用水管道连接;严禁中水进入饮用水给水系统;中水箱采用自来水补水时,必须满足空气隔
断的间隙高度要求;中水系统上不得设置水龙头,设置的取水口必须采取严格的
误饮、误用的防护措施,等等。
2.7 绿化、景观用水子系统设计
与人体非直接接触的绿化、景观用水优先选择中水,回用雨水等非传统水源,不同性质的景观用水,应满足相应的水质要求。
不得采用自来水直接补充景观用水。
绿化浇洒应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方式,并应通过程序实现自动控制。
3结束语
绿色生态小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给排水工程作为其中的一个子项,需
要密切联动规划、建筑、市政、园林、机电等专业,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
确定合理的给排水绿色设计指标。
同时给排水设计还应兼顾施工、验收、交付、
运行、维保等后续环节,以便使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不仅仅停留在图纸上,更能
体现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参考文献:
[1]董悦平.城市住宅小区给排水设计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48):
53-54.
[2]张艳妮.住宅小区给排水设计思路及要点初探[J].建材与装饰,2020(26):119.
[3]肖乾明.研究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给排水设计[J].低碳世界,2020(24):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