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广东》教学设计——生活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03课堂内外
【教材分析】
《我爱广东》这一课是选自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校本教材生活语文课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爱广东》第三课《我爱广东》的第二课时。
本课通过认识欣赏广东省几个城市的旅游景点来学习生字词:环境优美,并用我爱____造句,让学生知道广东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广东的情感。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中度智障六年级学生,他们通过低年级学习,能认读简单的词语,可以表达简单的句子,但词汇量贫乏,对词语的理解还是依靠图文对照的形式。
【设计理念】
1.生活化。
将字词句的学习与生活联系,增强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2.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景色图片的观察来了解哪些地方美,并引导、总结什么是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注重学生个体内心的真实体验。
在欣赏各地景点时,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去游览,并找出自己认识的、漂亮的图片,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
4.培养学生初步利用电脑搜索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理解词语———环境优美的意思。
2.能用“我爱___”来进行表达。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利用电脑搜索图片与视频,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能力以及与小组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广东省几个主要城市的主要旅游景点,激发学生热爱广东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读理解词语环境优美,能用“我爱____”来进行表达。
【教学难点】
理解环境优美的意思,并能运用。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适用】
课件分教师用和学生操作两部分,教师制作博客网站http:// /u/3580134777提供给学生课堂上搜索游览。
多媒体课件主要流程用ActivInspire制作,课件运行的硬件是能运行中文Windows98以上操作系统的多媒体计算机。
为了使课件充分发挥其性能,要求屏幕分辩率为800伊600,24位以上真彩色。
软件采用全中文界面,全部使用鼠标操作,简单灵活。
教师用课件部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引导部分:引导学生通过点击城市名认读词语来达到复习导入的目的。
新授部分:通过引导学生点击地图上的城市名进入相应城市旅游景点来观察、感受、领悟词语环境优美的意思,并会用“我爱________来”进行正确的表达。
巩固检查部分:通过学生在白板上自己动手组句、读句来达到
巩固的目的。
学生课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在广东地图上找出广州、深圳、珠海三个城市,并分别点击进入教师设计的主题网页页面。
第二部分是句子练习部分。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复习导入
出示广东省地图,引导学生通过认读词语找出广东省有哪些城市。
(学生通过点击地图来认读词语,达到学过的词语会运用的目的)。
教师:广东省是一个漂亮的地方,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广东省的一些城市去游览。
3.学习新知
(1)感受
指导学生在自己小组的电脑课件广东省地图上找出广州,并用鼠标点击进入教师博客广州白云山景点介绍页面。
引导学生在网页上欣赏白云山风景照片,并说说看到这些照片的感受。
教师:你可以用一个你知道的词语来形容你此时的感受?(学生会根据自己欣赏后的感受来真实表达,尊重了学生的真实感受,而不是简单地用一两个词来告诉学生。
)
教师引导学生指出并说出觉得哪些地方漂亮?(每个学生欣赏的角度不一样,所以会有不同的感受,每个学生都可以指出自己心中认为漂亮的景色图片,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学生的主导性。
)教师归纳学生指出的山、水、树、草、花等,并总结这些都是我们生活的环境,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环境。
教师:今天我们用一个新的词语来形容看到的风景:环境优美(板书)
读词语[集体读、个别读(读词读开火车游戏)]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指出心中认为漂亮的地方,教师归纳、总结,让学生把抽象的词语直观化,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引导学生读词语,让学生集体读、个别读,老师纠正学生发音。
(2)领悟
教师:我们刚才游览了广州的白云山公园,现在我们再走进珠海去看看。
引导学生在电脑上找出珠海,并点击进入珠海渔女像网页页面。
教师:大家来到珠海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珠海渔女像,各小组去看看吧。
这次老师有个任务给大家。
给学生布置游览任务: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游览后的感受,并用爱来说一个句子。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游览网页。
教师:珠海渔女像这个地方怎么样?我们用今天学到的词语怎么来表达?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并理解环境优美的含义。
教师:你们想去这个地方玩吗?如果用爱来说一个句子,你怎么说?
教师在引导学生有了直观感受后说出句子:我爱珠海。
(3)学生分组自主学习
教师:我们生活在哪个城市?现在我们一起走进深圳去游览吧?
《我爱广东》教学设计
——
—生活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课时
文/刘国忠
78--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4-03课堂内外
引导学生通过电脑自己进入深圳景点介绍网页页面。
教师给三个小组布置不同任务。
第一小组:指出自己认为的环境优美的景点图片。
第二小组: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游览后的感受。
第三小组:把句子补充完整并读一读。
深圳是一个__的城市,我爱___。
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起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4)内化学到的知识
引导学生欣赏英德国家森林公园的视频,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广东省还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下面老师带同学们走进英德国家森林公园去游览吧。
在游览过程中可以说出你自己的感受。
(智障学生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可能会有些累,精力也不能太集中,给学生播放视频,通过声、光、色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学生欣赏视频的过程中,教师不作过多引导,让学生自己说出心中感受,从而达到学生对词语内化和运用的作用。
)(5)引导学生总结
教师:我们刚才通过电脑搜索欣赏了广东省几个城市的旅游景点,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用句子表达:我爱广东。
(板书)
4.巩固
(1)三个小组的学生在电脑上读词语,并组句,教师指导。
(2)每小组选一名学生在白板上读词语并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读句子。
(3)分给三个小组字卡,组成句子,并展示。
5.总结延伸
广东省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我们可以和家人一起去游览,也可以通过网络去欣赏。
我们作为广东人,我们感到自豪和骄傲,我们爱广东,我们要保护好环境。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编辑张珍珍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念不断深入课堂,培养学生树立“健康体育,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完善的品德修养以及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这对体育教学工作者至关重要。
一、在教学工作中的体会
1.转变教育理念,迎接新的挑战
(1)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根据课改的指导思想: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学习是经验的重组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建构自主的知识活动,使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得以发挥,情操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
(2)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发展目标。
(3)教法创新。
教法要求创新、开放和放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采用探究教学、情景教学等,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
2.熟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1)课堂的观念和以前不同。
①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舞台。
②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
体育教学需要练习,但更需要兴趣。
(2)教学内容选择余地大。
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针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材处理更加机动灵活。
(3)体育与身体健康相联系。
提出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和五个领域的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得更多、更仔细。
3.加强对学生的自觉性培养,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练习小组的学习中来。
(2)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提倡多组练习的组织形式,采用多种练习手段,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体育课不仅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也是对其审美观、道德观的培养。
尤其是对学生的意志、性格、情感和能力等心理因素的培养。
二、教学中的经验
1.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我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健康教育、爱国教育、品德教育,从学生的思想上强化印象,利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为学生身心发展和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兴趣,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订相应的运动项目和锻炼要求,让学生发掘自身的闪光点,找到对体育运动的自信和参与兴趣。
例如,根据初中生的特点,我成立了我校“雏鹰武术兴趣小组”和趣味体育兴趣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和能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优美、标准示范,用心教学
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优美、标准示范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动作的重要因素。
我在教学中尽力做到动作规范、姿态优美、幅度大、节奏强,并根据不同需要采取不同方法和不同角度的示范方法,并在示范中控制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作用主要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教学生学会创造性地思索,并用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的做人。
要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
我相信,只要教师能够用一颗爱心去对待学生,我们的教育事业会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市青化砭中学)
•编辑张珍珍
浅谈体育教学经验
文/刘开锋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