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语文主题丛书《夏日乐趣》交流课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语文语文主题丛书《夏日乐趣》交
流课课件
【篇一】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古诗,感知大意。

2.认识13个二类生字,会写7个一类生字。

3.处理课后练习,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用自己的方法识记一类生字,正确书写一类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实物投影。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感悟诗中大意,研究文中二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宋代有一个人叫范成大,与尤、杨万里、陆游合称“四
大家”。

他很有才气,多次做官,他常常写一些描写农村风俗
的诗。

一年夏天,恰好是江南一带农忙的时候,他来到了江南,看到了金黄的梅子和肥肥的杏子都成熟了,小麦也到了扬花授粉的阶段,油菜花多数都已经谢了,可是却不见人影,原来人们在大忙的季节里,都下田地去了,只有蜻蜓蝴蝶飞过。

看到了此情此景,诗人范成大写下了《夏日》这首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新授
(一)读诗、赏诗,感悟诗意
1.老师配乐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2.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3.学生感悟古诗大意。

小组合作研究,说一说诗中的意思。

汇报
(二)处理文中的二类生字。

1.出示文中的二类生字,请同学们在诗中找出来,用自己
喜欢的方式画出来,进行出声认读。

2.通过组词的方式学会应用这些二类字,重点讲肥、稀、惟、蛱、篱。

3.巩固复习二类字
猜字游戏完成
三、朗读、背诵古诗。

四、作业:熟背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一类生字的认读及其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古诗
2.复习二类生字(卡片)
二、研究一类生字
梅:形声字,可用拆字法识记。

木��每=梅。

1.梅,落叶乔木,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
香味很浓。

果实味酸。

2.梅花。

3.梅的果实,本课取此意。

杏:会意字,指一种果子,即杏子。

杏子是一种果树,所以用“木”表形,杏子可以吃,也可以入药,所以木下加个“口”。

肥:会意字。

从肉,从巴。

肉作偏旁变写为月。

本义指胖,左“月”是肉的变写,右“巴”像一低头坐睡的人形。

可灵活识记为:懒人整天吃了就低头坐着打瞌睡,所以肉很肥。

引申为土地富饶、肥沃。

字谜:月儿长尾巴,胖得像猪娃;庄稼一枝花,全靠他当家。

麦:字谜“”。

“下面折文脚,上面王出头;此物获丰收,
餐餐吃馒头”
采:爪字头儿
菜:字谜:采草而非草,每餐离不了。

一种植物(草字头)是每天都要去“采”摘的,这当然是“菜”了。

比较踩、睬、菜、彩:
采加三撇有色彩,有目可以不理睬;
若是足来用脚踩,加上草头就是菜。

无:字谜“天脚下拐弯”
三、练习书写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所学生字、古诗,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古诗
2.复习一、二类生字
二、处理课后练习
1.连一连
2.读一读。

先读一读,再写一写
3.写一写。

先读后写
4.说一说,你还知道那些是意思相反的字
针对学生反义词的训练。

5.背一背
作为知识的积累,初晓诗中大意,背诵全诗。

三、作业
【篇二】
教学目标:
1)感受夏日艳丽色彩的强烈气氛。

2)体会描绘夏日有趣事物的无限快乐。

教学准备:
学生――自己喜欢用的,或自己有的绘画工具。

老师――课件(图片资料),水彩颜料,画画的刷子,画板,素描纸2张,剪刀一把,胶水一只,道具太阳一只
教学过程:
1)用道具太阳引入新课。

2)展示图片,引导小朋友观察、记忆、理解夏日艳丽的色彩。

感受夏日色彩带来的快乐气氛。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样的色彩,可以在我的颜料盒里找到吗,把它涂到老师的画纸上吧。

当然,看到了其他的什么都可
以画画。

让小朋友看到的色彩面积宽的就图宽一点,看到的面积小就图小一点。

看到什么形状就涂成什么形状。

师问:这些色彩来自那里,老师把色块补画成具体的事物。

其他的让学生自己来画。

3)从夏日的场景研究引到夏日的活动研究。

老师把其中
的一幅场景画添上人物活动。

然后继续展示图片,引导小朋友注意观察。

同时让小朋友回忆自己或周围的有趣的活动瞬间及有趣的其他事物。

让小朋友画画自己看到的,想到的。

可以画在已有的场景中,也可单独成画。

老师以补充或剪贴的方式帮助完成作品。

4)老师把以上的画稿剪贴拼成一幅幅完整的画面,且加
以修改,展示。

5)激励小朋友自己完成一幅夏天的有趣的画,让他们想
怎么画就怎么画。

老师帮助解决技术困难。

展示、讲评、交流。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和一个部首,会写7个生字。

2.了解采字的字理演变过程,激发学生研究汉字的兴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夏日农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
教学难点:感受诗中表现夏天的美好境界.
教学准备:
1.课文挂图、字理演变图、生字卡片或课件。

2.朗诵的背景音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1.朗读感悟
(1)在朗读感悟之前,可通过学生课前预习介绍或教师介绍,了解诗人的情况,
然后教师有感情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节奏美。

(2)采用领读、组内竞赛读、个别指读、自由读的方法将诗读熟。

感知诗境,并能形成古诗的画面,达到流利背诵。

(3)在诗中定位生字。

2.识字与写字
(2)字音:“采”是平舌音。

“篱、惟、稀、蝶”的字音比
较难读,教师要采取多种读法强化学生记忆。

(3)“采”是会意字,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

“蝶、肥、菜、稀、惟、篱”都是形声字,指导学生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

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寻找在生活中用过哪些词。

如“我有
一支的铅笔”的“黄”,“夏天很热”的“夏”。

还可以采用部件组
合的方法识记生字。

试着给这些会认的字组词,并引导学生大声地读出来。

教师及时纠正字音组词的错误。

(4)本课要求写的生字较多,可在课上选择“梅、麦、采、菜”四个字指导书写。

在认读和写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并
发现识字、写字的规律。

“麦”字的下部一撇和捺要伸展开,“菜”中部的“爪”字要小点,“艹”要盖住“采”。

(5)指导书写时,教师注意不要贪多求快,努力培养学
生仔细观察再下笔的好习惯。

3.活动提示
(1)连一连
设计找朋友的游戏,先在组内找,再让同学在全班找。

找到朋友后还可以组一个词。

(2)读一读
可采取组长领读、小组领读、个别领读的方式强化记忆。

(3)写一写
重点识记两个成语:“无中生有”、“有口”,试着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用上这两个成语?
(4)说一说
根据题中给出的反义词引导学生照样子说出几个,重点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

指导学生说反义词要注意对仗工整,以免出现“黑――不黑”的情况。

(5)背一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了西湖的夏景,引导学生背诵积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