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传统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医传统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总结
颈椎病是常见病症,其急性发作期症状重,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本人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采用蒙医传统疗法——针刺、牵引、手法点穴、手法牵引
等方法综合治疗32例,现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1例,女11例,年龄31~52岁,平均37岁。
急性发作
期病人18例,伴有手指麻木12例,椎体呈不同程度的增生样改变16例,椎间隙相对性狭窄,椎间孔变小8例。
全部病例均进行X线或CT颈椎片拍摄,查血沉,C-反应蛋白、抗链“O”,类风湿因子等检查加以鉴别其他疾病。
1.2 治疗方法
1.2.1针刺:
取穴根据影像学的诊断选择病变椎体两侧的夹脊穴,沿手臂外侧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者取
曲池、合谷穴;沿手臂内侧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者取外关、中渚穴;沿手臂正中线放射性疼痛
或麻木者取后溪穴。
选择28—30号,1.5~2寸毫针,颈夹脊穴向脊柱方向斜刺,捻转至穴位周围产生酸麻胀重感,以传导至上肢及手的疼痛部位为佳,取平补平泻法,不宜强刺激,以
免损伤神经干。
余穴均常规刺法,要求气至病所,留针15分钟。
1.2.2牵引:采用坐式枕颌带持续性牵引,牵引重量一般从4~5kg开始,逐渐增大至
8~10kg,以患者感觉舒适且能减轻症状为准,牵引力度不宜过大。
牵引角度为根据X线片,视病情改变而定,每次牵引20min;
1.2.3手法点穴、手法牵引:患者按摩床上(高约70cm)仰卧,双上肢自然下放,术者
坐在患者头部,面对患者,医生左手掌拖住患者的后颈部手指点按颈部夹脊穴和颈后双侧斜
方肌,2—5分钟,颈部肌肉松弛后,右手拖住患者下颌部配合左手向自己身体牵拉颈部,力
度适当,持续10—15秒,为一个按摩周期,这样反复做,持续15—20分钟为一次治疗。
10
天为一个疗程,休息3—5天开始第二疗程。
1.3 疗效标准
治愈: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能正常工作;
显效:主要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基本能坚持工作;
好转:症状和体征减轻,工作部分影响;
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2.结果
第一疗程结束后治疗显效12例,好转8例,无效12例。
第二疗程结束后治愈3例,显效14例,好转9例,无效6例。
经三个疗程治疗治愈9例,显效14例,好转5例,无效4例。
经四个疗程治疗治愈14例,显效15例,好转2例,无效1例。
总显效率为90.6%,安
全可靠。
3.讨论
颈椎病是颈部神经根发生充血、水肿、炎症反应及传导特性损害引起。
针刺能改善神经根周围的微循环,消除炎症性介质;缓解肌痉挛,减轻或消除神经根炎症、水肿。
牵引可以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使椎间隙增宽,松解神经根和关节囊的粘连并可改善或恢复钩椎关节、神经根、椎体后关节等的解剖位置,对神经根来说起减压作用而达到镇痛目的。
手法点穴手法牵引能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有利于神经根炎症、水肿的控制和消散而达到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