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肺复苏的操作规程(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一、判断意识
1. 将患儿置于安全、平坦的地方。

2. 轻轻拍打患儿背部,呼唤其名字,观察是否有反应。

3. 如无反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二、判断脉搏
1. 将一只手放在患儿颈部,用食指和中指触摸颈动脉。

2. 观察脉搏,时间不超过10秒。

3. 如无脉搏,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
1. 将患儿仰卧,头部后仰,解开衣领,清除口腔异物。

2. 用一只手托住患儿下颌,另一只手置于前额,向上抬举下颌,使口腔、咽喉轴呈一条直线,打开气道。

四、人工呼吸
1. 将口罩或干净布料覆盖在患儿口鼻部。

2. 深吸一口气,用口对准患儿口鼻部,用力吹气,使胸廓起伏。

3. 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

五、胸外按压
1. 将一只手掌根放在患儿胸骨下1/3处,另一只手重叠放在这只手背上。

2. 用肩部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5厘米。

3. 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六、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1. 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2.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患儿恢复自主呼吸、心跳或急救人员到达。

七、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患儿受到二次伤害。

2. 按压力度要适中,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肋骨骨折。

3. 如患儿有颈椎损伤,避免头部后仰,以免加重损伤。

4. 如患儿出现呕吐,及时清理口腔,保持呼吸道通畅。

5. 如患儿出现过敏反应或呼吸困难,立即停止心肺复苏,寻求专业帮助。

八、终止心肺复苏
1. 当患儿恢复自主呼吸、心跳或急救人员到达后,可终止心肺复苏。

2. 如患儿呼吸、心跳仍未恢复,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出现以下情况之一:
a. 患儿恢复自主呼吸、心跳;
b. 急救人员到达;
c. 患儿出现明显生命体征消失。

总之,小儿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家长和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

在遇到小儿心脏骤停时,及时、正确地进行心肺复苏,可挽救患儿生命。

第2篇
一、评估情况
1. 确认患儿意识丧失,无反应。

2. 观察患儿呼吸,如无呼吸或仅有无效呼吸,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二、呼叫救助
1. 立即呼叫医护人员,同时告知患儿情况。

2. 若周围有其他人,请求协助拨打急救电话。

三、准备操作
1. 将患儿平放在硬板床或平地上,确保患儿头部、颈部和躯干在一条直线上。

2. 松开患儿衣物,暴露胸部。

四、胸外按压
1. 确定按压部位:以患儿乳头连线中点为按压点,双手掌根重叠,手指翘起,避
免接触患儿胸部。

2. 按压深度:按压深度为胸部下陷4-5厘米。

3. 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

4. 按压与人工呼吸比: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五、人工呼吸
1. 打开气道:用一只手托住患儿下巴,另一只手放在患儿前额,使头部向后仰,
抬起下颌,打开气道。

2. 进行人工呼吸:将口唇紧贴患儿口唇,用口腔对口腔的方式进行人工呼吸,每
次吹气约1秒,确保胸廓起伏。

3. 重复按压与人工呼吸: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直至患儿呼吸恢复或有医护人员接手。

六、评估复苏效果
1. 观察患儿心跳、呼吸是否恢复。

2. 如患儿心跳、呼吸恢复,应继续观察,必要时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3. 如患儿心跳、呼吸未恢复,应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患儿恢复或有医护人员
接手。

七、其他注意事项
1. 心肺复苏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反应,如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停止
操作,待症状缓解后再继续。

2. 如患儿发生颈椎损伤,应避免进行胸外按压,改为胸骨按压。

3. 心肺复苏过程中,如发现患儿口腔内有异物,应先清除异物,再进行人工呼吸。

总之,小儿心肺复苏是一项紧急救护技能,家长和医护人员应掌握并熟练操作。

在关键时刻,正确的心肺复苏操作可以挽救患儿生命。

第3篇
一、概述
小儿心肺复苏(CPR)是指在小儿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时,采取一系列急救措施,以恢复心跳、呼吸功能,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小儿心肺复苏的操作规程。

二、操作流程
1. 判断心跳、呼吸
首先,观察患儿是否有意识,轻轻拍打患儿背部,呼叫其名字。

同时,检查患儿颈动脉搏动,触摸胸廓起伏。

若发现患儿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1)将患儿平躺在硬板床上,解开衣物,暴露胸部。

(2)清除口鼻内的分泌物、异物或呕吐物。

(3)将患儿头部向后仰,抬高下颌,一只手放在患儿的前额,另一只手的几个手指放在下颌骨的颏下,向上抬起下颌骨,使口腔、咽喉轴呈一条直线,保持气道通畅。

3. 胸外按压
(1)以单手操作,对于较小的婴儿,可用食指与中指指尖垂直按压;对于较大一点的患儿,可用一个手的掌根部按压。

(2)按压部位位于胸骨下半部分,按压深度为4-5cm。

(3)按压频率大于100次/分钟。

(4)胸外按压30次后,进行人工呼吸。

4. 人工呼吸
(1)将口对准患儿的口部,用嘴包住患儿的鼻孔。

(2)深吸一口气,然后吹气,每次吹气时间约1-1.5秒。

(3)吹气后,松开患儿的鼻孔,使气体排出。

(4)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每个循环5次。

5. 持续抢救
(1)在抢救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心跳情况。

(2)若患儿心跳、呼吸恢复,可停止心肺复苏。

(3)若患儿心跳、呼吸未恢复,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三、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务必保持冷静、果断,迅速采取行动。

2. 在按压过程中,避免用力过猛,以免造成肋骨骨折。

3. 在进行人工呼吸时,注意不要吹气过猛,以免造成肺过度膨胀。

4. 在抢救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抢救措施。

5. 抢救过程中,若条件允许,可同时进行心电图、吸氧等辅助治疗。

四、总结
小儿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儿的有效手段。

掌握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挽救患儿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小儿心肺复苏技能,以便在关键时刻为患儿争取生存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