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发财应当两道心得体会当官不发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官发财应当两道心得体会当官不发财
“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7日上午闭幕后,国务院总理在自己的首场“总理记者会”上表露了新一届政府在反腐倡廉上的决心,并给新一届政府“约法三章”。

“腐败和我们政府的信誉应该说水火不容”,在回答反腐问题的第一句话就表态称,中国政府反对腐败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

如今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的难度可想而知,甚至是“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中央高层多次在不同场合清醒地指出当下官场腐败问题的严重性。

触及利益,自然而然直接或者间接地就会引起官场的震动,进而掏出腐败问题。

“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决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轻,更不能搞变相游戏。


“为官发财,应当两道”。

近年来,党政领导干部“亦官亦商”现象“突起”,催生“以官养商”、“以商洗钱”、“以钱养官”的腐败现象,案发后往往会因“拔出萝卜带出
泥”,形成“官商利益共同体”。

如果法律不对权力介入官场和市场的边缘进行清晰的界定,那么势必会把公平竞争“架空”,从而影响政府的决策向自己有利的一面倾斜。

既然担任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我们愿意接受全社会、接受媒体的监督”。

李总理掷地有声的表态,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对反腐的坚强决心,更是对腐败的深恶痛绝。

“要建立和完善不能贪、不敢贪的反腐机制。

”反腐的根本还是在于建立和健全制度,用制度把权力装在笼子里。

“把权力涂上防腐剂,只能为公,不能私用”,反腐本质上讲不是什么技术问题,只有彻底打破“见物而不见人”的固定思维,“制度治人”才能从根本上触动社会面貌。

3月17日,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强调:“自古有所谓‘为官发财,应当两道’。

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

”总理此话语重心长,寓意深远,振聋发聩,为干部敲响了“为民务实清廉”警钟。

干部手中的权力、衣食俸禄均来自人民,是人民的公仆,必须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执政理念,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

当官如果发财,必然发的是人民的财。

不是错用了人民赋予的权力就是从人民手中抢掠了财富,这不仅会侵害群众利益,损害党群干群关系,还会破坏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贻害无穷。

可见,“当官”与“发财”二者不可兼顾,干部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想当官莫求发财,想发财别来当官,明确自己的身份职责,知道哪些事要干好,哪些事不能干,警钟长鸣于心。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

干部如果坚持错误的价值观,想通过升官来实现发财,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不仅会违背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还会触犯党纪国法,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所以,干部应当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权力观,坚持“为国分忧、为民谋利”的崇高理想,不谋一己之私,力求建功立业,造福百姓。

自觉接受监督,为权力涂上防腐剂。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干部手中掌握着公权力,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思想难免会出现懈怠,如果不及时悬崖勒马,很可能铸成大错。

所以,干部应当自觉将自己手中的权力置于严密的监督之下,主动接受各方监督,为权力涂上防腐剂,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杜绝以权谋私。

保持清正廉洁,筑牢思想防线。

“廉树威贪失信,廉兴国贪失家。

”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洁身自好,廉洁自律,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清白做人,干净干事,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

坚持“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清廉自守政治本色,做一心为公、为民的好干部。

当官和发财是截然不同的两条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干部既走当官道,当忘发财梦,全心为人民当好公仆。

否则,“脚踏两条船,迟早要翻船”,不但不能当官发财,还可能面临牢狱之灾,自毁一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