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八年级期末语文能力监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期末语文能力监测试题
一、语文基础(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恫吓(dòng)熟稔(rěn)拈轻怕重(zhān)
B.两栖(xī)隘口(yì)锲而不舍(qiè)
C.荤菜(yūn)蓦地(mò)义愤填膺(jīng)
D.提防(tī)濡湿(rú)唾手可得(tuò)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寂寥遗误鄙夷相题并论
B.锁屑颓唐拮据痛心疾手
C.和蔼蜷曲剽悍神采奕奕
D.徇职暗然造诣人情事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

B.排球比赛结束后,同学们津津乐道地谈论起球员们的表现。

C.三月撄花节期间,湖的南岸,樱花盛开,如云如霞,游人鳞次栉比。

D.十四五岁的少年,恰如试飞的雏鹰,当有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

4.下列词语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周杰伦的新专辑先后“曝光”三首歌曲,在经纪公司的运作下,每首歌都引发了试听热潮。

B.明年起在国内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完全禁烟的“禁烟令”,得到了大多数市民的拥护。

C.校园的夜晚很美丽,春风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D.澳大利亚16岁少女杰西卡成为有史以来不靠外力援助、独自驾驶帆船环游世界的最年轻水手。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天刚蒙蒙亮,田家的烧饼、潘家的包子、李家的肠子面等……,唤醒了整座老城。

B.中国政府再次发出:“钓鱼岛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的领土,不容任何人侵犯”的警告。

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愿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

D.今年举办的文化旅游节,融文化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得到市民普遍好评。

6.下面情境下,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学雷锋小组”定于周日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然后去孤儿院慰问。

组长王丽让张红把这件事转达给小组其他同学,并让她尽可能动员大家积极参加此次活动。

周五晚上,张红打电话通知了小组其他成员。

A.张红对周亮说:“你不是一直想入团吗,我现在就给你个机会。

本周日上午十点去孤儿院慰问,希望你参加并好好表现。


B.张红对李爽说:“本周日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去孤儿院慰问。

这既是一次公益活动,又是一次很好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一起参加吧!”
C.张红对王明说:“本周日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要去孤儿院慰问小朋友。

我看你平时愣头愣脑,笨手笨脚,你参加活动正好锻炼锻炼自己!”
D.张红对赵鹏说:“明天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去孤儿院慰问,你务必准时参加!”
7.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中,鲁提辖替金家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蒋门神,又在店小二的帮助下机智脱身。

B.简·爱大胆冲破世俗的观念与罗切斯特结婚;婚后由于罗切斯特疯妻子的出现,她毅然离开了心爱的人远走他乡。

C.《西游记》中的沙悟净吃苦耐劳、任劳任怨,面对妖魔作战勇猛、不屈服妥协,但嫉妒心强、爱搬弄是非。

D.《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二度前往非洲经商时,遇上了海盗,成为海盗头子的奴隶。

后来他和另一个奴隶侥幸逃脱。

8.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B.《爱莲说》的体裁是“说”,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傲岸的节操及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D.《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他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作品集为《河东先生集》。

二、阅读(96分)
(一)古诗文默写。

(12)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③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秋思》)
④,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山坡羊》表达对劳动人民疾苦深切同情的句子:,。

⑥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就给蔡桓公提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忠告。

(《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⑦美景往往能够激发相关古诗文的联想。

游杭州西湖就会联想到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从而感受到盎然的春意;登上泰山极顶,就会联想到杜甫《望岳》中的“,”,从中体会到诗人不畏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二)阅读下面宋词,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8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这首词的上片侧重,下片侧重。

(4分)
1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三)阅读《“代沟”上握手》(辛迪),完成题目。

(6分)
过午的阳光照亮林荫里
灰鸽白鸽跳跃在绿色草坪
我边在诗页上题字
边听你絮语低声
我忘记了你是我学生的女儿
你忘记了我祖父般的年龄
你谈论你青春的梦想
我心灵上响起驼铃
隔代人共同来找生命的支点
鸿沟能不能就美好地犁平
(1981年5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市)
1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不仅勾画出交谈时的环境,烘托出一种和谐、温馨的气氛,而且也为全诗定下了明朗的基调。

B.中间六句接连使用了对比的写法,反差鲜明,既表现了隔代人间的友情,也表现了他们不同的理想和追求。

C.最后两句提出弥合“代沟”的方法,“生命的支点”可以理解为追求真善美的共同目标和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

D.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节奏急促,激情昂扬的语言同时使读者可以品味到一种宁静、甜蜜的韵味,受到美好情愫的感染。

13.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愿?(3分)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

(16分)
蹇(jiǎn)材望,蜀人,为湖州倅①。

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

”且以银二笏凿窍,并书其上曰:“有人获吾尸者,望为埋葬,仍见祀,题云‘大宋忠臣蹇材望’。

此银所以为埋瘗②之费也。

”日系牌与银于腰间,只伺北军临城,则自投水中,且遍祝乡人及常所往来者。

人皆怜之。

丙子正月旦日,北军入城,蹇已莫知所之,人皆谓之溺死。

既而北装乘骑而归,则知先一日出城迎拜矣,遂得本州同知③。

注:①倅(cuì):副的,此处指副知州。

②瘗(yì):葬。

③同知:职官名称,知府。

1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
①镌②窍③系④怜
15.翻译(6分)
(1)只伺北军临城
(2)蹇已莫知所之
16.“仍见祀”中的“见”的意思是“对自己怎样”,请写出下列各句中“见”的意思。

(3分)
①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川》)
②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
③儿童相见不相识(《回乡偶书》)
17.蹇材望真的是“大宋忠臣”吗,为什么?(3分)
(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8-20题。

(21分)
草莓
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天气反常的暖和,树上也不见一片黄叶。

葱茏茂密的枝叶之间,也许某个地方略见稀疏,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

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

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

地里新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娇艳。

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盎然。

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依然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我们漫步田野,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草莓。

我把他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件稀世的佳品!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唇边久久地不曾消逝。

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

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

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草莓的香味形象地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种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

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的芬芳,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

树木是绿的,但只需吹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鸟儿还没有飞走,但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

空气中已弥漫着一
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的土地、马铃薯和向日葵散发出的芳香。

还有一会儿,还有一天,也许两天……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

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

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

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但是,只要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

从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年时代呼吸的空气,与我们今天呼吸的已大不一般。

直到那时我们才察觉,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

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改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

当然,我们今天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有很多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

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考,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大厦的落成。

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

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18.下列写“草莓”的句子中,“草莓”的含义有别于其他三项的一项()(3分)
A.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B.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C.草莓的香味形象地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D.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19.联系全文回答:第一段末说“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第三段又说“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作者所说的“不一般”体现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一段末说“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6分)
20.第五段说“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这种想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何其荒诞”?
答:这种想法指的是。

(2分)
因为。

(4分)
2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恰当的两项是()(6分)
A.第一段描绘了一幅秋收之后农村的迷人景象,字里行间充溢着对一种生活的热爱之情。

B.第二段中“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一句,以“桃色眼镜”为喻表达了作者的一种贬抑之情。

C.在作者看来,人生如花似锦,韶华灿烂,即便青春易逝,人的禀赋等都不会有变化,经得起考验。

D.本文以“草莓”为题,“草莓”在文中既有过渡的作用,又比喻了人生的青春妙龄时光。

E.本文语言优美而又含蓄,许多语句化实为虚,含义深刻,韵味悠长,起到了很好的抒情效果。

(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回归简单
徐翀
①著名作家冰心说:“如果你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

”世界原本简单,但许多人为制造的因素使之变得复杂起来。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一己私利、一时功名,不惜尔虞
我诈、相互精心算计;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惜互相防备、对人心生疑窦。

这样一来,我们每天的生活就是被烦恼所缠绕,就会存在不快乐的阴影。

而要想走出这怪圈的生活,就应该回归自然,回归简单和宁静。

②简单是一种人生境界。

人一旦拘泥于复杂,往往会被灯红酒绿所迷,为名利权势所惑,为金钱美色所扰,为人际关系所困。

眼下,有些人活得太累,就是由于城府太深、欲望太高,太在意仕途上的荣辱得失、过于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太在意对世俗的迎合,太用心于机巧的运用……若能把这些看淡、看透,怎么会有那么多烦恼和忧愁呢?
③简单是一种生活方式。

生活选择简单,意味着清贫、单纯、透明与纯真。

据报载,二战期间,科学家爱因斯坦为躲避法西斯的迫害,移居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以最高年薪1.6万美元聘请他,他说:“能否少一点?3000美元就够了”。

有人大惑不解,他说:“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能给我创造的原动力”。

直到生病住院,他还说:“简单的生活,无论对身体还是精神,都大有裨益”。

正是由于科学家的生活是简单的,所以才成就了累累硕果。

④简单做人,应简洁朴素,不能太在意物质上的拥有。

孔子称赞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实就是一种甘于清贫的精神,这种甘于清贫的精神就是贫而不贱,在简单质朴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追求广阔的精神空间。

反之,过分追求享受,往往会带来精神空虚。

⑤简单做人,要淡泊名利,本真本色。

生活是一部自导自演的戏剧,你理智处事就是喜剧,意气用事就是悲剧。

所以,对生活中的荣辱得失,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应老实做事、轻松做人,不戴面具、表里如一。

⑥简单做人,应宽容忍让,以君子之心度人,以坦荡之心处事,以宽容之心交友。

多为别人办好事,多把别人往好处想,多容忍别人的缺点和失误,这样,你心里就会多一层阳光,脸上就会多一缕春风。

⑦简单是一种美,一种心态,一种思想。

简单做人,是一种睿智的选择,是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因为简单,我们不会刻意追求形式,无论何时何地,都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把生活当做一种享受。

22.下列对作者主要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你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

B.我们要回归自然,回归简单和宁静。

C.简单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生活方式。

D.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把生活当做一种享受。

23.文章第③段列举爱因斯坦的事例有何作用?(4分)
2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简单做人,应简洁朴素,不能太在意物质上的拥有。

25.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对本文的阅读感悟,谈谈你从文中的得到的启示。

(4分)
(七)阅读下面的一组文本,完成后面题目。

(19分)
【材料一】
【材料四】
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

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

媒体研究专家卢格曼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

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节选自许知远《电子时代的阅读》
26.根据材料一,周国平将阅读定义为:(3分)
27.你认为下列结论不符合材料三“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是()(3分)
A.父母的身份对一个人成长造成很大影响。

B.父母对阅读的重视直接影响孩子的成就。

C.阅读“好书”成就一个人的命运与发展。

D.阅读可以了解自己,掌握命运,创造人生。

28.阅读上述材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阅读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是为了消遣、享受,读名著则是为了获得精神的享受。

B.中美两国在图书馆数量、人均阅读量上的差异,可能是两国创新型人才不等的原因。

C.从我国图书畅销书类型看,我国国民阅读的取向过于功利,缺少精神追求与享受。

D.习惯电视画面可能会不习惯阅读纸质文本,建议控制看电视时间,更多地阅读书籍。

29.分析哪些原因可能导致了我国国民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6分)
30.读完上述材料,关于阅读,请你任选两个对象分别提一些建议。

(4分)
如果对父母,你会建议:
如果对老师,你会建议:
如果对政府,你会建议:
三、作文(30分)
31.题目:写一个送别的场面。

要求用上一句名言或警句,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一、
1.D
2.C
3.A
4.C
5.C
6.B
7.D
8.B
二、
(一)9.风正一帆悬大漠孤烟直小桥流水人家不畏浮云遮望眼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
10.写景,抒情。

11. ①有家难归(思乡忧国);②功业难成;③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任答其中两点,意思相近即可)
(三)
12.D
13.作者希望消除代沟,使父母与孩子能很好的沟通,老人和年轻人很好的沟通。

(四)
①镌:刻②窍:孔,洞③系:挂④怜:同情
15.(1)只等候元军到达湖州城(2)蹇材望已经不知到哪儿去了。

16.①同“现”②拜见③看见。

17.并非“大宋忠臣”,因为北军入城时,他已经先一天出城迎拜(投降)北军了。

(意思对即可)
(五)
18.D
19.作者所说的“不一般”体现在自然景物和人的思想两个方面;这样说是为下文的抒情作必要的铺垫。

20.(1)这种想法指的是认为现在的自己和青年时没有发生任何突变。

(2)因为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天真、单纯而变得成熟、理性。

21.A E
(六)22.B
23. 运用举例论证的手法,列举爱因斯坦主动降薪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简单是一种生活方式”。

24. 不能删,“太”写出了不是所有物质的拥有都不要在意,强调了有些物质拥有还是要在意的。

如果删去,就没有这样的效果。

25.结合文章和生活实际谈启示。

例1:简单的生活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要学会简单。

例2:我们不能太在意物质的生活,要注重精神生活,要淡泊名利有容人之心。

(七)
26.阅读是一个人的灵魂在文字构筑的精神世界里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的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27.A
28.B
29.(3分)①父母自身对阅读的关注与重视。

②看电视时间过长,导致人们无法忍受纸质阅读方式;③公共图书馆数量较少,图书馆藏书量不足;④阅读内容以实际用途和消遣为主,缺失精神的。

30.对父母:每天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读书;如果对老师:带领孩子告诉孩子远离电视,读更多好书。

如果对政府:兴建更多的公共图书馆,引导全社会读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