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6课_流泪的托尔斯泰》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6课流泪的托尔斯泰》同步练习卷(1)一、填空题
1.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2. (《流泪的托尔斯泰》)为什么说托尔斯泰不知不觉流下眼泪的时候“也是最美丽的”?
3. (《流泪的托尔斯泰》)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托尔斯泰的眼泪
余杰
①年轻的艺术家夏里亚宾跟友人、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一起去看望托尔斯泰。


里亚宾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要知道,这是我有生以来初次面对这样一位以其语言和
思想令世人激奋的巨匠。

以前我只是从画像上见过列夫•托尔斯泰,现在是活生生的本人。

”以前,他从照片上得出的印象,托尔斯泰不仅是精神的巨人,而且身材魁梧:高大、健壮、宽肩阔背。

但是,此时此刻的托尔斯泰却是中等偏矮的个子。

托翁亲切随
和地向他伸出手来,小伙子感到非常害羞。

即使是比夏里亚宾年长的拉赫玛尼诺夫,
也感到很紧张,双手冰凉,小声说:“如果让我演奏,真不知怎么办﹣﹣我的手都冻僵了。


②果然,托尔斯泰请拉赫玛尼诺夫弹一曲。

夏里亚宾忐忑不安,看来自己也要被
点将唱歌了。

不出所料,托翁让两人一起表演歌曲《老伍士》。

托翁恰好坐在他的对面,两手插在短衫的皮腰带里。

夏里亚宾有时无意中把目光投向托翁,发现托翁兴致
勃勃地盯着自己,注视着自己的眼睛和嘴巴。

当夏里亚宾含着泪水唱出将被枪毙的士
兵最后一句话:愿上帝保佑你们回到家乡吧。

托翁抽出手来擦去了流下的两滴眼泪。

③许多人把写过《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的托尔斯泰看作是遥
不可及的巨人,当然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真正的伟大却是平凡。

托尔斯泰的那
一串眼泪让我们窥见了他作为普通人的脆弱。

在听演唱的时候,他并没有把自己当作“托尔斯泰”来看待,他完完全全地投入到演唱者所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

这时,他成
了一个普通的听众。

正是在这种平常的心境下,他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

这个时候
的托尔斯泰才是最自由的,也是最美的。

流泪的托尔斯泰比海伦还要美丽,我觉得。

④在托尔斯泰生命的最后一年里,与他最亲近的人物之一是年轻的秘书费•布尔加
科夫。

布尔加科夫是托尔斯泰热情的崇拜者,当时是莫斯科大学的学生。

他在《列夫•
托尔斯泰一生的最后一年》中回忆到第一次到托翁家的情形。

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穿
着西伯利亚式的毡靴,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地走进来。

“我真高兴,非常高兴,”他说,“你来了,我需要您的帮助……”片刻之后,托翁关切地问:“您的嘴唇怎么这么干哪?
您不舒服吗?”布尔加科夫回答说,可能是累了,因为晚上在车厢里没有睡好。

“那你
就躺着吧,”托翁指着沙发对布尔加科夫说,“休息一下,好好休息休息!”当我读到这
个片断时,久久不想翻过去。

这是一座怎样的大山啊,你已经感受不到它的高度。


的半高的山,很有些凌人的气质,做出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来。

⑤看看真正的大山吧﹣﹣这位代表着一个时代精神的最高成就的老人是怎样待人
接物的:一见面,托翁就把年轻人当作家里人。

托翁面对20出头、名不见经传的小伙
子时,就像是老爷爷见到小孙子一样。

托翁真不愧是大作家,一个照面就发现了年轻
人干裂的嘴唇。

那句问候,真是让人如坐春风。

一切繁文缛节都显得多余了。

⑥那些汗牛充栋的颂歌,在这样一些细节面前轻如鸿毛。

流着眼泪的托尔斯泰,
是不需要任何颂歌的。

(选自余杰《托尔斯泰的眼泪》,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许多人把托尔斯泰看作是遥不可及的巨人,这其实是不准确的。

生活中的托尔斯泰
和常人一样有喜怒哀乐。

B.夏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两人拜访托翁并合作表演《老伍士》。

托尔斯泰被眼前的
这两位年轻人深深感动了,以致留下了眼泪。

C.选文引述了费•布尔加科夫《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最后一年》中回忆第一次到托翁家的情形时说到“当我读到这个片段时,久久不想翻过去”,这是因为这一细节描写取材
于生活小事,写得非常精彩。

D.文章以年轻艺术家夏里亚宾和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以及年轻的费•布尔加科夫来衬托
对比托尔斯泰的“真正的伟大却是平凡”的特点。

E.“一切繁文缛节都显得多余了”,这句议论意在表明托尔斯泰是真诚关心别人。

没有
过多的客套,没有程式化的接待,有的是对每一位来访者最真诚的关心、问候。

(2)文章第①段花大量笔墨写夏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文中第③段中说“真正的伟大却是平凡”,托尔斯泰的伟大与平凡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

(4)为什么说“流着眼泪的托尔斯泰,是不需要任何颂歌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
理解。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6课流泪的托尔斯泰》同步练习卷(1)
一、填空题
1.
【答案】
寐mèi,魁kuí,梧wǔ,娜nà,忐tǎn忑tè,勃bó,佑yòu,邃suì, 窥kuī
【考点】
拼音
【解析】
本题考查了给汉字注音,在认识所给汉字的基础上,根据一年级所学汉语拼音的有关知识写出相关汉字的拼音。

一个音一般由声母、韵母(三拼音由声母、韵母、介母)及声调组成。

【解答】
mèi kuí wǔ nà tǎn tè bó yòu suì kuī
2.
【答案】
他的流泪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感情的真实流露,一个普通人的脆弱,而这正是一个人的美丽所在。

【考点】
理解句子
【解析】
考查了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指的是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有时又要说出句子的深层含义。

表层意思就是指根据字面所表达的,深层意思是指句子所包含的感情,观点,议论或主旨等。

理解句子首先要读懂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

【解答】
这个句子出自课文《流泪的托尔斯泰》,当他含着泪水,唱出就要被枪毙的再也不能回到家乡的老兵最后一句话:“愿上帝保佑你们回到家乡吧!”托翁抽出手来擦去了流下的两行眼泪。

托尔斯泰的那一串眼泪让我们窥见了他作为普通人的脆弱。

在听演唱的时候,他完完全全地进入了演唱者所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和一个普通的听众一样,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

这时候的托尔斯泰才是最自由的,也是最美的。

从这些文字中可知,他的流泪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感情的真实流露,一个普通人的脆弱,而这正是一个人的美丽所在。

3.
【答案】
答案为:
《流泪的托尔斯泰》一文主要讲述了年轻的歌唱家夏里亚宾和作曲家、钢琴家拉赫马尼诺夫一同去看望托尔斯泰,并为托翁演唱《老伍士》,托翁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动情流泪,让我们看到他不仅“有冷静的思考,也有炽热的感情”。

【考点】
现代文阅读
【解析】
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概括。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结综和即可。

【解答】
答案为:
《流泪的托尔斯泰》一文主要讲述了年轻的歌唱家夏里亚宾和作曲家、钢琴家拉赫马尼诺夫一同去看望托尔斯泰,并为托翁演唱《老伍士》,托翁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动情流泪,让我们看到他不仅“有冷静的思考,也有炽热的感情”。

4.
【答案】
A,E
突出夏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拜访托尔斯泰时紧张而激动的心情,体现了托尔斯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人们对托尔斯泰的无比崇敬,与下文跟托尔斯泰进一步接触之后的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托翁的形象。

伟大体现在:他写过《战争与和平》《安娜可列妮娜》《复活》,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精神的最高成就的巨人。

平凡体现在:他也有作为普通人的脆弱;他待人接物和蔼可亲,对于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关心爱护。

托尔斯泰,在生活中更多地展示出一个普通人的风貌。

有着作为普通人的脆弱,他待人谦恭,他让人们感受到他最真诚的一面。

【考点】
现代文阅读
【解析】
《流泪的托尔斯泰》一文主要讲述了年轻的歌唱家夏里亚宾和作曲家、钢琴家拉赫马尼诺夫一同去看望托尔斯泰,并为托翁演唱《老伍士》,托翁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动情流泪,让我们看到他不仅“有冷静的思考,也有炽热的感情”。

【解答】
考查了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题中C项错误在于,根据下文“那句问候,真是让人如坐春风”等语可知,之所以“久久不想翻去”,是因为这情景太感人。

D项“衬托”说法错误,应是“对比”通过对比写出了托尔斯泰的“真正的伟大却是平凡”的特点。

B项错误在于,原文是“正是在这种平常的心境下,他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可知托尔斯泰并不是因为“被眼前的这两位年轻人深深感动”而流泪。

考查了课文的理解,解答此题,应结合文本主题和写作意图进行分析。

答题时可从表现夏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拜访托尔斯泰时紧张而激动的心情、突出托尔斯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与下文形成鲜明的对比等方面分析。

结合课文句子“要知道,这是我有生以来初次面对这样一位以其语言和思想令世人激奋的巨匠。

以前我只是从画像上见过列夫•托尔斯泰,现在是活生生的本人。

”突出夏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拜访托尔斯泰时紧张而激动的心情,同时也体现了托尔斯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人们对托尔斯泰的无比崇敬。

结合句子“此时此刻的托尔斯泰却是中等偏矮的个子。

”看出跟托尔斯泰进一步接触之后的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托翁的形象。

考查了课文的理解,这是一道考查筛选信息能力的题目,答题时要抓住“伟大与平凡”两方面在文本中寻找相关信息,结合句子:许多人把写过《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的托尔斯泰看作是遥不可及的巨人,看出他的伟大体现在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可列妮娜》《复活》等时代巨著,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精神的最高成就的巨人。

结合句子:托尔斯泰的那一串眼泪让我们窥见了他作为普通人的脆弱;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穿着西伯利亚式的毡靴,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地走进来;托翁指着
沙发对布尔加科夫说,“休息一下,好好休息休息!”。

看出他的平凡体现在:他也有作为普通人的脆弱;他待人接物和蔼可亲,对于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关心爱护等。

考查课文的理解,此类题目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主要结合托尔斯泰的性格特征加以分析。

联系全文可知
文学巨人托尔斯泰,在生活中更多地展示出一个普通人的风貌。

他从未以伟人自居,不为名声所累,还原回归自我的本真状态,有着作为普通人的脆弱,他待人谦恭,把每一位客人当作朋友,给与每一位来访者最热切的接待,他让人们感受到他最真诚的一面。

这种生命本真状态的展示,是任何赞颂溢美之词所无法达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